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周四,我又点开了一块北京的新地图——机械工业出版社。因为北京 乐博睿公司 的负责人 天猫 告诉我,他现在正在众筹的桌游学术出版物《桌面游戏设计的基石:机制百科全书》决定在机工社召开一场发布会,作为这本书的专业校对和自媒体,邀请我到现场发言。
发布会进行很顺利,现场见到了很多熟悉的朋友和从业者,还有水水、新茂等没有能到现场的设计师发来了视频祝贺。
其实好几年前,天猫就和我聊起过这本书的事,当时我认为这样的书不具有任何娱乐性,而是一本在桌游行业里纯粹的工具性、理论性的书籍。换句话说并不是一本大众通俗读物,别说广泛意义上的大众,就算是桌游圈子里的大众读物都算不上。
这话说的得再通俗点,就是很难赚钱。而且版权费很高,翻译量巨大,专业词汇和信息极多,干得好收回个成本赚个吆喝,一不小心就是受累不讨好,我认为很难会有人想干引进这种书籍去出版的傻事,那不是冒傻气?
又过了几年,天猫再次找我说起这本书的时候已经是他签下版权之后的事了,这个傻事他决定做了。“因为我觉得需要给国内桌游圈填补这个空白,去构建一套统一的术语体系,才能真正推动这个行业向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天猫这么告诉我。但梦想固然丰满,可现实依旧骨感,项目团队人手有限,还需要外援提供“专业校对”,这就是他找我的原因。
大概也是被他们这种“傻气”传染了,我当时就答复天猫,“专业校对”这个事我干了。
于是,当我走进《桌面游戏设计的基石:机制百科全书》发布会会场的时候,真的有些感慨,这么一个当年觉得“冒傻气”的事,现在竟然已经几乎做完了,已经来到了九九八十一关的最后阶段“众筹”。
而且出乎我意外的是,认可支持这本纯粹学术向理论书籍的人竟然一直在增加,截至我写稿时为止,这个数字已经是1627人,我相信还会增加。
其实对于这本书的引进翻译出版,我认为对国内桌游行业来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我以前在播客节目里有表述过自己的一个观点:对一个行业来说是否形成有自身理论性、系统性、规则性的文章、书籍和体系,其实可以看作是观察这个行业是否达到了某个成熟阶段的一种标志。因为只有海量的日常积累和应用,才可能在某个时刻被人整理成形成这些猛一看很无聊,仔细看更无趣的理论和体系。总说量变引发质变,但这个质变的产生需要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共同作用,而这些最终整理出来的东西对于所在行业恰恰是具有总结、引领、帮助和推进作用的。
桌游也不例外,桌游毫无疑问是一个独立的行业,而不仅仅是一个“不过是玩乐”的圈子。那么如何让这个行业从圈外人眼中的茶余饭后上不得台面的“小孩玩意”,变成一个能被外行人也严肃对待的行业?规则理论体系的整理和建立是必不可少的一环。这本书就是这样的产物,所以当时 天猫 和我说他愿意来做这个傻事的时候,我说我佩服你。
凭心而论,这本书确实不是说所有玩桌游的人就一定要看。就像来吃饭的不一定要看菜谱,打电子游戏不一定要会编程。所以既然《桌面游戏设计的基石:机制百科全书》是一本正八经的学术出版物,那如果抱着“桌游读物必定轻松好玩”的心态来看一定是看个莫名其妙,觉得自己白花钱了。
但同时,我建议所有真心喜爱桌游的人条件允许的话一定要买上一本。
这两句话并不矛盾,前者玩桌游不一定多么喜爱,可能仅仅是打发无聊,偶然碰到,社交需要,或者参加朋友的聚会偶临时参与……
但真心喜爱桌游就不一样了,你会发现这本书里有很多机制层面你玩游戏的过程里需要的,想看到的,之前苦苦查询也查不到清晰解释的东西已经被人分门别类地整理好,摆在眼前。
你不一定是桌游设计师,甚至不一定是一位桌游从业者,但只要你对桌游的热情超过了“随便玩玩”的程度。只要你曾有过感慨某个游戏设计巧妙,吐槽某个游戏设计拉胯无聊,又或者就是单纯曾思考过如何把一个游戏机制清晰明确的讲给你想拉他们一起玩游戏的朋友,等等这类想法,那这本书都是绝对不该错过的东西。
最后,还是句车轱辘话,一个行业要想摆脱简单粗糙的初级阶段,迈上“专业性”这个新领域并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和尊重,除了各个环节充满热情的从业者之外,能够总结、指导,或拔高这个行业的专业学术体系和出版物必不可少。所以《桌面游戏设计的基石:机制百科全书》中文版的出版在我看来确确实实是在为这个行业的发展迈出了踏实且重要的一步。
感谢乐博睿和机工社,作为实现这件事的团队的一员,哪怕是临时编外成员,但我依然为此感到骄傲。
现在,《桌面游戏设计的基石:机制百科全书》正在摩点网众筹,倒计时进入最后48小时。如果看到这里你对这本书有所好奇,那么别犹豫,可能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你都很难见到第二本这样内容的书籍了。
TIP:不得不吐槽一句,这书引进出版的前提是内容一切配图必须使用原本配图,但老外对这种理论书籍的配图真的是难看……咱忍忍。
更多有趣内容请关注公众号:瞬间思路(BG_CON)
评论区
共 4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