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浩大洋环流水,浪花淘尽兵卒,尖端科技又更新,列国今犹在,不见当年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史上一场最大规模的战争,也是各国的科学技术、军事谋划、政治韬略相互碰撞的一场终极对决。
在大半个世界都被战火覆盖之时,正义与野心彼此交织,战略与阴谋相互博弈,执权者竞相施展手段,执枪者血战惨烈沙场。
最终这场大战塑造了后世已然非常熟悉的诸多国际政治规则,对今日亦有深刻的影响。
当然,随着时间的流逝,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的大众自然已经很难对上个世纪发生的这场大战感同身受了。
那段历史已经和其他历史往事一样,融入到了各种文化作品之中,成为了后世茶余饭后的谈资,也成为了银幕上的诸多形象,还成为了游戏手柄操作下的各种虚拟军事单位。
从电影、游戏、动漫等等流行文化中看军武,无论写实,还是虚构,皆为人类社会对于真实史诗的碎片记忆。
中国的抗战史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场伟大的抗争成功地将日寇拖入到了战争的泥潭之中,极大地促进了世界反法西斯事业的成功。
中正步枪(1935年生产,中国终于有了制式步枪,德国毛瑟M1924式的中国仿制版,巩县兵工厂最定名为二四式步枪,再改装的最终款为中正式)
美制:M1903春田步枪、M1卡宾枪、M1918(大多是租借法案后进入中国)
霍奇克斯M1914重机枪 MP18/28冲锋枪(中国称花机关)
毛瑟手枪(中国是使用德国毛瑟手枪最多,有“盒子炮”、“驳壳枪”、“匣枪”、“快慢机”、-“自来得”等绰号)
(民国二十年式82毫米迫击炮)(1932年,参照了法国布朗德1930年式81毫米迫击炮,金陵兵工厂制造)
(二战时,中国也是迫击炮的大使用国,82迫击炮是抗战中中国军队唯一能够在火力层面上压倒日军的武器,也是在数量上超过日军同类武器的武器)
(1941年装备,民国三十一年式60毫米迫击炮,抗战中的另一大中国迫击炮)
法制 “雷诺”FT-17轻型坦克(ZB-26机枪型)(东北军之中有一批)
英制 “维克斯-卡登·洛伊德”Mk VI超轻型战车 (30年代中央军有装备)
英制 “维克斯-卡登·洛伊德”(VCL) M1931 A4E12型水陆两栖轻战车后期型 (南京战车教导营)
英制 “维克斯-卡登·洛伊德”(VCL) M1931A4E12型水陆两栖轻战车 (南粤战车队)
广东防空处高射炮营英制 “维克斯”6T龙式履带牵引车
装甲兵团战车营战车第三连1排德制 “克虏伯”一号战车A型 (Sd.Kfz. 101)
德制 “豪须”SdKfz 222四轮装甲火力支援车改装型 (200师)
意制“菲亚特”L3/35超轻型坦克(陆军装甲兵第2团)
意制 “菲亚特” FIAT-3000轻型坦克 (20年代坦克)
苏制BT-5快速坦克 (30年代坦克,中国军队200师有装备)
苏制BA-6轮式战车(1938年与T-26坦克一起来到中国,因此中国得到了一定数量的BA-3/6/10)
美制M3A3“斯图尔特”(Stuart)轻型坦克 (1943年,驻印军得到了48辆)
美制M4A4“谢尔曼”(Sherman)中型坦克 (配发给了驻印军)
万国集成,二战前从苏德英等国买入了一些,二战中得到了一批美式战车
德制PAK37战防炮、德制SFH18型150毫米榴弹炮,德制37毫米战防炮
霍克II型苍鹰、霍克III型(BF2C)(美国寇蒂斯,抗战早期的中国战机,双翼战机)
格斗士战机(英制,抗战爆发后通过香港得到了36架,该型战机在抗战中击落48架日机,而自身也全部战损了)
伊-15、伊16(抗战期间,从苏联购置,也是苏联航空志愿队的用机,在中国于南京进行了首战)
I-153(1940年从苏联接手了一批,性能不足,无法改变当时零式较为强势的局面)
Hs123(德国最后的双翼机,抗战爆发后中国购入一批)
K-47德国(ju87俯冲轰炸的早期型,30年代购买了一部分)
CR.32战斗机(双翼机,意大利菲亚特,30年代中期研制,30年代中国购置)
Ba.27战斗机(意大利布雷达公司30年代研制,只有中国采购了一批)
P-26(波音产,其中的281型号于1934年进入中国)
CW-21战机(寇蒂斯-莱特于30年代后期研制,轻型拦截机,1939年运至中国,虽然是美制机,但只有中国与荷属印尼使用)
P-36(全面抗战前夕来到中国,中国空军使用的是外销型霍克鹰-75)
(p-40是中后期中国一方的主力机,也是美国援华飞虎队的用机)
P-51(1943年,第一批援华,1945年开始配属第十四航空队,战争最后期主动空中进攻的利器)
中国早期 XP-1 研驱一式机(中国的前掠翼机,抗战时期试飞,不过并未成为战力)
楚泰级:楚泰号、楚同号、楚有号、楚谦号、楚豫号、楚观号
顺胜级:顺胜号、义胜号、公胜号、诚胜号、勇胜号、仁胜号
沈阳军工厂、太原军工厂、汉阳军工厂、江南军工厂、上海兵工厂、琶江军工厂、巩县兵工厂。
第1名,李桂丹上尉(追授),三星星序,(总计击落了15架敌机,在武汉会战中血染天际;战争前期,李桂丹与高志航、刘粹刚、乐以琴共被称为空军四大金刚)
第2名,柳哲生少将,老五大队廿四中队长,九星星序,战果11架
第3名,王光复,三大队七中队,八星星序,战果8.5架
第4名,高又新,四大队副大队长,七星星序,战果8.5架
第6名,谭鲲上校,八星星序,三大队三十二中队,战果8架(另一说为9架)
第7名,刘粹刚少校,老五大队廿四中队长,战果7架(自称11架,官方战史上排名第四)
第8名,臧锡兰少将,三大队八中队,七星星序,战果7架
第9名,黄新瑞中校(追授),老五大队大队长,七星星序,战果7架
第10名,周志开中校(追授),四大队廿三中队长,五星星序,战果6.5架
第11名,乐以琴少校(追授),四大队廿一中队副队长,五星星序,战果6架
第12名,罗英德二级上将,空军第一路司令部参谋长,五星星序,战果5架
第13名,高志航少将(追授),四大队大队长,三星星序,战果5架
濒死杀敌强三娃(一名下士班长,1939年安义,重伤濒死之际,击杀日寇联队长饭野贤十)
曹锡(长沙会战中独身守阵地的中国机枪手,在全队战友战死的情况下,仍然击退了日寇的进攻)
宁亚川(因执行爆破任务而战功突出的八路军工兵战士)
安德林、张纶林(1938年,58师战防炮连中士安德林和同一个战防炮连的炮手张纶林,在日寇军舰通过长江乌沙闸时,二人炮打日舰,以此阻敌)
四行仓库守卫战八百人(是淞沪战役的最后阶段,战至最激烈时,士兵携炸药从楼上跳入日寇攻坚队中给予敌方大量杀伤)
肖万世(使用一根长矛参战的八路军士兵,在游击战中战功卓著)
吕俊生(八路军士兵,曾在白刃战中大量斩杀了日寇,甚至后来有了“活吕布”的绰号)
李安甫(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士兵,抗战史上的矮个兵王,多次暗杀日军官)
狼牙山五壮士: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1941年,河北)
投江八女:冷云,胡秀芝、杨贵珍,郭桂琴、黄桂清、王惠民、李凤善、安顺福。(1938年,黑龙江)
阎富华(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中抗战小英雄王二小的主要原型之一)
阎锡山(二战区,二战区以山西为主,还包括科察哈尔)
陈诚(三战区、六战区、九战区,武汉会战时担任司令,掌管军中“土木系”;六战区是一个设立时间较短的战区,1937年设立未成,1939年设立后于1940年并入九战区,之后再度重设,辖管湖南、湖北的一些区域。陈诚转任远征军后,此区归孙连仲指挥,1945年,孙连仲则任职了位于河北、山东的新设第十一战区的司令。陈诚虽原本被指派了指挥远征军职务,但却因胃病的原因,此职交由卫立煌代理,最终实际出任者却是罗卓英)
李宗仁(五战区,指挥了台儿庄战役;五战区包含山东、江苏等地区;1945年李宗仁调任汉中行营,刘峙接任)
薛岳(九战区,指挥了武汉会战、长沙会战等战役,三次长沙会战中采用了“天炉战法”应对日军;九战区陈诚、薛岳、商震等人都在抗战时期位于过九战区的序列,此战区囊括湖北南部、湖南以及江西等区域)
白崇禧(新桂系的主要头目,1938年代理五战区,1939年日军于北部湾登陆广西后,指挥四战区部队)
何应钦(四战区,广东、福建一带,战争末期与三战区合并,何应钦仅挂名该战区,此区主要指挥为余汉谋,1939年张发奎开始担任此战区司令)
顾祝同(三战区,位置在江苏与浙江一带,这个战区在战时主要是以游击战为主)
程潜(一战区,该战区初为河北、山东一带,后改为河南、安徽等地区,1938年程潜负责该区,1939年调任天水行营,卫立煌出任一战区司令)
张治中(抗战时历任九集团军司令、湖南省保安司令,参与了淞沪战役,因长沙大火事件而被免职)
罗卓英(十五集团军司令、十九集团军司令,1940年兼任九战区副司令,1942年时,担任中国远征军司令,但由于当时史迪威的干扰,远征军的作战实权最终落到了副司令杜聿明与史迪威的运作下)
张自忠(五十九军军长、三十三集团军司令,于1940年殉国)
卫立煌(1939年负责一战区,1942年与蒋鼎文对调,任职西安办公厅,之后又担任远征军司令,不过由于其遭到猜疑,这个职务最终其实由罗卓英担任的)
张发奎(四战区,1944年南宁失陷后,改任二方面军司令)
蒋鼎文(十战区,十战区1938年设立,位于陕西一带,后来因胡宗南在西北更受重视,十战区被撤,蒋鼎文因此被调离了该区,任职西安办公厅,1945年,安徽一带重设十战区;1942年蒋鼎文与卫立煌对调到了一战区,此时汤恩伯为一战区区副司令,豫中会战失利后,陈诚、胡宗南开始负责一战区)
傅作义(位于二战区序列,1945年设立的十二战区由其负责,位置在热河、绥远、察哈尔一带)
孙立人(抗战中少数的留美派军官,其指挥的三十八师在中国远征军中战力较强,且在仁安羌战役等战役中战功卓著,在第一次远征失利后率军撤往印度方向,最终在第二次中棉印作战中取得了很大战果)
余汉谋(七战区,1940年从四战区划分出七战区,所辖广东省,1937年到1938年三战区曾短暂分出一个七战区编制,但又很快取消,因而1940年是七战区编制的第二次出现)
张自忠(奉宜会战期间,于1940年5月16曰下午4时战死)
(抗战时,牺牲的中方将领中较为著名者还有佟麟阁、赵登禹、李家钰、郝梦龄、赵尚志、左权、唐聚五、杨靖宇等) 德械师(抗战前期的一批主力部队,是中德军事合作的产物,当时全国总计有28个德械师,主干为陈诚的土木系,以及黄埔教导团衍生出的部队,以及少数的杂牌部队,其中达到德式标准的部队有第3师、第6师长、第9师、第14师、第36师、第87师、第88师、教导总队,这批部队在抗战前期元气大伤,其中骨干大多损失殆尽,教导总队甚至被取消了编制,加之中德合作中断的缘故,德械师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
74军(1937年,第51师与第58师合编成74军,抗战中首战淞沪,参与的经典战役有万家岭大捷、上高会战等战例,先后装备苏械、美械,是抗战时武器最精良的一支中国军队)
新1军、新6军(使用美械装备。在1943年缅北反攻战中战功突出)
18军(土木系的核心,一直活跃在正面战场,其代表性战斗是1943那边石牌保卫战,此战守住了重庆大门,使得日寇终无法染指西南后方)
5军(是当时的第一支机械化部队,1939年昆仑关大捷是其代表性战例,1942年入缅作战伤亡较大)
29军(西北军系统,抗战时以大刀队而闻名,后扩编为第一集团军)
中国远征军(较为出名的部队有戴安澜指挥的200师、廖耀湘指挥的新编22师、孙立人指挥的新编38师等)
八路军:115师、129师、120师(最初三个主要的师,其中129师386旅则最为出名)
苏联援华志愿队(1937年到1941年,抗战初期到苏联撤回援助的这段时期内活动)
飞虎队(美籍航空志愿大队,因飞机上的鲨鱼头图案被中国人误以为是老虎头,故而得名“飞虎队”,由陈纳德创立,战争时先后改编为23大队、14航空队)
根据旧时媒体说法,中国国民党中统局机密二股密码破译专家池步洲在太平洋战争前,曾依据破译电文,得出了日美将开战的结论。
此外,当时的军情局还曾发布过破译员姜毅英破译有关日军偷袭珍珠港事件的相关消息。
然而,实际上当时虽然中国也针对日本外务省电报进行了大量的破译尝试,却只能破译了其中的一部分,因此得出的情报只具有倾向性,而缺少充足的结论性证据。
故而,对于日寇的重大作战行动,我方仍然难以进行预判。
安纳吉姆行动(美英中合力在1943年为打通滇缅公路的作战,未能直接实现,但后出现了茶碟,也是延续了这个思路)
首都行动(1944年到1945年,盟军反攻缅甸的计划)
在工业实力上,我国在二战中是一个贫弱之国,这使得我们不得不在敌我实力极为悬殊的情况下进行抗争。
纵是如此,在民族国家危急存亡的关头,我们也从未屈。
而对于反法西斯同盟的最终胜利来说,中国的抗争亦是不可缺少的支柱力量。
评论区
共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