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之后,我终于可以放心地和大家聊一聊小米14 Ultra 这台饱受关注的手机。相信各位开箱评测和参数对比都已经看得够不够的了,那么这里我也就不再赘述那些有的没的,而是直接地、全面地从个人体验出发,与各位分享这30天里我对它的全面的感受。
回想2023年小米13 Ultra 发布,大家一方面惊讶于这台手机能有着超高的影像水平,但同时也遗憾于这台手机拿起来是真有点坠手,在重量分布上经常成为大家集火吐槽的地方……
在小米14 Ultra (以下简称14U)发布会上,卢伟冰就一再强调手机的分量和握持感,而这部分也确实只有上手之后才能切身感觉到。14U 的镜头模组秉承了13U 的设计理念,模组下方更改为平面背板,而非13U 的“滑梯”设计,这样一来虽然观感上模组更加凸起,但竟反而让我们在握持手机时可以用食指作为支撑分摊握持压力,再加上整机的重量分布更加平均,14U 整体的握持手感好得惊人。
与13U 相比14U “矮”了2mm,普通的黑/白配色轻了3g左右,龙晶和钛金属版则是重了2g。除了重量,锁屏键也单独做了防滑纹理处理,识别度更高,屏幕采用了全新得微曲面设计,正面观感也更加统一,顶部和下巴大幅收窄,也算是把13U 时代得遗憾都改正了。
作为超大杯,小米14U 最吸引人关注的依旧是影像部分,这也是我想换手机的最大一部分理由。
其实从上代开始,Ultra系列就已经有了堪称惊人的主摄成像效率,索尼2024年最新的1英寸传感器让14U 的成像效率又上了一层楼,更重要的是,光圈从固定档位改成了无级调节,其中最大为F1.63,再加上微距的回归,和软件上新增了景深融合,其对于细微事物的呈现极其优秀,而且即使是常规室内光源下拍照也丝毫不会有迟滞感。
再来说色彩,经过3年,如今小米超大杯也更进一步和徕卡色彩强绑定。在14U 的拍照界面中,我们依旧可以在顶部寻找按钮切换两种徕卡色彩风格,而专业模式中除了曝光补偿、快门速度和光圈等参数之外,滤镜中也包含两种徕卡颜色调校方案。
无论是之前的13U 还是现在的14U,“徕卡”二次绝不仅仅是一套色彩滤镜这么简单。有时对于光影的捕捉,对于色彩饱和更激进的表达,还有那种十分特殊的油油的质感,甚至可以说,从按下快门之后的犹豫,到打开相册后所获得的惊喜感,也是如今小米超大杯系列所独有的魅力。
Ultra RAW 格式则是在专业模式中的一个选项,专业的摄影爱好者以此格式保留下的照片则是拥有更大的后期空间,官方也表示 Ultra RAW 经过 Adobe 实验室校准,支持 Photoshop 和 Lightroom 工作流,极其方便。另外,14U 的人像与13U 相比也有很大的进步,人脸终于不再是蜡黄的了,而其75mm焦段对于层次的表现也异常出色。
AI算法的引入也让小米14U 的影像能力上有了更大的成长空间,首先在30倍以上倍率时,Ultra Zoom算法的介入可以在文字、材质等内容上优化呈现效果;另一面则是 AIGC 小米相册编辑功能,比如 AI 智能扩图、一键魔法消除等,在大家日常拍照发社交网络时都是非常好用的,实测下来只要场景没有非常复杂,魔法消除的 AI 算法可以说算得上很靠谱。
最后再说一下影像套装和专业摄影手柄,13U 的影像套装开了个很好的先河,14U 也并没有放弃思考,而是在专业摄影手柄上继续打磨,实体按键多了2个功能,滚轮也可以自定义,如果真的喜欢出门扫街,我个人喜欢可能会真的像用一台相机一样,把滚轮定义为修改光圈,那种掏出来就拍的感觉太爽了。
哦对另外,13U 饱受诟病的“插上手柄就不能充电”的反人类设计也终于改了!手柄套装甚至可以成为半个充电宝为手机供电……而且这样直接给手柄和手机充电也方便多了。
小米14U 的这块屏幕在正面观感非常优秀,四面微曲,而且曲面占比肉眼几乎可以忽略,在使用策划返回或者上划等操作时,边缘顺滑的过度又得以保留,整体6.73英寸,3200*1440分辨率。
另外需要特别提一下得是小米14Ultra 拥有5300mAh电池,支持 90W 有线充电,效率大概5分钟可以充20%左右,18分钟可充50%,最终充满用了44分钟,而其无线充电从13U 的50W 升级到了如今的80W,日常使用上很少有电量焦虑。
其他方面,澎湃OS相信已经越来越多的朋友们使用到了,个人感受是,流畅、快速、更多的便捷功能,但它也并没有在视觉和触感等层面表层给用户带来翻天覆地的改变,我们不妨在未来期待更多米家设备在这一生态下的协同能力。
其实可以看出来,即使是去年13U 已经把徕卡味干到了顶,小米依旧没有放弃思考,无论是握持手感还是软件上的精细调校,14U 从各个维度上都更回归了对“手机” 的定义,而且是一部几近完美的影像旗舰手机。
对于喜欢拍照的数码玩家来说,14U可以说是今年上半年非常值得入手把玩的设备了。
评论区
共 23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