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讲个笑话。”
“海斯法典。”
“哇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再讲一遍!再讲一遍!”
“海斯法典。”
“哇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对于一个电影爱好者而且对于电影史常识有一定了解的人来说,海斯法典实际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笑话。它代表着电影创作者对于电影自身意义的最终定位,但是这一定位的过程却是鸡飞狗跳,啼笑皆非。另一方面,它也代表了西方电影审查的一种发展形式(注意,仅仅是其中一种),代表着电影工业的转型的整体过程。
《海斯法典》的时代背景实际是清教徒式道德观的强势回潮,由于南北战争结束之后奴隶制的废除,工业的生产力最终彻底放开了手脚。另一方面信仰天主教的爱尔兰人和东南欧移民(如果你仔细追究上世纪上半叶影星的祖籍,也能看出来这一点)的涌入,在经济大幅进步的同时,被认为是美国立国之本的清教徒群体受到了相当的冲击。
于是自老罗斯福执政时期清教徒的舆论运动就开始发酵,这个回潮的第一波高峰就是所谓的淫秽书籍镇恶运动,带头者是宗教狂热分子康斯托克(对,就是《生化奇兵》梗的那个)钓鱼执法,大肆进行舆论战,烧毁所谓的淫秽书籍,甚至连医学院女性解剖图都要抢来现场点掉。
这波高峰由于康斯托克本人的过激倾向,影响力实际被后来的平权运动削弱了。可是邮政部门却在同期借由前线士兵得到淫秽书刊会影响战力为由提出邮政部门有邮件审核权,可以随便扣押被认定淫秽的发行物,最高法院随之应和,美国的期刊业和报纸行业被狠狠的打了一巴掌。(有人如果想知道这场所谓整风运动的后续高潮的话我再列出来:第二波是禁酒令,第三波是海斯法典,尾声就是漫画整风,当时的DC差点因为漫画整风取消《蝙蝠侠》期刊。)
邮政行业的强行审核直到上世纪20年代才在当时的邮政总长海斯执政时期被取消,然而没有多久,他就去了MPAA的前身电影审查委员会协助自我审查,从而帮助大制片厂躲过以丹尼斯劳德为代表的宗教舆论势力的舆论地雷(实际上《海斯法典》的前身就是这个教士起草的)。但是由于当时的舆论和政治势力就想指着电影行业下嘴骂街,这个所谓避风头的自我审查迅速跑偏变成了下面这幅德行:
从这些规定中可以看出,尽管这样做大方向上避免了很多口实,但是拍电影的人基本放开手脚拍电影基本是不太可能了。尽管大制片厂老板都没怎么发声,糊弄糊弄过了审核也就完事了。但是背锅的拍电影的人终归还是要造反的,很快,不服管的主就来了。
霍华德休斯,一个父母早逝的大富翁,从飞机到电影什么都敢搞的主。拍摄了一部犯罪片《不法之徒》(The Outlaw),这部电影一方面有着汤普森弹鼓的突突突,另一方面这部电影中简·拉塞尔的具有特色的大胸被摄影师重点关照了一下。审查办公室一看是主动撞上红线的,啥话没说,就是不让上。
结果休斯可是个大杠头,他亲自搜集了各大其他制片厂的电影中女明星的特写照,并且专门测定这些镜头里面对胸部的展示,最后审查办公室发出质询时,他摆上几张照片,立马开怼:凭什么别的制片厂给自家花旦的重点关照比我多,他们行,我就不行?
休斯先生是一位勇士,但是勇士是要付出代价的:尽管《不法之徒》强制过审,但是被延期了好几年才得以发行,他的雷电华因此亏了好几百万(上个世纪30年代的好几百万啊)。
不过有了这么一位勇士,敢于顶撞《海斯法典》的就多了去了,各路神仙可谓自带神通:先是让男主抱起来女主直接进屋然后屏幕渐暗;然后是就把礼服故意设计的“松一点”“紧一点”然后责怪服装设计;接着是拍摄以悍匪为主角的影片让他们各种抢劫之后花天酒地之时被暗处埋伏的警察突突死;或者是西部警长借着“行侠仗义”屠杀四方顺便再来两个妞。只要思想要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咦?)
《海斯法典》吃了大亏,同时期的清教徒思想回潮也遇到了重大挫折:禁酒运动搞得国家黑帮四起火并遍地。之后遇上了经济危机,电影作为消费成本相对低廉的娱乐方式逐渐占据了舆论强势,人们本质上还是在放松自己而不是在电影够不够新教上找茬。最为关键的是,二战中美国从中立到参战促使国家舆论矛盾向外,有了日本佬和希特勒当靶子,对于这些乱七八糟的风化问题还接着没完没了就有些不识大局了。
相应的,二战之后男女的相对平权以及美国人民作为战胜国的伟光正心态使得清教徒找到了新的舆论高地,电影方面的舆论压力自然开始松口了,紧接着性观念的解放基本上是加速了海斯法典的崩溃。终于,在美国越南战争之后开始的舆论反思思潮,使得过于死板和卫道士的法典失去了原有的约束意义而变成了真正的桎梏
不过个人认为,从商业竞争的态度来数,最为关键的是电视走进了千家万户,电视节目的发展令娱乐家庭化而不是集体化,相应的娱乐时间也缩短了。如果电影要想吸引人就需要更为刺激的内容。(不脱衣服你还真不看大银幕了是吧?)
总而言之,随着电影产业的自身不断发展,《海斯法典》在1966年被进行了重大修改,而1968年,《海斯法典》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
纵然《海斯法典》令人感觉到了那个时期电影审查某种程度上的荒唐和可笑,但是其本身的源头是属于大制片厂时代的自我审查。这种自我审查本质是大制片厂为了保证自己的盈利最大程度保证不受损失而采取的一种自保措施。这部顺应教会需求规定出来的法典的出现,就证明了它本身的错误性质——因为仅仅依靠宗教思想的精神内核对于电影创作内容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限制,本身就和电影随着时代不断进行变化相矛盾。
而这种荒唐的东西的出现也证明了好来坞当时“制作——发行——上映”都靠几大制片厂的独断专行,因为这种电影工业的一条龙形式成功保证了这种不合理的强制制度能一路绿灯,并且创作者难以提出反对意见。随着《海斯法典》的崩溃,相对应的大型制片厂也开始不断衰落,而走向新的发行方式(例如B级片和汽车影院,还有之后的录像带电影)。
另一方面,舆论压力逼迫《海斯法典》出现的时期,好莱坞也没有那么纯洁:一方面,像朱迪加兰这样的童星年纪轻轻就要面对药物滥用的问题(还是经纪人上赶着灌药)。另一方面,克拉克盖博这样的型男也面临着酗酒过量影响片场发挥的麻烦事(他曾经说过一句话:我要用酒醒醒酒。)。更有甚者还有明星斗殴杀人的丑闻出现。
而好莱坞当时的电影创作也出现了明显的下坡趋势,过度的香艳镜头和暴力场面使得电影本身的故事性和思想意义上出现了严重的消费倾向,当时与历史相关的电影也有相当一部分变成了野史胡说或者是指不到点上的借古讽今。《海斯法典》的出现,虽然极端,但也表达了对毫无限制的电影制作的担忧。
实际上,《海斯法典》之前,电影作为媒体形式,一直不受到宪法第一修正案的保护,没有应有的言论自由,导致电影里面出现了过量的政治和宗教审查。不过《海斯法典》的出现以一种强制自律的姿态成功的躲过了更加可怕的威胁,这也不算是一件坏事(不信你去看看ESRB和PEGI,CERO这个废物我无话可说)。
尽管荒唐可笑,可是《海斯法典》这档子事还是过去了,但是好莱坞的人们并不能穿上一口长气,就像异鬼进军一样。新的威胁,来了。
评论区
共 39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