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浩大洋环流水,浪花淘尽兵卒,尖端科技又更新,列国今犹在,不见当年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史上一场最大规模的战争,也是各国的科学技术、军事谋划、政治韬略相互碰撞的一场终极对决。
在大半个世界都被战火覆盖之时,正义与野心彼此交织,战略与阴谋相互博弈,执权者竞相施展手段,执枪者血战惨烈沙场。
最终这场大战塑造了后世已然非常熟悉的诸多国际政治规则,对今日亦有深刻的影响。
当然,随着时间的流逝,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的大众自然已经很难对上个世纪发生的这场大战感同身受了。
那段历史已经和其他历史往事一样,融入到了各种文化作品之中,成为了后世茶余饭后的谈资,也成为了银幕上的诸多形象,还成为了游戏手柄操作下的各种虚拟军事单位。
从电影、游戏、动漫等等流行文化中看军武,无论写实,还是虚构,皆为人类社会对于真实史诗的碎片记忆。
作为轴心国之中最强的一方,纳粹德国几乎可以算是人类史上最强的反派了。
在强大的工业能力加持下,这个战魔一度不可阻挡,将欧洲置于战火的烘烤之下。
然而,强魔也非不可降,在众志成城的反法西斯阵营面前,纳粹最终还是走向了败亡的结局。
FG42伞兵专用步枪(号称是一款步冲机合一的步枪,是典型的一种精锐部队武器,在营救墨索里尼的军事行动中,德军将这款武器投入到了战场之上使用)
Gew41自动步枪(半自动武器,因其偏笨重,故而在军中不太受到欢迎)
Gew43自动步枪(德国的半自动步枪的最强型,由于德国步兵火力体系更重视机枪,所以半自动武器的定位显得较为尴尬)
(虽然一战时流行的 Gew 98闩 动式”步枪性能令德军高层不满,但德军仍将其作为制式步枪的标准模板,更重视对此类枪型的改进,而不太重视自动化步枪)
MP 43(和过去的自动步枪相比 ,MP 43最 大不同就是在射击第一发子弹时采用闭膛待击方式)
MP44(战争时期产生的突击步枪,44型突击步枪 (sturmgewehr44),也可简称 stG 44,被视为是突击步枪的诞生标,是利用短药筒的全自动步枪,后来苏联很快就生产出了他们自己的MP44——AK47突击步枪)
1-5型 人民突击步枪 (1945年生产的一批速制武器,是德国在单兵武器领域最后的疯狂举动)
Gew 98(毛瑟 7.9毫 米 1898式 步枪也称为Gewehr98式步枪,Gewehr在 德文中意为步枪 ,在 书写中通常简写为 Gew,这种步枪是一战时德国的用枪,一战后德军之中依旧存留,二战时的德国枪械设计也参照了这种用枪)
Kar 98b(是卡宾枪,一战后依据原先使用的步枪进行改进后的产物,但其实算一种临时措施,枪身较长是其较为突出的特点,也是其缺点,在纳粹上台的1933年这种步枪仍在德军占据重要位置)
毛瑟标准式(由于德国军队装备的 K98b还 可以使用 ,因 此德国内部的“毛瑟标准型 ” 步枪定购数量非常有限)
Kar98k(第 三 帝国军队的制式步枪,由位于奥本多夫的毛瑟工厂和位于苏尔的“绍尔与索恩兵工厂 ” 进行生产,大概生产1450万)
vz24/Gew24(t)步枪(德军之中的捷克造步枪)
vz16/33步枪(德军编号Gewehr33(t),该枪的改进型德军编号为Gewehr33/40,捷克造,这种武器在德军的山地部队之中较为常见)
Gew29(p)或 Gew289(p)。( 波兰的Karaun wz29,德国占领波兰后开始使用波兰制步枪,并且开始使用波兰境内的拉 多姆工厂)
(一战时,德军制马克沁leMG08/15相对于sM G 01更加可靠,是德国早较为精良的机枪,二战时,还有一些二线德军在使用马克沁MG08机枪)
LeMG13轻机枪(图林根州瑟默达 工 厂在1918年就制造了德雷泽枪这种机枪,而德国早期的轻机枪LeMG13也是这个厂的制品)
MG30( 一战时代德国就有了MG 16这一通用机枪样品,而战后 德国莱茵金属在设计师 路易斯·斯坦格的规划下设计出了MG29,此后,在MG29的 基础上后来又发展出了 MG 30)
MG34通用机枪(MG34、MG42是德军二战最普遍的两种机枪款式)
MG42通用机枪(相对于34,42则较为简化,是在工业压力过大的情况下的退而求其次)
MG81机枪(一种航空机枪,用于空战,其在MG34的设计基础之上研制而成,1944年 末以后 ,MG 81也 被配发给人民冲锋队使用,此外海军也曾使用过一些 MG 81)
LH 33(瑞典造,设计者汉斯 劳夫于30年代研制,德国将其改进成LeMG35/36)
zelfeuer Great38(一种可以遥控使用的特别机枪)
ZB 60(捷克造的机枪,德国占领后,利用捷克的工厂生产了捷克造的机枪, 并将 ZB 26&ZB 30轻机枪称为leMG26(t),ZB 53重机枪
称为sM G 37(t),当时捷克的国营兵工厂被布尔诺兵工厂)
MP40冲锋枪(一战时MP18冲锋枪在堑壕战中发挥了极大威力,二战中德军则装备了MP36、MP38、MP40等冲锋枪武器,其中MP40便是在波兰战役后大量列装德军的武器)
MP28(一战MP18基础上研制出的武器,虽然承上启下,不过在二战中出场率偏低)
厄玛冲锋枪(除了伯格曼和黑内尔两家公司,还有其他人参与了两次大战间的德国冲锋枪研制。1927年 ,海因里希 · 孚尔默和厄玛公司的波尔德 · 杰佩尔都 已经设计出 MP18/1的 变型枪,厄玛冲锋枪便在其中之一,这款武器由于是在两次大战间生产的武器,这款武器外销给了多国,甚至法军也有装备,后德国将其缴获的法军该型枪称MP 740(f))
EMP44冲锋枪(二战后期德国简陋装备的代表品,但却并没有被德军广泛采用)
MP3008(二战德国最后研制的冲锋枪,也称人民冲锋枪,参照了英国的斯登冲锋枪)
ZK383冲锋枪(捷克造,德军占据捷克后,将占领期生产的该型枪称为MP383
Kar98k狙击步枪(最具代表性的一款二战老狙了)
Gew33/40、Gew29/40、Gew43等枪械的加装瞄准镜版本
(一种长柄手雷,延续了一战时期的M1918手雷的设计思路,相比于卵式手雷,木柄式手雷更方便投掷,便于进攻,缺点则是在携带便携性、制造成本低廉现性等领域不如卵式,在二战后,卵式手雷变得更加常见)
HHL磁吸手雷(也被叫做3公斤手雷,斯大林战役之中出场的德国反坦克武器,由于起爆时间太短,负责使用这款武器的士兵生还率极低,铁拳出现后,便很少有德军会使用这种武器反坦克了)
39式卵式手雷(德军的一款卵式手雷,中后期产量超过了M24)
鲁格P08(德国军官的标志枪,被誉为是枪中劳力士,设计方案参照了C93手枪)
瓦尔特P-38(战争后期,德军计划用这款手枪取代了鲁格P08,AP手枪的改进版HP)
PPK手枪(pp手枪家族是一战后作为警用枪登场的)
PP手枪(在 20年代 ,位 于采拉 一 梅利斯的沃尔特武器公司继续制造着他们的小 口径手枪 ,其 中比较有名的就是 PP和 PPK系 列)
勃朗宁1935(占领比利时后,德国开始大量使用这种手枪)
绍尔38H手枪(1938年研制,使用者数量稀少,故而后世的收藏价值颇高)
毛瑟C/96(毛瑟 C/96的历史比 P 08还 要久远 ,它也是有史以来最为著名的手枪之一 ,世界第一种真正的战斗自动手枪,1986年研制而出,虽然西方不太流行这款武器,但在东方却较为流行,也就是驳壳枪,一战时因鲁格P08生产速度不足的缘故,德军使用了一批C96作为军官用枪使用)
P 645(p)或拉多姆手枪 (德军中的波兰枪 ViS wz 35)
P 640(b)、 P626(b)、 P626(b),(德军中的比利时产勃朗宁枪)
绍尔M30霰弹枪(飞行员用枪,在戈林的安排下,德国空军装备的一款武器)
35/40/41火焰喷射器(世界上第一款火焰喷射器是由一名叫理查德·菲勒德的德国人在1901年发明的,可以说德国与喷火器之间还是很有缘分的,德军在一战时便曾使用过火焰喷射武器,二战时期德军单兵可用的火焰喷射器有35型、40型、41型)
46冲锋型火焰喷射器(有火拳的绰号,专供空降部队与精锐部队使用,一次性使用,外形酷似爆破筒)
Panzerfaust3铁拳反坦克火箭炮(一款应对苏联坦克洪流的武器,1943年开始列装部队,最初被称为轻型拳头与格雷琴)
(之后还出现了被称为大拳头的“铁拳 30M”,以及60M、100M、150M等等型号)
R-Werfer 43火箭炮(88毫米洋娃娃,德国早期使用的反坦克武器,该武器的缺点在有些过于笨重了,在见识到美军在北非战场上使用的巴祖卡火箭炮后,德军开始考虑研制更便携的反坦武器)
RPzB 43战车噩梦 (被德军视为坦克杀手,像是放大版本的巴祖卡,是一种两人共同操作使用的火箭筒,战争中后期的巷战利器)
RPzB 54 "Panzerschreck" 火箭发射器(单人使用)
索罗通 s18-1100反坦克枪(莱茵金属收购索罗通之后的产物,其实已经算轻型火炮了)
PzB41(反坦克步枪,到PzB 39研制时,反坦克枪已经很难有用武之地了)
kampfpistole反坦克手枪(准头有很大问题,所以产量很少)
schiessbecher mit Klappkorn榴弹发射装置(一种运用到了1943年)
Gewehrgranatgerat榴弹发射装置(中后期使用,也被称为射杯)
HHL磁性吸附手雷(在单兵反坦克火箭筒普及化后,便很少使用了) GRW34型81毫米迫击炮
10厘米 Nebelwerfer35和 40(烟雾与化学部队所使用的特殊迫击炮型号)
S型跳雷(跳雷就是被踩中会跳出来再爆炸的地雷,S型地雷往往会跳到成年男子的裆口高度,故而这种跳雷被人调侃成了阉割雷)(有SMi-35、SMi-44)
黄鼠狼坦克歼击车(德军最早大量生产的坦克歼击车,1944年停产,但还是产了3千多辆使用了法国坦克底盘、38t底盘等等装甲车底盘;在T-34出现后,德军开始越来越依仗坦克歼击车了,因此各种类型的坦歼凑了几万辆,在东西线对抗坦克大军)
1号坦克歼击车与2号坦克歼击车(前者是法国战役前生产,后者是巴巴罗萨之前生产,生产的数量都相对较少,属于是德系坦歼的古早型)
猎豹坦克歼击车(1942年出现,是为了对付T-34坦克的产物,使用了黑豹底盘,生产了400辆左右,之后还计划制造猎豹2型,但未能实现)
犀牛坦克歼击车(1942年生产,敞篷式的坦克歼击车,用了3号、4号坦克底盘;1943年还出现了一种胡蜂式,由于差别太小,故而被德方一律称为犀牛)
费迪南坦克歼击车(在发挥了一定作用后,后续生产的再改装型号加上正式名称象式,费迪南这个大块头原本其实算是虎式方案研制之中的附加产物,最初的一批费迪南是保时捷生产的虎式P样车底盘的改装产品;库尔斯坦战役中首度亮相,正面几乎无法被击穿,然而移动速度实在过慢,是二战后期的跛足巨象)
3号突击炮(在早期法国战场与苏德战场上均屡屡出击,别称三突子,本为给步兵火力支援而研制,不过在战场上则以反坦克能力较强而闻名,该型突击炮在二战之中摧毁了上万辆坦克)
4号突击炮(1942年时,因3号突击炮生产能力不足而产生的一种补充产品;另外一种使用4号坦克底盘的突击炮为灰熊,是一种使用更大口径重炮的攻坚武器,灰熊的正式编号为四号突击坦克)
在德军的官方编制中,只有3号突击炮与4号突击炮被正式叫做突击炮,突击虎、灰熊则是习惯性称呼之中的突击炮。
突击虎(突击虎式坦克;虎式为底盘的超强突击炮,原本的军事目的是用于破坏城市要塞设施,不过却由于太笨重,且在战争后期才投入使用,导致这种武器最终成为了鸡肋,仅仅只生产了18辆;在镇压华沙起义时使用过)(强虎)
(相对于实战,突击虎在后世的电子游戏之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其实更加深刻)
野牛1型(1号坦克底盘的自行炮,共38辆,二战早期使用,此后演化出了只生产了十几个的野牛2型)
蟋蟀式150毫米自行火炮(400多辆,主型号有H型、M型,后期试图研制以虎式坦克底盘为基础的超级蟋蟀坦克)
黄蜂自行火炮(使用2号坦克底盘的自走炮,因为正规名称多变,所以其绰号黄蜂较为人熟知,库尔斯克战役时投入使用,生产了近700辆)
野蜂自行火炮(以三号与四号坦克混种车辆为基础,所开发的自行炮,总计生产了700余辆,库尔斯坦战役时被投入到了战场)
虎式(六号坦克,为了应对苏联重型坦克而开发出的武器,二战最具代表性的重坦,共生产了1355辆;1942年,列宁格勒首战失利,不过却在哈尔科夫反击战中发挥了强大战力;虎坦虽威猛,奈何油老虎吃油太多,故而不少虎坦最终都因后勤无法保障的原因遭到了弃置)
豹式坦克(被视为是对T-34坦克的克星,也被称为是二战德系坦克最后的辉煌)
豹式坦克(德军后期虎豹骑的的另一型号,因为5号坦克这个名称被取消,所以豹式便是该坦克的正名,编号虽在虎式之前,但其实设是在虎式之后设计,出场了6千多辆,是德军后期的中型坦克主力;甚至后世普遍认为,德军若将研究重型坦克的精力放在提高豹式坦产量之上,德国装甲部队的表现将更加凶猛)
Nbfz坦克(新型结构车;希特勒掌权后,德国研制的技术探索型产品,是一种有带有小炮塔的德制坦克)
1号坦克(一战后德国在坦克领域进行探索所造就的产物,参照了英国卡登洛伊德轻型坦克,最初命名为101特殊用途车辆,总计生产1400多辆,西班牙内战时曾被用于战场,二战前期也较为活跃)
2号坦克(因3、4号坦克的生产周期较长,为了填补空缺,德国制造了基于1号坦克的2号坦克,作为一种过渡型号,2号坦克在二战前期的闪击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二战中,2号坦克以改装型众多而闻名,比如黄鼠狼2号歼击车、2号山猫坦克等等)
E系列坦克(德国通用坦克计划,帝国末日前的一个坦克武器设计计划框架,这个草案之中,大多数坦克设计方案都具有后世坦克的诸多特征,当然其中也有E-100这种继续走庞然大物路线的武器,而这个计划的总思路则是保障德系坦克零件更加方便互换,降低生产成本)
LT-35坦克(捷克造,捷克基于英国卡登-洛伊德超轻型坦克为原型,研制出的产品,捷克被纳粹德国吞并后,将此类坦克被德国控制,命名为Pz35t)
德国使用的捷克坦克还有38(t)(捷克的LT-38)
鼠式坦克(其实最初的草拟名称为猛犸象,二战最末期研制,是二战中最重的坦克,只生产了2辆,甚至没有来得及经历实战)
Sd.KFZ.251半履带装甲运兵车(为了实现步坦协同的战术思路,纳粹德军采用了半履带车这样的运送投入步兵的方式,战争中后又衍生出了该战车的防空型)
Sd.Kfz.250(轻型半履带装甲车,该型号常作为运兵车,其中250/3指挥改、250/5指挥改为指挥型,隆美尔的两辆250/3改分别被称为狮鹫指挥车与山雕指挥车)
FLAK30/38防空炮(一种小口径高炮,虽设计目的为防空,但后来其实主要用于陆战,在二战中期开始,这款武器便已经不再适合二战的防空环境了,然而在搞出了双联发、四联发的设计后,陆战火力支援能力则开始变得非常凶猛了起来)
自行高炮43型(德国在战时制造的一系列自行高射机炮,其中36型与37型最为常见) 88炮(德军最常用的火炮)
Pak36反坦克炮(1936年开始使用,1942年停产,德军之中的一款较常见的反坦克炮)
sPzB41反坦克炮(二战初期研制,1943年停产)
Pak43无后坐力炮(1943年服役,大量用于北非战场,也是反坦克利器)
150毫米榴弹炮(一战期间斯柯达设计,曾被奥地利帝国使用,德国吞并奥地利后开始使用该型炮,并将其主要用于岸防)
K系重炮:K16、K18、K39、K38、K52、K3重炮、K4重炮(只有一个)、K5列车炮(其中的利奥波德列车炮与罗伯特列车炮因为在安齐奥战役的表现,得到到了绰号安齐奥特快)等等型号均为克虏伯炮在二战时代的作品。
PzB39步兵反坦克步枪(其实也已经几乎算是炮了,战争初期这个武器对坦克的破坏力还是很强的)
41型反坦克步枪(二战期间德国最后一种列装的反坦克武器)
(二战德国反坦克枪重量较重,虽然其似炮非炮,但德军仍然将其归类为枪,该武器对于轻型坦克较为有效,由于后期中重型坦克较多,以及铁拳等反坦克武器出现的原因,这款武器逐渐走向了被淘汰的地步)
柏林防空炮台(第一代高射炮台里有动物园高射炮台,也就是苏军进攻国会大厦前前的阻碍力量)
(柏林战役时,防空塔给进攻军队带来了很大的阻碍,其中不少炮台守备都坚持到了德国正式投降之后)
希特勒座驾:幽灵列车(因为太过神出鬼没,故而有了这样的绰号,苏联情报部门也将其叫做“狼的列车”)
贝格霍夫(位于贝希特斯加登附近,在萨尔茨堡山里,元首总部之一,此处希特勒停留时间甚至更长,不折不扣的纳粹老巢)
鹰巢(贝希特斯加登,因为这一处据点地理位置较高,所以后来被人们称为鹰巢,因其竣工较晚,希特勒来到这里的次数不算太多)
Ar234(阿拉多234,闪电,第一款喷气式轰炸机,虽有一些进行了参战,然而其参战太迟,而未能有效)
FW-200秃鹰(福克·沃尔夫FW200“秃鹰”是四发军机,用于侦察与轰炸,在盟军之中还有“信使”的绰号,丘吉尔将其称为“大西洋上的祸害”,在大战中用于反舰,是在大西洋上破坏盟军海军力量的主力,1937年到1944年间生产了276架左右)
He-111(亨舍尔HE111乃中型轰炸机,1935年投入生产,战争后期逐渐过时,总计生产了5千6百多架,乃是大战中德军的轰炸主力,HE111P之后,德国轰炸机开始采取子弹型机鼻设计;后来还出现了HE111Z型的双机身改型,当然这仅仅是个改造方案)
道尼尔DO-217(德军的重型轰炸机,总产了1千8百架左右,1940年后开始上阵)
HE-177轰炸机(鹰狮式,生产了1千1百多架,1942年服役,亨克尔产品,二战中德军唯一生产的重型战略轰炸机)
容克JU-88(作为轰炸机以及重型战机使用,战争期间总计生产了1万5千多架,战前容克还设计过未大量生产的JU-89,战争最末期还有产量更少的JU388出现)
容克JU-188(战争后期上线的中型轰炸机,总计产了1千2百架,根据ju88改进,战争后期开发,当时德军已经将重心放在战斗机之上了,只能勉强招架盟军的轰炸)
Hs-129攻击机(在看到苏军伊尔2在东线战场的表现后,德军搞出了针对坦克的攻击机,Hs129于1942年开始上线,总计生产了800多架,在大战中后期用该武器给盟军坦克进行了开罐攻击,后来因制空权的丢失,此战术无法再继续持续;此前,德军对地面装甲目标的空中攻击方式多为俯冲轰炸,而苏联坦克数量的增多,也是德军最终开始重视机枪、机炮低空扫射坦克的打法)
Ar555(阿拉多555,在美国参战后,德军意图研制出轰炸美国本土的轰炸机,最终产生了这样一款概念式轰炸机,计划采取当时较少见的飞翼布局,当然最终这款武器并未研制成功)
DO19、JU89、HE-177(德军的大型轰炸机计划之中的产物,也叫乌拉尔计划,在主持该项目的韦弗死后,德国对这个项目开始不再受到重视,最终德国研制的大型轰炸机几乎都停留在了试验机阶段)
JU-287重型轰炸机(世界第一种前掠翼军机,造型相当独特,是二战末期纳粹德国的尝试)
HS-123俯冲轰炸机(30年代服役,德军第一种俯冲轰炸机,最后一款双翼机)
JU-87俯冲轰炸机(视图库俯冲轰炸机,德军在二战中的代表性装备,在闪电战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He-118俯冲轰炸机(30年代与斯图卡竞争失败,日本曾采购该机型,产量较少)
BV-138水上飞机(用于攻击盟军航线的武器,1938年投入使用,装备了200多架,招呼U艇的辅助武器,后期随着盟军护航能力的加强,这款战机最终在战争后期逐渐被淘汰)
HE-155(水上飞机,1939年问世,鱼雷攻击与布雷,总计生产138架次亨舍尔HE115,早期袭击盟军北极护航队时持有一定的优势)
Bv222维京人水上飞机(产量很有限,随着战争的进程,各款式不断改进,由民用机变为的军用机)
BV238(完工时创造了史上最重记录的水上飞机,计划用于轰炸与运输,然而并未批量制造)
Me-262喷气式战机(绰号飞燕,人类历史上第一种喷气式战机,战争后期才作为拦截战机使用,总计生产了1千4千多架)
Me-163彗星(1944年才开始服役,生产了300多架,直接采用了火箭引擎,因此速度极快,盟军飞行员一般会采取消耗战法对付这种战机,等待其战机燃油耗尽后再发起进攻;参战国中唯一服役的火箭动力拦截机)
He-219(亨舍尔 HE219夜枭,用于夜战的战机,1943年上线,生产了不到300架,这款武器是第一种安装弹射座椅的战机,是一种战场不常见的精锐战机)
Me-210 Me-410(梅塞施密特Me210,一种重型战机,也作为攻击机使用,原本计划替代bf110,之后,衍生出了Me-410大黄蜂,在战争后期上阵,me410虽然作为重型机的性能还算不错,但在战争后期的战阵中仍然难以奈何盟军的高级战机)
He-100(亨克尔公司产品,投标案使用,未能量产)
Do-335战机(箭式;二战最快的活塞螺旋桨战机,一种前后安装螺旋桨的怪异战机,由于其出现时间过晚,只产了三十多架,最终未能及时赶上参战的最后机会)
福克“黄鲷鱼”飞机(在机翼上开个洞,里面放螺旋桨)
FW Triebflugel(德军计划生产的一款垂直起降战机,也属于是二战时期的德国脑洞武器,当然仅仅停留在了实验阶段,与大多数的德国二战脑洞武器的命运一样)
BA-349战机(火箭推进战机的非跑道起飞战机,二战末期第三帝国的脑洞狂想,其代号为“蝮蛇”,也可以称“水游蛇”,当然最终未能在战场上发挥作用,只进行了一次试飞)
AR-234的研制也被作为侦察机使用,由于数量只有2百多,所以这种轰炸机执行的侦察任务其实更多。
HS-126(亨舍尔HS126服役于1938年,1942年时几乎全部于前线退役,是二战前期德军使用的侦察机,战争后期负责夜战与拖拽滑翔机,在营救墨索里尼的特种兵行动中,德军便用该机型拖拽了滑翔机DFS230)
FW-189侦察机(双尾战机,后世对此有“双身恶魔”的绰号,还有绰号“胶片”、“鸮鹰”,由于141未量产,故而这款军机最终成为了战争中后期德军采用的一种侦察机,在苏德战场上成为了一款难以被击落的侦察机,在苏联雅克3上阵后,这款侦察机的优势开始被抵消)
JU-86高空侦察机(容克公司产品,也可作为轰炸机)
BV-141侦察机(一款不对称军机,属于是设计较为奇特的军用机,可执行侦察与轻型轰炸任务,设计师理查德·沃德作品,然而最终德军并未采用该飞机方案)
FA-223龙式(一种双翼直升机,算是鱼鹰、米12等装备的前辈)
FI282“蜂鸟”直升机(德国直升机之父安东·弗莱特纳设计,生产了三十多架,少数参战)
Fi-156(菲泽勒Fi-156鹳,1937年到1945年制造了近3000架,该型战机主要用于联络通讯)
Me-321滑翔机(竞标中胜过了Ju322滑翔机,得以量产)
Me323运输机(以m-Me-321滑翔机为基础衍生而成)
并未大量生产的的直升机与旋翼机:FI184、FI185实验性直升机、FI265实验性直升机、FI-282直升机
齐柏林伯爵号航母(一战时齐柏林飞艇威压伦敦,二战时齐柏林航母港口待机,当初德国在参观了日本赤城号后决定建造类似的航母,制定了ABCD四个航母的建造计划,却只完工了齐柏林,作为德军二战唯一的航母,其并无机会参战,战争末期自沉,后被苏军打捞起作为靶舰)
俾斯麦级战列舰(2艘,俾斯麦战列舰:曾击杀胡德号,单挑大半个英国皇家舰队的军舰,其沉没促使德国在二战中转向了狼群战)
提尔皮茨号战列舰:俾斯麦号的姐妹舰,由于其出世时俾斯麦已沉,结果该舰长期在北海一带保船制敌,因而几乎没有战绩,最终在战争后期亡于空中打击)
沙恩霍特级战列舰(2艘,沙恩霍特号、格奈森瑙号,也叫巡洋舰,但其实已经可以算是战列舰了,沙恩霍斯特号巡洋舰有击沉过英国航母光荣号的战绩,1942年2该级舰与欧根亲王号共同强通英吉利海峡,两舰都被水雷击伤,沙恩霍特修复后在战场上被飞机轰沉,格奈森瑙号因又被击伤,最终一直无法出港,最终在战争中自沉)
(这2舰算是德国在凡尔赛条约后重整武备的开始,两舰是在1936年下水的)
格拉夫斯佩号(施佩伯爵号,或格拉夫斯佩海军上将号):纵横南大西洋的袖珍战列舰,最终被三艘英舰围攻击伤,选择了自沉
H级战列舰计划(Z计划的内容,由于二战的爆发,这个计划未真的实施)
科隆号巡洋舰(3艘,20年代设计,由于当时仍然受到凡尔赛条约的重量限制,该型舰使用了焊接代替铆接的方式建造,导致抗疲劳性有所缺陷)
柯尼斯堡级轻型巡洋舰:柯尼斯堡号、卡尔斯鲁厄号、科隆号
希佩尔海军上将重巡(重巡先驱之一,1939年服役,该级战舰计划建造5艘,然而只服役了3艘,希佩尔海军将军号最终在被飞机击伤后选择自沉)
希佩尔海军上将级重巡洋舰:“希佩尔海军上将”号、“布吕歇尔”号、“欧根亲王”号
轻型巡洋舰:“埃姆登”号、“莱比锡”号、“纽伦堡”号
辅助巡洋舰:“亚特兰蒂斯”号、“奥利安”号、“科罗内尔”号、“汉萨”号
1934A级型驱逐舰(Z5级,1935年动工,总计12艘,德国投降后还剩5艘)
1936A级型驱逐舰(Z-17级,有6艘,1940年首战,挪威纳尔维克号之战中5艘战沉)(1936A型驱逐舰、
VII级潜艇(因为编号为U的缘故,一战二战的德国潜艇通称U艇,二战时代的狼群战术令U艇名声大噪,VII级是二战期间执行这种战术的主力,同级数量有703艘,狼群:德军封锁英伦三岛,以及截断北大西洋海上交通线的利器;在邓茨的狼群战术影响下,U艇受到了德军的重视,在俾斯麦号战沉后,第三帝国几乎将海军资源都押到了这一战术之上)
XX1潜艇(二战后期德军研制的潜艇,而,数量大约有1百多艘,是VII级狼群战已然因英美反潜能力增强而落伍后,德军在该方面的最后尝试)
ⅡB型潜艇U-7——U24、U-120、U-121
ⅩB型潜艇U-116——U-119、U-219、U-220、U-233、U-234
ⅩⅠⅤ型潜艇U-459——U-464、U-487——U-490
ⅩⅩⅢ型潜艇U-2321——U-2369、U-2371、U-4701——U-4707、U-4709——U-4712
ⅩⅤⅡA型潜艇U-792——U-795 一战时,德国就试图研究航空母艇,使用U-12潜艇起降FF.29水上侦查机,但该尝试未能取得实际军事价值层面的成效。
1939年,纳粹德军计划建造了Type XI级巡洋潜,可搭载水上飞机,开战后计划取消。
此后德国使用Fa-330等旋翼机搭载IX级潜艇,不过其实战效果并不是很佳。
SD-2蝴蝶炸弹(因为形状的原因而有了这样的绰号,一般用于空炸,是一种可延迟引爆的炸弹,也是集束炸弹的先驱之物,在轰炸伦敦时,英国人对于这种炸弹极为厌恶)
航弹:SC高爆弹:SC50 SC250 SC500 SC1000 SC2000 SD系列半穿甲弹 SD500 SD1400 SD-2是集束炸弹中的蝴蝶炸弹;PC系列穿甲弹 PC500 PC1000 PC1600 PC1800
不过,欧洲战场交战方均对毒气战较为熟悉,故而二战欧洲战场未再出现毒气的大规模战用。
第三帝国主要将毒气用于毒杀被关押到集中营里的人。‘
V2导弹(可以攻击伦敦的中程导弹,世界导弹武器鼻祖,1944年开始,造成了英国方面3万人的伤亡)
德国瀑布防空导弹:地对空导弹,在V2导弹基础上设计的,原计划用这款武器对抗战争末期盟军的大轰炸,算是现代防空导弹的前辈武器,比如苏联的萨姆1便有可能借鉴了瀑布导弹的技术,当然最终未能研制成功。
V-1导弹(复仇兵器1号,是一种巡航导弹,使用陀螺仪制导,也参与了战争后期对伦敦的轰炸,有嗡嗡炸弹、机器人炸弹的绰号)
V3超级火炮(V系列最神秘的武器计划,作为复仇武器的疯狂之作,后世也将其称为千足蜈蚣炮,不过这个计划当然也并未取得成功,止步在了建设阶段)
Werfer-Granate21火箭发射器(1943年开始被空军使用,用来破坏盟军的空中密集阵)
BV-246空地导弹:最早的反辐射导弹:战争末期的小萝卜头计划为这种导弹添加了反辐射任务,成为了BV246冰雹反辐射导弹,当然最终未能来得及运用。
Fritz X(弗里兹X):反舰导弹:,手动瞄准线指导,部分德军空军运用该武器攻击过盟军军舰。
德国X-4空对空导弹(空空导弹的早期样式,德军在二战末期将其投入到战场之上,二战后期德军开始大量应用空中火箭弹,最终催生出了最早的空空导弹武器)
X-7“小红帽”反坦克导弹(基于X-4与穿甲弹的结合)
火百合地对地导弹(有跨音速的F25、超音速的F55,两个版本,未能装备部队)
“莱茵女儿”地对空导弹(有R1与R3两型号,未能装备部队)
HS-117“蝴蝶”地对空导弹(未来得及装备部队)
HS-293空舰导弹(赫伯特·A·瓦格纳团队研制,滑翔炸弹)
防空铁拳(便携式对空导弹,而且是世界第一款,战争后期使用,在柏林战役期间,该武器其实是普遍用来打击地面目标,而非攻击空中目标)
Torpedo Fish空舰导弹(雷鱼,未能投产)
聚合导弹系列:(第一枚液态火箭)、A2、A3、A4(之后的V2)A5、A6、A7、A8、A9/A10(计划攻击到美国的一个型号、A11(三级火箭)、A12(四级火箭)(越到后面,越是仅停留在理论计划阶段)
G7es鱼雷(U型潜艇在1943年后开始使用的声导鱼雷)
轨道战术武器:银鸟、太阳光束(都是停留在图纸上的二战狂想)
导弹武器多是德军在战争后期投入使用的,其中V2最具代表性,其余的类型大多未投入使用,或列装数量有限,故而对于战争局势的影响也非常有限。
Fieseler Fi103R Reichenberg
载人导弹(飞行速度过快,已经不能算飞机了,纳粹帝国末期研制,疑似是一种自杀式武器,然而并未投入实战)
(分为三个小组,分别是柏林B、戈托夫G、莱比锡L)(海森堡主导)(铀俱乐部雇佣的科学家在其中发挥着作用)(1939年发现核裂变,然后研究又被搁置,此后又因为数据计算错误、盟军的破坏计划的缘故,直到战败,德国也未能真正研究出核武器) (当然由于这个计划的存在,以及爱因斯坦等科学家的建议,故而美国在核武器研究领域变得极为积极,最终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持有核弹的国家)
破坏挪威德国重水厂(1942年第一次未能成功的行动:松鸡行动,1943年第二成功的行动:冈纳赛德行动,英国特种部队执行)
战时,美国制定了阿尔索斯任务,由负责曼哈顿计划的格罗夫斯负责,以扼杀第三帝国核武器研制成功的可能性作为主要目的,进行情报收集、军事破坏、刺杀等行动。 战争最末期,美国又进行了回形针行动,大量收集了第三帝国的科研人员与科研资料,没收了大量的第三帝国的科技遗产。
二十七,都市传说型武器(传说中的武器;处于研制状态而未能投入战场的主战武器;投入战场时间过短的主战武器)
黑豹坦克底盘的蟋蟀炮:蟋蟀12型、蟋蟀15型、蟋蟀17型(有一辆接近完工的样车,战争中被英军俘获)
九号陆地巡洋坦克、十号坦克(都是仅在传闻之中存在的德军坦克计划方案,甚至可能是欺敌方案)
七号狮式(1942年取消生产,停留在计划阶段的超重型坦克,之后出现了那只伪装成老鼠的猛犸象——鼠式坦克)
陆地巡航者P.1500怪物(停留在设计阶段的超重型自行火炮)
别隆采圆盘(该事物几乎等同都市传说,主要是后世依据一些相关文件的捕风捉影;其实后世也有国家研究过碟形飞行器,但从形状上来说,此类飞行器虽然罕见,但也并不是非常离奇)
DO-335战机(二战最快的活塞螺旋桨战机,一种前后安装螺旋桨的怪异战机,由于其出现时间过晚,最终未能及时赶上参战的最后机会)
DO19、JU89、HE-177(德军的大型轰炸机计划之中的产物,也叫乌拉尔计划,在主持该项目的韦弗死后,德国对这个项目开始不再受到重视,最终德国研制的大型轰炸机几乎都停留在了试验机阶段)
JU-287重型轰炸机(世界第一种前掠翼军机,造型相当独特,是二战末期德国的尝试)
BV-141侦察机(一款不对称军机,属于是设计较为奇特的军用机,可执行侦察与轻型轰炸任务,设计师理查德·沃德作品,然而最终德军并未采用该飞机方案)
Ar234(阿拉多234,闪电,第一款喷气式轰炸机,参战太迟,而未能有效,除了闪电外,还有狗鱼这个绰号)
Me-262喷气式战机(绰号飞燕,人类历史上第一种喷气式战机,战争后期才作为拦截战机使用,总计生产了1千4千多架)
HE-162喷气式战机(也名为火蜥蜴,德国最后的喷气式战机,帝国败亡前夜的产物,当时,在看到Me262取得一定战果后,德国试图制造一种轻型的喷气战机,是可以降低飞行员培训时间的国民战斗机,可以快速上手)
福克“黄鲷鱼”飞机(在机翼上开个洞,里面放螺旋桨)
Ar555(阿拉多555,喷气机,在美国参战后,德军意图轰炸美国本土的狂想产物,最终产生了这样一款概念式轰炸机,计划采取当时较少见的飞翼布局,当然最终这款武器并未研制成功)
E-560、P-178轰炸(涡轮喷气式俯冲轰炸)、DFS-194实验机(火箭动力,Me163的前身)、DFS-228侦察机(火箭动力)、DFS-346科研机(火箭动力)、TA-183战机(乌鸦,后掠翼涡轮喷气)、TA-283(后掠翼冲压喷气)、He-280(第一款涡轮战机)、He-343轰炸机(Ar234的前身)、Ho229战机(霍顿H.IV,大约造了3架,涡轮喷气机,第一种具有匿身性能的战机,受到戈林喜爱,最早的飞翼布局机)、Hs-132(喷气拦截机,制造了3架)、霍顿H.XVIII轰炸机(以Ho229战机为基础)、EF-128战机(涡轮喷气机计划)、EF-132轰炸机(涡轮喷气机)、JU-287(前掠翼涡轮喷气机,同样是造型奇特的类型,毕竟掠翼多是后掠,而过去的老式机都是平角)、利皮施P.13a拦截机(超音速冲压喷气三角翼拦截机计划)、LippischP.13b(超音速冲压喷气三角翼拦截机计划,利皮施P.13a拦截机之后)、Bf-109TL战斗机(Me262战机的后备替代方案)、MeP.1101战机(可变后掠翼,有原型机,后被美国俘获,并制造了x-5)、MeP.1106战机(以MeP.1101战机为基础的一套设计方案)、SK P14战机(冲压喷气式紧急战机)、So-344战斗机(只造了模型,是可以把机鼻当火箭打出的战机)、齐柏林飞行铁拳拦截机(火箭动力超短程拦截机)、齐柏林冲压机(一款冲压引擎“冲撞式”拦截机)
FW Triebflugel(喷气机,德军计划生产的一款垂直起降战机,也属于是二战时期的德国脑洞武器,当然仅仅停留在了实验阶段,与大多数的德国二战脑洞武器的命运一样)
BA-349战机(火箭推进战机的非跑道起飞战机,二战末期第三帝国的脑洞狂想,其代号为“蝮蛇”,也可以称“水游蛇”,当然最终未能在战场上发挥作用,只进行了一次试飞)
(这些喷气机的研制要么停留在了原型机阶段,要么是停留在了模型与图纸阶段,都只是计划产物,而非实战工具)
V3超级火炮(V系列最神秘的武器计划,作为复仇武器的疯狂之作,后世也将其称为千足蜈蚣炮,不过这个计划当然也并未取得成功,止步在了建设阶段)
二战德国航空业的 领先技术:喷气机、火箭、前掠翼、变后掠翼、最早的飞翼布局、璇翼机
德国直到战败前夕,在火箭技术与喷气机技术上仍然处于领先地位。
由于战事压力,德军急于寻求改变战争局势的终极武器,于是乎将许多成本都投入到了超前研究领域,在航空领域制造了各种飞行器计划。
甚至出现了Ar555这种跨洋轰炸计划与H0229这种二战时代极为前卫的飞翼布局设计,
以及一些采用火箭与喷气动力的垂直起飞战机设计方案。
同时,由于对“奇迹武器”的渴望,也促使德军在装甲坦克方面提出了许多巨型坦克方案。
当然,现实终究不是科幻小说,狂想也终究是拯救不了第三帝国的。
停留在设计阶段的U型潜艇:火箭U型(弹道导弹潜艇)、XVIII级、XXIV级、XXVI级(战争结束前,有几辆在建)、XXII级(滨海)、XXV级(全电动,滨海任务类型)、XI级(航空潜艇,1939年建成四艘,后因战争爆发取消)
皮带扣手枪(一名叫路易·马奎斯的设计者设计的,用于近战偷袭)
毛瑟制造厂(轻武器方面)(最早历史可追溯到1811年的一个皇家兵工厂,来自该兵工厂的毛瑟兄弟后来开办了毛瑟公司,并且在1867年设计出了第一支毛瑟枪,而毛瑟枪后来成为了德国的主力枪型;战后,毛瑟公司势微,后来的H&K公司成为了战后德国的主要轻武器供应,毛瑟则归于了莱茵金属)
大众公司(1936年创立,汽车厂,战时生产廉价军车,战后生产甲壳虫;二战时,德国提出了廉价大众车计划,费迪南德·保时捷主持了这个工作,故而有了大众公司的成立)
保时捷公司(1931年成立,费迪南德·保时捷创立,这位保时捷博士与阿道夫关系密切,使得其深度参与了二战的德国军工领域,生产了著名的费迪南坦克歼击车,战后被大众收购,这两个公司本就是保时捷家族背景下的两大公司;主持了大众合并保时捷的人物是费迪南德·皮耶尔,此人是保时捷创始者的外孙,曾被保时捷开除,而后在大众之中成为首席执行官,最终完成了两家公司的合并事业)
宝马(1916年慕尼黑创立,1923年,宝马摩托公司创立,1928年收购埃森那赫汽车厂,从此投身汽车产业)奥格斯堡机械工厂(鲁尔区的铁制品加工厂发展而成,1897年,是制造黑豹的工厂;战后生产了些大卡车)
莱茵金属(1889年创立,工程师勒哈尔德创立,战时产业包括了各种炮与各种装甲车以及坦克,战后也依旧是德国军工方面的重要部分)
梅赛施密特(飞机制造。1923年,威利·梅赛施密特创立;战后合并入欧洲航空防卫暨太空公司)
奔驰(卡尔·本茨是汽车的发明人,奔驰后于戈特利布的戴姆勒公司合并,二战时负责造发动机,二战后作为知名汽车品牌存在)
克虏伯公司(造炮名家,1812年阿尔弗雷德·克虏伯创立该公司,从19世纪时便已经是将克虏伯炮推广出去了;战争结束后,与蒂森公司合并)
亨舍尔(1922年成立,恩斯特·亨舍尔创立,飞机制造,第一架喷气机的制造商,后来被综合航空技术制造公司合并)
容克斯飞机公司(创立于1895年,一战时便是飞机制造领域的先进,二战时继续制造飞机,战争结束后在1958年并入梅塞施密特-伯尔科-布洛姆(MBB)财团。80年代末,MBB被德国宇航公司(DASA)收购,90年代,更名为戴姆勒-奔驰宇航公司,是如今欧洲宇航防务集团(EADS)的前身)(阿道夫上台后,容克斯的创始人胡戈·容克斯被捕,后在监禁中死去,在其被控制后,德国以国有控制的方式令该公司为战争服务)。
(驾驶俯冲轰炸机的德军王牌;有东线之鹰的绰号;战争工作狂;一条腿在战争中残疾,战后去往了南美)
第2名,埃里希·哈特曼上校(取得了352架次的巨大击落数战果;娃娃脸空中杀手,有来自南方的黑色魔鬼之称号;战后被苏联方面关入大牢,后又在政治谈判中被移交给了西德)
第3名,格尔哈德·巴克·霍恩少校(战果301架次,战后加入西德方面)
第4名,京特·拉尔中尉,第5名,奥托·基特尔中尉(1942年在战场上被击杀)
第6名,埃里希·鲁道弗少校,第7名,阿道夫·加兰德中将,第8名,海因里希·埃尔勒少校,第9名,约翰内斯·施坦因霍夫上校
(二战中,德国空军最多产王牌飞行员,其中佼佼者击杀数量往往在两百架到三百架之间,这一点在其他国家中极为罕见)
(早在一战时,德国就是一个多产王牌飞行员的国家,比如红牛男爵利希特霍芬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而二战时期的德国空帅戈林也曾在一战中作为有名的王牌飞行员上阵)
米歇尔·魏特曼(此人名头在战时变得极为突出;从波兰战役时就比较活跃,后期也是虎式坦克的指挥者,1944年被终结)
奥托·卡尔乌斯(虎坦的优秀指挥者,1944年,马利沃诺斯村战斗中指挥两辆虎式足足摧毁了50多辆苏军坦克,此战为其生涯最强势一战,战争末期向美军投降)
库特·肯斯佩尔(名气相对不高的德军王牌坦克手,驾驶虎王坦克,在战争末被苏军击杀)
马蒂亚斯·海岑诺尔(在西线对盟军造成了较大的杀伤)
特种部队指挥者:奥托·斯科尔兹内(地狱救魔者,执行了营救墨索里尼的橡树行动,以及挟持匈牙利的铁拳行动,以及破坏盟军后勤线的格里芬行动,本人有欧洲最危险的男人这一绰号,德军战败后逃亡阿根廷)
海恩·塞弗罗(有奥马哈海滩怪物的绰号,因他的机枪扫射,使得盟军登陆部队遭受了一定的损失)
京特尔·维岑茨(德军的单兵反坦克能手,单人摧毁了二十多辆坦克)
阿尔弗雷德·约德尔(国防最高统帅部统率者,1946年被处决)
威廉·凯特尔(国防军最高统帅部统率者,1946年被处决)
弗里德里希·保卢斯(第六集团军司令,斯大林格勒战役最后阶段向苏军投降)
保罗·路德维希·埃瓦尔德·冯·克莱斯特(也是东线前期较为活跃的装甲进攻指挥者,作为A集团军司令,东线德军困难时期作为曼施坦因的辅助者出现,1944年与曼施坦因一同被解职,1954年在苏联监狱去世)
威廉·里特尔·冯·勒布(巴巴罗萨作战中的北方集团军指挥,列宁格勒围城战的发起者,也是较早发起防御作战的德军将领,因巴巴罗萨攻势不利的缘故,李布也被解除了职务)
德·冯·伦德斯泰特(西线镰割盟军时,其统率的A集团更是主攻部队,东线开战后担任南方集团军指挥,完成了包括基辅战役在内的前期重大战役,却因为其主张后撤缓兵,而被解职;1942年接替埃尔温·冯·维茨莱本负责西线,盟军诺曼底登陆后又一度被解职,1944又再度出任此职位,发起伦德斯泰特攻势,最终形成了突出部之役,在进行最后的赌博后,德军彻底失去了一战之力;1953年伦德斯泰特死于心脏病)
京特.冯.克鲁格(其率领的4集团军在早期西线战场隶属于伦德斯泰特A集团军,在东线则属于中央集团军,东线早期与古德里安非常不和,接替1941年底被解职的博克,担任了中央集团军总司令,此后负责了该集团军防守与退却时期的指挥工作 ,1944年7月,他又接替格尔德·冯·伦德斯泰特元帅成为德国西欧战场总司令,依旧未能挽救败局,最终将指挥权交给了莫德尔后卸任归国,由于遭到内部猜忌等原因,克鲁格于1944年自杀身亡)
约瑟夫·迪特里希(警卫旗队的指挥,在东线负责过装甲部队,后期在西线的战役参与率较高,与隆美尔在这个时期有过配合,战后被判终身监禁,后减刑为25年刑)
格奥尔格·冯·屈希勒尔(属于北方集团军,1942年到1944年任职北方集团军司令,战后被审判,在50年代被释放)
费多尔·冯·博克(1941年任中央集团军司令,1942年任南方集团军是,之后因主张撤退被解职,1945年被飞机扫射而死,成为了唯一被盟军击毙的德军元帅)
埃里希·冯·曼施坦因(德军装甲战的开拓者之一,闪电战的策划人,其制定的曼施坦因计划使得英法军主力遭到了极大重创,东线战场上指挥了11集团军,攻占了克里米亚半岛,还北上攻击列宁格勒,在斯大林格勒战役后,曼施坦因成为了新的南方集团军指挥,同时他也成为了德军稳重东线局势的关键指挥者,然而最终也只是将局面的崩溃拖延到了1944年,而他也最终遭到了解职,战后作为战犯被判处了监禁)
埃尔温·隆美尔(沙漠之狐,参与了北非诸多战役,以及后期的西线作战,因720一事儿被牵连,最终被逼死)
沃尔特·莫德尔(被誉为德军的防守战专家,属于中央集团军,莫斯科战役失败后,拯救了第9集团军,1944年取代屈希勒尔成为北方集团军司令,此后又取代了曼施坦因,接任了被改编为北乌克兰集团军群的南方集团军,此后还同时指挥了中央集团军群,然而随着战事的紧迫,东线最终还是步步败退,此后莫德尔也被调往西线负责指挥,战争最末期在鲁尔工业区自杀)
哥特哈德·费多尔·奥古斯特·海因里希(官至大将,仅次于莫德尔的防守大师,在面对索科罗夫斯基等人组织的攻势时,他的防守使得苏军蒙受了重大伤亡)
海因茨·古德里安(闪击战之父,官至大将,苏德战争中担任了攻击莫斯科的最重要任务,然而却因莫斯科战役的失利,在德军进攻势头还较为猛烈的阶段里遭到了撤职,斯大林格勒战役后复出主持装甲兵建设工作,战争后期担任总参谋部长,却又因与最高层的严重分歧而被撤职,战争末期向美军投降)
赫尔曼·霍特(与古德里安一样,也是德军重要的装甲先锋,1943年因战事不利而被解职,战后被囚禁6年)
沃尔特·温克(德军中的后起之秀,可以算是古德里安的学生,柏林战役时,德国当局将温克与施坦因纳视为是为数不多的救星,他率领12集团军在苏军手中救出9集团军后,撤向了西线向美军投降)
赫尔曼·戈林(核心成员,一战时的王牌飞行员,二战时的空军指挥,在被判绞刑后自杀)
阿尔贝特·凯塞林(空军元帅,二战的最后阶段还担任了西线的总指挥,战争后遭审判,在50年代被释放)
克特·司徒登(第一空降军司令,战争末期被英军俘虏,1948年获释)
罗伯特·冯·格莱姆(第六航空队司令,1945年成为空军总司令,1945年自杀)
沃尔夫拉姆·冯·里希特霍芬(历任第八航空军军长、第四航空队司令,1945年去世)
埃里希·雷德尔(提出了海军Z计划,计划组建大舰队,不过因二战的爆发,他的这个计划并没能如愿,其指挥方针偏向以巡洋舰破坏交通线,因俾斯麦号的沉没,德国对他的主张失去了兴趣,开始重视重视邓尼茨的潜艇战策略,雷德尔也最终在1943年辞职,战后遭到审判,在50年代获释)
卡尔·邓尼茨(取代了雷德尔,构建了狼群战术,二战末期短暂成为了总统,之后服刑十年后获释)
维尔纳·冯·弗里奇(德国陆军上将,1939年,攻波兰时亡)
斯蒂芬尼·冯·霍亨洛(德国间谍,在英国与美国曾有活动,战争中因遭到怀疑,而被美国扣留,战后返回德国,其事迹在战争前后鲜为人知,战后多年,经过对战时档案的研究,此人的间谍事迹才开始被世人了解)
奥古斯丁·普热乌奇尔(以捷克飞行员的身份进入英国,其真实身份为德国间谍,且在1941年驾驶飓风机投德)
小胡子、戈培尔(曾任总理,主管宣传起家)、戈林(空帅)、希姆莱、海德里希(盖世太保,1942年在捷克遇刺身亡)、马丁·鲍曼(负责工程方面的事务,是希特勒的宠臣)、鲁道夫·赫斯(一度出任副元首,但后来失宠,甚至最后独身在1941年跑到了英国,试图通过冒险讲和的方式重赢希特勒的重视,结果反而被英国拘押,成为了最天真的一个纳粹头目,战后被判刑,1987年在监狱中发现被吊死)。
帝国覆灭之际,小胡子、戈培尔自杀,戈林与希姆莱在被拘捕后自杀,马丁·鲍曼死在了逃亡路上。
小胡子在1933年上台,一步步将德国变成了他的野心工具。
最终颠覆了魏玛共和国的秩序,利用1933年的国会纵火案彻底获得了霸占一国的控制力。
1934年,发动长刀之夜,以此清理门户,曾经武力负责人罗姆被干掉,其统率的冲锋队也便成为了政治牺牲品。
此举使得阿道夫与国防军之间有了合作的前提,方便希特勒进一步地控制德国军队。
帝国师(保罗·豪赛尔为师长,1939年建师,参加了东线前期的重要战斗,在返回后方修整后,后期开始作为装甲师活跃在东线,诺曼底登陆战时也处在西线作战,1945年则返回东线,在匈牙利与苏军交战,在维也纳防御战时,该师最后进行了较激烈的作战,之后主力覆灭)
大德意志师(前身是首都卫戍团,1939年改编为大德意志步兵团,1940年西线首战,在东线战场上,这个部队是进攻到最靠近莫斯科的军队,1942年整编为师1943年因损失过重被调下,1944年返回东线,转战南部与北部,最终在1945年基本被消灭)
维京师(被视为是德国二战中最能战的外籍部队,首任师长施坦因纳对于该师的战力成形起到了关键作用,成员多来自北欧,入侵苏联时隶属南方集团军,在高加索地区、哈尔科夫地区、第聂伯河地区进行过作战,战争末期多次被围攻,1945年在捷克斯洛伐克向苏军投降)
近卫师(最早是警卫旗队,很早便参与作战,1941年参加了对南斯拉夫与希腊的作战,并在此后被升级为师,巴巴罗萨行动时隶属南方集团军,1942年夏季回国改编为装甲掷弹师,1943年返回东线,参与哈尔科夫争夺战,此后近卫师被在一段时间内被调往意大利,再次返回东线后损失过重,又被调往后方。1944年被升级为武装党卫队装甲师,在西线参加了阿登反击战,又去匈牙利参与冬季春醒作战,战争末损失过重,主力几乎不复存在)
骷髅师(1936年正式得编,1939年正式成师,苏德战争时,在北方集团军,也参加了东线的哈尔科夫战役、库尔斯克战役、阿登战役,1945年在匈牙利作战,战末向美军投降)
第一装甲师(台风行动中距离莫斯科最近的部队,后被布置到了巴尔干一带,此后再度返回东线,战争在奥地利向美军投降)
第三装甲师(德军早期装甲师系列之一,闪击战中大放异彩,东线时也是逼近了莫斯科的一路德军,1942年从中部调往南部作战,参与了高加索作战、哈尔科夫作战,1945年撤到奥地利向美军投降)
第七装甲师(有魔鬼师的绰号,巴巴罗萨行动中隶属中央集团军,战争后期调向波罗的海的东普鲁士,甚至不得不从海路撤军,1945年投降)
第一山地步兵师(有高加索山鹰之称,1942年夏季攻势中在高加索一带的较高海拔地区作战,此后又被调往南欧等地,1945年撤往奥地利向美军投降)
第一伞兵师(1943年组建,参与了西西里战役,战争后期负责防守卡西诺山地;在第一伞兵师之前,德军战斗序列之中则有第一伞兵团)
(二战德军也是重视伞降作战的部队,第一伞兵团参与的二战前期克里特岛空降作战算是二战德军的一场典型的伞兵战,然而这场华丽的作战却给德军带来了沉重的损失)
第十一装甲师(1940年组建,早期东线战场上曾在南部与中部作战,1942年是在顿河集团军中试图为第六集团军解围的部队之一,此后其在罗斯托夫一带的作战,使得A集团军未被苏军切断在高加索,战争后期转战西线,最终陷入鲁尔包围网,最终向美军投降)
第三装甲掷弹兵师(在东线的北部、中部、南部都进行了作战,斯大林格勒战役中,与保卢斯的第6集团军一道被歼灭,重建后在西线作战)。
第二十一装甲师(隆美尔的一把利刃,在北非一度损失殆尽,进行了重建后在西线作战,战争最后期参与柏林战役被全歼)
第十二装甲师(1943年组建,由于主力成员几乎全是未成年,故而有了婴儿师的绰号,一度在西线给予了盟军很大的杀伤,战争末期投降)(这些少年兵的残酷程度甚至一度超过了正统的成年军人,这支部队的出现本身就代表着帝国在覆灭前的疯狂)
(1941年创办,最初由勒布指挥,后换成了屈希勒尔,以及莫德尔等人,这个集团军在战争中长期围攻列宁格勒,保罗的海攻势后被包围在“库尔兰口袋”,战争末期,北非集团军群也被改称库尔兰集团军群)
中央集团军群(该集团军群最初形成的原因在于对莫斯科作战,1944年全面崩溃,战争末期中央集团军群被改称,北方集团军群,A集团军群则被称为中央集团军群,历任指挥有克鲁格、布施、莫德尔莱因哈特、舍尔纳等人)
南方集团军群(斯大林格勒战役与库尔斯克战役后遭到重创,后改为北乌克兰集团军群,历任指挥有伦德斯泰特、赖歇瑙、博克、曼施坦因、弗里斯纳、沃拉赫等人)
(早先西线战时,德国便以字母标注集团军群,对苏作战时,则以三个方向的集团军标注为中心)
(600万犹太人、200万波兰人、400万其他人)
(种族灭绝计划的最主要部分,所谓的最终解决方案)(水晶之夜后,掠夺财产的暴行被普遍化)(反犹;1941年万湖会议后,灭绝人口计划被正式提出)
老鼠路线(也有人将其称为老鼠计划,即德国战败前夕,第三帝国秘密帮助其内部重要人员逃离欧洲的计划)
(二战后,不少的第三帝国分子都逃亡到了南美,其中甚至包括许多犯下严重战争罪行的人)
对希特勒刺杀行动:7-20密谋案:(施陶芬贝格在1944年实施,差点将希特勒炸死在狼穴内,然而因炸弹引爆前被意外挪动,最终该计划以失败告终)
(该计划利用了德国内部的预留紧急方案:瓦尔基里行动,政变方试图通过利用这个紧急方案,取得兵权,但因为阿道夫本人并没有真的死掉,所以政变失败)
阿勃维尔(德国军情局,1944年被并入国家安全部)
虽然秘密警察制造了大量恐怖氛围,但二战德国的情报战能力却并不佳。
密码工具:恩尼格玛机(德国军事密码体系的结晶之作,大战前期为德军的密码战起到了关键防护作用)(然而后来,英美还是掌握了破译的方法,盟军将破译出来的这套密码称为ULTRA)(战争后期,由于英美在计算机技术上的开创,密码战中,德国更是落到了下风)
白色方案(1939年,德国对波兰发动侵略战争的代号)
黄色方案(1939年到1940年,德国对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的作战行动)(德军内部初始有哈尔德计划与曼施坦因计划的争议)
镰刀行动(1940年,德军进攻荷、比、卢、法的作战,第一阶段攻势,非正式名称)
威赛尔演习(1940年,德军入侵北欧的行动,攻击了挪威与丹麦)
红色行动(1940年6月,德军索姆河进攻战役的代号,也就是法国战役的最后阶段)
枞树行动(圣诞树行动,德军为入侵瑞士而制定的方案,然后因感到攻击该中立国收益太低,故而德军取消了该计划)(未实施的计划)
盖特鲁德(1939年到1940年,德国制定的入侵土耳其计划代号,未实施)(未实施的计划)
菲利克斯(赫库莱斯,1940年,德军夺取直布罗陀的计划,但因水星计划德军空降兵损失太重的缘故,最终也未实施)(未实施的计划)
鹰(德空军1940年对英的空战代号,引出了大不列颠激烈空战)
马丽他行动(1941年春,德军攻击南斯拉夫与希腊的作战行动)
惩罚行动(1941年4月,德空军轰炸贝尔格莱德的行动,攻击南斯拉夫)
水星(德军在1941年5月到6月空降克里特岛战役)
海狮(1940年,德国对英的登陆战,然而因大不列颠空战失利,而未实施)(未实施的计划)
绿色方案(德军占领中立国北爱尔兰的计划,最终未实施)(未实施的计划)
巴巴罗萨行动(初名弗里茨行动,是侵苏作战计划,1941年6月22日发动)
三头犬计划(三头狗计划)(德舰队在1942年2月穿越多佛而海峡突进北海的计划)
安东行动(1942年,德军占据法国南部的行动代号,此前这个计划叫阿提拉计划)
赫尔克里士计划(1942年,德意进攻马耳他的作战计划)
腓特烈一世计划(1942年,德军在夏季攻势中于哈尔科夫突击作战的计划)
腓特烈二世计划(1942年,苏德战场南线攻势作战计划)
鼠曲草计划(白山花行动,1942年,德军夏攻高加索的作战几个号)
不伦瑞克行动(1942年夏季进攻斯大林格勒与高加索地区的计划,该计划原名蓝色计划)
克劳塞维兹(1942年,德军在东线夏季攻势第二阶段的作战代号)
齐格菲行动(1942年夏季,对斯大林格勒方向进攻的作战代号)
苍鹭行动(1942年夏季,向斯大林格勒方向实行突击的作战计划)
冬季风暴(1942年12月,德军试图解救斯大林格勒被围的集团军的作战)(斯大林格勒堡垒区)
霹雳行动(1942年12月,德国被围部队试图突围的行动)
堡垒行动(城堡行动,1943年,德军在库尔斯克作战的行动)
阿拉里克行动(1943年8月,德军从法国调兵占意大利的行动)
橡树行动(1943年9月,德军营救墨索里尼的行动)
轴心行动(1943年,德军占领意大利的一系列作战)
狮鹫(格赖夫,德军在1944年12月在阿登战役中的特别行动代号)
海狮计划(登陆英国的作战计划,然而因大不列颠空战未达成满意效果,在制空权不足的情况下发动登陆风险过高,德军最终放弃了这个计划,转而发动了巴巴罗萨)
枞树行动(圣诞树行动,德军为入侵瑞士而制定的方案,然后因感到攻击该中立国收益太低,故而德军取消了该计划)
盖特鲁德(1939年到1940年,德国制定的入侵土耳其计划代号,未实施)
菲利克斯(赫库莱斯,1940年,德军夺取直布罗陀的计划,但因水星计划德军空降兵损失太重的缘故,最终也未实施)
绿色方案(德军占领中立国北爱尔兰的计划,最终未实施)
岛屿灭绝计划(马达加斯加计划,也就是其征服世界之后的超大型岛屿集中营计划)
饥饿计划(执行了一部分,针对东欧,若得逞,该计划会导致几千万人死亡)
大不列颠之战(1940年,8月12日到10月31日,德争夺制空权未成)
德国武器装备背后的设计工艺堪称精湛,在工业史上具有很高的历史地位。
纵使武威强悍、天下无双,穷兵黩武也仍然只会是一条通往地狱的绝路。
评论区
共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