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缘巧合,年底竟然有机会来三亚待上一周,由于行程上没有太满,就有机会不用走太远的四处逛逛。
冬天的三亚很像儿时记忆中夏天的东北,阳光下很晒很热,不过找个树荫,就凉风阵阵,如果不填两件长袖,甚至都有可能着凉,所以闷热是不存在的,衣服洗完一天一夜是肯定能干的。阳光很充足,一周时间,只有两天阴天,如果厌倦了城市的阴霾,来散心的话,的确能有效缓解焦虑。当然,在当下居家办公配套都做的天衣无缝的管理体系下,对于某些人,只要有手机和电脑,只不过是换个背景版的办公室而已。
和很多旅游城市一样,景点和本地人生活区之割裂,堪称现实版双城之战,成长期赛博朋克,海边是光鲜亮丽的高档酒店,沙滩,阳伞,灯红酒绿的大排档,晒得浑身是斑的白人老外,而来到市井,除了街道两侧的植物还能彰显这个城市的风貌,其他都和一般城乡别无二致。为了买特产,还逛了几个地儿,再次印证了多年前逛古北水镇的感想,靓丽的前提是不过日子,就像把鲍鱼处理好以后再垫个苏子叶放回到壳里一样,餐桌上的岁月静好建立在看不见的“爆肝”之上。
最去魅的应该是这部分了,想着海岛城市,应该盛产海鲜,其实没有大渔场,海鲜成本下不来,自然也不够络绎不绝的游人们“顿顿饺子”;想着热带气候,水果总会便宜吧,结果逛了几个地儿,再和网购平台一比,完全没有任何优势。这里粗略整理几个踩过点的供大家参考,新鸿港水国批发市场(蔬菜批发区域堪称现实版祖安,水果摊那就是各凭本事的博弈场所了),南新农贸市场(普通菜市场,终于回归平价了,真要尝尝建议来这儿,凤梨很惊艳),以及盛万佳超市(大型超市,充斥着没听过品牌的小食品和商品,水果都是冷链运输来的)。
来前上网查了一下,租车一天48,算上交强险和整备费,一天100出头,一想时间很碎,景点又都不扎堆,索性就又租了个车。虽然是开过最肉的车,但是起码还算干净,这个价钱真是不奢求什么了。所以能够抽空就开去海滩,或者四处逛逛,非常方便,算是整体上最满意的一环了。但是行车体验并不好,原因有四:
一是本地的非机动车很多,而且一些地方并没有专门的非机动车道,所以最外侧经常有小电驴乱窜,很危险;
二是一些城市主干道的最内侧车道的沥青都被四四方方的切了,不知道在修什么,所以也不能一直走最内侧车道;
三是本地大巴开车还是蛮凶,类似前方50测速头,一旦你按照交规减速,会被大巴鸣笛催促;
四是很多路口比较混乱,应该是没有整体的城市规划造成的,所以会出现一些多个路口汇在一起的情况,而且错过后想调头,要走很远。
相较预期而言,可以说很贵,且乏善可陈。特色饮食来说,唯一有印象的就是海鲜抱罗粉,虽然汤底有些牙碜,但是总体算是没吃过,物美价廉的特色小吃,虾饼类似于点了点虾米的油炸土豆饼,再浇上糖醋汁。其他的糟粕醋火锅,海鲜小炒,龙虾什么的,都吃过,而且并不惊艳。有点印象的可能是青龙的龙虾腿,比充满较劲的龙虾肉鲜美。总之正经吃一顿,即使是团购,人均也都在100-200之间。
三亚的服务业给人的感觉很割裂,正规场所,包括景点、餐馆、旅店、租车行的工作人员都还比较真诚又热情。但是另一方面,野生的服务业就不敢保证了,下文会说。不过总体来讲,这里整体的服务水平在去过的城市里算是水平相当高的,很有礼貌,很尊重游客,彼此之间气氛很融洽。饭店也没有刷好评,最多也就打卡送甜品。
大概是因为黑神话的缘故吧,今年对佛教文化格外感兴趣,所以来前对南山文化旅游区的期待基本是拉满了,实际上也的确还不错。和六鼎山类似,这些新修的寺庙有非常鲜明的新时代特征,材料上什么汉白玉,合金,钢筋结构把佛像、寺庙修的又大又气派;工艺上,观音的三十三态,在现代雕刻艺术加持下,惟妙惟肖;技法上,石窟那种大佛背后全是小佛的方法都被一个个小金佛佛龛替代,每个里面再点上LED灯,富丽堂皇,光彩照人。总之,这种最上头批下来的兴建寺庙在建国以后的确非常罕见,可见地位之高。
当然,既然叫文化旅游区,意味着买卖自然是少不了的,以南海观音为例,普渡桥那一侧,海上108米的大佛,雄伟壮观,这一侧可就化妆品,小文玩,小吃摊,应有尽有了。有的人感觉吵闹,也有的人感觉无所谓,听听海浪,抱一抱被无数游人手掌抛光的佛脚,搜一搜佛教小知识,感觉这一趟来的还是挺值。
巨大的反差大概在于在东方人个个双手合十,噤若寒蝉,毕恭毕敬的姿态下,老外全程拿着手机拍来拍去。好在老外并不吵闹,而夕阳团总是在寺庙里爆发欢声笑语。相映成趣吧。
比较失望,首先很贵,门票106,车票50,这两个是必须的。里面还有多个项目都要单独收费。流程上也很短,由于我来的当天不让步行上山(说是阴雨湿滑,其实只是下午多云),所以只能坐车上山,而坐车只有四站:始发站,兰花谷,玻璃栈桥还是啥(收费项目),山顶公园。所以在兰花谷转了一圈之后,如果不想在玻璃栈桥上走就只有山顶公园了。
兰花谷挺好看的,还有号称南海龙五太子修行的地点,不过不是植物专家,应该也分不清这是热带雨林还是什么城市郊区的一个山谷的景色。加上不让步行上山,被迫走了回头路,心情锐减。不过,园区内的树,很多都有标识,算是热带植物园吧。
而山顶公园最大的卖点竟然是《非诚勿扰II》的取景地。这草率的做法感觉就是把公司成立那年的网络热词写进公司文化口号里一样尴尬。除了什么鹊桥、电影里的试婚房,婚礼场景,就只有一个山顶的楼,龙雕塑和两种特色下山项目了,一个是滑索,一个是雨漂,前一个就是坐着滑索,一站一站的往下滑,每一段100米左右,中继点有大缓冲垫可以撞,由于山顶风大,吹的整个人都不好了,实在不想坐这个。同样的道理也不想坐依山而建的水滑梯,当然也没开就是了。
总之,不让登山,只让坐车,下山说可以走,但我还想要自己的老膝盖,所以只用了两个小时,就出来了,下山车上只有我一个人,司机一直在问我为啥不玩了。要我说啥?说你们一半的景区都不开找不到吗?
亚龙湾、大东海、椰梦长廊(三亚湾)、海棠湾、清水湾都放一起讲吧。
好处:沙子是细沙,能光脚走的,有免费躺椅,多个游泳区,有救生员。
坏处:人很多,沙子里烟头、碎屑不少,老外很多,拉客的更多,坐下来没几分钟就会有东北大哥大姐强行攀谈,推销各种项目,潜水、摩托艇、皮卡丘(应该是黑话),应有尽有。问题是很难推的掉,你说不玩,他责怪你没有旅游精神,出来玩怎滴就不能玩玩呢?你换个地方,没几分钟又来,不同的人,反反复复来,有的大哥大嫂拉不到又记不住人,问完了还会再来问,待了30分钟不到,被问不下6-7次,苍蝇一样神烦。从沙滩出来洗脚要扫码,2块钱,直接再见。
沙子是粗粒沙,混着大量贝壳,光脚非常膈脚。类似于城市里的绿化带公园,没啥人管,区域非常大,据说有20公里,海滩上大量的小螃蟹进进出出,生机勃勃。完全免费开放,也有非常少量拉客的,由于太大,所以拉客的都在沙滩上骑电驴,不过来的都是大爷大妈,基本不吃那一套,所以没有被骚扰到。有公共卫生间,旁边有专门的池子,可以免费冲洗。标识牌上不建议游泳,没有救生员。会有人兜售水果和垫子,不贵,买了一张垫子躺了一下午,非常清净。来的当天,沙滩上最好的位置有网络粗俗直播,比较老的那一套,三五个人一起,在规定时间内比拼刷礼物的数量,全程骂骂咧咧的放狠话,互相辱骂,输的人要被赢的人霸凌,拽着头发一路牵到海里,往海里按,用鞋底拍屁股之类的,吵吵嚷嚷一下午,引来很多市民围观,赛博耍猴吧。
连续两天傍晚去纳凉,沙是细沙,光脚很舒服,很干净,进出口有公共免费涮脚池。导航公共海滩只引导到临时落客区,而且下午很早就关闭了。从亚龙湾那个图腾广场可以进,门口吃的很多,停车也方便。白天没去上,不知道是什么情况,但是傍晚没人,体验很棒。
去蜈支洲岛必经之地,不过本人晕船严重,看了下网图也不想上岛凑热闹,就兀自赶早,在沙滩碰碰运气,看看能不能拍到日出。整体感觉和亚龙湾类似,沙子是细沙,不同的是浪很大,能够遥望蜈支洲岛,滩头交界处有水管子能免费冲脚,但是交界处的树有很多碎屑,很扎脚。
其实是陵水的沙滩,名字太好听,也不远,决定来看看。来了以后真是不虚此行,人很少,被一个游艇港分成了东西两侧,感觉上还没开发完成,很多小店还在建设,配套设施也不全,游玩项目也很少,突出一个解压。沙子也很不一样,是致密的,整个滩涂很平很硬,有公园小火车在上面走,赤脚踩的时间长了足弓会疼。
水真的很清,这个也不难理解,虽然海水都一样,但是根据朗伯比尔定律,光程短自然吸光效果就差。清水湾的浅滩很长,所以海水打在上面能绵延的范围很大,分摊到每一处就是薄薄一层,看上去就有了玻璃海的效果。
当然,未开发也有未开发的坏处,比如没有冲水设施,周边建筑垃圾还很多,没有统一的停车场,甚至连地图指引都没做好,直接给我导到一个封路路段(停路边不要钱倒是),不过这些都已经在建设了,感觉上明年就会完全不一样。
总之,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如果限制在三亚范围内,建议至少要去一下亚龙湾,如果能出来逛逛,还是强烈推荐来一趟清水湾。
总体来讲,从景点资源配置和上客率能感觉到,虽然一些地点也很拥挤,但是感觉远没有到额定的承载能力。从社牛大哥大姐的零星攀谈也能听出生意并不理想。在三亚避寒的亲属也感慨疫情之后,基本一年不如一年(可能没考虑放开之后那年报复性旅游盛况)。
原因肯定很复杂,但是和人交流之后,感觉主要是两方面吧:一方面是信誉危机,海鲜宰客、潜水骗局的产生以及曝光给这个城市一记重创,另一方面就是互联网的作用了,物联网愈发发达,水果、海鲜这些被大众印象强加给旅游城市的标签在游客进入餐厅,水果摊看到价格或者成色那一刻就露馅了,而早一批的旅游项目设计,由于流行文化的快速更替,随着它标榜的文化标签渐渐过气,互联网又加速了这些信息的发酵。
这些年满地跑的一个感触是,旅游城市就像装修一样,再好的修饰都有它的生命周期。政策变化,经济形势变化,舆论环境,乃至算不到的疫情影响,都有可能加速它的衰老。去过一些衰落的快的城市,人群戾气很重。涨潮时,大水漫灌,三亚被贴上了很多本不属于它的标签;现在潮水渐渐褪去,更多的定位看上去是疗养、度假为主,三亚貌似也在瞄准第二落点,月子中心,医院配套都在慢慢沉淀。只是这么高的物价,的确也在一个侧面驱散着散客。如果核心竞争力是气候,那三亚又拿什么和东南亚竞争呢?现在能想到的只有更加安全,更加中国吧。东南亚没去过,不好说。
就像每个离家的东北人正在失去故乡一样,兜兜转转,对三亚去魅之后,发现自己连第二故乡也失去了,开始继续为自己八百年以后的退休生活重新选址,背后幽幽响起那句话,“不要返航,这里不是家”。
评论区
共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