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自英国《每日电讯报》,原文作者:Dan Silver
文中观点和表述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译者立场。粗体为译者所加。
E3 2021 之后,《Starfield》制作人 Todd Howard 接受了英国《每日电讯报》的独家专访,共有两篇,一篇为游戏制作的心路历程;一篇为Xbox发布会的预告片官方解读。
往年在 E3 大展上采访 Todd Howard 这样的业界大佬,聊《Starfield》这样惊艳全场的大作,通常都在灰不溜秋的洛杉矶会展中心的会议室里,或者展台现场塑料搭的小屋里,背景隐约传来嘈杂的人声和电子噪音。
当然,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 2021 年不同于往年。《每日电讯报》这次的独家专访改为在美国马里兰州和英国伦敦之间用视频会议进行——而访谈伴奏则是震天响的蝉鸣(译注:美国今年闹十七年蝉虫灾)。
“我们这边整个大爆发,”Howard 说到,他安坐在家中的办公室里,周围摆满了玩具、道具和手工模型,告诉我们眼前这个男人已经在电子游戏行业摸爬滚打了三十多年。
“到处都能看到它们。这些十七年蝉。真是太夸张了。雷达都能探测到。远看像一大片乌云——其实是虫群。”
Howard 是游戏业的顶尖创意大佬之一,曾为我们带来了大名鼎鼎的奇幻角色扮演游戏《上古卷轴》系列的《晨风》、《湮灭》和《天际》;以及后启示录风格的《辐射3》和《辐射4》。他或许没有小岛秀夫的明星范儿,也没有 Tim Schafer 的名导气场,但他的作品成就与他们等量齐观。
这就无怪乎 Todd Howard 的新游戏是大新闻。此前我们只知道它叫《Starfield》,一款太空设定的全新 IP。E3 2018 上这部作品只公布了这个标题,其他我们几乎一无所知——直到今天。
其实现在也挺神秘。本作刚在 E3 2021 Xbox 线上发布会上做了开场演示。这段2分钟的预告片里充满彩蛋和隐晦的线索,让人们对《Starfield》的世界无比好奇。而游戏的具体玩法却并没有透露。
看完这则预告,我想起了 E3 2016 上采访小岛秀夫,当时他公布《死亡搁浅》的预告同样神秘莫测。那则充满艺术感的预告里,赤条条的 Norman Reedus 和一群死鲸鱼看起来美轮美奂,但所有人都想知道:玩家在游戏里到底要干嘛?
所以第一个问题,Todd Howard,玩家在游戏里到底要干嘛?
“游戏要到明年发售,还有很多时间来展示实际游戏体验——我们计划在临近发售时才公开这部分内容,我们一直以来都是这样。”他这番耐心的解释显然已经说了无数遍。“不过我可以说的是: 这是一款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视角游戏, 和我们之前的作品一样。我们擅长那种游戏风格。第一人称依然是最主要的游戏视角。你可以到处观察和探索世界。”
“相比我们之前的作品,这是 一款略显硬核的角色扮演游戏 。我们设计了精彩的角色系统—— 你可以选择出身背景, 之类的设定。我们选择回归很久之前我们在游戏中做过的设计,让玩家去表现他们想成为的角色。所以你看到实际游戏过程的时候,你会认出来这是我们做的游戏。”
Howard 此前提到过《Starfield》会充满 Bethesda Game Studios 的基因。你认为这些基因是什么,在这款游戏里具体如何展现?
“是这样,我们喜欢把你放到一个自由的世界,我们不会扯着你鼻子教你必须做这做那, 你完全可以自己去测试‘游戏的边界’。 比如,我能读这本书吗?我能把这个捡起来吗?我能这样干吗?那样呢?而游戏给你的反馈很多时候都是‘可以’。”
“ 这款游戏规模更大、叙事要素更多, 但玩家会感到每分钟都获得这种互动的奖励。你如果只想闲逛任时间流逝,坐看夕阳,到处采花,游戏一样会正反馈你。这种(玩家自己创造的)宁静感真的真的很棒。”
关于游戏的实际玩法只能到此为止,我们的谈话转向《Starfield》的风格和主题。预告片的美学风格相当大胆,和常见的浮夸的大片风太空歌剧相比,显得相对朴素。装备设施透出复古感,似乎在致敬旧时代的探险家 Joshua Slocum(译注:19世纪末第一个单枪匹马周游世界的探险家。) Howard 常年的美术设定搭档 Istvan Pely 将这款游戏独特的视觉风格称为“NASA 朋克” (译注:或译“航天朋克”)。
“这不是《星球大战》,也不是《星舰迷航》, 这游戏的风格自成一体。 我想我们展示得越多,希望大家越能看到这游戏的视觉风格是如何自我塑造的。”Howard 说。“这依然只是款游戏,但它会给你营造出‘我觉得好真实’的感觉。”
“所以你看游戏里的飞船——你会觉得300年以后,你明明可以设计一艘漂亮得多的飞船对吧?但评判的标准是当下的航天计划。这样你就在脑中划了一条分界线。就像玩家在游戏里有很多把枪,和其他过于科幻的枪和其他道具。正是因为游戏里不那么科幻的现实感的存在,这些科幻的元素才显得愈加科幻。”
Howard 拼命解释《Starfield》依然是个游戏,而不是模拟器,但它在科学事实上更加接近现实。这种风格听起来和近乎奇幻的科幻作品,比如《质量效应》,差了好几个太阳系。他表示,在开发过程里, 他甚至亲自造访了老友 Elon Musk 的 SpaceX 火箭工厂,做现场研究。“ 我去和那里的人聊,是因为他们比我现在看到的更远。”有趣的是,Howard 表示这种调查研究的方式不仅影响了《Starfield》的视觉和感觉,更影响了其游戏方式。
“游戏里玩家会遇到技术层面的问题,以及人类如何到达外太空逻辑。你知道,太空里人类如何生存?设备如何工作?通讯的规则又是什么?你在游戏里理所当然地以为可以在星球之间通讯,或者其他远距离操作。 但在这款游戏里,你要遵守物理法则。 不,你没法瞬间移动到别的星球——那要耗费很多年!你一旦认识到这一点,你就会明白‘好吧’,接受现实,然后另想办法。”
我们终于等来了有真实依据的科幻!不再是真空里镭射枪射来射去了!
“嗯……我想游戏里你还是会看到一些真空里的镭射枪之类的东西的。”Howard 有些羞怯地笑了起来,“我还是要讲清楚, 这毕竟还是个游戏。 我是说在构建这些东西时,你会把逻辑层层叠加,它们就有了自己的秩序。其实预告片里有个例子——那个小箱子其实是个表盒。你是 Constellation(译注:游戏中最后的星际探险者组织,暂译为星座探险队)的一员了,所以你拿到了探险者的手表。而这是某个……你知道身份的象征。事物怎么运作?这块表有什么用?哪些事它办不到?所以归根到底是这种调性。游戏充满了这种调性。”
既然是款太空设定的作品,本作显然和高魔奇幻的《上古卷轴》系列所在的泰姆瑞尔大陆(Tamriel)的自然环境截然不同。我好奇的是奇幻、科幻这两种类型带来的不同挑战是什么。你总不可能把游戏做成“太空换皮天际”对吧?
“是这样,重点是你在做一款游戏的时候,你除了能给玩家装备以外,能给他们别出心裁的能力总是好的。或者,你有渴望赋予某种能力的装备或道具,”Howard 解释到,“在奇幻游戏里,这么做很容易,对吧,我们有魔法!《辐射》里则有核辐射和变态科技。”
“我不能说太细, 不过我们找到了一种方式,让你在《Starfield》相信现实的同时,也能获得额外能力。 所以,没错,我们有镭射枪。我们有真空里突突突的镭射枪(哈哈大笑)。真空里也有声音。总之,我们找到了一种方式玩家和我们可以做那样的事,但现在还不能透露。要等一段时间。”
游戏中会有外星种族——尽管 Howard 现在不能透露外星人怎么和游戏写实的基础融合的。(“我们找到一种方式,我只能这么说。”)——也会有可供探险的星球。相比设计一个开放世界,一个开放宇宙是否更具挑战性?《上古卷轴》和《辐射》的世界很大,但相对封闭。而宇宙,本质上来说,是浩瀚无垠的。
“那倒也不一定……”Howard 反驳到,“我不想给大家过分的期待。你知道,游戏里有城市,我们就像以前的游戏里建造城市那样建造。我们有很多可探索的地点,我们像以前那样建造。我们希望探索的体验给玩家激励,和我们以前那样。”
“当然根据游戏主题,这些做法里也会有些变化。不过我们还是喜欢用老办法做游戏。我们喜欢指个方向,然后满怀好奇地走过去,希望有所收获。”
关于星际探索的细节,Howard 不愿意说太多。但他很快确认《Starfield》是一款巨大的游戏(有100小时那么大),目的就是鼓励探索。
“游戏规模非常大,没错。人们现在还在玩《天际》,我们认为这是宝贵的经验。我们花了更多时间打造《Starfield》的世界,希望人们可以玩很久,如果你选择一直玩下去的话。作为在《天际》之后的游戏,我们加了更多鼓励探索的元素……当然,我们也确保那些只是想玩一遍,把主线任务做一遍宣布‘打通’的玩家可以满意;而想在游戏中达成更多的玩家也能做到。”
《Starfield》预告片里称,这个全新的宇宙“制作持续了25年”,这一次不算是营销话术的夸张。本作的概念在 Howard 的脑海里酝酿了近10年,直到现在他才感到电子游戏的技术和自己的开发经验都足够成熟,才将它付诸实现。
实际上,Howard 早在青少年时代,爱上 Games Workshop 出品的纸上角色扮演游戏《旅行者》(Traveller)的时候,他就想做一款完整的科幻游戏了。实际上他最早在 Apple II 家用电脑上动笔写作的游戏之一,就是《旅行者》的一个战役剧本——当然,那后来就不了了之了。“我当时想到一个不错的标题画面。”他一边回忆一边笑起来。
或许,明年11月11日将会最终发售的《Starfield》到底是什么样子,这份来自模拟时代的参考就是最好的线索。与其说是图形处理器、内存条或硬件世代阻碍了这场幻想的起飞,那不如说是想象力本身的缘故。谁知道呢,又或许一个人的人生阅历才是一切的关键。
我好奇的是,这么多年过去了,Todd Howard 是否依然会为首次公开一款全新太游戏而感到紧张?
“这是个好问题……”他答到,然后承认:“是的,我总会紧张。你做这些的时候,紧张不可避免。是的,总会有问题,你总会想,好吧,我们之后来解决它。我们会做到的。但你一旦放手交出去,哪怕是像这样一个预告片,一个全新的标题,这不是我们之前游戏的续集,就总会有这样的焦虑:人们会怎么反应?”
“当然要我总结的话,我还是会说:我们无比兴奋把新游戏丢出来,至少人们可以开始感觉到这是什么了。这,就是新游戏带给你的视觉和感觉。”
就像《Starfield》预告片旁边里说的:“这正是我们孜孜以求的方向……”
他们说,真正的奇迹并非星域有多么辽阔,而是我们测量了它的辽阔……这正是我们孜孜以求的方向。我们开始的,是人类最后的旅程。
《每日电讯报》独家邀请制作人 Todd Howard 解析2分钟 Xbox 发布会预告片的种种谜团。(粗体为记者,TH 为 Todd Howard)
首先预告片里满是一眨眼就会错过的细节。这是有意为之,让玩家猜测游戏中的种种吗?
TH:“是的,这么做有两个目的。一个是向玩家展现尽管这是个设定在太空的游戏,依然有许多活生生的角色和事件。我们喜欢所有这一切。我们进入一个世界,总会问各种问题:他们吃什么?他们用什么书写?他们怎么买书?”
“如果你观察我们周遭的世界,人们总是先想到风景——《Starfield》里当然也有很多风景。但你走进一个地方,有各种各样的东西,我们会对所有的细节开始思考。我们想知道所有的按钮有什么用——我们给 所有 按钮建了模。你看他们吃什么?”
TH:“对吧?我们花了 相当多时间 在这个芝士三明治上,为了找到这块太空三明治正确的光感。我们喜欢抠这些细节,我们对这些有极客般的痴迷。每个飞船里的按钮,我想,都有标记说明。”
让我们从基本问题开始:我们是谁?我们在哪里?Constellation 是什么?
TH:“好的,这款游戏设定在我们人类300以后的未来。Constellation(暂译:星座探险队)是一个类似人类最后的星际探险者团体。这个组织类似于 NASA 加上《夺宝奇兵》(Indiana Jones)加上《天降奇兵》(League of Extraordinary Gentlemen),是一群仍然在追寻终极答案的人。游戏里有很多团体帮派,这是玩家会加入的主要团体。从游戏结构来说有些像《天际》,你可以成为你想成为的角色,你也可以加入其他团体,选择你自己的道路。”
“所以我们会讲一个我们想讲的故事,我们还会有许多可以讲,就像我们过去的游戏里做的那样。我们希望每个玩家都能自豪的说,这就是我在这个宇宙里想成为的人——我们给他们提供表达的机会。”
预告片画外音很有感染力。最后画外音似乎说到“你所找到的,是解开一切的钥匙。”我们找到了什么?我们解开了什么?
TH:“这我不能告诉你。不过我们在游戏里提出了一些终极问题——那种人们仰望星空时会浮现的问题,你懂?‘天上有什么?我们为什么在这里?我们怎么到的这里?’我们诉诸科学,诉诸宗教。我个人就很迷恋这些终极问题。对我来说思考这些问题也是种消遣,而且我们用一种特别的方式,用一款游戏来展现这些问题。或许我们也没有答案,但我觉得激发人们思考总是好的。”
摆在桌子上的枪说明游戏里会有战斗,不过我们能阅读贴在墙上的某种奇怪结构的蓝图吗?这是在暗示殖民地或基地建设功能吗?
TH:这属于未解之谜。人们可以停在这一帧,然后开始猜测……总之绝对不是蓝图。
OK,那梯子总没错吧。是否意味着不像《天际》,我们可以在场景里攀爬?
TH:“额……攀爬不是……不要过度解读梯子。这个梯子只是供你进出飞船用的。仅此而已。我们可能得澄清一下。那些炫酷的游戏功能——可是会要了我们开发者的老命!(笑)”
我在我们通话前又看了几遍预告片,我注意到宇航员的书架上有一本真实世界的回忆录《孤帆独航绕地球》(Sailing Alone Around the World)。这是探险家、作家 Joshua Slocum 在成为单人航行环绕地球第一人以后在1900年出版的畅销书。这对《Starfield》的故事是不是一个强烈的暗示?
Slocum 最出名的是他在 1909 年驾驶他的船 the Spray 号出海后就失踪了,再也没有出现。
这件事和《Starfield》中的剧情是否存在关联?
TH:(调整了一下坐姿)“我会说,所有一切都是有关联的。”
预告片结尾,宇航员向飞船电脑输入的坐标代码 11-11-22,正好是游戏的发售日。这个数字还有其他重要含义吗?
TH:“就预告片来说,这起到了打破‘第四堵墙’的作用。这串数字就是起到揭晓发售日期的作用,在游戏世界里没有任何意义。这我可以肯定。”
TH:“只看了四遍的话还算解读出不少。非常好。干得漂亮!”
TH:“我到不想刻意引起注意。这些细节都很微妙。粉丝们总会发现的——看 4K 片源,逐帧分析,你总能找到。其实你还有很多。 ”
Howard 还聊了聊本作自从 E3 2018 只公布了标题以来,粉丝热衷讨论的各种流言。他表示:“流言满天飞,人们总会得到一些正确的猜测。当然错的就更多,但无所谓。总的来说是好事!”
有一个流言特别引人遐想,就是 Tom Cruise 阿汤哥出演了这款游戏。
TH:“额……不是!(大笑)反正今天为止还不是真的!”
实际游戏演示接近发售才会公开
游戏以第一人称视角为主,部分有第三人称视角。游戏模式类似《天际》但地图更为广大、叙事要素更多
游戏总时间100小时以上
美术风格为怀旧科幻+写实的“航天朋克”(NASA-punk)
一切都遵循真实逻辑,飞往其他星球要耗费数年时间;游戏充满可交互和信息细节(飞船的每个按钮都有标签)
相比B社之前的作品,更偏向硬核RPG,玩家可以选择更细腻的角色设置,如选择角色出身背景
玩家会加入地球上最后一批探索太空的人组成的“星座探险队”,也可以加入游戏中的各种组织帮派
游戏里没有阿汤哥
评论区
共 63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