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会发育期的孩子产生什么影响?在探究这一问题之前,我们先要澄清这样一个事实:环境对人的影响并非始于人类出生之后,而是始于他们尚为胎儿之时。因此,环境压力最早可以追溯到人的胎儿期。对于胎儿来说,环境与它们的母亲紧密相关:它们分享了母亲的循环系统、母亲血液中的激素、母亲体内的营养成分,甚至是母亲经受的噪声——它们通过羊水的共振传递给胎儿。
胎儿受到的压力会在两方面反映出来。其一是出生时的体重:一般来说,出生时较低的体重往往意味着新生儿在胎儿期承受了更多的压力。其二是成年时的身体:人类在胎儿期的经历会对他们的身体发育产生终身影响。
我们可以从1944年的荷兰饥荒中观察到这一现象。1944年,荷兰被第三帝国占领。出于各种原因,德国决定对荷兰施以报复。在那年冬天,德国把荷兰境内的食物都转移了出去。于是,荷兰突然陷入了饥荒之中。在这年的冬天中,约有一万六千人被饿死。然而,在那些活下来的人身上发生了一些有趣的事情。
如果你在那场饥荒中正处于妊娠中期或晚期(而并非妊娠前期),那么,你会因为母亲摄入的营养不足而进入到压力环境之中。这种缺乏营养的环境会将胎儿的身体编程(programmed)得更为节俭。进入到你体内的每种营养都会得到最大程度的保留:盐会在你的肾脏内停留更久、糖会刺激你的身体分泌更多胰岛素……这种体质会伴随你终身。在五十年以后,你患上代谢综合征的可能性会比普通人高出20倍,因为你的新陈代谢系统已经被编程为(programmed)了“最大限度地利用一切被摄入的营养”。
流行病学家大卫·贝克(David Barker)总结了这种类型的疾病,并称之为“胎源性成人疾病(FOAD)”。人们在实验室对大鼠进行的实验很好地揭示了这种产前压力对生物的影响:那些经受产前压力的大鼠在成年后的压力反应不理想、糖皮质激素水平更高、从压力状态恢复所需的时间更长、更容易患上代谢综合征、更容易患有焦虑症(这是因为它们脑内的苯二氮䓬受体更少,这使得内源性苯二氮䓬无法发挥相应作用)。即使是在学习行为领域,这种大鼠的表现也比正常大鼠更差:糖皮质激素的提高会对大脑的学习和记忆功能产生负面影响。
像这样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一代人,而是具有遗传效应。一位在荷兰饥荒之冬出生的母亲会生出具有同样问题的孩子:即便拥有正常的饮食,她还是会在孕期分走孩子过多的养分,从而再度炮制“饥荒”的场景。
除了产前的压力,产后的压力也会对人类产生影响。在胎儿出生后,母亲养育它们的方式(也即育儿方式)也会对成年后的生命产生影响。迈克尔·米尼(Michael Meaney)进行了这方面的实验。他准备了两组实验用的幼年小鼠。在生命最初的几周内,第一组小鼠每天被从母鼠的身边带离,接受3分钟的抚摸;这组小鼠在成年后拥有更低的糖皮质激素水平,并且有着更好的学习和记忆能力。第二组小鼠接受同样的处理,但是时间变为180分钟;这组小鼠成年后的糖皮质激素水平较高,且存在过度应激和认知障碍的状况。我们可以看到,这两组小鼠接受了同样的触觉刺激,但是时间不同,这使得第一组的刺激在第二组转变为了一种压力。米尼观察到,当他把这两组小鼠分别放回到母鼠身边时,母鼠的表现有所不同:当幼鼠只离开3分钟时,母鼠会更耐心地照顾离开的小鼠,舔舐并梳理它的体毛;而当幼鼠离开180分钟时,母鼠展现出来的更多的是一种冷淡的态度。米尼将母鼠舔舐并梳理幼鼠体毛的频度定义为育儿方式(mothering)。他认为,育儿方式也参与了幼儿期对成年的编程。
因此,产前与产后的压力都会导致各种不良的健康后果:它们会塑造人类成年后的大脑及其激素水平(hormonal profile)。早期经历(重度压力、中度压力或者轻度刺激)的影响会在成年后展现出来。不过,一个好消息是:不同的个体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在发育期经受的压力并不能“保证”某些结果的产生。另一个好消息是:就算这些压力产生了某些负面影响,它们也不一定是永久性的——在你的一生当中,你仍然有许多机会来扭转它们。
评论区
共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