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作为一名《刺客信条》系列的非死忠粉,自接触初代后,我认为艾吉奥大叔的三部曲达到了系列巅峰。我跟随这位佛罗伦萨小混混一路成为刺客大师,尤其《刺客信条:启示录》中所表达的那种虽英雄迟暮,但依然为了信念奔赴远方战场的执念,曾深深的感动了我。
但自艾吉奥大叔故去后我就对这个系列失去了兴趣,直到听闻育碧爸爸将《刺客信条:奥德赛》的背景设定在了公元前431年——伯罗奔尼撒战争时期。正巧今年偶然间啃了一本《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大部头,并为之深深着迷。一想到自己居然能扮演斯巴达的勇士驰骋于古希腊战场,心中的欢呼雀跃溢于言表。激动地我直接想订购一个豪华版(带小人的)来平复一下心情,但看到育碧爸爸的定价后我还是默默的点下了普通版的链接按钮,鸡腿就不用加了,我吃冷饭就好。
之所以想聊一聊伯罗奔尼撒战争时期的历史背景,是因为以现在的眼光看,当时古希腊的政体、观念与战争都太“新奇”了。我相信就算最大胆的导演也难以驾驭这样天马行空的设想,但它确实发生在距今2500年前,这也就更使其平添了许多魅力。了解伯罗奔尼撒时期希腊的风土人情,能使我们更好的理解《刺客信条:奥德赛》中的故事情节与人物决定,也希望能通过分享使大家能更好的体验这款《刺客信条》的魅力所在。
说到伯罗奔尼撒战争就不得不提到修昔底德,我们有关这场战争最主要的史料就来自于他所撰写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首先老爷子是个雅典人,大约出生在公元前460年,在公元前424年就被推选为将军,年仅26岁(这个职位在雅典同期只有10个人)。
但同年在争夺安菲波利斯(一个城邦)的战役时,修昔底德就由于我们不清楚的原因贻误了战机,被判以流放。年轻才俊又经历了大起大落,从此写出了这部传世经典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又因为老爷子不仅是个文人,还是位将军与政客,所以其所著更从钱粮、兵马、政局等角度客观的反映了当时的情况,而不是像其前人更多的诉诸于诸神的影响,所以对我们了解那段历史的真实样貌更有帮助:
"这场战争的规模和重要性将远远超过此前的所有战争。得出这个结论的根据是,雅典和斯巴达双方当时都处于最佳战备状态,方方面面都已经蓄势待发,并且其它希腊人也加入了两大阵营中的一方,有的立即参与,有的正在打算加入。因为这是曾经震撼了希腊人的最宏大的动荡,还影响到了一些蛮族,或者我们可以说,影响了人类的很大一部分。
——修昔底德”
第一,古希腊并不是一个国家或地理的概念,而是一个文化概念,他大概包括环爱琴海的大陆及诸岛、小亚细亚西部,还有地图以西的意大利半岛及西西里岛。我们能看到古希腊的地形是十分破碎的,而且内外海贯穿其中。所以相比陆路运输,海路更加方便快捷,掌握制海权对贸易和战争都是至关重要的,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奥德赛中将有很重的海战环节。
第二,古希腊并没有我们传统意义上理解的“国家”这种政治实体,而多是城邦,可以理解为一座城市及其所管辖的地区。古希腊的城邦多如牛毛,图中看到的小字基本都是城邦的名字,而且实际比这个还要多很多。这些城邦或遵从某一父城邦、或与一个或多个城邦组成联盟,构成了古希腊独特的政治环境。尤此产生的情况就是我们在奥德赛中将不会看到像我国古时动辄十几万、几十万大军的战争,而多是几千甚至几百人的“战役”。在整个伯罗奔尼撒战争中,最大规模的陆战人数单方也不超过3万人,这还是多城邦联合的结果。所以我觉得这可能是古希腊产生了很多神话英雄的根源,毕竟小规模战争中更能显示个人的勇武。
伯罗奔尼撒战争的主角分为两方,一方是由斯巴达率领的伯罗奔尼撒联盟,一方是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
伯罗奔尼撒联盟建立于公元前6世纪,是一个相对松散的联盟组织,其主要成员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所以由此得名,包括斯巴达、柯林斯、墨伽拉、底比斯等一系列盟邦,这些盟邦都各自通过单独的盟约与斯巴达建立关系。和战大计在盟邦代表会议上由多数票决定,每国一票;斯巴达享有会议召集权,并在战时任统帅;每个盟邦都宣誓要在外交政策上服从斯巴达,斯巴达则要保护他们,并承认它们的领土完整。但联盟在实际运作中由于较为松散,且各自利益诉求不同经常产生分歧,所以斯巴达经常被拖入一些自己并不想进行的战争。
提洛同盟是公元前478年以雅典为首的一些沿海及岛屿希腊城邦结成的军事同盟。因盟址及金库曾设在提洛岛,故称“提洛同盟”。同盟初期的宗旨是以集体力量解放遭受波斯奴役的希腊城邦和防御波斯再次入侵。入盟各邦可以保持原有的政体,同盟事务由在提洛岛召开的同盟会议决定,按入盟城邦实力大小各出一定数量的舰船、兵员和盟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提洛同盟逐渐变为一个受雅典控制的殖民帝国,所有成员放弃自己的舰队,向雅典纳贡,雅典扩充舰队。伯罗奔尼撒战前,提洛同盟有150个成员,只有两个岛屿成员有自己的舰队。这就是雅典在开战前十分富有,同时也是为什么斯巴达要喊出“解放希腊人”的战争口号的原因。
相信看过《斯巴达三百勇士》这部电影的朋友一定对斯巴达战士的勇武叹为观止,对于他们的训练方式——不接受不健康婴儿、从小接受训练、放置野外狩猎、成年成为士兵——记忆犹新。当时我以为这只是为了彰显斯巴达士兵的勇武而设计的桥段,而且所有人都去当兵了谁来耕种、生产呢?所以我认为这一定是假的。但后来我知道事实其实比电影描写的更为夸张。
斯巴达只允许健康状况良好的婴儿生存下去,男孩在七岁时被从家人身边带走,在军事学校里接受训练和磨砺,直到二十岁。从二十岁到三十岁,他们生活在兵营里,帮助教育新一代的年轻新兵。他们可以结婚,但只能偷偷溜去见自己的妻子。三十岁时候,斯巴达男子成为真正的公民,一个“平等的人”。一名斯巴达男性公民与另外十四名战友一起在公共食堂吃饭,饮食非常简单,往往只喝一种令其他希腊人震惊的黑汤。男性公民要服兵役到六十岁。
这整个制度的目标是培养出世界上最优秀的军人,无论在体能、训练还是纪律方面都是最顶尖的。斯巴达几乎是当时希腊唯一拥有专职军人的城邦(战争后期底比斯也开始训练专职士兵,还诞生了那150对同性情侣的圣队),这也奠定了他们第一陆上强国的地位。但长期离家过集体生活,还有斯巴达年轻男性依附成年男性作为情人的风俗使其生育率十分低下,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其陆军总和仅有5000人左右。
斯巴达人都去当兵了那谁来耕种与生产呢,这就要说道斯巴达的两个臣属族群黑劳士和庇里阿西了。黑劳士地位介于农奴与奴隶之间,耕种田地,为斯巴达人提供粮食。庇里阿西人拥有人身自由,但臣服于斯巴达的控制,是手工业者或商人,为斯巴达提供各种物资。
虽然看起来斯巴达有这两个臣属族群服务很是美好,但事实上正因为臣属族群使斯巴达产生了极大的潜在威胁。因为黑劳士的人数大约是斯巴达人的七倍,而且十分憎恨斯巴达人,“黑劳士对斯巴达人恨不得寝皮食肉”。黑劳士不时掀起叛乱,这使得斯巴达人不敢长时间远征,而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雅典也正利用了这一点,取得了很大的战略优势。
俗话说天无二日,一山不容二虎,但斯巴达偏偏就有两位国王。
我们常常把斯巴达的政体称为寡头制,并且在战争期间斯巴达也向其政府的希腊城邦推行寡头制,但斯巴达其实是一种混合政体,它包含了君主制、寡头制和民主制的元素。
君主制元素表现在它的两位国王,分别来自不同的王族,主要负责指挥军队,履行重要的宗教和司法职能。元老院代表了寡头统治元素,它包括28名年龄在六十岁以上的男子,全部从少数特权阶层的家族中选举产生,拥有极大的威望,并与国王一起组成了最高法庭。公民大会(包括全部三十岁以上的斯巴达男子)和5名监察官(每年由公民选举产生的行政长官)则代表了民主制元素,关于条约、外交、战争与和平由公民大会做出决定,但只有官员传唤时才召开,并且很少辩论,通常口头表决。
雅典位于阿提卡半岛,于前5世纪崛起为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制国家。
现如今也存在着许多民主国家,例如美国,但都是代议制民主,大体是人民选举出一些代表去替我们商讨国家大事。而雅典的民主却是直接民主,这在我们现在看来是无法想象的。
在雅典,所有政策,无论是外交还是内政,军事还是民政,全部由公民大会定夺。通过抽签从雅典公民中选出五百人议事会负责准备法案,供公民大会审议,但完全服从于公民大会。公民大会每年开会多达四十次,均为露天举行,地点是卫城旁的普尼克斯山。所有男性公民均可参加公民大会、提案和辩论。
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时,有4万雅典人享有参加公民大会的资格,但实际参会人数很少超过6000人。因此,战略决策需要在数千人面前讨论,每一项行动的具体细节都需要得到多数人的批准。每一次出征、参战船只和人员的数量、资金预算、指挥军队的将领和这些将领得到的具体指示等相关事务,都要经过公民大会的投票表决。在和平时期尚不显其繁复,但在战时民主制给雅典造成了沉重的负担与恶果,甚至直接导致其战争的失败。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是反对直接民主的,他们指出,人是善变无常的、优柔寡断的、浅薄无知的、容易被操弄的,而政治是一种精细的艺术,需要智慧和良好的判断,这不是每个公民都拥有的特质。事实证明,苏、亚、柏子所言非虚。
如果说训练有素的重步兵是斯巴达的代表,那雅典的代表就是其强大的三列桨舰队,这标示着雅典是环爱琴海第一的海上强国。在伯罗奔尼撒战争时期,希腊的海战的主要以三列桨战舰为主,进攻手段非常简单直接,就是利用船首的撞角去攻击敌船侧翼,将其撞沉。虽然这种战舰的制造技术并不是雅典独有,且战术也简明易懂,但雅典在整个战争期间一直保持这海上霸主的地位,甚至在船只数量远低于对方的时候都鲜有败绩。
这主要得益于雅典的财力十分雄厚。雅典的海上霸主地位使其从贸易中获得了大量的直接利益,且得益于提洛同盟,雅典每年还能得到大量的贡金。在前431年,雅典的年收入约为1000塔兰同白银(1塔兰同等于6000德拉克马,雅典一名熟练工匠日新是1德拉克马),其中400塔兰同来自国内税收,600塔兰同是各附属国与殖民地的贡金和其他从海外帝国获取的收入。同时战争开始时雅典国库拥有6000塔兰同银币和500塔兰同未铸币的金银,财力十分雄厚。我们知道战争比拼的就是财力,而养活三列桨战舰由是如此,每艘三列桨战舰一个月的军饷就需要1塔兰同。反观伯罗奔尼撒联盟,用阿希达穆斯二世的话说就是“伯罗奔尼撒人的集体金库完全空虚,也无法通过税收来征收资金”。
得益于常年的海上贸易与雄厚的财力,雅典保持了相当大的三列桨战舰规模。开战时雅典的船厂里停泊着至少300艘适航的战船,雅典盟邦大约还能提供100艘战船,反观伯罗奔尼撒联盟,仅拥有100艘战船。并且雅典的舰队更加训练有素,雅典的将军们更习于海战,且在浆手这一关键岗位上有更优秀的人才储备。即便在西西里岛可怕的惨败后,雅典仅靠临时拼凑出的舰队还在阿吉纽西打赢了斯巴达人训练了两年的舰队,其海上战力可见一斑。
以上大致介绍了伯罗奔尼撒战争时期两方主要势力的一些背景,实不能涵盖其万一、也难免疏漏,望各位看官海涵与指正。希望大家能从本文中略有收获,也都能在《刺客信条:奥德赛》中找到乐趣。
Life is short ,Play more。
评论区
共 33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