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构作品中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比如故事背景不符合实际、人物形象扁平、剧情不合逻辑、台词脱离现实生活等。这些不合理之处严重的会成为作品的硬伤,无伤大雅的会成为观众们调侃的话题。除了以上所说的不合理之外,对时间的把控也是很多作品经常出现的。
《JOJO的奇妙冒险》中有一个名叫“史比特瓦根”的角色,他被观众戏称为“解说员”,这是因为他总能在战斗的电光火石之间对角色动作进行大段大段的解释。不难发现,很多动漫,尤其是日本动漫都有这种现象,《火影忍者》的动画版经常出现对一个招式的解释占据大半集的情况。此不合理之处有二:
其一,短时间内不能进行过长的解释;其二,在危险的境况下进行解说,对自己不利。
而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从特殊的角度来看,是因为作品的媒介特性。此文所举例子都是漫画改编的动画,而漫画为了填充画幅、传达足够的信息,就会在格子之间加入文字。观众在阅读时也可自由选择,或是逐句仔细品味,或是跳过大段文字,只看画面。而漫画改编游戏时一方面不能暂停节奏,一方面又要像漫画那样传达出需要传达的信息,最后就造成了类似“时间停止”的解说效果。
而客观的时间与叙事的时间之间的关系,也是叙事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当动漫里的“解说员”们念出大段台词时,是在表达自己的思考,或是将必要的信息传达给观众。为了满足这个需要,就得将叙事的速度放慢,聚焦于解说者的主观时间,暂时让解说者成为“在场的上帝”,只传达信息,而不会被在场的其他人影响到。这种延长时间的方法多用于表现人物内心活动上,比如《白日梦想家》中的男主角经常在日常生活中产生想象,观众看到几分钟的事件在现实里不过是几秒钟而已。
而这种想象的处理就比上文中直接用嘴说出来更能让人接受,因为人的思想是片断的、抽象的,语言则是连续的、成体系的。在现实中,可以改变时间流速的办法或许只有乘上光速,而叙事中则可以通过对时间的加速与减速达到作者希望达到的效果。《战争之王》通过延时摄影展现了一架飞机被人们拆解的全过程;《长安十二时辰》则通过多线叙事,用一部电视剧的叙事时间讲述了二十四小时现实时间中发生的故事,这些是使用时间手法的其他例子。
动画中的“解说员”是必要的,作品中对时间的处理也是,不然故事会像现实生活一样,单线而无聊。
评论区
共 2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