简单来说的话,《Hidden Folks》就像是一本会动的、极其复古的儿童书。整个《Hidden Folks》都只有单调的线条,你唯一能改的颜色就是线条外的背景颜色。不过没人会选用那个瞎眼的黑色背景吧,而其他颜色又少了那一分幻想的感觉,所以我还是坚持用了白底黑字的配色,也很瞎眼睛就是了。
第一个阶段,《Hidden Folks》呈现给你的任务就是在很小的一片区域里找到目标的几个东西。就算是新手教学,所以你随便点点摁摁就能通过它。和通常记忆里的找茬儿童书不一样,书本最多只是印好的内容,让你在繁乱的色彩里找藏起来的目标,《Hidden Folks》则可以给你《哈利·波特》世界里魔法书那样的互动体验。
有些要你寻找的目标并不是直接摆在地图里等你,你得通过点按来和场景进行互动,比如兔子躲在兔子洞里;神秘的萨满藏在水帘洞后面;偷偷睡觉的人睡在放下的帐篷里等等。是不是听着还蛮容易的?那是相对于几个小的地图来说。渡过几个小的场景图之后,很小的一片区域豁然开朗起来,地图一下子大到会晃晕你的眼睛,要找东西的数量也突然翻了一番还多。好在要到达下一关并不需要全部找齐,不然有点太硬核了......
和杂志一样,要找这些目标《Hidden Folks》也会写那种一句话的提示语,有的会写得很直白,有的则会很隐晦。比如狒狒王守着它的香蕉王座;你要穿过一条神秘的路才能找到萨满;这只小鸡是刚刚到手的午餐......之类。这些提示都变相降低了一点大海里捞针的难度,前提是你还是得找到提示里写的那些标志物。
好吧,更多的情况是面对茫茫多的物件,你手忙脚乱之中到处乱点,然后就触发了《Hidden Folks》神秘的音效......
《Hidden Folks》的所有音效全部都是由游戏开发者们亲自制作的,没错,“亲自”制作。无论是树上地下的猴子猩猩小狗小鸡,还是路上空地的汽车音箱。几乎所有你能够点击交互的玩意儿在你点上去之后都会发出奇异的声响,而且一耳朵你就能听出来这都是人工配的,汽车的滴滴,小鸡的叽叽,拙劣而可爱。这种感觉就像是你在看一本图画书,手指指到哪儿,身边就会有个人给你不厌其烦地模仿它的声音一样,很迷,也很亲切。
可能这就是我喜欢《Hidden Folks》的原因吧,它让我想起了很小很小时候接触新鲜事物的感觉。这个游戏,我们就算它是游戏吧,你要问我这是个玩什么的游戏,我也只能回答你说是“找东西”的游戏。路过的人看到这样的画面兴许很快就离开了,你自己玩了之后很快也许觉得有些枯燥,但它就是有一股魔力抓着我,驱使我找到每张地图里的每一个东西。
这种感觉使我回想起了很小时候看过的一本杂志——《威利的世界》。这个由插画家Martin Handford创作的儿童书风靡了全球,也有幸在那个年代来到了中国,被身处小城市的我遇见了。威利是一个进行全世界旅行的人,在不同的国家他说不定会有不同的译名,威利、沃利、沃尔多都有,说这些肯定很多人对威利还是没有什么印象,不过一看到威利标志性的红白套装和眼镜大家说不定就都脱口而出了,“就是他啊!”
在《威利的世界》里,每一期杂志都是一个新的国家和地区,然后威利就会在这些地方体会不一样的风土人情。体会的方式就是威利连人带随身的东西都丢在陌生的国度里,而读者的阅读体验就是在精美的插画里寻找戴着红白条纹帽子的威利,还有他落下的东西。所以这本杂志的原名就是《Where's Wally?》威利在哪里。
已经遥远的,曾经儿时看《威利的世界》的感觉在见到《Hidden Folks》的瞬间被重新激活了。仿佛自己又变成了那个趴在案头,盯着一副插画看良久,脑袋里幻想出无限故事的孩子。在自己一无所有的时候,幻想就是通向世界每个角落的车票,总觉得将来长大以后去那些地方不会有那么多困难。总在疯狂汲取各种不知道的知识与信息,并对生活充满美好的期冀。
后来长大了一些些,也更多的接触电子的游戏。印象里依稀记得某一年的春节期间,已经上中学的大哥回来偷偷带着我们几个小屁孩儿去家附近的街机厅玩。“负责”的大哥带着我们把绝大多数的币都投进了《大家来找茬》的街机里,当然我们玩得也不亦乐乎,只是剩下的几个币还是被旁边的《KOF97》给吸走了。在有了更多的选择之后,我们似乎丢掉了原先小时候那种对什么都好奇、对什么都渴望,想要发现世界全部奥秘的心。
《Hidden Folks》就是这么一个让我找回童年纯真的“游戏”。我可以坐着玩这样一个“无聊”的游戏一下午,时常抱怨两句,脑补着画面里那些小人的行为和动机。如果你也想找一找这样的感觉的话,可以在Steam上买一个试试。价格上虽然不像其他小品游戏那般便宜,不过就当是买了一本高级的书吧。
对了,说一句,游戏是自带中文的,拿来安利给别人也没问题。
评论区
共 43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