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的时候带上强大的意志去做吧,为了赢取到想要的东西竭尽全力去做吧,能够凭借意志跨越世界的你,一定可以凭自己的意志去改变世界
趁着夏促,估计有不少朋友买了或买了没玩或买了好久到现在都没玩的朋友,对MUV初印象估计也是少年少女穿着暴露的衣服开萝卜打外星人的故事。并不了解多少背景的设定,而且其实作为游戏本篇的《MUV-LUV》无印及《AlTERNATIVE》对于世界观背景也都处于讲到一点说一点的状态。
这种“不在开头拿一堆设定糊脸或者讲超级多不知所谓的名词故弄玄虚”的叙事方式能帮助大家更好的体验和带入故事,但如果换个角度,先了解作为本篇主战场的AL世界的相关设定再接触故事,也是一种非常棒的体验,是否要继续阅读本文也就看各位看官的决定了。
本文大量参考和截图都取自于NICONICO动画上「 やむ177 さん」所制作,由油管主Reiseafa Sonic翻译的动画 《【マブラヴ未プレイ向け】 マブラヴをゆっくり解説》也译做《輕鬆講解Muv-Luv 》,想要通过东方油库里的对话快乐学习MUV世界观设定的话也非常推荐去直接观看视频,B站上也有搬运。
因为BETA相关的介绍其实游戏就已经非常充分了,而且为了登场也做了许多铺垫,所以本文只会略微提到相关文本,并不做大量的介绍,顺带战术服为啥那么暴露也是如此,游戏都会提及的哦。本文会分为世界观背景设定与机体相关设定,并相对于视频进行大量精简,不包含剧透。当然故事从第一部到第二部的小兔子暗黑无限破早就被游戏封面和到处都有的相关截图以及两期实在不咋滴的动画给剧透了,所以这部分应该不算剧透吧。
游戏的第一部分,也就是被我们称为无印的《MUV-LUV》的上半部EXTRA篇,本篇的背景就是现代日本,所以就跳过不介绍了。本身内容作为本格恋爱聊天打屁gal,可以说是乏善可陈,但是我本人还是很喜欢的,脱线的对话以及富有上个世纪风味的用力过猛的演出效果还挺逗人的。
顺带一提,原版故事是要打完指定的角色路线才能进到UNLIMITED篇,steam版给优化了,但是还是非常建议先打完冥夜和纯夏线,这俩90%的剧情都是共通线,所以打起来一点也不费力。
接下来就是世界观一样的UNLIMITED篇和ALTERNATIVE篇了,主要要介绍的故事背景就是这两篇所在的故事背景。
在这之前有个大前提需要了解,那就是在UN和AL的世界里,人类的科技树是非常歪的。90年代宇宙开发技术就非常的进步了,体现在1967年人类就已经建立了月面基地,并且开始了火星探测,这也为人类能跟外星敌人也就是“BETA”抗争这么久的最大原因。
1958年,美国探测卫星维京1号从火星传回了这么一张照片,上面是类似“不明生物”一样的东西。之后从卫星则观测到火星上遍地都是这样的生物,但探测船在传回照片后就失去了信号。
时间来到了1967年,月面基地一号的地质探测队在调查中与上文说到的火星生物接触,随后也失去了消息。在之后就爆发了[第一次月面战争],而火星生物也正式被命名为[BETA],全称 The Beings of Extra Terrestrial origin which is Adversary of human race —— 与人类敌对外星陆地起源物种 。
1970年,美国将FP兵器FHAardy Man(以下简称勇士)的这种外装甲投入月面前线,并取得了一定的战果,但是因为补给问题实在是无法维持战线。最后,在1973年,BETA入侵了地球。
BETA首次登陆后,被登陆的国家的第一判断是拒绝联合国对陆部队的介入,毕竟随便让外国部队进驻国内实在是不现实,而且最重要的外星生物的独占研究权太诱人了。当时的BETA还没有对空能力,只能在地上爬的BETA在地毯式轰炸下可以说是形势一边倒,可以说这对于哪个国家来说可能都会做出一样的决定。
但是在BETA着陆后两周,形势发生了逆转,忽然出现的新型对空BETA,就在当天把空中战力完全无力化了。新型BETA[光线属种]会用镭射把飞机,飞弹,炮弹,全部击坠,超音速攻击机和超高空轰炸机也无法幸免,被登陆的国家随即向邻国申请了救援,甚至于采取了战术核弹进行焦土作战,但为时已晚。当时的BETA已经建立了前线基地[HIVE](简称巢穴),能自我生产的BETA可谓是无穷无尽仿佛海啸一般涌出,最小2米,最大66米高的BETA以万为单位朝人类袭来,就算是核弹也就只能起到拖延作用。最终被着陆国抗击了BETA30年后选择退守,但是这也是后话了。
此时,先前提到的因为勇士对于战斗带来的可见成效而诞生[NCAF-X计划]的成果,人类最初的[战术步行战斗机 F-4]开始服役了,但因为其极难的上手操作难度,诞生之初不存在系统的培训导致的驾驶员平均驾驶培训周期过长等等原因。缓慢的战果下迎来了1974年联合国发出的世界人口激减警告——BETA入侵地球1年来,世界人口减少了约30%。
同年,来自月球的BETA的着陆元件降落于北美洲加拿大领土萨科齐万州的阿萨巴斯卡,美国因为领受到了别国的惨状,当即决定集中投入战术核弹,并成功歼灭了BETA。在此次行动得到了BETA着陆元件的残骸,发现了很多人类未曾发现的元素,以下简称[G元素]。
1978年,欧洲发动了[巴列奥略作战],意在攻略位于明斯克的BETA巢穴,在这次攻略之前,人类是并不知道BETA巢穴内部的构造的。虽然这次作战以失败告终,但是给后世留下了珍贵的BETA巢穴的构造记录,这份由“沃克连队”收集的资料被后世称为[Volk Data](沃克资料)。
顺带一提这是BETA巢穴的样子。这个裸露在地表上的非常坚固的部分并不是巢穴本体,巢穴本体在下方,类似蚂蚁穴一般四通八达,游戏本体会对巢穴进行非常详细的介绍。
1992年,于印度发动了[独立作战],此次作战是由联合国主导的,首次投入了宇宙战力。
宇宙战力的最大用处是把战术机打入轨道,收容于HSST,也就是驱逐舰的货舱内,然后环着轨道把货舱直接砸向BETA的巢穴,之后从货舱分离出莢舱。货舱在前抵挡来自地面的光束且着地能对巢穴造成冲击,战术机就在莢舱里头等待着地后进行作战,下面是图示。
1996年,多个国家包括日本大幅下修了男性征兵年龄的最低限制,真正的学生也得上战场,男性阵亡了女性上,本作也是这么给战斗队员大部分都是美少女进行解释的。
1998年,BETA登陆日本,一个月打到了这世界观下的日本首都京都,并且在佐渡岛建设了巢穴,美军单方面破弃了日美安保条约并撤离了日本。然后于同年10月,BETA在横滨建设了巢穴,日本将首都迁到了仙台。
1999年8月5日,联合国和日本发动了[明星作战],以攻略横滨巢穴,夺回本州为目标,是仅次于[巴列奥略作战]的大规模作战。此次作战在美军投下了两枚利用[G元素]做成的[G弹]的情况下,直接消灭了巢穴的地表部分以及周围的BETA。[G弹]的威力可以理解为古兰森的退缩炮,直接把一整个空间通过重力撕裂掉,且因为[G弹]在发射时便以自身为中心产生立场,所以也不会被光线属的BETA击落。虽然对轰击地点及友军造成了不可逆转的伤害,但是好说歹说本州算是夺回来了。
在接下来就是MUV的故事了,AL的故事是开始于2001年10月22日,游戏本身会提到的明星作战指的就是这次作战。
在战术机介绍开始前,让我们在整理一下之前作战与大事件相对应的巢穴序号。
2000年为止的全世界共出现了24个巢穴,2号巢穴建成的时候人类人口就已经减少30%了。5号巢穴就是明斯克巢穴,也就是上文提到的明斯克作战的发生地。13号巢穴是博伯尔巢穴,也就是[独立作战]发生,首次投入宇宙作战的地点。1995年,17号巢穴,曼德勒巢穴建成时,世界人口已经少了50%,相差20年从减少30%到减少50%,人类的对BETA作战说实话还是有成效的。21号巢穴佐渡岛巢穴建立时,日本的总人口已经锐减了30%,3600万人,22号也就是横滨巢穴在[G弹]的威力下成功夺回。
顺带一提各国的受灾情况其实也直接影响到了我们接下来要讲的战术机的研发方向。
在介绍战术机之前,首先需要科普光线属种。毕竟因为光线属种的存在,战术机在MUV的世界背景里才会是人类最重要的作战以及取胜的手段,而因为[G弹]所使用的[G元素]对人类来说是不可再生资源,所以人类的对BETA战术也基本都是围绕着战术机进行的。在这也稍微科普下光线种的可怕之处。
小型光线级高三米,长1.2米,宽1.6米,能够射出轻松破坏战术机的高出力镭射,发射间隔是12秒。
重光线级,高21米,长15米,宽11米,镭射出力,耐久,射程,和小型光线级不是一个水平的镭射出力能轻松蒸发战舰的耐热防弹装甲,对高度500米的低空飞行物能在约100公里外击落,发射间隔36秒,射程直至平流层,且耐久高到120mm滑膛炮外的子弹射击基本没有效果。幸好光线属种的生产需要[G元素]没法爆兵骑脸,不然人类真的是打个锤子。
而光线属种最可怕的还是它们的精准度,镭射照射有两个步骤,一开始光线属中会进行数秒的瞄准用低出力初期照射,照射后再转换为高出力镭射,被这个初期照射照到在当时的时代背景里是100%会被蒸发的。而在已经被BETA荒漠化并不存在掩体的作战地点,针对这种照射只有两种对应方法:
被初期照射的战术机会给其他的战术机传送信息,并且标记瞄准自己的光线属种,队友能够及时把光线级击杀的话就可幸免于难,这种战术机间沟通系统被成为[资讯网]。
BETA不会攻击友军,在被初期照射的时候躲到BETA地面部队中可以躲避照射,但是怎么在BETA地面部队中存活下来又对战术机的机动性有非常高的要求。顺带一提巢穴也被光线属种视为友军,所以巢穴内的光线属种是不会攻击的。
在知晓了光线属种的基本设定后,让我们开始聊聊战术机吧。
首先就是之前提到的最初的战术机,F-4战术机。这个战术机在投入初期因为各国订单太多跟本造不过来,所以美国很快就授权了各国进行生产,可以说是铁美黑制作人吉宗钢纪对于美国为数不多的正面描写。顺带一提F-4直到作品本身时间线2001年都还是现役机体。
因为F-4造价和生产力跟不上的问题,美国提出了Hi-Low-Mix也就是高性能战术机搭配低价战术机的构想。F-5就是F-4的Low版,混在F-4用,后期因为制造快价格低廉甚至人气高于F-4。
之后制作出F-4的McDaell公司和Doglam公司(格兰公司)合并,创造了性能不输第三世代的[第二世代最强战术机]——也就是图中的F-15系的最终机型[F15E Strike Eagle],在游戏里也会登场。[世代]就是本作用于区分机体性能更新换代的标准,其实就和现实中的飞机是一样的,第一代飞机第二代飞机,然后很明显机体的代号和机设也都是参考了现实中的飞机。
第二世代相比于第一世代最大的进步就是减少了加强防御力的重装甲,因为美国研发人员研究78年的[巴列奥略作战]得出的结论是63%的机体都是被光线属种击落的,而在镭射面前重装甲和轻装甲都是一个死,就算扛下来了也一样会被地面BETA给吃掉,还不如减轻装甲提高机动性。
第二世代除了机体本身做出的轻量化外,还导入了[Operation By Wire(以下称线传运控)],简单来说就是让电脑去控制机体的平衡,让卫士空出更多的精力去应对BETA。而关于F-15到F-15E诞生的逸闻这里就不在多做赘述,推荐有兴趣的朋友去看原视频。
因为F15造价过高而诞生的[F-16 Fighting Falcon],在前文提到的Hi-Low-Mix里担当Low的那部分,但是因为机体轻便造价便宜,作为了很多授权生产的国家的改造原型机,之后出场的机体不少就是以它为原型的。
但不得不说吉宗还是那个铁美黑,故事背景到这个阶段,美国就已经在构思打完BETA后的对人战术机了,而因此诞生的便是1983年的[ATSF计划]。针对四点:
包括战术机在内对人兵器战斗能力;
高度的先发现,先击落能力;
降低电子仪器的被发现率,也就是隐形;
低耗油的音速巡航和长距离飞行能力。
其实这些点也都是能对标到现代战斗机上面的,经典拿来用。MUV就有部作品专门讲人和人斗的外传,也就是在12年播放的 《Muv-Luv Alternative Total Eclipse》 ,套用本站网友ParvatiPei的话说就是“能登也救不了这故事”。
由[LockWeed](以下称洛克维德)与[NorthRock](以下称诺斯洛克)的研发竞赛最后以[洛克维德]的F-22胜利告终。1990年被冠以[F-22A Raptor]这个正式名称并且打算投入生产,结果撞上了[G弹]的试验成功,造成了“我们反正不打头阵在外头扔个G弹不就好了那搞那么高级的战术机干嘛”的搞笑局面,使得F-22的推广进度大幅度降低,好说歹说还是2001年3月投入实战服役。
而作为[第三世代战术机]其实相比第二世代并没有非常大的改变,真要说就是之前提到的[线传运控]变为了[光传运控],进化到光纤了,从字面上就懂的数据传输强化程度,也大大强化了躲避光线属种提到的[资讯网]。装甲方面也使用了复合式装甲,能够稍微承受下几秒钟的镭射。顺带一提与F-15E的模拟对战是100场100胜,机体的全面强化程度还是可见一斑的。
到这里就可以发现,美国作为在后面研发+扔G弹,没有BETA威胁大搞内部斗争的国家,对战术机的设计理念基本不咋考虑白刃战,这也是我在地图那里提到的国家差异,之后介绍的战斗在第一线的国家队战术机的设计理念就截然不同了。
在介绍日本的战术机之前,先介绍下在游戏世界里的日本现在的政府体系。如上图所示,肉眼可见的“陈旧迂腐”仿佛溢出图片了,而实际的权力情况也正如大家看到图后心里所想的如出一辙,这里就主要讲讲这个“政威大将军”和“斯卫军”是啥。
首先,“斯卫军”是完全脱离国防部的管辖的独立武装组织,拥有最好的定制战术机。国内打的再乱,“斯卫军”的目的都是保护“政威大将军”,而“政威大将军”在本作就类似日本人民的战时精神寄托一样的角色,名字涉及剧透在这就不提及了。
击震,如图所见是F-4授权后的改造机,图二则是佩刀,因为F-4在初期因为订单太多造不过来又还没有授权其他国家生产的缘故,都是优先提供给前线国家的,所以位于非前线的日本就出现了开开心心造好刀却没机体可以用的搞笑状况。
与此同时,城内省也向国内的开发厂下了斯卫军定制的新型战术机的命令。可才拿到F-4授权,国内技术没底子,这个要求真的很胡来,无奈之下这三家开发厂只能在击震之上再对机体进行改造,由此诞生的便是瑞鹤。
在重量上减少了20%,出力上升了10%,因为改造的非常强行,基本是放弃了整备性和生产性的产物,但是斯卫军作为独立武装部队也不打BETA,所以就没啥所谓了。在之后国防部于1983年又对这三家厂子下令要求了[第三世代]的机体研发计划[耀光计划],经典甲方没脑子。还好这时三家厂子接到了F-15的生产授权,在这之上诞生的就是阳炎。
基本没在F-15上做多少修改,跟换色了的独角兽一样,贴个标就拿出来用了。
之后吸取F-15的研发经验,以及为了应付国防部的第三世代改造机,不知火就诞生了。
满打满算算是最早投入战斗的第三代机体,赶鸭子上架的结果就是本机几乎没有可延展空间,就是不知道还能咋补强。幸好上头满意大家也都说好,所以接下来就大量投入生产使用了,当然理所应当的配了刀。
再之后,三家厂又继续投入次时代战术机的开发,由此促成的便是日美联合的战术机开发计划——[XFJ计划],其实就是日方打算吸收美国的专业技术想想看能不能强化下不知火。
这时候估计会有朋友有疑问了,94年离98年就差4年了,这时候被低龄征入的士兵是让他们开隔代严重的击震或阳炎来训练还是直接上现役的不知火来训练呢?不知火分配给学生不会给前线造成压力么。所以第三代训练用战术机——吹雪就诞生了。
把训练不需要的武装去除,生产线和不知火共用,很快遍投入了使用,新兵训练完直接上不知火也操纵的来,光速培训试机模拟战后上战场送死一条龙,可谓是可喜可贺。
城内省这时候就坐不住了啊,你要搞第三代的研发,那我们第三代定制战术机也该搞啊,所以于1992年就提出了[飞鸟计划]。开发厂不用说也知道是哪三家,当时不知火开发忙的焦头烂额还得被官老爷恶心,估计他们想撂挑子不干的心都有了。
这时候冒出来救场的就是[远田技研工业]了,看着标签是不是特眼熟。它和三家中负担较为轻的富岳重工业合作进行研发。顺带城内省要求97年就给变出来,没办法又得学瑞鹤那样强行plus了,在这之上诞生的便是本作最帅机体——武御雷。
本机也算是Muv-Luv系列的招牌机了,机体性能不用说,面板虽然比F-22A差了些,但强在白刃战出众,毕竟是[追求极限的近距离缠斗格斗战术机],除了背上的大刀,全身装甲边缘四肢前段都安装了超级碳纤维制刀,合计27处。手背也有名为[00式近距离战斗用短刀],机体性能拉满的代价就是极其难操作,只有富有经验的卫士才驾驭得来,也算是对的上“斯卫军”定位的战术机了。与瑞鹤一样牺牲了整备性和生产性(虽然年生产数30台说实话听起来还蛮多的)。
武御雷是配色之分的,杂兵配色绿色,武家出身配色白色,代代相传正统武家黄色和“政威大将军”关系最近的武家配色红色,以及最后“政威大将军”专用的紫色。性能从前到后慢慢以百分之十几二十的提升,真不知道从哪里榨出来的性能。
日本的战术机设计理念主要是以“备战”到“战时”转化为背景的,可以发现机体基本都带了刀,目的就是子弹打空了补给跟不上就拿刀上去砍,大部分的战时国家的设计理念也都是如此。
而老是在军备上争输别人的直到《Muv-Luv Alternative Total Eclipse》才出现的真第三代战术机的苏联,以及法国机欧盟机和其他战时国家的战术机,因为并不在Muv-Luv本篇里出现,这里就不多做介绍了,有兴趣的非常建议去看下视频,油库里的声音挺久了还是很可爱的(确信
本介绍文在这里告一段落,也是诚心希望大家在动画播出游玩本作,我一直认为gal改动画起到更多的是游戏的宣传作用,真正能够让人产生代入感,并且给人留下或许一生都难以忘怀的回忆的还是得靠玩家自己去游玩游戏本身,就算再优秀的gal改动画也都是如此。
如果有实在不确信自己是否会喜欢上本作剧情的朋友,其实今年就有一部非常出色的新游戏与本作剧情有不少共通之处,就是香草社于年初推出中文版的《 十三机兵防卫圈 》。
同样是少年少女,同样是对战无法沟通的怪兽,同样是操纵机器人,也同样有着为了自己所爱之人就算穿越时间空间,化不可能为可能,以至于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的炽热之情。如果你喜欢《十三机兵防卫圈》,那你也一定会喜欢上本作,当然这俩都没玩过的我推荐这俩都玩就是了,恩。
评论区
共 57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