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厂老板曾送我这本书,并对我说:“这应该是你看的最后一本技术书”,很可惜的是,我后来又看了很多技术的书,没能如他所愿完全转向管理和产品。
《重构》这本书,介绍了一套非常实用的方法论。里面有几点我记忆尤深:
从上面这三条,我们可以看出,重构实际上是一种应对需求变更的方法论,所以也是解决所谓“软件危机”最重要的方法论。《重构》着重于在代码维护过程中,逐步的建立符合需求的模型。这是一种非常踏实的态度,避免了过度设计。
在后来我学习的《领域驱动开发》中,重构也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被反复提及。虽然领域建模有大量叙述并没确定,建模应该在何时进行,但伴随需求变更的模型修改是肯定的。
当然,这边经典著作肯定不止上面我说的这三条道理,里面包含了很多可以操作的重构技巧和重要的观念。就算你没有“设计模式”的技术知识,也能读懂,但如果你很熟悉设计模式,那么会感觉这本书,给你指明了一条路:何时、如何把代码应用上设计模式。
关于测试驱动开发,网上有很多的讨论。我觉得要真正的施行,是有条件的:
关于敏捷开发,可以说是“测试驱动开发”的配套项目管理方法。这个方法主要解决的问题,并不是单一软件版本的开发速度问题,而是整个软件产品的设计准确度问题,简单来说,就是很多时候客户自己都没想明白产品应该有啥功能。这在互联网产品、游戏领域是非常常见的情况,但在通信、金融这些领域却不太常见。
由于需要反复多次的构建“原型”产品,所以软件代码必然经历非常多的“需求变更”,为了解决高频率的代码修改,重构的方法显然是必须要掌握的,而自动化测试用例,则是这些修改的“安全网”,防止一顿修改后,很多原来需要保留的特性都出问题了。而新加特性的测试用例,除了用来“程序化”需求内容,同时也会积累下来成为下一个原型的保障。所以“敏捷”开发模式,节省的是“纸上谈兵”的需求讨论过程,而代价是增加了很多原型尝试和测试用例编写的时间——这并不能在短期内加速软件开发过程,而是避免因为需求理解错误导致的巨大的开发时间浪费。(有一些半吊子喜欢用“敏捷”作为说辞来推动软件项目早日完工,完全就是南辕北辙)
从工具化、自动化的角度来看,通过程序来检验程序,是代替手工操作的一次重大转变,也是软件工程中提高效率的主要思想。一切不能进行自动化测试的工作,本质都是低效和易错的,发布构建过程、运维部署过程、运营活动操作,这些统统都应该做成可以自动化测试的。
评论区
共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