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空战游戏和真实空战的区别到底是什么?战斗机性能差距是现实,但空战局面不是性能差距的简单推导,否则战争早消亡了。战术能在相当程度上杭衡技术,战场上也几乎不存在纯教科书式的单机对抗。以下内容来自一位经历了海湾空战的美军飞行员的回忆,从更专业的角度分析了当时美空军与伊拉克空军的利弊得失,也让我们知道了真实空战到底是怎么样的。
“沙漠风暴”空中行动成功的关键,在于美军预警机掌握战场态势的能力。从越战起美军就有种种预警设备,但仍然无法全时空地掌握对手的动态、也无法准确有效地通知制空战机拦截。这使得米格机可以凭借地面指挥,以最短距离截杀美军并顺利撤出战场、尽管美军不断增加护航战机的数量,然而不管有多少护 航战机,能及时到达拦截位置的战机数目毕竟有限。
如果预警机能提供相当于地面指挥那样的全空域情报,及时引导护航战机拦截前来挑战的敌机,那么,不管敌军机场停了多少飞机,防守的一方都能有效地集结空中兵力,形成战场上的数景优势。
海湾战争爆发的第一天凌晨2时30分,托里尼上尉率领的4机编队按计划在伊沙边境上空8000米进行空中加油。在还没有体会战场的混乱之前,托里尼就先体会了自己人的混乱:此时周围一片黑暗,气流混乱,飞行员尽最大的努力只能保证不彼此相撞而己。
3时整,攻击机投完最后1颗炸弹并开始返航,“鹰之墙”编队开始推进扫荡,但伊拉克在3点钟以前已经派出第一批战机迎战。原本的计划是由最东侧第7l中队的4机编队领先进入,但此时预警机通知距离伊军拦截机最近的托里尼上尉前往阻拦。托里尼上尉爬高到9000米,4架战机排成小号的“鹰之墙”、成为第一批冲进伊拉克的制空战机。
深入伊拉克90公里、距离巴格达160公里时,托里尼上尉的雷达屏幕上立刻充满了数十个光点,启动敌友识别器发出询问电码,满满的都是友机信号:显然,这是刚投完弹的攻击机群。如果敌机混杂在其中,飞行员根本无法挑出来射击。
在攻击机群前方,有一个不明光点迅速朝托里尼上尉他们逼近。该光点在另一架由克尔克上尉驾驶的战机前方56公里、2000米高度的地方,属于克尔克上尉的责任区域。克尔克上尉迅速操作雷达将他锁定,然而雷达告警器却同时传来“哗哗”的警报声,显示敌机同时也锁住了克尔克上尉。克尔克上尉事后回忆:
“这是一种恐怖的经验,因为你总是以为你不是第一个被敌机挑中的。”
以往对超视距空战的讨论,总是认为如果能超越敌人目视距离就瞄准,便可以轻松击落敌机。然而,如果对方同时也能瞄准你呢?那空战该怎么玩下去?更糟糕的是:尽管目标如此凶悍,但克尔克上尉仍不能确定该目标就是敌机。因为许多第一波的攻击机也有空对空能力,很可能是一架攻击机的敌我识别器故障而无法正确回答讯号。
再加上托里尼上尉的编队比计划时间提前进入,所以攻击机可以合理地推测托里尼上尉的编队是伊拉克派来拦截的机群,为了自卫,攻击机可能就会爬高。锁定克尔克上尉并准备攻击。克尔克上尉决定寻求预警机的协助,因为预警机的敌我识别能力较强。
然而,这个空域的目标数量如此之多,每架飞机都在以每小时1000公里的速度飞行,预警机需要时间去分析雷达显示的资料;更糟的是有一堆友机也侦测到可疑目标,同时要求预警机协助,无线电频道上充满了此起彼落的要求与回答。
克尔克上尉等不及了,如果现在是白天,他可以赌一赌,用目视辨别目标,但现在是黑夜,目标持续锁定自己,持续爬高,甚至可能已经发射导弹!克尔克上尉闭上眼睛,扣下扳机,对无线电喊出口令:FOX-0NE!。
闭上眼睛的原因是在夜间发射导弹时,强光会让你暂时失明;开火时要喊口令不是代表纪律,而是在战况变化迅速,友机难以目视辨别的空中战场,任何的火光都会被解释成可能的敌机攻击,故飞行员不管发射任何导弹,都必须让友机知道。许多评论对超视距空战的看法就是“先看到、光射击、先击落对方”,然而实际情形远为复杂。克尔克上尉先看到对手,但是对手可以确定克尔克上尉是敌机,克尔克上尉却不行,所以先看到不一定可以先开火。
延误了这么久的时间作决策,克尔克上尉几乎可以假设敌机已经发射超视距导弹。不过,导弹也不是无敌的,先射击并不表示可以先击落。敌机首先开火,那我就先闪再说!克尔克上尉射出“麻雀”导弹后,迅速作了一个急转、并投出大量干扰丝。“麻雀”导弹在以往被认为是“害人害己”的武器,因为发射后必须维持制导雷达照射目标.战机必须继续朝向目标,使敌机也同样地有机会射下你。
但其实雷达天线锁定目标时,仍能容许偏离60度以下,所以战机在发射后仍能作闪躲动作。转弯的同时,闭上眼睛的克尔克上尉清楚地听到导弹弹射出去的声音,但当他想再按按钮把副油箱也丢掉以减轻重量时,居然没有任何动静。克尔克上尉连忙检查仪表,令人惊讶的是,显示屏上不只副油箱,连导弹也都好好的挂在上面!此时克尔克上尉再度面临抉择,应该转回去再射一发还是继续维持飞行方向?
如果转回去的话,就缩短了敌机导弹需要飞越的距离,在此之前,敌机就算还没射导弹现在也来得及把克尔克上尉打下来。如果溜掉,彻底远离敌机的导弹射程,就等于让这道“鹰之墙”轻易地被敌机冲开一道缺口。
克尔克上尉决定相信自己的感觉,持续维持转弯,直到敌机雷达脱锁才转回来准备第2枚导弹。但第1枚导弹并没有让他失望,此时在远处炸开一团巨大的火球, 目标在雷达幕上永远消失了。克尔克上尉形容道:
“火球持续了几秒,整个天空再度恢复黑暗。”
此时已是凌晨3时10分,倒楣的伊拉克米格—29成为海湾战争中第1架被击落的战机:米格—29和F—15都是拥有超视距战力的第3代战机,在海湾战争的第一战,也是两种战机之间的第一次对决中,F—15先发现了对手,但是没有用,因为F—15分辨不出对手,故双方实际接战距离远小于雷达的搜索距离。F—15迅速开火、回避,而米格一29除了直直冲进导弹射程之外,还来不及开火就被击落。
这说明了光是搜索距离远没有用,还得要你的判断、决策和反应。即使敌机先开火,空战也只是刚开始。运用及时快速的急转、电子干扰措施等,还是可以躲过对手的第一击。米格—29的火控系统设计有“自动”模式。雷达或是红外线搜索及追踪器均可以自动搜索目标,并进行敌我识别、自动开火。显然,设计师是希望大部分的射击动作由“自动模式”代劳。
然而从实战中米格—29的表现可以看出,飞行员总是死命朝敌方飞去,以让“自动模式”完成射击控制,但在对方开火、甚至击中米格机之前,米格—29的火控系统却还无法完成射击诸元的解算,无法发射导弹。看来,电脑的判断速度比起高强度训练的飞行员差距实在不小。
讲到这里,想到皇牌空战里的各种无敌屌炸天的设定,一架战机携带超过50枚导弹,无视编队的意义,敌我识别是什么鬼??见红就打! 视距内格斗用机炮?照样飞导弹!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游戏按照真实去设定,那么……空战到底该怎么玩下去?
评论区
共 38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