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记得是什么时候了,突然发现机核APP里分了个“视觉动物”的栏目,还爆发了一阵摄影作品为主的文章,接触到了许多好手的作品,一下子心痒痒了起来。正好大学毕业,在未来一段时间都没有很硬性的时间安排,好好回顾一下自己六七年来断断续续的摄影经历以及一些心理动态什么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与同龄人相比属于那种不太愿意怀旧回顾的人,但是自己曾经硬着头皮做过一本画册,这段经历让我收获颇丰,那时起我才真正意识到回顾这件事不只是一个让人陷入过往尴尬的心理动作。
2014年,不记得是一个周末还是期末,还是二者皆有,我和我的第一台相机见面了,当时是初三,基本上已经要毕业了,总之寄宿的我在熙熙攘攘的学生家长中看到了母上,以及挎在她身上的那台蓝色的PENTAX k-30。母上一直认为我是一个兴趣不够丰富的人,跟初中的其他男生比起来,我也不够活泼,不够机灵。在母上上班的时候,一次无意的淘宝休憩时间,她看到那些被漆的五颜六色的PENTAX,为了改变我那单一而可怜的课外生活,买下了这一台蓝色的PENTAX k-30。
对于当时的我来说,摄影完全是一个完全空白的领域,既没有实际操作过,也没有看过任何形式的教程,当时在脑中对摄影的唯一印象,就是荷。
实际上对于一般人来说,能够直接知道这个人是否有摄影爱好的方法,就是把那些公园里穿着马甲扛着大炮戴着鸭舌帽的经典形象与那个人重合在一起,看有多少相似,相似程度越高,那自然越“好”。对于没有任何铺垫就闯开这扇大门的我,自然也没有什么标杆可以学习,只能通过那些各个社区组织的小小比赛以及母上单位同事拍摄的一些“典范”为标准去进行学习。那些典范,无一例外的是各种对比拉满的山水风光与虫鱼鸟卉。
我感觉任何爱好的培养,都需要一段将动作变为习惯的时期,如果这个时期没有东西被当做是让你去重复这个动作成为爱好的理由,一旦那一根线越过,就会很难去再次尝试培养这一爱好。很幸运,那个时候家庭旅行给了我这个理由。
这是一次西北之旅,从甘肃到陕西。这一趟旅程不带任何学习的目标自然当时也没有什么茅塞顿开的感受,只是今日回想起来,这一次旅行所拍下的照片是一种在审美,题材,手法,技巧等多重空白之下的无意识尝试。
PS的配置要求实际并不高,但是当时作为书呆子的我不知道任何PS的图片处理手段,也只能通过相机自带的各种配色方案进行尝试。与之前学习到的那些典范类似的,拉高对比能够有效地提高一张照片的感官冲击从而提高所谓的“成品率”,这也成了在那一段时间我的照片的主要风格,一种对于浓艳色彩的追求。至于题材,一直都呆在家里或学校的一亩三分地,在相关方面没有任何的自觉性自然也基本没有。总而言之,就是一次极为单纯的旅行,但事后想起,这很重要。
这种多重空白的状态将延续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因为初中之后便是紧张的高中生活,我必须承认我在很大程度上属于那种及时行乐的那部分人,与那些早在初中甚至小学就已经初露锋芒的大触来说,我不仅没有把那份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来学习与爱好相关的东西,我甚至还在边喝咖啡边看《流言终结者》(Y1S1是真好看)。
当然高中在摄影方面也不是完全无所事事,我们高中在学生宣传方面基本上是没有作为的,自然也就不存在相关的器材与任何形式的培训,任何有相机的学生都会被征调,因此我作为某种意义上的学生会成员参与各种学校活动的组织当中(好在当时成绩OK没被说闲话)。至少在日后大学时代怎么拍领导怎么拍活动尤其是那种晚会式的活动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同时由于这种自由的状态,我能够在学校里多多少少的寻找一些能够促使我按下快门的东西。
我认为在理解不够的情况下,出去旅行并在旅途中拍摄照片是十分重要的。没有题材那就去拍自己没见过的,没见过的总归会在或长或短的时间内成为主题。安全感向来不算高的我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寄宿时光后多多少少保持在一种紧张的神经质状态,一般情况下只想好好待在家里玩电脑。但是在有了相机后,虽说不是变得渴望出去,但是至少对于家人陪伴出行的要求,已经没有那么抗拒了,因为当时的校园生活并没有成为我的题材,而暗暗意识到题材空白的我又需要题材,既然家人主动提出,为何不接受呢?
随着旅行的的增加,拍摄逐渐变成了一种习惯,在日常生活中也会有意地无意地会将相机随身带着,尽管处于一种多重空白的状态下。这种多重空白状态的破冰,开始于一种对题材的有意识尝试与对自我的一种施压。
预计会有7+篇的文章更新,第一次在机核投稿,请各位看官在整体文章布局一类的细节方面多多给予指导,感谢,另外再提个问:在公开个人作品时,版权一类的问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
评论区
共 6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