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在论坛和交流群等地方看到,有军事基础的新人对高达世界观中为何要采用老旧的视距内作战以及MS如何驱动、什么是光束兵器、是否与激光武器有所不同等问题,而今天的文章将会通过设定分析的方式解答其中的大部分问题。
这篇文章将会讲述构成高达U.C.世界观最重要的几个基础个设定。
自20世纪后半叶始,众多科学家试图建立自然界四种力(重力<万有引力>,电磁力,强力<强相互作用>,弱力<弱相互作用>)的理论统一。Gauge理论<Yang-Mills规范场论>,超弦理论,希格斯<Higgs>粒子等逐一登场,然而都未曾获得足够充分的支持和确证。
进入宇宙世纪后,物理学者们在宇宙殖民地中建立了实验室,从而拥有了地球上梦寐难求的无重力影响的实验室和巨大粒子加速器。
宇宙空间中重力研究的结果是,由Y.T.米诺夫斯基通过米诺夫斯基粒子的假想提出了大统一理论。作为这一理论根基的米诺夫斯基粒子的性质对于至今为止的物理学是一种彻底的颠覆 。
如今被作为宇宙世纪代表人物之一的物理学家T·Y·米诺夫斯基博士,在发现著名的米诺夫斯基粒子(简称米氏粒子)之初,却遭到了物理学会的排斥、孤立。而向窘境中的博士伸出援助之手的则是当时身为吉恩主义核心人物的德金·扎比。
德金为博士提供了全面的支持,在SIDE-3创立了“米诺夫斯基物理学会”,这一行为奠定了一年战争中吉恩对联邦技术优势的基础。
宇宙世纪初期,人类社会的主要能源主要来自无穷的太阳能和核能,殖民卫星公社通过在殖民卫星上建造、安装大量的太阳能板,来进行能量的转换,为殖民卫星内的社会生活提供必要的电能、热能。这种技术其实在旧世纪就已经存在,也绝非具有很高的技术含量,相反则类似一种粗放性密集型的建设。即使环保,但一次性投入成本巨大,而且位于宇宙的太阳能板维护起来难度不小,成为殖民地初期发展的巨大限制。
鉴于初期宇宙开发必须要有相对独立的能量来源,另辟蹊径则是利用军事上早已运用的核技术来提供能源。同样的,旧世纪采用的核裂变技术和不怎么成熟的核聚变技术反应时产生的巨大放射性问题需要解决。基于旧世纪的技术淀积,传统方式的多层混凝土阻隔的确可以实现,但依然无法完成宇宙世纪核熔炉的小型化。如何小型化这一课题在宇宙世纪前期成为了公认的难题,无论是联邦还是殖民地,相同的各类试验都在不断的进行。
U.C.0040年,由SIDE 3的米诺夫斯基物理学会主导,在T·Y·米诺夫斯基博士协领下的团队在多次新型核融合试验——即氦(He3)型热核实验:2He3 + H2 -> 2He4 + p,释放出: 18.35 MeV——发现了之后为米诺夫斯基物理学(Minovsky Physics)的奠基的基础粒子。在氘型热核融合时,会释放出一种具有长时间持续的极端电波障碍,T·Y·米诺夫斯基博士的团队对这个特异现象进行了研究,从而发现了发现了核融合时的副产物,一种元粒——米诺夫斯基粒子(Minovsky Partical)。
米诺夫斯基物理学将构成宇宙的粒子归纳为光子和米诺夫斯基粒子两种,并认为当初仍是假想粒子的米诺夫斯基粒子只能存在于相转移空间(后被确认为事实,下图) 。
另外,根据其他科学家们的验证与假设,导出了一旦发生相转移,米诺夫斯基粒子所存在的空间(M空间)在得到一定能量(这被称为M空间阈值)补给的情况下可被维持的结论。 通过粒子与相转移空间的相互作用可使M空间达到稳定化。此提案一经提出,便有众多的科学家着手于M空间或是M粒子的研究工作。所有的高能源研究者都希望率先成为M粒子的发现者。
最终发现者仍是米诺夫斯基本人,他在他占据了Side3中一整个岛屿的研究设施中成功生成了M空间,并“间接然而确实地”确证了M粒子的存在,同时也确认了M粒子可拥有长达2.5×10^6秒以上的寿命。之所以说是“间接地”是因为形成M粒子的空间与通常的空间不同,通过通常空间观察M粒子是难以获知其正确的形态的。我们所观测到的只不过是种种M粒子的“影子”罢了。
米诺夫斯基粒子的发现实际就是米诺夫斯基物理学所预测的“影子”的发现(下图)。
M粒子的形成空间在数学上被记作第10次元,因此寻求它的4次元解(即其在通常空间的行为)时,会得到包括虚数解在内的众多答案。M粒子的“影子”即是对应着M粒子的标准表达方程式的众多的解<复数解>的存在。也就是说,使电磁妨害,(立体格子)场<I力场?>),Mega粒子、米诺夫斯基飞航系统等技术成为可能的M粒子的活动与这些众多的解一一对应。
M空间在失去能量缩退时,会在通常空间留下类似”空洞”的区。平均寿命为2.5×10^6秒,按一定比例发生,符合泊松分布(Poisson分布,是一种统计与概率学里常见到的离散概率分布,由法国数学家西莫恩·德尼·泊松在1838年时发表。泊松分布适合于描述单位时间或空间内随机事件发生的次数)。
这个“空洞“区会将本应传播于通常空间的电磁波被捕捉入这一“空洞”
这在原理上是一种共鸣现象,波长与M粒子能量相对应的电磁波成为被捕捉的对象,用于通信的电磁波从微波到超长波都属于这一范围,而可视光,X射线,伽马射线等不与“空洞”发生共鸣因而不被捕捉。所以在战术上散布米诺夫斯基粒子会干扰通信而不会干扰可见光。
崭新的道路开辟了。随后,M粒子和其活动的应用技术被陆续实用化。虽然也有不少物理学家对这种无法观测的M粒子的存在提出异议,但目前还未能发现有力的反证。米诺夫斯基本人则据说投入了下一阶段的研究,开始尝试光子与M粒子的统一。
然而,这一研究的经过在一年战争中丧失,完全陷入不明中。
米诺夫斯基反应堆(Minovsky Reactor)
实际上应该定位为一种触媒核融合,早在旧世纪为物理诺贝尔得奖者卢尔·W·阿尔瓦雷斯(Lule W Warllax)所发现。即只要选取氢(H)和氘(D),或氘(D)与氚(T)作为燃料,就会形成跟氢分子相当的较安定的拟似原子,从而可以做到低温下的核融合反应。当时众多科学家曾多次想将这种核融合效果实用化,但基于旧世纪技术限制,所有计划都只好放弃。
宇宙世纪,对氦(He3)型热核反应中所释放出的米诺夫斯基粒子进行受磁性压缩,使其产生立方体超结晶体,形成 I Field 。利用米诺夫斯基粒子超结晶体的分子形式接近金属的特性,所以很轻易的可以在超结晶体内注入足够反应的氦(He3)和氘(D),使得其利用米诺夫斯基粒子超结晶体则可以形成拟似原子。
由于核与核之间互相排斥,是由于存在被称为库仑障壁的临界距离之故。通常,要突破这种障壁的话,需要超高压和超高热,但这种拟似原子却可轻易突破。所以米诺夫斯基反应堆并不同以往的热核反应炉那样,需要抗高温、高压,从而建造更方便,体积也更小型化。
第一台米诺夫斯基反应堆于U.C.0047年,在T·Y·米诺夫斯基博士带领下完成,很快米诺夫斯基反应堆的优势被利用到了宇宙开发的各个领域,其中当然最多的自然是解决大型宇宙飞船的动力,甚至是移动小行星上。
而在之后的Mobile Suits初期开发中,超小型化的MS专用米诺夫斯基反应堆也于U.C.0075年开发成功,如此一来,从动力上扫平了MS作为新一代兵器登上舞台的道路。
这里同时我们也涉及到一些关于这种核熔炉所必须的反应原料氦(He3),地球上并不存在天然可用的氦(He3),而通常氦(He3)采集自两个地方。其一是月球表面的粉沙,氦(He3)藏于比地面略深的地层中。太阳风把氦(He3)带来月球,积聚于地层中,含量虽少,但通过精炼仍可利用。二则是由木星船团前往木星圈,从木星的那充满氦( He3)的大气层中抽取,同时还可以得到相当量的氘(D)。采得后就运往地球圈进行运用。相比,前者相比产量少,精炼成本也不低;后者则周期长,而且在木星圈开采的危险系数也相对较高。
当然米诺夫斯基粒子给宇宙世纪还带了除解决动力之外的更多深远影响,即使那仅仅只是在军事上。新型的一代MEGA粒子炮以及之后的MS搭载用Beam Rifle都将基于米诺夫斯基粒子的存在而出露端倪。
不可考女性爱好者翻译,由我对语句等进行一定程度的润色与修复
评论区
共 41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