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缘是我听了一期关于日剧的电台,Ann推荐了一部名叫《X医生:外科医生大门未知子》的剧。顺手一搜,边做胶边看,然后手里的胶也不香了……一口气看完了一整季。有点跑题,本文的主角并不是大门未知子和米仓凉子。 在豆瓣搜索米仓凉子的时候,顺带在推荐里看到了一张比较熟悉的脸——天海佑希。想起N年前,没看完的一部日剧《女王的教室》。
那时候比较年轻,没有什么鉴赏能力(现在也没好到哪去)。看到第二集就对主角阿久津老师匪夷所思的做法,感到十分困惑。于是,草草地弃番了。
抬头一看豆瓣评分……8.9分。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又重新尝试看了一次。
天海佑希是最近我非常着迷的一位女演员,看了该剧以后便深深地爱上了。面部及五官线条硬朗,显得英气十足。身高172cm,学过芭蕾,身材高挑。早年间在宝冢剧团是一名十分优秀的男役演员。退团毕业以后,将自己所磨炼出的演技带入影视作品,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细微的表情变化都堪称完美,无可挑剔。我尤其喜欢听她说话,言语间充满着乐动感,又带有些戏剧感。偶尔爆发的男役桑,霸气十足。虽然已经53岁,却依旧活跃在影视圈和舞台剧中。
《女王的教室》是由大冢恭司、岩本仁志、渡部智明导演,游川和彦编剧,天海佑希,志田未来,松川尚瑠辉主演的剧情电视剧,于2005年7月2日首播,共十一集。
本剧是一个以儿童的角度,去描述像女王一般支配着整个班级的女教师阿久津真矢与半崎小学6年3班的学生神田和美等人一年间的“战斗”的故事。
该剧在巅峰时期,曾创下收视率25.3%的好成绩,比最初的收视率高了将近10%。在此剧之前,天海佑希所出演的日剧一直是叫好不叫座,所以这次也是个巨大的突破。
从全剧的表现手法来看,本剧使用了反套路的手法去演绎了一个传统教师题材的电视剧。在以往的教师题材的影视作品中,我们熟知的经典桥段几乎都可以在该剧中见到。只不过,该剧使用了很多冷漠,极端的方法去铺垫剧情。包括影片的主色调也是压抑阴沉的光线为基调。
主角阿久津老师也不同于以往影视题材中的教师,亲切、和蔼、面带慈祥的笑容。相反,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她的表情冷漠,阴冷,时常露出嘲讽的冷笑。简单的盘发,一身纯黑的衣装,伴随清脆稳健的脚步声,出现在镜头中。
作为教师,阿久津的行为令人不寒而栗,却又不容任何质疑。她知晓所有学生的秘密,并以此为把柄屡次破坏学生之间的友谊。在开学第一天就搞阶级划分,差别对待。告诉学生们,这世界上只有6%的人才能得到幸福,以及只有富人才能享受特权。
任何与她作对的学生都没有好下场。操控学生打小报告,讽刺任何与学习无关的行为,等等等等……将她称为恶魔教师可能一点都不为过。
但在被剧透阿久津其实是个好老师的前提下,通过一些特别的台词及眼神的表达,以及剧本的前后逻辑关系,却可以让观众读到异样的温暖,更深刻地体会阿久津老师的用心良苦。其效果如同激发了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令人铭记,倍感温馨。
其实导演在一开始就向观众剧透了这个事实,阿久津老师第一次登场时,那只翩翩起舞的蝴蝶,随之跟进的脚步声,已经暗示了人物的性格。随着跌宕起伏,曲折,拿捏有度的剧情,也向观众揭示了这一事实。再回想阿久津老师做过看似恶劣的事情,有种幡然醒悟的感觉。而剧中的一些理念,也确实有发人深省的作用。
在第11集中,向我们展示了一位超人教师的房间,没有任何多余的物品,书架上摆放着各种心理学的书籍,以及体育、营养学、医学和治疗的相关知识。还有班级里每个学生的资料档案,就连没收的玩具都一一标上了人名和时间。
现实中可能并没有这样愿意完全放弃私生活,全心全意服务学生的教师。要是存在,那我也建议他多休息,这样高度紧张的工作对身心的负担巨大。
但是它所传达的精神是没有问题的,教师就应该尽职尽责,心无杂念地去教导学生。传授知识只是一小部分,还要了解班上的每个学生,努力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道路,才称的上“灵魂的工程师”。
反观我身边的几位家长,他们跟我抱怨的教师却并不如人意。他们的办公桌里的资料是家长赞助班级和学校的记录(私立)。当班上有学生做了坏事,第一时间是打开微信找家长管教孩子。当学生成绩不好,则要求家长也跟着一起学,帮助辅导,等等……我不否认也有很多好老师,在我上学的年代中就有遇到过,我只希望差劲的老师会越来越少。
因为教育会创造奇迹。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会有我们想像不到的美好奇迹发生。
中国家长对孩子的期待可以说是全球第一的。他们要求孩子必须赢在起跑线上,并且一步不差地“什么时候干好什么事”,似乎唯有这样以后才能出人头地。如果培养需求超出了家长自己教育能力或者九年义务制,那就寻求课外辅导。从最基本的文科理科系,到钢琴、跆拳道、舞蹈等等等等……我同事跟我说过她女儿的学习流程,即便在暑期也是排的满满当当。她对我的解释是“培养兴趣”、“不能输给别人”。
实际上这些补习与兴趣的培养,收益甚微。填鸭式教育的恶果就是抹杀了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再加上家长独裁式的决断,更是雪上加霜。
我想一定还有学过芭蕾的人,但像你们这样没有天赋的人,即使学了两三年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只不过是在浪费金钱,是父母的自我满足,“别人的孩子在学,所以我的孩子也要学。自己年轻时无法做的事,要让自己的孩子完成”之类的。
在本剧中也对这种教育方式给予了迎头痛击。不过,这也是家长们无力改变的群体意识,只要经济条件还允许,就永远不会改变。就如我前文中所说的同事,她一家两口的收入根本无力支付那么高昂的补习费。她们还需要钱来追求高物质的享乐生活。那么钱从哪里来?我们这代青壮年已经开始流行“提前消费”的概念,兜里能存的住钱的人大幅减少。往后我们能提供给后代的资金也会变少。所以,这种“烈火烹油”的教育应该会随着经济的原因逐步减少。
人到底为了什么要读书?好公司、好学校、好职业就能保证好人生吗?读书,不是非做不可的事,而是想要去做的事。今后你们会碰到很多很多你们不知道的、不能理解的事情,也会碰到很多你们觉得美好的、开心的、不可思议的事物,这个时候,作为一个人自然想了解更多、学习更多。失去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人,不能称为人,连猴子都不如。连自己生存的这个世界都不想了解,还能做什么呢? 不论如何学习,只要人活着,就有很多不懂的东西。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大人,好像什么都懂的样子,那都是骗人的!进了好大学也好,进了好公司也好,如果有活到老学到老的想法,那就有无限的可能性。失去好奇心的那一瞬间,人就死了!读书,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成为出色的大人。
读书是为了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并成为出色的大人,才足以让孩子们信服。但是中国式教育才不管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很多老师与家长也不会想要去理解孩子们究竟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对什么会抱有自发的热情。难道一味地去填饱,塞满,就能获得社会的认同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我们之中有许多人成年以后,有了独立的思想才去改变自己的人生道路,用好奇心去寻找自己能为之付出热情与激情的事物,用求知欲武装自己才有了成就。
有人说这部剧对阿久津老师这个人物,反转的过程有些生硬,到最后两集突然拔高人物显得有些唐突。其实不然,在我看来阿久津老师所做的事情,和剧中导演安排的一些小细节结合起来,逻辑几乎完美,过渡也非常平缓。
抛开那两集sp,单从tv来看,阿久津真矢这个人物其实并没有过多的展现她的个性,几乎没有她自己的内心独白部分。如果,单纯地把她当作一种象征,必定会成为一个工具人。
阿久津出现的时候通常身边会有学生或者其他角色在,单独出现的时候不会有任何台词和明显的表情变化。也就是说,阿久津这个人物的塑造完全是通过其他人物来补完的。
这样的手法能有效地保持人物的神秘感,再随着剧情的发展抽丝剥茧,人物形象也渐渐鲜活起来。从最初令人心生厌恶的恶魔教师,发展到令人敬佩的严师。
在一开始,学生打翻了全班的咖喱,只剩下了一点。她的做法是先分给自己,然后按照班里成绩的排名,先后分发下去。其余的学生只能吃白饭。大多数人可能会认为这很恶毒,老师不应该照顾学生吗?
在一个公司里,几个员工犯了错,有哪个领导会把过错往自己身上揽?或者说公司出现了危机,弃卒保车,保大不保小都是社会的常识。虽说是否应该在孩童时期就灌输他们这些社会常识还需商榷,但是作为一部影视作品,影射社会也未尝不可。
阿久津老师其实非常疼爱学生,否则她不会知道钱包究竟是谁偷的,不会在大雨滂沱的雨夜默默地守着神田,更不会在神田最伤心的时候出现在操场上点拨她。
表面上阿久津老师是为了让所有学生出丑,难堪,突然召集了所有家长,来了一次三方面谈会。实际上是逼迫学生向自己的父母吐露自己的心声,向父母展示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志愿。甚至神田的母亲,也受到孩子的影响,愿以一张离婚申请书表示决心,结束家庭主妇的“职业”,尝试迈出家门工作,体现自我价值。
阿久津掌握着班上所有学生的秘密和家庭情况,看似是为了操控学生和家长,其实是为了做细化分析,针对不同学生和家庭情况进行帮助。她甚至帮助真锅找回了他那不负责任的母亲,在学生处于危难之际,犹如神兵天降,挺身而出对抗暴徒。
我们不难看出,故事真正的主角其实并不是阿久津真矢,而是她的“教室”,她的学生们。作为一名线索与视点角色,她把控着事情的发展,影响到了所有角色。而其他个性鲜明又鲜活的角色,反过来帮助她填补了自身人物形象的内部缺失。这样的安排设计,正是剧组的高明之处。
我通常不喜欢影视作品中有孩子,因为很多剧组喜欢把孩子塑造成“人偶”。一种是只会卖萌,另一种是“老孩子”。但是,本剧基本还原了一群6年级学生该有的模样。神田和美的演员志田未来,后来在天海佑希主演的另一部电视剧《BOSS》中出演过一名学生。但是我不记得,阿久津老师有把你教育得那么吊啊(笑)!
虽然我喜欢这部剧,但我并不喜欢剧中的一些理念。剧情的发展太过于理想化和极端,我也不认为把阿久津老师的教学方法放到现实中会成功。因为即便真的有这样的老师,也还需要一群有悟性、能扛得住魔鬼式高压教育的学生,二者缺一不可。
而现实中,作为教师根本不可能去选择学生。甚至在SP剧集中,阿久津老师在执教六年3班前,将神田和美定为“实验对象”的理由也十分草率。在没有管控的情况下,对个人进行残酷、高压的心理实验,这种危险程度不言而喻。
甚至在“钱包事件”中,佐藤惠里花企图用纵火自焚来逃避愧疚与发泄愤怒,赶来阻止的阿久津老师也被割伤了手掌,险些酿成悲剧。种种迹象表明,这种教育方式就是在刀口舔血,游走于危险的边缘。所幸,这一切都只是发生在电视剧中,所有人的剧情走向都由编剧一步步操控着。
在剧中安排了很多如前文中所提到的说教台词,但有些内容显得有些极端。例如“成为出色的大人”,但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并不出色的大人”,却教育出了很多出色的孩子。他们没有钱,没有什么深厚的文化知识,只是含辛茹苦的,用爱将孩子抚养成人。难道他们不配被称为“出色的大人”吗?其实,在成为一个出色的大人之前,我们的首要课题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大人。因为,在这个人人都能发声的“赛博时代”我们从网络上见到过太多的,不如孩童的大人们。
再者如“只有6%的人才能获得幸福”,无论怎么解释都是说不通的。首先,“幸福”一词的定义因人而异。社会就是一个大机器,我们每个人就是其中的一个齿轮。如果真的只有6%的人才能获得幸福,剩下的94%都在苟延残喘,社会这台大机器根本不可能顺利运作。那么这6%的幸福人士从何而来?
不过,用影视作品过多的去比较现实并没有多大意义。一部好作品,一部好的教师题材电视剧,除了需要优秀的剧组和演员的倾情表演外,如果能起到让人反思、折射一些社会现象,为一些人群呐喊,准确传达自己的个性与精神,成功也是必然的。
本剧的最后,阿久津老师因为种种原因被辞退,再次进入了再教育中心机构。这个发展,是何等的讽刺的现实。但她又是如此的幸运,因为有一群理解她并爱着她的学生们。
看到此处,我才明白,不必太刻意去解读台词。努力、用心、锲而不舍地做一名好老师,切实地为学生着想。才是本剧想传达的,最重要的精神。
“老师无论如何都会继续当老师的吧?”
“当然。”
“老师,你知道Aloha有很多意义,有hello,goodbye,还有……”
“I love you.”
“老师,aloha!”
画面由冷色调转为暖色。到底是故意为之,还是无心插柳柳成荫?这个美丽而充满欣慰的笑容就是最好的答案。Aloha。
评论区
共 44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