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份报告,是以联合军(UNF)第三次遭遇的地球外生物的交战记录为基础加以整理而成。与大多数情况一样,战斗是一种会如预期般展开单但谁也无法预料结局的行为,是ムーヴ、犯错以及智慧与无知的集合体,这场战斗也不外如是。但是联合军攻击空母格兰特号的全体乘员,以及第29飞行攻击中队的飞行员们他们都干的非常出色,尽到了一名军人该进的义务。对于他们每一人所激发出的勇气和牺牲精神,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关于这一份报告书,是在与我有同样想法的很多与军队有关的人士的帮助下才完成的。因此文中几乎再现了当时战斗中相关人物的视角。从真实的战斗记录,到每一个人在那时候的感情……而战死者的情感我们虽然只能以某种程度的想象来虚构,但其人物的心路历程都经过了专业的心理分析。
但是,跟异形生物「菲罗索玛」的视点,是根据入手的资料进行解释和推测的,关于这一点希望各位可以谅解。这是因为检测这些资料的准确性,几乎是不可能的。格兰特号电脑中残留的目录-2453542内的文件进行解析、并在SFBS的帮助下通过犯罪心理学剖析之后弄清楚了相当多的内容,但我们还没有搞清楚所有的东西。但是,我相信总有一天,人类会完全弄清楚「菲罗索玛」这种生物到底是什么。而我相信,我手中的这份报告,将是通向真相的过程中架起的其中一座桥廊。
最后,这份报告能够对外公布还要感谢SCE的朋友做出的帮助,我在此表以由衷的谢意。
注: 格兰特号最后由联合军13军管区所属的驱逐舰「乔加托斯」号进行了自沉处理
带有红色警报意味的警告音,在F/A-37斯特雷格的驾驶舱内回响。
尼古拉·米莎大尉将氧气面罩的软管接到了头盔上,反复做了几次深呼吸。当她的肺内填充了浓度100%的纯氧后,先前一直感受到的那种迟钝的头痛感理应会被消散。但是,当她呼气之后,头疼又回来了。酒这东西,能不喝就坚决不喝了……米莎现在后悔和兰格他们喝过头了。联合军的军规除了军医,严禁军人在舰内触碰酒精类饮品。但是,这艘格兰特号却是个例外。
米莎所隶属的联合军第7独立任务部队,只编制了一艘攻击型宇宙空母SCV-13「格兰特」号。也就是所谓的“独行狼”。但对于一艘即将退役的爷爷船来说,连一艘护航的巡洋舰都没有,这里头明显是很有故事的。
米莎大尉是「格兰特」号上的核心作战力量:第29战斗攻击中队中的其中一名领队。而第29战斗攻击中队配置的一水儿都是莱德福德-安海-航空航天公司制造出的宇宙战斗攻击机F/A-37斯特雷格。而这种最新型的战斗机连联合军也才刚刚开始实战配备,而「格兰特」号这艘后娘养边境部队的老破船上却满载了20架以上。光凭这一点,就让「格兰特」号上的飞行员们的自尊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而实现这一切的功臣是……
「米莎大尉,是我京那巴鲁」米莎一脸苦笑。对方的名字瞬间就浮现在脑海里,米莎打起了招呼。京那巴鲁的全名是斯坦利·京那巴鲁,「格兰特」号的舰长,军衔是上校。
「侦察机是在一瞬间被击落,连传输数据的机会都没有。 离我们收到紧急呼叫已经过去了七个小时……没有二次侦察的时间」京那巴鲁的语气里苦涩四溢。也就是说,我们这帮人得在敌情不明的情况下突入了呢……危险……实在是太危险了……不过米莎大尉马上就进行了回答。
自Sympho-Kaifer公司拥有的资源采集行星 ORA-194-220发出遇难信号已经是三十个小时前的事情了。而当「格兰特」号收到来自220号行星上的紧急呼叫后,立即全速前进,急赴事发地点。
行星求救信号必定是当地殖民行星发生了非常严重的突发状况,不然是不会轻易对外发送的。自联合政府成立起这样的求救信号也仅仅只发生过八次。不外乎当地发生了大规模的自然灾害,疑惑是在内乱中使用了包含核武器在内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考克斯呼叫查理(C)小队、Launch sequence(进入发射程序)。」
「了解。这里是查理(C)领队米莎。Launch sequence(进入发射程序)」副船长考克斯中校开始发号施令。这意味着战机中队开始有顺序的起飞。接下来是戴尔塔(D)小队、Launch sequence(进入发射程序)」
「了解。这里是戴尔塔(D)领队兰格。Launch sequence(进入发射程序)。」
戴尔塔领队开始了通话。他的名字是艾萨克·兰格,大尉军衔。作为飞行员来说拥有超一流的驾驶技术,可以安心的将后方丢给他。而在酒桌上也是一个不错的男人。但同时,这也是无目无法纪的家伙。米莎为了叮嘱他,按下了领口的通讯器。
「遵从行动指令、查理(C)和戴尔塔(D)都由我来指挥。」
「了解。凯伦、D-3、即刻起戴尔塔(D)小队由查理(C)小队的米莎大尉来指挥。」
答应的也太痛快了……这还是那个总是话中带刺,又混着几分戏谑,你说他一句,他喷你一脸的那个兰格吗……不过这个疑问在接下来的通话中就释然了。
「了解。凯伦、D-3、即刻起戴尔塔(D)小队由查理(C)小队的米莎大尉来指挥。」
「这是值得纪念的第一次任务。凯伦中尉,你要照顾下D-3哦。」
米莎想起来了。这次兰格还带着两个“拖油瓶”……其中一个是代号D-3的新人,叫什么米莎也不清楚。D-3是安纳波利斯军校出来的气派十足的新兵少尉,飞行技术方面嘛就那样吧。但是,这次是他的第一次实战。所以嘛,只要他不拖大家后腿就是万幸了,管他高手不高手呢。话说回来叫我『SIR』这的是……米莎又是一阵苦笑。
Sir,一般是士兵对男性长官的称呼。而通常情况下,如果是女性的话,就算是长官,也只是在称呼其名字也会加上军衔。尽管如此、D-3却竟然对凯伦称呼Sir,这几个意思……?
首先从容貌上来讲,凯伦跟不可能是一名“长官”。毕竟即使是同为女性的米莎也觉得、不,是任何人看了都会觉得凯伦是个大美女。而且,是苏格兰名门望族出身……无论是谁乍一看都会觉得凯伦受到过良好的教育。那也就是说……D-3喊凯伦SIR其实是别的意思喽。难道说新人稍微早就看透了凯伦的能耐了嘛……大概就是如此吧,是为了嘲讽才对她这么称呼的吧。
这性格还真“不赖”……米莎微微叹了口气。看起来这位D-3,在那顺从的声音背后却是个特别会讽刺人的家伙。
米莎切换了显示器、捕捉到了凯伦机。凯伦·雷诺克斯中尉,是戴尔塔小队的2号机。这位一头金色长发的美女,是第二十九攻击中队内的偶像。
说是偶像,并非言过其实。作为飞行员来说凯伦的技术只有二线水平……这在大半都是尖子飞行员的格兰特号上挺不相称的。凯伦的水平还不足以单独应付高烈度的战斗。所以喽,任务里兰格得一直看着凯伦……这是必然的……必然的呢……真是个滑稽的故事。
兰格自以为算无遗策,以公谋私照顾凯伦的小算盘,算是被米莎悄悄看破了。 虽然兰格本人虽然隐藏的非常好……但是赶巧不巧,偏偏兰格和凯伦两人抱在一起的场景被米莎看到了。算啦,别点破啦。要是他俩交往的事情被周围发现的话,那些盯着凯伦想超越她的年轻飞行员们肯定不会沉默的吧。我还是专心干活吧……
带着一脸哭笑不得,米莎麻利的操作起了手边上的推杆。在微弱的电子音响起的同时,整个驾驶舱的视界就从格兰特号的机库切换到了宇宙空间。『斯特雷格』的座舱盖采用了双重结构的透明铝合金材料,两层材料中间填充的全部都是液晶材料。这些液晶材料发挥了3D电视的功能,将机外的景象随心所欲地(同步)显示出来。接着机体的摄影机又切换到了驾驶舱视角,一瞬间,整个舱盖又变回了机库的场景。
「查理和戴尔塔小队,Final Launch Sequence(进入最终发射程序)。」
在考克斯中校声音响起的同时,『斯特雷格』慢悠悠的向前方移动。沿着传动轴的轨道,下面吊着『斯特雷格』的模块开始了移动。随着如同铁轨的缝隙被车轮碾过一样的沉闷金属音断断续续响起,接着机库的大门打开了。
「全机、Antilles Father advice。」
「了解。」这意思是在新的命令下达前一直待命——紧接着通讯就来了。
「考克斯呼叫查理和戴尔塔小队,检查一下“爱丽丝”。」电子音连续的响起、而后冰冷的合成人声从扬声器里传出。
「查理小队,Alice one、two、three、normal(爱丽丝一号、二号、三号、正常)。」
「戴尔塔小队,Alice one、two、three、normal(爱丽丝一号、二号、三号、正常)。」
米莎微微地点了点头。这个代号“爱丽丝”的东西指的是『斯特雷格』上搭载的负责管控战机飞行的联合战术支援AI电脑。正式的名称为冻项电子新社制造祥云LIN68、语音应答型AI。
在距今约100年前的公元1970年代,那时候大气层内的地球各国的战斗机飞控复杂、操作性恶劣,对于军队来说是个很大的问题。随着导弹和电子设备的出现,虽然使得战斗机的作战效能有了飞速的提升,但同时相应的飞行员的负担也同比例的增加了。减轻飞行员的操作负担成为了技术人员们的课题。而当时的技术人员也提出了自己解决方案:例如全玻璃化驾驶舱、以及发明HOTAS手不离杆操纵杆(把飞行控制和油门控制的操作开关集中)等等。但是玻璃驾驶舱无法显示各种信息,而HOTAS操纵杆则要求飞行员拥有和钢琴家一样的手速,所以操控的问题直到后来的电传操纵杆出现后也并没有完全得到解决。
而随着时间的流逝,终于在电脑科学发达之后AI诞生了。而当AI和声音应答功能组合在一起之后,第一次战斗机飞行员们终于能够从反锁的飞行控制中解放出来。因此,『斯特雷格』的整个驾驶舱设计的非常简洁。飞行员只要操作操纵杆、节流阀、和脚踏板(Foot pedal)这几样就好。
原本,为了那些喜欢手动操控的飞行员,驾驶舱内还设计了专门的控制面板……不过,基板上所有事情都被AI、爱丽丝包下了。而且爱丽丝AI还有另外一个特点,那就是所有的爱丽丝是可以局域联网的。也就是说,搭载爱丽丝的机体只要编队的话,就能拥有实时完美的数据链。这样一来,在飞行编队的一起进攻时会非常有效。只要我军的一架战机发现了敌人的话,下一秒钟所有的战机屏幕上都都能够显示出目标开战攻击。而这些数据整理、分享、发射的时机等等、爱丽丝都能够处理。而飞行员所要做的就是集中操控机体就好了。
『斯特雷格』的设计从单纯的战斗机变更为战斗攻击机,就是在搭载爱丽丝的前提下进行的。通常,这样的设计变更通常不会有什么好结果。从古至今很多国家想设计出一款成功的多用途战斗机,但是计划都是因为性能不上不下而迅速淘汰掉了。成功的例子极端的少。不过幸运的是,F/A-37『斯特雷格』就是这样的少数的幸运儿之一。量产型的F/A-37『斯特雷格』战斗攻击机,不仅能够在宇宙空间作战,也可以在重力环境下进行对空对地作战任务,甚至还能在水中战斗,是一架实至名归的万能战机。
「 Launch Stand-by(准备发射)。」
听到爱丽丝的合成声音,一脸厌烦的兰格大尉偏了偏头。只要一想到和先行出发的阿尔法和布拉佛两小队之间的发射间隔就感到很烦躁。这感觉就好像是乱糟糟的一团飞下去一样。
「 Start your engine(启动你的引擎)。」
驾驶舱内,引擎部分的控制面板微微发光,涡轮机叶片(Turbine blade)的旋转声自后方响起。在双星电子社制造的多用途CRT-美丽五代的显示屏上,正显示着引擎的状态。油压、电压、燃料油量、引擎转数、涡轮机内压……每个数据都表示在正常值内。
「Catapult tensioning.Final Launch Sequence(弹射器张力调整、进入最终发射程序)。」
(电磁)直线弹射器进入了发射姿势,向220号行星方向倾斜。兰格的视野中全是行星巨大的姿态。虽然220并不大,但是他有种奇怪的错觉,仿佛人会就这样一下子被行星吸入一样。
兰格大尉开始了出击前的最终检查。麻溜的确认了一下方向舵和升降副翼的动作,然后是稳定器和机体平衡,最后再确认了一下矢量喷张的动作。OK,全部正常。兰格打满了节流阀。「Burner on. Max Power(打开燃烧室、最大动力)。」布莱德福德-安海-航空航天重工业制造的飞龙 FAS.PDPDbis2可变循环引擎发出了咆哮。引擎的喷嘴逐渐变的白热,释放出了远远凌驾等离子的高热。在使用加力燃烧室后机体的推力可以超过80吨。
而一架『斯特雷格』上安装了4台这样的引擎。拥有不需要火箭就能单机脱离地球引力的能力,其引擎功率简直如同怪物一般。
引擎的咆哮声愈发高亢。兰格发为了减缓发射时的冲击、将头靠在了座位的头枕上。一个呼吸之后,爱丽丝的合成声音在驾驶舱内响起。
电磁弹射器运作了起来。与支援模块一起『斯特雷格』被瞬间加速。强烈的G力立刻将兰格的身体压进座位里。在视线变的狭窄的同冲击到来了,虽然有着双重作战服的保护,但是兰格还是感觉自己的脑袋瓜像被被大锤重重砸了一下。伴随接踵而来的激烈的摩擦音,头顶上又响起了燃料通过管道时发出的毛骨悚然的悲鸣声。而通过直线弹射器的烧蚀剂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化作了火焰从管道中排出。直线弹射器顶端部分的装置一瞬间又回到了原位。
『斯特雷格』被发射了出去。下一个呼吸后,吊着战机的支援模块便与机体分离。戴尔塔小队起飞几乎是同时进行的。被充分加速的战机,在虚空中释放出引擎的功率,朝向220号行星降落下去。
在格兰特号的CIC(Combat Information Center、作战信息中心,军舰的指挥部)室内,战机离舰的光景放映在辅助大屏幕上。
「愿上帝保佑他们……」被设计在格兰特号最里面的CIC内,斯坦利·京那巴鲁上校喃喃说道。
所谓的CIC,是为了让作战变更有效率而设计的信息管理中心。里面汇聚了雷达侦察、通讯、武器控制等各种功能,和各种电子设备,为指挥官提供情报分析、数据汇总,分配武器等情况,是战舰的作战指挥系统。正面的巨大屏幕非常吸引眼球,上面开始出现指挥管制、作战情报、战术状况等各种各样的数据。京那巴鲁上校站着的位置,屏幕另一边最后一排的指挥区域(Command area)。这里是管制官们呆着的区域,几乎有两英尺高,因此站在这里可以将整个屏幕和所有操作员们尽收眼底。但是上校并没有关注大屏幕上的东西,而是盯着手上的20英寸3D显示屏出神。
3D显示屏上,播放着舰外的景色。离舰的『斯特雷格』的编队……以及深渊之中发出微微光芒的恒星群……群星的光辉,却打开了京那巴鲁记忆中的潘多拉魔盒。而那,正是老旧的格兰特号上却配备上『斯特雷格』的其中一个重要理由……
公元2087年,科学调查船「S.霍金」号,承载着96名科学家,出发开展星域探索。而这次要探索的星域,是联合军第13军管区……也就是220号行星所在的区域。但到达星域的47个地球标准小时后,霍金号就在发出求救信号的同时与外界断绝了联络。
联合政府立刻命令第13军管区进行搜救工作。而攻击空母(SCV)格兰特号,是参与搜救工作的39艘搜救舰队中的其中一艘。而京那巴鲁那时候正是格兰特号的副舰长。搜救开始56小时候,格兰特号终于发现了船体开裂的「S.霍金」号。虽然立刻展开了施救工作,但是船内的乘员全都不见了踪影。推测是从船体破损的区域吸入了真空之中。
到这里,如果「S.霍金」号真的只是一艘普通的民用宇宙船的话,应该会以「遗憾至极的悲剧」一句话总结让搜索工作落下帷幕。而对于京那巴鲁来说不幸的是,「S.霍金」号科学探测船上的乘客是来自各个国家的著名科学家。因此这个遇难事故,发展成了动摇联合政府执政合法性的大问题。
联合政府,是由地球牵头再加上各个区域的代表加盟的组织。地球、月球、火星、宇宙殖民卫星群、再加上各个星域内发现的那些适宜居住的殖民星球……总而言之就是人类向太空涉足,进入宇宙大航海时代后各个地区的代表的集合体政权。不过讽刺的是在16年前,各个地区都纷纷独立了。当然了,为了闹独立人类几乎经历过了三场包含政治斗争、谋略、独立战争在内的大动乱,付出了数亿人口因此牺牲的代价。但是,宇宙开发需要花费天文数字的经费。设备的维护和军备的维持更是要消耗大量的资源。
宇宙开发工程对于任何单一一个区域来说都负担不起。担忧经济崩溃的各个区域(经过电脑模拟经济崩盘造成的混乱会再度造成数十亿的死伤)最后再次下决心迈入统一之路。各国超越了国家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壁垒,在渡过了5年的过渡期后,联合政府成立了。一同与联合政府诞生的,还有联合军(UNF)和联合高等科学局(UNSA),前者是隶属与联合政府的防卫力量,而后者则是在各个国家的科研机构的基础行成立的。
基本上来讲,联合政府运作良好。但是俗话说的话,常在桥上走,哪有不湿鞋。总会有动荡的时期。而原因多种多样、各个区域的民众沸沸扬扬闹独立的“回归”潮,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运动,定期在各个区域内起伏。
对于京那巴鲁来说不幸的是,「S.霍金」号是在各个区域再次闹腾起独立运动的时候遇难的。而部分政治家则利用这期事故煽动民意,闹起了对立。为了收拾混乱的局面,必须有人来为此负责。而这个被推上祭坛的背锅侠,就是格兰特号的副舰长京那巴鲁。
对于京那巴鲁来说最倒霉的是,当时格兰特号的舰长是联合政府高官的宝贝儿子。因此京那巴鲁就代替了舰长背下了黑锅,受到了军内的降职处分。在京那巴鲁受到处分的几乎同时,第13军管区新划出了一块禁区 (Untouchable area),禁止除联合军内以外的宇宙飞船进入。此前对外的调查报告公布,「S.霍金」号是因为遭到了陨石的直接撞击才遇难的。那个区域的陨石带比例异常的高,划分新禁区就是为了防止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之后,又发生了更大的灾难——某个殖民星球上的殖民者因生化灾害而死光了,民众迅速转移的了目光,把「S.霍金」号的事情抛之脑后。
但是,对京那巴鲁的处分并没有消除。他从中校降级到了少校,然后被打发去了边境的补给部队任职……六年之后,这件事却在某种程度上帮了京那巴鲁一把。先前格兰特号舰长的父亲,成为联合政府的总统。然后原舰长就任了方面军舰队司令。这两位一方面感激京那巴鲁六年来一直沉默的背着黑锅,因此让他升任上校一职,并任命为格兰特号的舰长。而且把最新型的战斗攻击机、F/A-37『斯特雷格』优先部署给了格兰特号。
关于军内议论纷纷、号称「联合军奇迹的人事」的京那巴鲁的升迁,其背后的真实原因便是如此。 不过呢,没人羡慕这位京那巴鲁上校。因为呢,格兰特号上的乘员都是联合军各个部队里淘汰出来的臭名昭著的士兵所组成的,也就是所谓的“垃圾收容所”。
一般联合军的人都用“DEEP-29”来称呼格兰特号的第二十九攻击中队,那意思是说“你已经被发配到最底层啦”。和京那巴鲁同个时期参加军校的朋友(已经晋升到了准将),开口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晋升的待久就是和那些流氓部队待在一起呢。太糟糕了呢,斯坦利老弟。」
那句话一半带着同情,一半又夹杂着嘲讽,京那巴鲁心想。这个男人的身体里流淌着自豪的印度血统。他所在的京那巴鲁家族,其光辉事迹可以回溯到地球二战后的印度独立运动时期,先祖从一名而独立运动的斗士一路奋斗到印度将军。事关家族名誉,必须对那些嘲笑自己的家伙换以颜色……京那巴鲁是那么想的。那么,220号行星发送的紧急求救信号,难道不是一次挽回污名的机会吗?
「至今为止发生的事情仅仅只是序幕吗……」重新精神振作的京那巴鲁独自喃喃道。
「这又是念莎士比亚里的台词吗、上校?」京那巴鲁回过头来。看到不知何时副舰长考克斯中校已站在了旁边。伊万·考克斯少校,他那谢顶的脑袋搭配着金属框架的眼镜,非常有知识分子的范儿。他只是渊博,比起军人倒更像是名科学家。据说智商高达150。
京那巴鲁微笑起来。「我说……少校,差不多你也可以开始看看古典名著了吧?」
世人对于京那巴鲁的认知,比起军人,“莎”学家的身份更广为熟知些。等他退役后大概会有优雅的研究生活等着他吧……不过考克斯深知,目前这时候并不适合聊文学话题。
「上校, “格兰杰”要不要出动?」京那巴鲁脸上微微浮现出了思索的表情。“格兰杰”指的是格兰特号上运载着补给物资的空中补给机。
紧急呼救信号内容不明。说不定会徒劳无功,但……」虽然嘴上这么说,但是考克斯脸上显露的是担忧的表情。
就在这时,代表紧急联络的闪光信号闪烁起来。考克斯抓起了无线麦克风。「怎么了?」
《Philosoma》(国内翻译:直入禁区/星战雄鹰),是1995年发行在Playstation游戏机上的一款飞行射击游戏。由G ARTIST制作,SCE发行,先后发售过日版和美版。这款游戏是SONY为了展示自家Playstation主机的机能和播片能力而特别制作的,因此SCE对G ARTIST进行了技术上的支持。作为游戏一大卖点的CG动画部分差不多花了一年时间来制作,游戏推出后还专门推出过一张剧情动画光碟。
剧情讲述的是未来,人类组建了联合政府,生存的边境已经扩展到银河系。攻击型宇宙空母SCV-13格兰特号隶属于联合军第13军管区,是一艘即行将退役的老爷船。2094年7月22日。就在30个小时前,格兰特号突然接收到了来自资源采集行星ORA-194-220,俗称220行星的求救信号。那上面居住着5万人类的殖民者。
格兰特号的舰长京那巴鲁上校立刻决定让格兰特号紧急前往220行星所在的星域。途中,220行星的求救信号突然中断了。格兰特号立即做出了搜索行星和营救幸存者的决定。以舰上VFA-29攻击中队为核心的六个小队,执行此次搜救的任务,其他部队则在舰内待命,等待后续的指令。突然接到任务的战斗机飞行员们,驾驶着联合军最新型的万能型宇宙战斗攻击机F/A-37,毫无准备的降落到了220星球上,谁知等待他们的,将是地狱般的试炼。
玩家则化为身降落到220星球上的戴尔塔小队的新人飞行员D-3,以他的视角来体验220行星的这趟炼狱之旅,目睹整个星球的异变和事件的真相。
作为一款飞行射击游戏,关卡只有4个章节(PHASE),但每一章节内,分割为了不同类型的射击关卡。模式几乎囊括了当时所有传统主流的玩法:横版,纵版,第三人称追尾视角。关卡之间用了大段的语音动画用以交代剧情的推进。游戏难度不高,而且有99条命的作弊秘籍,通关只是个时间问题。除了剧情模式外游戏里还有个电影模式,玩家可以在里面欣赏剧情CG动画。
画面表现上采用了3D建模,2D贴图的设计。贴图质量上,要优于PS版的《雷霆力量V》。战斗系统中规中矩,自机采用了血格制,可以抵御2次攻击。武器可以在战斗中随意切换。道具分为武器强化和补血几机种。场景画面非常丰富,山谷、隧道、城市、发电机、地下隧道,地核等拥有不同特征的各个场景不停地贯穿整个游戏的进程。有意思的是,有机个纵版的关卡内背景都是从下往上角度的俯瞰图,所以我一开始玩那几关的时候,都没搞明白背景上是些什么东西。
日版的配音方面,G ARTIST公司找来了当时(现在也是)几位人气极高的动漫名声优:田中敦子、大冢明夫、冈村明美,分别为游戏中的几位重要角色进行配音。虽然剧中的人物至始至终都没有露过面,每次剧情的对话也是寥寥数语,但仅凭借着每个角色的强调和声音,角色的形象便跃然于纸上。(除了工具人D-3)。有趣的是,美版是全英语配音,配的也是一板一眼,却给人一种跟日版完全不一样的感觉。
音乐方面,由职业作曲家大谷幸负责创作。这位作家以高产,和作品涉猎范围广而著称。《Philosoma》OP的旋律想必会给玩过的人带来十分深刻的印象。旋律不仅大气磅礴,激昂壮烈,还带有一些古典的色彩。
在后续双叶社推出的官方设定本中,还附带刊登了了游戏的剧情小说。小说版在忠于游戏剧情的基础上进行了不小的扩充,不仅完善了整个故事世界观,也让玩游戏时对剧情脉络不甚清晰的玩家理清了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人物的形象也更加圆润丰满。此外设定本还对游戏中的敌人:异形生物『菲洛索玛』的整个生态系统进行了简单的描述。
就光从这一点来说,我是比较佩服制作者的。 在一款射击游戏中创造一种让人印象深刻异形生物兵不难, 比如《R-TYPE》,《宇宙巡航机》。对于敌人单位的设定,绝大多数同类游戏基本就此浅尝辄止,完全浮于表面,很少有去深入描绘异形的社会是怎么样的结构,是怎么样运作的。
毕竟对于大部分玩家来说,无论是BOSS单位还是杂兵,都不过都是画面上被打爆的对象和分数而已,所以对游戏开发者而言,只要敌人单位的形象设计的吸引玩家的眼球可以了,无论是纯机械的,还是机械和生物融合的,甚至是其他类似器官造型的,只要酷炫就行了。花过多的时间去塑造描绘敌人,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这对于游戏制作周期紧张的游戏制作团队来说当然没错,只是苦了我们这些喜欢挖设定的玩家啦。
所以翻《Philosoma》设定本的时候,对于其中异形生物的种种描写确实有让我眼前一亮的感觉,制作组是花了心思的。
剧情的最后,两架幸存的F/A-37伤痕累累的离开了220行星,回到了母舰格兰特号上,伴随着战机机载AI扭曲的声音,镜头从后方转向其中一架战机,一个220行星上的异形生物就附着在战机之上。在凝重的气氛中,游戏迎来了开放式的结局。
这个结局明显是为续作埋下了伏笔,而所有通关的玩家心中都会有一个疑问,异形生物『菲洛索玛』会借着格兰特号扩散到全宇宙吗?
《Phase Paradox》国内译名《阶段悖论/星际危机》,是SCE制作发行的一款科幻冒险游戏,于2001年推出在PS2主机平台上。本作只发售了日版,采取了英文配音日语字幕的形式,对话几乎全程语音。《Phase Paradox》在剧情上完全承接了《Philosoma》的结尾,设定上也是基本遵循了前作的世界观,所以可以算是正统续作了。只不过类型变化的跨度有点大,一下子从“打飞机”变成了“生化Like”。
本作也秉承了《Philosoma》的使命,为了展示PS2的3D机能而生,因此画面在早期PS2游戏里也算是可圈可点的了。人物脸部的建模比较精细,虽然受制于当年的技术限制,依然是死鱼眼睛,但是脸部已经做的相当精致了。
剧情采用了POV式的推进方法,通过切换三位主人公的视点交叉推进剧情的展开。系统上是很古典的日式AVG模式,通过对话和到达某个场景触发剧情。此外游戏中完全没有战斗模式,在剧情的有些关键展开时会有很多选项,一旦选错便会GAME OVER。虽说这种选错即死的机制多少有些让人诟病,但是制作组的初衷应该是讲机制和游戏的主题结合起来。
剧情的演出上,有些差强人意。尤其是人物的反应,很多时候给人一种反应和意识差半截的延迟感。但是整体氛围的营造上,还是可圈可点的。几处剧情高潮部分,在旋律的烘托下,气氛一下子就起来了。
故事讲述了在米莎大尉的的F/A-37(神奇的是第一部的D-3被吃设定了)离开220行星返航途中,已经变成菲洛索玛成熟体的220行星发生了可怕的爆炸,整个星球炸成了碎片。而就停泊在附近轨道的格兰特号被冲击所波及,之后整个飞船内悄悄的发生了某种异变,一种不知道传染媒介的未知疾病在船员间蔓延开来。刚才还在交谈的朋友一眨眼间就会变成充满攻击性的凶暴病人,幸存的船员间为了生存而不得不做出各自的选择……
话说回来,虽说是正统续作,但是《Phase Paradox》在设定上存在吃书的地方,不仅时间线发生了变动,还吃掉了不少前作中还在的人物,异形生物的设定也有了些变化。不过总体上并不影响故事的叙事。
这两个老游戏,有时间的话可以自己体验一下。目前《Philosoma》的实体盘已经是白菜价,也可以通过PSN购买下载游玩。《Phase Paradox》的价格也不贵。当然也可以直接找模拟器玩。
当然如果你想云一下直接看剧情的话,我的自制同人志《老游戏玩家志》,第八期也会刊登《Phase Paradox》和《Philosoma》两部游戏的设定介绍、和完整的剧情小说。第一部根据双叶社的设定本中的小说为蓝本翻译,第二部根据游戏剧情编纂而成。由于两部游戏的设定有互相冲突的地方,因此在翻译时为了照顾剧情的连贯性,做了某些细节上修正和删减。2部小说全文约15万字。
《老游戏玩家志》是个啥? 请戳这里:https://www.gcores.com/articles/99697
第六期小岛秀夫《掠夺者》介绍:https://www.gcores.com/articles/116099
在哪里订阅: 摩点:https://t.modian.com/project/24481.html /
爱发电:https://afdian.net/@luobo123456
评论区
共 6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