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玩法与上乘的技术带你深入体验一场中国民间神话之旅
原文链接:https://fr.ign.com/black-myth-wukong-1/71729/review/test-black-myth-wukong-un-voyage-de-reve
*图片由译者添加,非原文图片,游戏截图设备为PS5。
早在几年前,《黑神话:悟空》在玩家眼里就已显露出热门游戏的潜质,而2024年发售之后,它证明了玩家并没看走眼。游戏科学第一次在主机和PC上制作游戏就为我们呈上了如此盛宴,着实令我们大开眼界。游戏确实还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小问题需要改进,但有一件事情是确定的:这家来自中国的工作室仍有未发挥出来的实力,对此我们敢110%肯定。
游戏科学的创作灵感来源于著名的中国民间神话小说《西游记》。游戏开场我们看到美猴王孙悟空对抗天庭众神。孙悟空拒绝屈服天庭对他的束缚,渴望追寻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他自视与众神平等,正是这种傲慢的态度和对秩序的蔑视让他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他注定要在这场斗争中失败,其受惩罚方式也十分直截了当——打回凡间,变为凡人,并永远被困在一座石头牢狱当中。他的力量化作根器(原文为“魔法遗物”),散落在世界各地。数个世纪之后,一个被称作“天命人”的小猴子踏上了找寻根器之旅,试图再次恢复孙悟空的力量。
这个在中国具有巨大影响力的民间神话在西方鲜为人知。尽管我们不了解此故事的本来面貌,但大家肯定都对“西游记宇宙”有所耳闻,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鸟山明作品《七龙珠》中的主角孙悟空,离我们时间较近的还有《火影忍者》中第三代火影召唤出的通灵兽猿猴王(书中称作“猿魔”)。此外值得一提的还有十多年前周星驰拍摄的相关电影,它们也起到了普及一部分中国文化的作用。
游戏科学利用《西游记》中丰富独特的情节来构架《黑神话:悟空》的剧情。如果你了解原著故事,你确实可以在好些地方体会到剧情巧妙之处,或是更容易理解某些事件,但玩家无需阅读原著也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游戏当中。
在旅途中,天命人会遇到一个又一个富有魅力的伙伴或化身,游戏为他们配上了精彩纷呈的过场动画或章节短剧(采用了中式艺术、定格动画等风格)。这些演出有时颇为凄切,但叙事技法之精妙,人物处理之扎实,绝对是成功之举。无论是站在天命人一边的同伴,还是与我们对抗的敌人,游戏中能见到的角色特点各异,变化多样。
得益于出色的美术指导与序章战斗的精彩演出,游戏从一开头就令人痴迷,它用近乎疯狂的场景美术给玩家迎面一击。尽管序章过后这种大魄力的场面会有所减少,但游戏科学几乎没有留给玩家喘息的机会,不间断地为我们带来重量级的内容。游戏中没有一刻不让人感到惊异,我们只想继续玩下去,看下去,无法将自己从座垫上挪开。
罕有游戏能提供如此多的创意,环境、妖怪(无论小怪还是BOSS)、角色设计或主要人物的外形都极为丰富。视觉上看,一切都是那么的美。我们乐于欣赏藏匿在每个角落的怪物、每个区域的每个细节以及每个化身与变身的造型。
游戏对玩家的“迎面一击”是要付出代价的,而且还不小。《黑神话:悟空》充分利用了虚幻5引擎的优势,为玩家展现了细致的纹理、顶级的图像以及精美的建模。看到某些画面时,我们甚至有些迟疑,因为已十分接近照片级的真实。不过要想呈现这样的效果,我们需要一台高端电脑。若我们把分辨率调至最高(4K或者超宽屏),把所有图像预设都拉满,打开光线追踪,开启超分辨率采样或者帧生成,即便是最新的RTX4000系列显卡也吃不消。
普通话原版配音和出色的配乐有助于增强玩家的沉浸感,使我们迅速陶醉在这个奇妙的世界当中,时间在不知不觉间飞逝。
游戏科学曾说《黑神话:悟空》不是一个魂类游戏,我们大体赞成这个说法。不过游戏玩法似乎还是借鉴了耐力管理的设计,攻击或者躲避时都会消耗耐力,一旦见底,我们操控的主角就容易受到攻击。而且BOSS战有一定难度,有时甚至非常棘手。此外,游戏里的土地庙很容易就让人联想到篝火或者《仁王》/《卧龙》里的祭坛。但往下深挖其余内容时,我们很快就能发现两者间并不存在更多的相似之处。
游戏基本玩法相当简单,先锁定对手,用轻攻击积攒棍式,然后再释放重攻击(也可以通过蓄力实现)。依照不同输入顺序可以形成各种连击。我们操控的猴子既不会招架,也不能格挡,避免伤害的唯一手段只有躲避。如果闪避时机完美,会出现一个慢动作,让天命人有机会发动猛烈反击。
天命人耍棍的动作再一次让我们大开眼界,一切都显得如此生动。我们很快就掌握了基本套路,开始享受沿途的战斗。游戏里的怪物具有各种动物的形态,但也不乏人形敌人。每当天命人使出致命一击,在精彩的演出后一扫敌人之时,我们便会激动不已。此时的《黑神话:悟空》更像是一款紧张的动作RPG游戏,或是类似《尼尔》那样的清版动作游戏。
随着游戏推进,天命人可以学习一些消耗法力的法术(可以装备四种),战斗的套路和手段会变得越来越多。例如,天命人可以将敌人(包括BOSS)定在原地,或者自己变成云雾,以便在混战中毫无阻碍地移动,避免受到伤害。更有趣的是,在击败某些BOSS后,天命人可以暂时变成他们的模样,使用他们的战斗风格与技能。此外,某些敌人被击败后会化成精魄,我们可以将其吸入葫芦(原文为“魔法壶”)中,从而利用他们的强力技能在战斗中取得优势。
《黑神话:悟空》并不满足于借鉴过去十年的动作RPG佼佼者的设计。游戏在保留动作游戏必备要素的前提下,加入了属于自己的风格,尝试开创独树一帜的玩法。其结果是让玩家能够在挥舞棍棒时配合法术,形成一套畅快淋漓且瞬息万变的战斗系统。通过增加新的技能、法术乃至化身形态,游戏科学在整个冒险过程中持续为我们带来惊喜与新鲜感。当我们觉得游戏已告一段落时,随便再逛一圈,又能发现一样新东西。
随着我们逐步回收孙悟空的根器,天命人的力量在旅途中得到了强化。与魂类游戏不同,《黑神话:悟空》的成长系统比较传统,即在战斗胜利后赚取经验值(灵蕴),角色获得升级点数。如同在RPG游戏里常见的那样,升级点数可用于点亮天赋树的各个分支。玩家既可以提升角色的基础状态,也可以解锁或提升技能。
在游戏中“死亡”并不意味着失败。我们只是会被传送回上一个祭坛,它与篝火类似,可以恢复生命,补满药水,购买药品,升级装备。此外我们还能在祭坛之间传送,不过怪物也会重生。总之,我们既不会损失经验也不会掉落装备。
游戏科学在装备管理上也颇费心思。玩家只需通过探索地图、击败BOSS或者锻造配件的方式就能获得装备,这些装备让天命人变得越来越强大。虽然这套系统很传统,但却十分有效,与《卧龙》/《仁王》中让人眼花缭乱的装备系统完全不同。玩家还会在地图的不同角落发现各种珍玩,我们需要权衡每一件装备的利弊,依照具体情况自行决定是要提高力量还是元素耐性。
虽然游戏并不强制玩家舔图,但这么做可以让你找到大量的资源与宝藏并欣赏新的绝景,当然也会让你遇到一个比一个强大的对手,他们的身上往往带着关键物品。说到BOSS战,这正是《黑神话:悟空》的强项之一。虽然偶尔会出现套皮现象(游戏中不少于100种敌人),但游戏的创造力与丰富性足以让人产生敬意。凭借出色的演出,《黑神话:悟空》成为了近十年来在战斗方面丰富度最高的游戏。人们常说“数量并不等同于质量”,但《黑神话:悟空》显然做到了两者兼顾。
游戏中我们会遇到看似不可战胜的对手,只消三两下就会把我们“打爆”,不过对于此类游戏来说并不稀奇。只要继续前进,获取力量,调整好状态后再回来挑战即可。即便在某些困难的隐藏区域,我们也没觉得受苦。游戏的难度曲线应该经过了精心设计,不过遗憾的是,有时我们一路碾压周围小怪,但在尽头却遇到一个强得离谱的BOSS,瞬间令我们“认清事实”,有点让人措手不及。
游戏初期的关卡设计看起来相当线性,但随着游戏推进,情况会发生变化。可探索区域会变得越来越开放,甚至在游戏终局会变成(类似)开放世界。在此我们不会做任何剧透,《黑神话:悟空》的六个章节都精彩纷呈,结尾尤其炸裂。在游玩的过程中我们确实也遇到了一些破坏沉浸感的空气墙,但对游戏科学的制作进行整体评估时,这个问题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作为此类别的首个作品,游戏科学推出的《黑神话:悟空》是一款非同凡响的游戏。尽管游戏仍有一些问题值得讨论或改进,特别是优化问题或难度曲线(诚然绝大多数时候都是符合规律的),但其余的内容让我们非常着迷,可以说瑕不掩瑜。游戏的玩法有趣,引人入胜,令人上瘾。它的技术力和视觉效果极其出色,更无论艺术指导的水准。虽然你需要一台高性能机器才能充分享受《黑神话悟空》的乐趣,可这真是无上的享受……
评论区
共 2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