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Trickster这个词是很有趣的,以花招、技巧为营生,或借此达成目的,这样的人都被归结为Trickster。那么,到底它应当被用于精确地描述哪些类型的角色呢?
今年的10月新番 TRICKSTER -来自江户川乱步《少年侦探团》,作为久违的推理向动画作品在引起不小话题之余,貌似还让很多并不很熟悉英语的观众注意到了“ Trickster ”这个看似十分灵性的表达。我家在念初二的小妹就是其中一员,顶着10多个小时的时差找到正在上晨课的我,非要我跟她解释,“这个词是不是很高大上”“读上去仿佛有一种evil genius的感觉?” “那小丑是trickster吗?“临娘应该也算吧..”等一连串问题扑面而来...
这时候我意识到,“ Trickster ”一词在评价舞台角色时,是有着诸多的 适用性 和 误用点 的。在游戏、影视、动漫作品中,天赋异禀且高人一等者比比皆是,管中窥豹之下虽然观感相似,身份却往往不会殊途同归。
它在韦氏词典中的解释是,“ a person who cheats or deceives people especially in order to get something”, 意为“为达目的而舞弊或者欺骗他人的人”;这种人或行为取其下限即为“骗子”,但倘若是上升到一定水平上,似乎就像那些各路作品里为观众津津乐道的邪恶天才一般瞒天过海,无所不能。而对于这一类人,我们便可以称其为—— “诡才”。
个人理解 TRICKSTER 可以从两个关键词下手; TRICK 和 DECEIVE , 前者意为「 诡计 」,「 把戏 」,「 机变 」,后者则是「 欺骗 」和「 诱导 」。TRICK 和 DECEIVE(下文中简称T,D) 是定义 诡才 的必要条件,它们就像魔术里的“手法”和“舞台效果”,“手法”是实现“效果”的手段,但也要在最终“效果”呈现前掩饰自己每一个动作的目的,而「 欺骗 」的对象我们称为「 观众 」。如果 D「 欺骗 」 中没有 T「 机变 」,或者T「 诡计 」不够好,舞台上的魔术师就会失去包装“真实目的”的手段,魔术“效果”便会提前暴露给「观众」, TRICKSTER 的骗术即被揭穿。
相反,如果 T「 机变 」中没有 D「 欺骗 」和「观众」,那么 TRICK 就不再是 TRICK, 这些人物的动机从故事开始就无比清晰,他们行为和目的高度一致,并且几乎都身怀与生俱来的奇技淫巧,他们的成功往往可以被预测,因为这些人是心智超凡的天才能人。而并非神出鬼没的TRICKSTER 诡才 ,因为故事中的对手甚至观众从始至终都会被他们的超验之举所蒙蔽。
如果这套理论成立,我们或许暂时可以放下智略才情上的高下,仅从「欺骗」和「观众」定位的套路上将这些人物一一对号入座。
吉姆这种励志片主角的背景,一般可以用三句话说完; 被退回的简历,面试官的漫不经心,合奏着四面楚歌的升学窘境。吉姆发现才华横溢不能改变这物欲横流的本位价值,却能用非线性数学转换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名利场上的游戏规则。拉斯维加斯的17个周末让三年靠埋没在书堆里换来的简历和GPA一文不值。凯文·史派西所扮演的教授罗萨并不需要教他,赌桌上的运营和博弈,老司机所传递的是其实一个更露骨的道理,“一个人的才能可以在校园和牌局的天平里各有所托,却永远换不来等价的筹码。”
吉姆一直像是一个打工仔,赌钱→赚学费的简单逻辑走完了本片的大半,直到他受到导师罗萨威胁而瞬间破产的时候,他的行为和基础动机才开始出现不一致;终于这一次,他看似要在赌桌上重新拿回自己失去的一切,实则还要把罗萨牢牢拴在「 观众 」席上,用自己的“手法”让他付出代价。
所以,吉姆并不是天生的“ 诡才 ”,但只要给他一副纸牌,一套合身的西装领带,在每个纸醉金迷的晚上, 这个男人都能撒豆成兵,呼风唤雨来。
“危机"已逾二十年,这二十年里,我们见证了这类亦正亦邪的人物在荧幕上从辉煌到泛滥成灾,我们渐渐发现女神和“诡才”不是穿上华装艳服,摆出酷枪冷眼的姿态就能随意炮制的。 艾达就是《BIO》系列献给玩家的一个诡雷式的礼物. 她的勾魂摄魄不在胸和大腿,吐息之间却充斥着诱惑和意淫.。
作为 诡才 ,除了无尽的周旋和逆反,她的出场和行为几乎毫无规律。如 放逐者 般毫无依附,也毫无归宿。所有人明知她不可信,却在她一次又一次的渗透和破坏面前无计可施,甘当冥思苦想的「 观众 」。至于里昂,他面对艾达的利用的已经学会了一种逆来顺受的默契。只是对于艾达来说,这份暧昧是奢侈而残忍的。(聊骚像毒瘾,毒性强易复吸,这里劝王姐早日戒了);但在更多时候,这个女人的福利只能是安魂一瞥, TRICKSTER 不会展露她恬静在阳光下,与你娓娓而谈的一面,而是沐浴在背叛的欢愉和复仇者的眼泪中永葆青春。 《致命ID》里的马尔科姆站在两场纷争的中心,现实中他是一位杀人犯的皮囊,精神层面里他是一场人格大逃杀的幸存者。
故事从一首耐人寻味的诗,展开一场游离在梦境边缘的审判,并随着故事发展揭示这十一个暴雨中纠缠或斥逐的意识。现实中法官顶不住律师无休无止的人道主义攻势, 而精神层面中,邪恶人格也披上幼童的外皮,准备上演一场阿加莎式的金蝉脱壳。面对与十个人格的乱战,它用恐惧将猜疑引燃,将毫无防备的怜悯,弱小,和理智,一一同化吞噬,让仅存的正义和愚蠢的伪善在征讨中互相泯灭。纵观全篇,你会发现故事并没有给 诡才人格 安排对手,有的只是火光下无所遁形的受害者;有的只是 Trickster 蛛网上颤抖的猎物。 终极的诡才,他的「观众」是戏里戏外的所有人 !
只有影片的最后,场景才不再风雨大作,但真凶仍旧伴随不详面目,带着最后的死亡倒数出现
如果说《记忆碎片》和《穆赫兰道》的叙事是导演对观众理解和捕捉能力的考验,《Stay》的脉络更像对所有人的嘲讽。每一条逻辑链都不完整,每一段隐喻点都似乎搭错线。观众在反复揣测和推翻之间徘徊,甚至随着影片的几近结束,很多人都没有多靠近真相一步。
悬念的迎刃而解是发生在电影的末尾。在世界的另一端,现实中的男女对话开始,一切情节开始变得有序,镜头和音乐都逐渐温和。象牙塔的世界不再,而他的缔造者——亨利——也结束了这场跨越整部电影的梦境。 在一个夜晚,一座桥,一位艺术家,让遭遇车祸后的弥留一刻无限延长,仅用眼前的人和物,在长达90分钟的篇幅里,蚀刻出一幅无人与说的图景 。
作为一个出色的“造梦师”,亨利不偏不倚的成为了一名Trickster,哪怕是在自己弥留的那一藐迷失梦境中。不同的是Henry的「 戏法 」充满了消极与愧疚,那个世界里的他未卜先知,才华横溢,却用酒精和自杀催眠自己,用尽暗示为了避免布鲁克林大桥上那场终结一切的意外。不过即使是在梦里,他也是孤单一人。象牙塔中的每一个角色,都是寄居于他脑中的投影,都分享着他的困惑和痛楚,因此这场表演的「 观众 」也只有一人——便是弥留之际的 亨利 本人。
笔者所理解的亨利,对诠释 Trickster 一词意义非凡。看到这里,你会发现“诡才”有时候并不是华丽而鬼魅的;在这个故事里,他们的戏法充满了末路者的悲壮和小人物的不安。整部电影的节奏,跳窜的情绪,光影的明灭,和观众眼中的时空混乱都来自于亨利一人
那么问题来了,《社交网络》中的马克·扎克伯格和肖恩·帕克谁才是诡才?如果你理解了上文中的判断依据,这将是一道 送分题 。
在第一期的内容故意避开了怪盗基德这些大家过于熟悉,或者是丑爷这种一提笔就要侃一整篇的话题人物,虽然经典角色更容易延伸讨论,但他们对一个引入新概念造成刻板印象也是灾难性的。本文并不执著于TRICKSTER一词本身,旨在提供一种新的判断标准和考量角度,所以可以挑选了几位大家不会太陌生但也不尽了解的几位荧幕角色,下一期的评述角色,头图和封面上差不多都剧透了,如果大家对这些人物或者故事本身有什么想法和异议小虎欢迎各位看官在评论区留言。
评论区
共 16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