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列内容由多方资料复合构成,主轴为TTC公司课程Music Theory:The Foundation of Great Music,讲师为Sean Atkinson
因译者本人对相关领域了解有限,在处理专业术语时,将以保留原英文术语的方式进行呈现,以便读者自行查询
文章基于CC BY-NC-SA 4.0发布,仅供个人学习,若有侵权行为请联系作者删除
I. 半音与全音(Half Step and Whole Step)
我们演奏乐曲的时候会用到许多不同音高的音。这些音与音之间有着不同的距离,而这个距离就被称为音程(interval)。音与音的距离有小有大,它们之间最小的距离就是从钢琴上的某一个键盘到紧挨着的另一个键盘之间的距离,这段距离(或者说音程)就被称为半音(Half Step)。
钢琴的键盘是由白键和黑键组成的。在上图的键盘组中,我们可以看到:有的白键右方紧邻着黑键,而有的白键右方紧邻着的却是一个白键。按照上文中给出的定义来看,无论某一个键盘的颜色是黑色还是白色,它和它右方的音之间都构成半音的关系。比如,上图中最左侧的白键C到它右方的黑键之间的音程是半音;而上图中最左侧的白键E到它右方的白键F之间的音程也是半音。
全音(Whole Step)则由两个半音构成。也就是说,从某个键开始,向右数两个键,它们之间的音程就是全音。和半音一样,全音的关系也可以出现在不同类型的键之间。比如两个白键(上图中最左侧的C到它右方的D)、两个黑键(上图中的第一个黑键到第二个黑键)或者一个白键和一个黑键(上图中最左侧的E到它右方的第一个黑键)。
总的来说,键盘的颜色(白键或黑键)并不决定音程的大小,真正重要的是两个音符之间的距离。无论是白键、黑键,还是它们之间的组合,音程的大小仅由它们彼此间的相对位置决定。
II. 升号与降号(Sharp and Flat)
钢琴的白键对应着从A到G的七个音符,而黑键则分布在白键之间。每个黑键所对应的音的音高位于两个相邻的白键之间。我们用A到G之间的音名再加上一个符号来表示它们。
我们常用的符号有两种:其一是“#”,被称为“升号(Sharp)”,意为比它所修饰的音名再高半音的音,如C#(升C)意为比C高半音的音;其二是“b”,被称为“降号(Flat)”,意为比它所修饰的音名再低半音的音,如Db(降D)意为比D低半音的音。
此时,你可能会产生这样的疑惑:既然在同一个黑键上,C#和Db难道不是同一个音吗?它们彼此间有什么差别吗?如果你有这样的疑问,就说明你对于音乐的了解已经更加深入了。没错,从音高上来说,C#和Db确实都代表着同一个音,因为它们所代表的音的频率是相同的。但是,这两个音又有所区别,这是因为它们在音乐中的功能不同:通常来说,当我们演奏时,后一个音和前一个音有所关联。比如,我先演奏了D,那么在降半音演奏的音就以Db为音名;如果我先演奏了C,那么在升半音演奏的音就以C#为音名。除以此外,有时候为了避免重复或是基于调式的考量,我们也会以这种方式给同一个音冠上不同的名字,这就是所谓的同音异名(enharmonics)现象。
将不同音高的音按一定顺序进行排列就可以构成音阶(scale)。在调性音乐中,最为常见的音阶就是大调音阶和小调音阶。在本讲中,我们将以C大调音阶为例来解释音阶的构成。
上图所示的是C大调音阶。顾名思义,C大调就是从C这个音开启的大调音阶。在C之后连续演奏不同音名的音,直至另一个高八度的C出现,我们就完成了一个音阶的构成。
大调音阶的构成需要遵循固定的音程模式,从起始的音开始,按照“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的顺序落到比起始高八度的终止音上,就构成了一个大调音阶。
在上一讲中,我们介绍了A、B、C、D、E、F、G这七个和音高紧密相关的音名。除此以外,还有一套命名体系——这个体系和音阶紧密相关。根据每一个音在音阶中的位置不同,它们的名称也各不相同。
主音是每个音阶中的第一个音,同时也是最后一个音符。在乐曲中,主音通常被用作塑造某种“放松感”,你可以把它看作音乐的“句号”或者音乐终结的象征。
属音是每个音阶中的第五个音。在乐曲中,属音听上去较为不稳定,有一种向主音“回归”的趋势,常被用来推动旋律,使其走向主音。
导音是每个音阶中的第七个音。它距主音仅有一个半音,有着朝向主音的更强烈的“回归倾向”,也因此而得名(“导”意为“导向主音”)。
下属音是每个音阶中的第四个音。它位于属音的下方(Sub-),故得名下属音。在音乐中,它常被用作主音和属音之间的“过渡”音符。
中音是每个音阶中的第三个音。它位于主音和属音之间,没有特别的趋向性,相对而言较为稳定。在音乐中,它常被用于塑造“跳跃感”。
下中音是每个音阶中的第六个音。像中音一样,下中音并没有强烈的移动趋势,常被用作一种平衡性的音符。
上主音是每个音阶中的第二个音。尽管名字中有Spuer-的前缀,但这个前缀的实际含义指示的是它的位置:位于主音上方。上主音在音乐中通常起到过渡作用,它能增强音乐的流动感和张力。
此部分为本节内容的拓展知识,可以对主内容进行有效补充,建议读者阅读。
在上一讲中,我们提到钢琴键盘上的每个键都与特定的音高相对应——这正是利用钢琴键盘学习乐理的优势。因此,在这一讲中,我们可以仔细了解一下键盘的结构,以便深入探讨音与音之间的关系。
钢琴键盘由一系列白键和黑键组成,整个键盘的排列遵循特定的模式。琴键的总数通常为88,其中包括52个白键和36个黑键。每个白键对应着一个自然音符(A、B、C、D、E、F、G),这些音符的音高(震动频率)随着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在上一讲中,我们介绍了从A到G的七个音名,它们分别对应钢琴上的不同白键。根据音高的不同,我们将这些白键分为不同的组。通常来说,我们选择C作为每组的起点,并以以八度作为单位进行分组。按照这个模式进行分组,按顺序演奏每组琴键的全部白键就能奏出C大调音阶。
在这些分组中,最为重要的分组是中央区域的第四组,它我们在音乐中最常使用的音高范围。而第四组的C又是最为重要的一个音,常被称作“中央C”或者“C4”,起着锚定基准的作用。它是连接低音区和高音区的关键音符,通常作为音高的参考点,也常用于乐谱标记和音乐教学中,帮助定位其他音符的位置。
此部分为本节内容的拓展知识,与主线内容无直接关联,且存在超纲现象,读者可根据需要选择性地阅读或跳过。
在看过上文的功能性音名后,你可能会对这些音名及其对应的位置感到疑惑:既然属音是第五个音,下属音是在它下面的第四个音。那么为什么中音和下中音不遵循这种排布模式?
实际上,各个音在音阶中的名称是根据它与主音的关系,而非在单个音阶中的位置而锚定的。换句话说,这些功能性音名的命名和它们的相对位置而非绝对位置有关。
以上图为例:上图中的C对应着钢琴键盘中的中央C。在它上方的是以C4开头的C大调上行音阶中的属音G5,它和C4之间的音程存在着纯五度的关系。而以C4下方的C3开头的上行音阶中的下属音F3和中央C的间隔同样为纯五度,故在某种意义上都和“属音”有关。
中音和下中音也遵循同样的道理:选定一个主音,在以这个主音为起始音的音节中,中音距主音的间隔是大三度。而在以这个主音低八度的音为起始音的上行音阶中,下中音和它上方主音之间的距离也是大三度。所以他们都和“中音”有关。
我们可以看到:上面的分析横跨了两个八度,三个主音。以中间的主音为定点,上推纯五度即为主音,下推纯五度即为下主音(下方上行音阶的下主音)。以中间的主音为顶点,上推大三度即为中音,下推大三度即为下中音(下方上行音阶的下中音)。这就是说,这里的“上”和“下”完全是针对横跨两个八度的音阶中部的主音而言的,这就是我在上文中称“功能性音名的命名和它们的相对位置”有关的原因了。
Benward, Bruce,Barbara Garvey Jackson,Bruce R. Jackson. 认识乐理:视唱练耳同步学(第8版),蒋瑀译. 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
视唱练耳教研室编. 基本乐科(一级、二级)视唱练耳教程.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读者可以购买并使用 Music Theory: The Foundation of Great Music 课程的配套学习手册 Course Workbook
读者可以通过访问以下网站完成一些基础音乐理论练习:https://www.musictheory.net/exercises
读者可以积极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本工具由pickslabs提供):https://chatgpt.com/g/g-mwc0rI2hu-music-theory
评论区
共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