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迪士尼给公众“合家欢”、“儿童向”的形象,再加上“儿童终究不是社会的独立消费者”,迪士尼出产的“合家欢电影”越来越不赚钱了。那个时候的迪士尼还叫“华特迪士尼制作”(Walt Disney Productions),“华特迪士尼影业”(Walt Disney Pictures)这一名字的出现都已经是1983年的事情了。
在1979年的时候,为了探寻合家欢电影以外的领域(也为了生存),迪士尼开始尝试拍摄PG级别的电影,打响的第一炮就是《黑洞》(The Black Hole)——尽管在此之前,迪士尼旗下的发行部门博伟发行(Buena Vista Distribution)曾发行过一部PG级别的电影《Take Down》,这也是博伟发行的第一部PG级别的电影,但并非迪士尼制作。那个时候的PG,其实更相当于如今的PG-13。
接下来这几年,迪士尼开始越来越多的尝试PG级的电影——1981年的《飞鹰人》(Condorman);1982拍摄了恐怖悬疑片《时光倒流三十年》(The Watcher in the Woods),同年拍摄了惊悚片《偷渡人》(Night Crossing)和科幻片《创》(Tron,又译“电子世界争霸战”,其改编的街机游戏在《无敌破坏王2》中也有出现)——结果这些片子让迪士尼损失了2700万美元……
而在此期间,迪士尼还推出了一些面向成年观众的电影——1981年的《灵魂无价》(The Devil and Max Devlin)、1982年的《Tex》、1983年的《一炮两响》(Trenchcoat)等影片——其中的《一炮两响》在内容上因为过于成人化导致迪士尼不敢大张旗鼓的宣传本片,连相关宣传材料和正片中都没有出现迪士尼的名字……
其实在1982年的时候,迪士尼也不是没想过要建立一个新的厂牌来发行面向成年观众的作品。当时迪士尼的副总裁汤姆·威尔赫特(Tom Wilhite)就曾表示要通过一个新厂牌来发行面向成年观众的电影,其中上文提到的《一炮两响》就打算使用新厂牌来发行——说白了就是套马甲。然而也如上文提到的那样,迪士尼的名字并未出现在该片的宣传材料和正片中。而1983年迪士尼拍摄的奇幻恐怖片《魔法当家》(Something Wicked This Way Comes)更是让迪斯尼损失了3300万美元。
1987年,试金石影业推出了《跷家的一夜》(Adventures in Babysitting)。这是迪士尼发行的首部PG-13级别的电影。
而试金石在1988年推出的《谁陷害了兔子罗杰》(Who Framed Roger Rabbit),相信大家都并不陌生。这部由罗伯特·泽米基斯(Robert Zemeckis)指导、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监制的真人动画电影,实际上是一部不折不扣的迪士尼电影。只因片中出现了各种性暗示相关的内容以及各种粗俗的笑话,外加导演不愿意删改,于是在上映的时候只能挂着试金石这个马甲厂牌发行了……
1993年,迪士尼收购米拉麦克斯(Miramax),其出产的电影主打文艺片和小众独立电影。和试金石、好莱坞不同的是,米拉麦克斯是当时迪士尼旗下相对独立的存在,因此在片尾字幕名单末尾处显示的是“由米拉麦克斯发行”(Distributed by Miramax)而不是“由博伟发行”(Distributed by Buena Vista)。
1990年代的试金石可以说是出了不少耳熟能详的经典。1990年的《风月俏佳人》(Pretty Woman)是迪士尼公司的历史上最卖座的R级片;1990年上映的《至尊神探》(Dick Tracy)在当年可曾是票房冠军;1991年的《新岳父大人》(Father of the Bride)致敬了米高梅在1950年黑白电影;1992年的《修女也疯狂》(Sister Act)在票房大火后不但拍了续集,还被改编成了舞台音乐剧;而1993年蒂姆·伯顿的定格动画电影《圣诞夜惊魂》(The Nightmare Before Christmas)更是为圣诞节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打开方式。
而在90年代中后期,试金石还负责《变脸》(Face/Off)、《星河舰队》(Starship Troopers)以及《空军一号》(Air Force One)等电影在北美以外的地区发行。期间,1998年迈克尔·贝(Michael Bay)指导的《世界末日》(Armageddon)、威尔·史密斯(Will Smith)主演的《全民公敌》(Enemy of the State)等由杰瑞·布鲁克海默(Jerry Bruckheimer)操刀制片的作品更是试金石这一厂牌下最卖座的电影之一。
试金石影业最辉煌的鼎盛时期,是那个美好的90年代。
逐渐淡出
进入21世纪后,试金石这个厂牌依旧为迪士尼贡献了一部又一部为成年观众准备的精彩作品——例如成龙主演的《上海正午》(Shanghai Noon)、尼古拉斯·凯奇主演的《急速60秒》(Gone in 60 Seconds)等作品。
直到2003年。
那一年,迪士尼厂牌下首部PG-13级电影《加勒比海盗》(Pirates of the Caribbean: The Curse of the Black Pearl),其灵感源自迪士尼乐园的同名游乐设施。电影在上映后的大获成功,使得迪士尼开始将更多的资源放在了迪士尼影业的厂牌上,但大多数的PG-13和R级电影依然主要由试金石(以及好莱坞和米拉麦克斯)负责开发。
2009年,迪士尼与梦工厂签订了发行合同,将通过试金石的厂牌来发行后者的电影。2010年,试金石出品的《怎么又是你》(You Again)成了其厂牌下最后一部独立制作的作品,此后试金石的厂牌基本上就是借给梦工厂来使用了。试金石发行的第一部梦工厂电影,是《关键第四号》(I Am Number Four)。
此后,斯皮尔伯格的《战马》(War Horse)、“金刚狼”休·杰克曼主演的《铁甲钢拳》(Real Steel)、“卷福”主演的《危机解密》(The Fifth Estate)、游戏改编的《极品飞车》(Need for Speed)……这些梦工厂出品的电影,全部由迪士尼旗下的试金石厂牌负责发行。
随着2010年漫威影业出品、迪士尼发行的《复仇者联盟》(The Avengers)的上映,“漫威电影宇宙”已经开始进入了第一阶段;而2015年的《星球大战:原力觉醒》(Star Wars: The Force Awakens)更是让这一大IP成为了迪士尼旗下最卖座的系列。
2016年,试金石在发行完梦工厂出品的《大洋之间的灯光》(The Light Between Oceans)后,试金石截至目前就再没发行过一部电影了。尽管迪士尼并未公布试金石的现状,但在“迪士尼电影俱乐部”的官网上,只有迪士尼、皮克斯、星球大战和漫威;而前有卢卡斯后有漫威,外加迪士尼即将完成对福斯的收购,试金石如今已经越来越没有立足之地了。
评论区
共 23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