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我”去哈尔滨参加神龙会。商家们牟足劲儿造出各种人工龙,结果引来了真龙!龙离去后,人们又创造出了猫猫龙,来担任人类的好助手和新图腾……
大年初一,韩松用两则充满奇幻和寓言色彩的故事,书写了人类社会如何被“龙”影响。它们殊途同归地探讨了人类对某种至高象征的崇拜,并告诫我们这种选择可能带来的后果。
韩松,科幻作家,多次获中国科幻银河奖、华语星云奖。代表作品有《地铁》《医院》《红色海洋》《火星照耀美国》《宇宙墓碑》《再生砖》等。作品被译为英语、意大利语、日语等多种语言。
甲辰龙年春节我们要去哈尔滨。全国的人们都跑到那里,文旅大受欢迎。但是,我们除了玩以外,还实践着父亲们的主题:龙。我,陈一鸣,北京烧包生物贸易公司董事长;李云飞,开封烩丰航模开发公司董事长。我们乘坐神龙般的高铁,从北京至哈尔滨,五小时。而二十年前父亲们坐绿皮火车,整一宿。彼时我父亲陈刚与李云飞父亲李杰,在去黑龙江寻龙过程中结为好友。
中介在哈尔滨高铁站迎接。“俺是梁晓东。”这个四十岁的红脸膛男人说。他开的洗浴店在疫情中倒闭,但多亏了文旅的兴起,又有事情要做了。梁晓东是我们的父亲在大庆见过的那孩子,他爷爷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得到了一张龙的照片。
梁晓东带我们去吃饭。一路上人山人海,都是来旅游的。饭店也满座了。吃饭的对象有十几人。其中制药集团也是活动的出资方。又高又帅的女孩叫王佳奇,是当地文旅部门的干部。“欢迎你们来宣传东北、振兴东北!”她说。还有制药集团的股东们,包括一个白胖的男孩,是“特特并”购物网站东北办事处的代表。另外还有期望搭车推销产品的,有鄂伦春族的黑木耳、朝鲜族的辣白菜、俄罗斯人的巧克力等。网红雄哥是应邀来做直播的。
吃小鸡炖蘑菇、排骨炖豆角、铁锅炖大鹅、猪肉炖粉条。小烧酒喝酣时,制药集团张经理端杯走过来。
“受《弗兰肯斯坦》启发,利用现有材料拼起来。”李云飞说。
“特特并”男孩眼放金光:“拼起来,当然是拼起来!”我看了他一眼。我也经常在那网站通过拼团的方式买东西。假货颇多,不过便宜。这回有些配件就是从上面购到的。
桌上我没说,弗兰肯斯坦的工作是拼尸体。吃完饭,梁晓东带我们去松花江北岸一座废弃的造船厂厂房,它被用作组装车间。租赁的集装箱卡车陆续到达。雇人将尸体——牛、鹿、猪、骆驼、马、虎、鹰、蛇、鱼、鳄鱼等卸下。它们是从各地动物园和自然保护区收购来的。有些东西,比如老虎,不太好弄到手,便从“特特并”上买。
梁晓东随时来看,了解装配进度。雄哥跟着拍摄。梁晓东又带我们去红专街吃早餐。这也是打卡点。游客非常疯狂,拼住廉价酒店,一天跑十几个景点,睡醒后就红专街早餐。疫情后第一次。去年此时还躺病床上。看到经济内循环的力量,我们更加有了信心。
在尹胖子油炸糕摊,遇到了畜牧科幻协会的信号先生。才知道该协会是这次活动的主要推手。信号先生读到记录我们父亲经历的书《寻龙记》后,建议哈尔滨有关部门搞龙。黑龙江的真正标识是什么?是龙,秃尾巴老李——传说中的黑龙江龙神。
信号先生说:“我们是龙的传人。黑龙江文旅有了龙做灵魂,就能可持续发展,不会像山东烧烤城那样,火一把就没了。”
信号先生掏出一张老照片给我们看。这应该是梁晓东爷爷交给李云飞父亲那张照片的影印件。一头硕大动物卧在江边,身形比较模糊,但约莫看得出缤纷闪亮的鳞片,头似骏马一般,向上耸起一个影影绰绰的短角,身下有四条腿。几十个村民模样的人举着盆碗,往动物身上泼水。这便是上世纪四十年代黑龙江“见龙”事件,是关于这种神秘动物的少有的目击记录。受照片吸引,二十年前我们的父亲来黑龙江寻龙。
信号先生送我他写的新书《行星仪式》。组装也进行到最后一步,把无人机穿在拼起来的尸体里。兔眼、鹿角、牛嘴、驼头、蜃腹、虎掌、鹰爪、鱼鳞、蛇身……拼在一起就是标准龙形。由此知道了龙的本质是“拼凑”。
大年初一。蔡家强在太阳岛放出烟花龙,果然不同凡响。我们在船厂废墟把龙飞起。两千零二十四头龙,外壳是尸体,内部是无人机,腾云驾雾,遮天蔽日,顷刻间压过了烟花龙的气势。
惊喜的游客朝松花江北岸蠢蠢欲动。我们让龙们飞得更远,去西岸。很多商家见了都来找我们,希望龙带上标志和广告。我们给了价位,又让龙群拼出“龙腾盛世谱华章,春满冰城万象新”的标语。雄哥做了直播。
但到中午,空中出现三头新龙,特征是大,目测身长百米,像波音珍宝飞机,看出是不锈钢骨架,可能装备了新型涡扇发动机,体侧闪着噼啪雷电。与我们的无人机尸体龙相比,更加威风。于是游客们欢叫着纷纷掉头往新龙方向跑去。
“各应!”梁晓东见风头被抢,便去找王佳奇。“倒也不是大水冲了龙王庙。”王佳奇安慰道。原来,只要是愿意来哈尔滨做龙的,文旅部门都支持。政府还要求本地企业参与,展现东北的装备制造实力。齐齐哈尔的重型机械厂,沈阳的飞机厂和机器人公司,甚至在东北投资的外国汽车公司,都加入了活动。王佳奇指了指站在江堤上的一个大胡子洋人。
“Dragons bring miracles(有龙则灵)!”洋人挥动拳头说,“这儿始终是投资的沃土!”
傍晚,又有一些新龙现身。这回的龙有着连腥味都能闻到的鲜明肉感。从鳞甲到脚趾都栩栩如生。不是合金,不是塑料。高度逼真的模样让人起鸡皮疙瘩。新龙使得无人机龙和机器龙黯然失色。
“会不会里面藏着个人在驾驶?”我想到《环太平洋》的机甲战士。
“在这时代,任何不像尸体的东西,都值得怀疑。”李云飞担心地说。
难道不是真正的活龙吗。我想到父亲们做过的事。不过这些龙的身上也有商标和广告。
“岔劈!”梁晓东又与王佳奇交涉。王佳奇告诉他,这龙是深圳巨大基因集团和东北经常大米集团联合打造的,是实验室人造活龙。根据古代传说龙的形象,提取现实相关动物基因,加以编辑,造出新物种。二零一零年美国人造出第一个人工生命,开启了再生进化大门。没料我国仅用十四年便造出了活体龙,对外则一直用“复活猛犸”来打掩护。
“尿性!文旅背后是科技硬核。”雄哥说,“东北的价值绝非GDP可以衡量!”
“刺激消费!创造未来经济的新奇迹!”“特特并”男孩望着潮水般的人群说。这才知道,“特特并”参股了每一个龙项目。
龙群的舞动使得哈尔滨的天空愈发热闹纷呈。更多人闻讯赶来一睹龙的丰姿。他们唱:“处处都是快乐的好风光,人人都爱你东北好地方!东北风啊,真豪放,吹遍了神州大地和山岗!”
深夜,出现了许多潜航龙,像是应用了水生动物仿生技术,在松花江破冰巡游。龙从河面跃起,让大人小孩乘坐。龙还登陆,在中央大街,四足爬行,用一种奇异的语音与游客交流。据说这与大连的船舶厂有关,也就是生产航母的企业,哈尔滨的电机集团也支持了,只有它能造大型船用发动机。果然是制造业实力的大比拼,清除了年前南方股市下跌带来的阴影。
大年初二,文旅部门将几种龙划分在不同旅游区。无人机龙巡航冰雪大世界,机器龙飞翔在东北虎林园上空,合成生物龙以斯大林公园为中心活动,潜航龙主要负责松花江两岸水域和陆地。考虑到龙太拥挤了,就把一些龙分派至哈尔滨以外,像漠河北极村这样的热门旅游目的地也去了一组。乌苏里江、嫩江,以及黑河黑龙江中方航道一侧亦有群龙游弋。这实现了《周易》爻辞描述的龙“在田”、“在渊”、“在天”。
游客们不再仅把吃喝玩乐当目的,更重要的是共沾龙的祥瑞。股市赔钱的、楼宅烂尾的、基金亏本了,以及被欠薪的农民工、环卫工、公务员和辅警,还有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都云集哈尔滨,向龙祈祷,冀盼大吉。
“特特并”男孩说,老板十年前就预见了这个。“他得脑膜炎,休息治疗时便思考。他不想做最有钱的人,但必须让普通人得到实惠。哈尔滨文旅热,是普通人得实惠的体现。龙和‘特特并’都是为老百姓服务的。”
雄哥虽然吃着政府提供的简朴二十元工作餐,却毫无怨言。他不分昼夜直播,把哈尔滨神龙会的盛况传遍全国,甚至到了世界,给人们带来更强的信心和预期,也驳斥了一些西方国家媒体关于“龙是纸糊的”的恶意抹黑。
但不知为何,我仍有些焦虑。做到这些不容易。我患得患失,一度陷入抑郁。我父亲是北京平谷的中学老师,当年沉迷寻龙,耽误了别的,又受到欺骗,以为可以白用美国人的钱寻龙,结果遭人耻笑和斥骂,他一气之下脑溢血,成了植物人。我到香港读大学,回来后成立公司,却遭遇贸易战,出口滑坡,又受疫情影响,跌入低谷,有一阵我不得不去跑外卖和开网约车。现在抓住了龙的机会。多亏我们的父亲跟梁晓东有那么一层关系,而梁晓东又是王佳奇的连襟。但这热烈繁盛的景象真的能长期持续吗?
我拿出《寻龙记》读。父亲们在黑河乘坐深潜器到了黑龙江水下,遇到了龙。“龙又一次冲过来,把脸贴在前窗玻璃上,面色总体来讲是苍白的,带一些金龟子那样的浅绿色,额头上有密密的数十道皱纹,挂着几缕水草,两眼饱含智慧,却透露出一副深深的失望神情。”
初三,又来了新龙,忽然从夜空中浮现,像是一组银色沙粒聚集起来,又似横亘太空的闪亮星系墙。这是一条巨龙。但很快发现,实际上是一对龙,缓慢游行,又骤然加速,交尾缠绕,然后分开、对穿,像春晚上的二人转。最后又交叉绞缠一处,极光似的铺陈开来。所有人看得目瞪口呆。
这双龙身上没有广告和标识。它们破坏了文旅部门划定的区域,把无人机龙、机器龙、合成生物龙、潜航龙的阵列统统打乱。王佳奇抱臂沉思。“特特并”男孩则面有喜色——网售平台就愿意多多益善吧,而不管它们从何而来。
新龙乍现时,有幻影感。长春电影节也掺合进来了?二十年前,有记者采访父亲,说他遇到的不是真龙,而是硅谷图形的计算机工程师根据寻龙者潜意识活动的脑电波创造的量子龙。这跟安迪·琼斯和他的新CG实验室有关。我想到,北京的搜索引擎公司最近推出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文心雕龙”。
但新来龙的头是方正的,浑圆的眼睛鼓起,鼻子也圆乎乎,它没有明显的角,却龙态毕具。看不出是CG。文心雕龙达不到这种水平,任何一款国产大模型都不会有这个效果,GPU和算力俱无法支持。
忽然,像李鬼见了李逵,之前那几组龙失去动力,垂头丧气停在空中、水中和陆上。而这对不知来历的龙,则大摇大摆游行于它们中间,如入无人之境。游客们发出惊呼。
“哦,是LOONG!”雄哥也喊,仿佛要以此确证龙的唯一文化归属。
我怦然心动,顾不上管顾不能动弹的尸体无人机。李佳奇说:“谢谢大家,召唤来了神龙!”“特特并”男孩引导现场游客高呼:“LOONG!LOONG!!LOONG!!!有龙则灵!!!!”
半夜,两条龙才离开,一闪便消失在夜空。剩下动不了的人造龙,成了一座悬浮在空中和水上的雕塑公园,也无法回收。
初四,龙再来,增至四对,游行在雕塑间。它们尾部缠绕在一起,身体却极其灵动,八条身躯如长鞭抛射。龙吟声似火箭发动机轰鸣。全城建筑地震般摇撼。
没有关于这些龙的来历的任何信息。果然是真龙?我们的父亲相信,龙是真实存在的生物。
李云飞父亲曾参观河南濮阳仰韶文化墓葬出土的蚌壳摆塑的龙虎图,有六千年历史,蚌龙形态跟后世常见画上龙一样,马首、鼍身、鹰爪,而蚌虎跟现实中老虎完全相同。父亲们猜想,既然蚌虎是真实动物的写照,凭什么龙就是假想的?古文中动物的名字,都是象形字,反映古人看到的真实动物,如虎、豹、象、马、鹿、羊、狐、鼠、鸡、兔、燕、龟、蛇、蝎、蛙、鱼、鼋、鼍等,龙也是象形字,这怎么解释?父亲们统计,《周易》中除龙外还涉及十六种动物,都是当时生活中实有,凭什么龙就是虚构?十二生肖,除龙外其余都是实有生物,为什么只有龙是假想的?
父亲们查找古籍,发现有很多目击龙的记录。尤其《汉书》后,都将“见龙”当作严肃大事记录。古人似乎曾有与龙共同生活的时光。留下许多以龙命名之地:龙山、龙潭、龙湖、龙庙等。沈括提及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射杀黑龙。女真人的金国库藏中曾保存龙骸。直到明清仍有龙出现。最近一次有记录的“见龙”,是一九四四年在黑龙江肇源县松花江边上的陈家围子村,人们看到一个黑色巨型动物卧在沙滩上,并拍下照片,后来这张照片被梁晓东的爷爷获得。
父亲们推测,龙是从两亿八千万年前石炭纪末期幸存下来的两栖动物。如果要把这幅失落的历史图画复原,还可以进一步追溯到三亿五千万年前,也就是泥盆纪晚期。那是一个鱼类鼎盛的时代,陆地上除少量昆虫外,看不到其他动物身影。但随着陆地上升,原先的海洋萎缩,有的被分割成内陆湖泊,并逐渐干涸,一些鱼类为寻找新生活空间,艰难爬上陆地,鱼鳔转化为肺组织,胸鳍、腹鳍发展为五趾型的四肢,鱼成了两栖类。龙,便是这登陆大军中的一员。这一过程持续了六千万年。古代两栖类经过复杂的进化,有的成了走兽,有的成了飞禽,有的成了直立人,龙也演化成了一种适应现代环境的生物,是大熊猫和银杏一样的活化石。它们数量稀少,只偶尔被人看见。
现在我才觉得父亲们的推论或有道理。龙也许进化出了智慧,甚至产生了文明。在地球上,平行存在着人类文明和龙族文明,只是后者善于隐蔽,一般不与现代人接触。但如今它们被哈尔滨神龙会吸引而来,也是要做一番旅游,并见证振兴东北的奇迹?我们做的那些龙太像真的,使得它们以为是同类,欣喜若狂要来相会?它们也有在二十一世纪复兴龙族的打算?
没有确切答案。我继续观察龙。伴随龙啸,像听到号令,凝固了一夜的人造龙雕塑纷纷活过来。它们互相冲撞,轰然爆裂,成了碎片,坠落在地。水中溅起大浪。我心痛。虽然买了保险,但这种意外,会理赔吗?
雄哥再做直播,却联不上网。也没有了卫星导航信号。部分城区出现断电。
但全国各地的人们仍不绝如缕拥入哈尔滨。的确是多年难得一见的祥瑞,也是此时最迫切需要的吉兆。大串联般,渐渐人与人分不出空隙,挤在一起,大街上无法走动一步,河滩上人头密密。有人窒息晕倒,仍高呼口号:“有龙则灵!”我估计,此时汇集在哈尔滨的人超过十亿。
游客渐渐喊累了,像我们一样,在兴奋中困惑。事情像要发生反转,莫不然又要来一次乐极生悲?
“哥斯拉?虽是龙样,但内心是哥斯拉。麻应人。”王佳奇大概想到了核废水。
“也可能,龙对赝品不满,便摧毁了它们。”李云飞说,“幕后是英伟达(NVIDIA)在操纵。”
“怎么可能!龙也是拼起来的嘛。这是典型的秦朝龙。”“特特并”男孩说。
我看了看满地满江的人造龙碎片,想到年前的一些事,泥石流,地震,火灾,雪灾……仅在黑龙江,就有两座体育馆被雪压塌。世界动荡不宁,多场军事冲突持续。传说接下来还有更大的异变……
父亲们搜集的资料上说,龙是祥瑞之物,但它出现的时节不对,或所处环境不当,则会变为凶兆,所谓“瑞兴非时,即为妖孽”。我不愿相信这个。在我受的教育中,龙代表的是团结凝聚、造福人类、生生不息、奋发开拓的精神。这也是我来哈尔滨的目的,我盼望龙能助我转运改命。
破五这天,文旅部门决定疏散群众,撤到安全区。但大家不愿离去。民众仍对龙怀有期待。龙是主心骨。离了龙还能靠谁呢?不从龙那里得到点儿好处,谁都不会走。
更多龙在天幕上无中生有地扭动着纵身跳出,好像欢快地表演春节联欢晚会上的大秧歌。烛龙、应龙、青龙、苍龙、虬龙、火龙、黑龙、雨龙、雪龙、云龙、蟠龙……若非亲见,万难置信。
我感到寒冷和压迫。龙在控制人的精神。龙眼中有蓝火,如激光致盲器。无人敢与之对视。面朝群龙,人们不自觉跪拜,好像弱小生物向巨兽臣服。游客们拿来蛋堡、韭菜盒子、煎饼果子和老村长酒、北大仓酒、大泉源酒,供奉给龙。他们挥舞“特特并”提供的仿制龙旗,齐唱:“大雪封门再送财神,烈火烧不尽心上的人!等她的情郎啊衣锦还乡,今生我只与你成双!”但龙并没有吃那些贡品。
此时哈尔滨成了一座封闭之城,一个茧房,信息、物资和人,只能进不能出。
“放牧的龙。”赶到现场的畜牧科幻协会的信号先生看了看,断然说。
“方便观察胃中食物,助排积气和粪便,以保持体魄康健。”
“打洞很痛吧。”我才意识到,这些龙难道并不是自由的生物?
“噢,为维持新陈代谢,龙也要进食。”信号先生脸上露出莫测的笑意。
我蓦然想到,父亲搜集的一则资料是这么描述的——在传说中,龙非常喜欢吃人,因为人类是万物之灵,是大地之母女娲创造出来的,身上的灵气最浓郁。吃了人以后可以帮助龙提升修炼速度和增强力量,因为龙是靠天地灵气孕育出来的,吞食天地间一切拥有灵气的生物就是龙增强力量的方法。龙靠着强大的力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称霸三界,在龙的残暴统治下所有生物苦不堪言。
初六晨,龙在天上排列成一个颇似乾卦的图案。快到中午,卦象四角出现四个模糊人像。雄哥认出,是大禹、周武王、刘邦、朱棣。又变化为其他形象,有似秦始皇——被称作“祖龙”。
“它们好、好像了解我们的文化。”李云飞上气不接下气说。
“每次吃完,再找一个代理,重新造出历史。真龙附体,便是确定代理人。”信号先生并不像在叙说一篇新编的故事,而是在描述一个事实。
“这次,发生在新世纪的东北大地上呐。”雄哥拍着手儿唱,“巨龙巨龙你擦亮眼,永永远远地擦亮眼!”
“每当人要崩盘时,龙就出现。此番更不同寻常,因为这回崩盘将使牧场一同完蛋,关系到龙的生存安全。”信号先生一本正经解释。
我想到几千年来朝代的更替,以及有学者讨论的,亿万年里,地球上出现过不止一次文明。没想到二十一世纪这次轮回被我遇上。我无意之中置身于一场千年不遇剧变的尾声。但信号先生是怎么知道的?畜牧科幻协会究竟是一个什么组织?至于谁是代理人,我唯一能想到的是隐退的表演滑稽戏的东北大叔。
初七凌晨,哈尔滨忽然离地飞起,满载十几亿人直上天宇。像空间站,不,空间城。周围有龙托举或护卫。浩瀚星空中,苍龙七宿像散射荧光的窗花纸一样贴在眼前。宇宙要比想象的复杂和神秘得多。哈尔滨并不是银河系中一座寻常城市。
人们站在广场、大街和河滩。龙腹部的洞口张大,形如黑洞。人像一溜溜肉丝连成串被吸进去。我听梁晓东嘀咕一声:“宇宙尽头还真是俺东北那旮旯!”李云飞也飞走了。我等待自己那一刻,却迟迟没发生。
一束青光照下。一个人首龙身的生物走来。他遍体是鳞,头戴王冠,身披红氅,脖子上拴着一挂扑克牌。是“特特并”男孩。他四肢并用,爬上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尖顶,以奇怪的姿势匍匐,俯瞰空无一人的城市,发出咚咚咚的笑声。
城中山岳般堆满“特特并”的产品。“特特并”保留了文明火种。这些年它把一切复制下来,包括犹如黄金的垃圾。现实中消失的,都被它事无巨细影印并再造。灾后重建或文明复兴就靠它了。
“欢迎你,陈一鸣。”那像是新时代代理人的龙形人对我说。
“写龙的传说。要让世世代代记住,我们是龙的传人。”
我被催眠。醒来后,发现龙一个都不见了,它们像从来没有存在过。人群回来了。城市着陆,停在一个陌生但又熟悉的星球上。这儿所有东西都有复制拼贴感。
人们在庆祝龙年春节。有很多龙的传说。龙是一种撷取了牛、鹿、猪、驼、马、虎、鹰、蛇、鱼、鳄鱼等特征的动物。你可以说它是其中一种,但又不是任何一种。它是变动不居的“取相”,也便是“无”。从来没有发现过龙的遗骸和化石。这儿的人一谈起龙,便想到“空即是色、色即是空”。我重新思考“特特并”的意义。
我一直待到元宵节那天才离开。他们安排了饺子宴,对我说是“龙肉馅”,取自外星的龙之牧场。但他们并没有见过真龙。
玩了一会儿掼蛋。梁晓东把我送上飞船。我从小程序上查到,活动款项已打到账上。我觉得做了一场梦。我把哈尔滨神龙会的传说写下来,准备在未来事务管理局的春晚上,讲给那些不信龙的人听。
飞船像头游龙在缥缈的银河间蹿行。船身上印有畜牧科幻协会的标志。我打开信号先生送我的《行星仪式》——它讲述了无数宇宙中另一个地球的故事。
由于担心再出妖蛾子,便没有仿照传统的龙的形象来制龙,而是做了猫猫龙。
猫猫龙,是基于合成生物学的基因编辑生物,以猫猫为模板,加入其他动物的基因,这样造出一个新的物种。
猫猫龙有猫咪的大眼睛、肉鼻子和团团脸,喜欢前肢站立、后肢蹲坐,但跟龙一样,身上披了鳞甲,并生出飞翼,毛发也是龙的青色、赤色、绿色,像火焰熊熊燃放。有的头上生出角,身体拉长一些,更接近蛇形或鼍形,但总体看还是可爱小猫咪模样。
这样的龙,有猫咪性格。温和的,骄傲的,有时孤独的,自立的,爱干净的。也有龙的霸气和威风,君临天下的感觉。猫猫龙的寿命几乎跟人一样长。
这也是爱猫人士一直渴望解决的一个问题。每年都是十二生肖主题,长此以往,猫咪何堪?比较好的办法是把猫咪跟某个生肖结合,这样大家都能接受。猫猫龙,就相当于把所有猫猫变成龙。
很快猫猫龙便成了受人欢迎的新宠物,尤其为年轻人所喜爱。大家在家饲养猫猫龙,也带着它们逛街。不过猫猫龙更活泼好动,更爱自由,因此,人们宁愿不拴着它们。
虽然被除掉了绳套,但在贪玩一面之外,猫猫龙也很自律,从来不会逃离和跑丢。这体现了龙性,在传说中,龙自古以来便深度参与人类生活方方面面。猫猫龙从不把人类仅仅当作铲屎官。
猫猫龙其实不只是宠物,因为它比猫咪更有力量,起着保护人类的功用。这种保护既是心理上的也是身体上的。女孩子与猫猫龙一起出门,再也不用担心受到流氓欺负。
在每座城市,在乡村,在大街小巷,在田间地头,行进、奔跑或飞翔的猫猫龙,成了一道崭新的风景,它们靓萌、矫劲、蹈扬的状态,也影响到人们的精神面貌,乃至国家的整体氛围。
人们从猫猫龙那里得到慰藉。黑龙江神龙会后,人们发现之前那些龙太高远,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但猫猫龙不一样。猫猫龙能发出一种电磁波,与人产生心灵感应,具有特殊的治愈效能。失业的人,返贫的人,破产的人,躺平的人,内卷的人,想逃的人,都讲述了他们的奇妙的亲身经历:只要在猫猫龙的身边待一会儿,内心中便不可思议地重现了生机、希望和力量。
我姐姐在珠海横琴,投资三百万买房,结果烂尾了。她在股市的投资,也打了水漂。理财产品也黄了。幸好她养了一头猫猫龙。她难过时,便与它依偎在一起。猫猫龙有很高的智力,能了解人的思维,并且与人共情,除了能把安慰人的电磁波发射入人的大脑,它还可以用简单的声音与人沟通。亲戚朋友都不再理睬姐姐了,猫猫龙却不离不舍陪伴着她。
有一天,在得知母亲的毕生储蓄也被假僧人骗取一空后,姐姐忽然又想不开,爬上楼顶跳下。她坠落时,猫猫龙展翅飞去,像个小侠客一样接住她,降落在地面。猫猫龙也受了轻伤。姐姐很感动,不再想死。
不久后,姐姐成立了一家猫猫龙公司,收养更多的猫猫龙,也让这些猫猫龙去帮助更多的人。谁要遇到困难,想不开了,只需一个电话,猫猫龙便赶过去,提供帮助。靠开这家公司姐姐也逐渐偿还了债务。
现在,猫猫龙有三种型号:“在田型”、“在渊型”和“在天型”,但跟神龙会的表演性质不一样,这有实际意义,分别对应于房市、债市和股市。市场重现了复苏趋势。没人能说清这里面的奥妙,但奇迹就这样发生了,人们相信是猫猫龙在加持。在地球进入第六次生物大灭绝周期时,却有一种新的神奇动物出现,带来了蝴蝶效应般的改变。一些猫猫龙还组成义务施工队,运土搬砖,充当吊车和泥瓦工,把烂尾的房屋建得基本可以入住。
猫猫龙帮助人的故事太多了。比如,它们照顾残疾人和失能老人。这方面,超越了最新研制的看护机器人。
人们把猫猫龙写在春联上:“猫猫龙,事事灵”,“家不在大,有猫则灵”,“喵、喵、喵,咙、咙、咙”!同时把龙从十二生肖上请下来,在那个位置换上猫猫龙。
又有人来找姐姐,希望找猫猫龙帮忙。有一对老年夫妇,他们的女儿,上大学时,被室友下毒,丧失智力,全身瘫痪,不幸去世。那下毒的人,却受到庇护,几十年逍遥法外。年老体衰的父母放弃了追究,但死者的朋友希望为她申冤。
这次姐姐感到为难。公司没有法律方面的业务。但在一旁聆听的猫猫龙心里明白,颔首示意此事可做。猫猫龙是有一定道德观的生物,却与人类在道德上的拘谨不同。另外它具备自我牺牲精神,不怕任何困难。
猫猫龙利用出色的飞行和游泳技术,渡过太平洋,到达南美洲。那个疑凶买了房住在那里。猫猫龙潜入别墅,分泌出毒液,注入她常喝的酒中,杀死了这人。龙的暴怒、勇猛一面,和猫咪的机智、灵巧,都展现得淋漓尽致。当地警察也查到了现场陌生动物痕迹。但在实施抓捕前,猫猫龙已成功返回了故土。
又有外国人来,请猫猫龙去结束一场打了多年的血腥战争。姐姐不想让猫猫龙去,它毕竟也是猫咪,怎么能上战场,多么危险。但为了世界和平,居委会要求猫猫龙去。它们飞翔在天上,诱使攻击无人机失灵,使炸弹和子弹打不准目标。战争狂人试图射杀猫猫龙,但它们总能灵活机动地摆脱导弹,并将之引到空旷处坠毁。因为杀不到人,双方再打下去,便没有了意义。
这回猫猫龙却有些郁郁不乐。龙的本性是好斗的,它想,为什么是让大家停下不打,却不是帮助好人把坏人打败呢?
真龙现身了。真龙是从泥盆纪的两栖类进化而来的,一直在深海中潜伏。它们只在人类变得虚弱或将要崩盘时爬出来吃人。
但这次它们要应对一个新问题:猫猫龙的出现。猫猫龙代替真龙,成了人类新图腾。人类不再认为自己是龙的传人,这使真龙觉得耻辱,也感到威胁。
真龙冒着风险,从大海中浮出,向人类传递信息,要求除掉猫猫龙,恢复真龙的地位。否则它们不高兴,就要引发大的地震、火山和海啸,使地球万劫不复。
真龙以为人类不会轻易答应。但人类在见到真龙第一眼时,便立即同意放弃猫猫龙。千万年来,人类的身体中已刻进臣服真龙的基因。他们一见真龙便吓得打抖,并产生由衷的崇敬之情。这种本性,是怎么也改变不了的。
姐姐不说话,抚摸它的角,又摸它的脸和它长长的彩色羽毛。
我能做点什么,好让人类避免世界末日?猫猫龙传达出这样的意思。
姐姐轻轻摇头。猫猫龙垂下脑袋。这一刻它好像明白了,原来,它在漫长历史中的短暂出现,就是为了向世人显示什么是苦难。
年历上,猫猫龙被撤下,春联上也没有了。姐姐把猫猫龙送到西北高原新建的牧场。成千上万的猫猫龙像牛羊一样集中在这里。
之后的每年春节,年夜饭上都增添了一道叫做“龙虎斗”的大菜,那就是用猫猫龙的肉做成的。
评论区
共 1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