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最近大火的手游《阴阳师》可谓是一匹黑马,从百度指数和App Store的数据上来看,可以说在最近一个月中出尽了风头。这部被称作“中国人做的最日本的游戏”除了大受各位圣雄肝帝的喜爱之外,其文化内涵方面又有何吸引人之初呢?
记得9月初公测时,知道这款游戏但一直没玩——说实话这类手游有点玩腻了。但没想到不到一个月,大家都开始向我推荐!我看到我弟都在玩(他玩游戏挺挑的),我就尝试了一下,发现游戏做得十分用心也有自己的特色(天天听到SSR茨木的神威)。
从我的观点来说,我认为《阴阳师》没有在数值或者玩法上过多的去做文章,而是为自己设定了一个产品主题——阴阳师,并围绕这个主题填充进大量丰富的内容,这是非常有趣的。
同时,我也比较喜欢它的题材与剧情安排,其中每个人物/妖怪都有自己的故事:无论是座敷童子和母亲的牵绊还是茨木对酒吞的基情四射,还是很抓人的。这种有故事有剧情的玩法(解锁每个怪背后的列传),可以保持玩家对游戏内涵的不断探寻和挖掘,不像玩其他游戏时剧情基本跳过..........
日本的阴阳之学真正起源来自中国的阴阳五行学说。阴阳学说是中国古老哲学的分支,它代表了一种一分为二、事事皆两面、此消彼长、互相牵制的概念,也是被认可的世界万物得以生成法则。阴阳道的根源在中国,虽说阴阳道是从中国传入到日本的,但是其实中国并不存在“阴阳道”这样的名称。“阴阳道”这个名词真正出现在日本的史料上,是十世纪的事情。这时的阴阳道己经兼备了占卜、祭祀、天文等应用,己经与最初中国的阴阳思想有所差别了。
总的来说,阴阳道是以古代中国的阴阳五行说做为基础,结合了天文、历法、占卜等学科,以天人合一思想为轴心发展而出的、用来预测祥瑞吉凶、咒术、祭祀等等一系列的事务的深奥的精神体系。所以阴阳师为题材的文化衍生会更容易被国人所接受。
阴阳师不但懂得观星宿、相人面,还会测方位、知灾异,画符念咒、施行幻术。对于人们看不见的力量,例如命运、灵魂、鬼怪,也都深知其原委,并具有支配这些事物的能力。为了消除天、地、人、鬼间的矛盾,身着狩衣的“阴阳师”们大显身手。他们借包罗万象的卦卜和神秘莫测的咒语,驱邪除魔、斩妖灭怪,成为上至皇族公卿、下至黎民百姓的有力庇护者!
不过,阴阳师的饭碗可不是好捧的,在尔虞我诈的宫廷中生存,他们必须熟稔一切风雅事,和歌、汉诗、琵琶、笛,还有香道或者茶道,样样都要涉猎。此外,还必须有看穿人心的本事及不泄密的职业道德。所以能成为阴阳师的,俱是当时一等一的俊彦之才,安培晴明正是集大成者,被众人所熟知。
当年被奉为经典的电影《阴阳师1、2》也是这类题材大火的例子之一。现在野村万斎所饰的安培晴明和伊藤英明饰演的源博雅的形象还历历在目(还有真田广之所演的大反派)。
值得一提的是《阴阳师1、2》的电影设定是大师天野喜孝,他为阴阳师画了一系列设定与插画,现在都被视为经典。以阴阳师为题材绘制插画的画家还有一位冈野玲子,她1993年开始连载根据梦枕貘的小说《阴阳师》改编的同名漫画。冈野玲子华丽精致又风格独特的笔触,将原作世界体现的淋漓尽致。他俩的画作都富有浓郁的东方色彩,刻画出阴阳师世界的神秘,对于人物、妖怪的描绘都十分传神。
而真正将阴阳师安培晴明与武士源博雅的故事发扬光大的,是被视为“日本魔幻小说超级霸主”的梦枕貘所著的同名系列小说《阴阳师》。这部小说将阴阳师和安倍晴明的传奇推上了时尚流行的尖峰。由此所演化出的阴阳师旋风在电影、漫画、游戏、歌舞伎、落语等艺术形式上全面铺开,使得日本人看待安倍晴明就像我们看待姜子牙、诸葛亮或是刘伯温一样,既敬且畏。
《阴阳师》系列小说,是以日本民间传说为基础的神怪小说,取材自《今昔物语集》,以安培晴明(阴阳师)、源博雅(武士)这两个主角为中心,展开一段段神奇的故事。梦枕貘以神秘古典又不失闲适的文笔构筑了当时独特的文化景象,更把安倍晴明塑造得有血有肉。梦枕貘虽写鬼神灵异之事,却用一种超脱的心态思索咒术、阴阳术与人生的哲学问题,并深入到人性面,寓意深远,因此成为影视、动漫改编不可或缺的生鲜素材。
而这次网易《阴阳师》的成功不难发现游戏本身,从题材、故事、画面、音乐上都十分精致,所以在中国这么多类似玩法的手游中脱颖而出。
关于阴阳师的动漫也十分的多,比如其中最近动画的《双星之阴阳师》和较早的《少年阴阳师》。
抛开游戏、美术暂且不谈,大师梅林茂的《阴阳师》配乐在一开始就吸引了我。梅林茂先生在音乐界享有盛名,职业生涯中负责配乐的港日电影超过三十部,包括森田芳光的《其后》、王家卫的《花样年华》《2046》、黎妙雪的《恋之风景》及张之亮的《慌心假期》,并以《慌》一片获台湾金马奖最佳原创音乐。 有人评价他的电影音乐真正达到了音乐与电影合一的境界,有着震撼人心的感染力。在为王家卫完成《花样年华》的电影音乐后,梅林茂在国际上得到更大的肯定,其后陆续为《周渔的火车》、《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作曲等等。其中,当年的电影版《阴阳师》《阴阳师2》中的配乐也都是经他之手。
梅林茂对阴阳师系列风格的配乐可谓炉火纯青、行云流水,从音乐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阴阳师世界的神秘、黑暗,也有安培晴明时代的辉煌与哀伤。
阴阳师文化经久不衰的原因,正是以上不同领域文化的创新,与日本传统的妖怪文化环境所相互影响所导致,这说明一个优秀的文化符号的诞生,必须经由不同途径与长时间的积累和创新,才能成为经典。
说回到游戏上来,《阴阳师》手游的成功必定会成为各厂商的学习目标,但可以明确的是,这部游戏制作的用心程度是玩家们有目共睹的,一味地模仿必然无法获得同等成就与带动行业发展。
当然,论《阴阳师》游戏本身,也有这类游戏先天的不足所在(肝肝肝),这导致了玩家仍然不可避免地陷入肝—氪—活动的体力劳动怪圈。诸如定位寻怪之类的玩法,虽然新颖但仍逃不过模式单一的核心问题,长此以往,真是担心这么好的题材和制作会同样被弃如敝履。在此,也希望国内能有更好、制作更精良的手游层出不穷吧。
评论区
共 192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