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90年代时的世嘉或者说是当时的游戏业界内,并不看好各类关于机器人游戏的企划案。但是那些刚进入游戏业界、充满热情与希望的大男孩们,一定会提交一份机器人游戏的企划书,但这份企划书永远不会被通过。
这种行为甚至成为了当时游戏行业中的一种仪式,通过了这个仪式的大男孩们就会认清现实,失去梦想,变成无聊的大人······
这种残酷又悲伤的历史,在当时不断的重复,不断的蔓延。
94年,在世嘉社2号馆7楼,有个小吸烟室。当时还是年轻人的亙重郎与小口部长经常会在吸烟室里进行闲聊。
“好不容易到了3D游戏时代,也有VR这样的概念,好想玩到机器人对战的游戏啊,这也是普通男人的梦想吧。”亙(gèn)重郎说。
“既然是机器人,是像魔神还是想高达,还有盖塔、合体什么的,有很多形式啊?你要好好的考虑一下!”
毫无防备的亙重郎就这么着了小山部长的道,此时亙重郎或许没想过自己会成为《电脑战机》(電脳戦機バーチャロン)系列的制作人。
机器人游戏一直是个很有魅力的企划,但也有无数前人失败的经验。但是仅仅只有“机器人”这个词,对于游戏企划来说还是过于模糊,一款动作机器人游戏,没有明确的主题与体统的构思,只是空有一腔热情的企划,是一定会有漏洞的。
最开始的94年3月,亙重郎对于《电脑战机》只有个机器人动作游戏的构思,包括要有3D效果、战斗临场感等等细节,因为没有画面,所以只能进行口头说明。
90年代,3D与VR游戏是个非常火的概念,同期也有许多拥有3D模型的游戏,例如第一款3D格斗游戏、世嘉同期的《VR战士》在街机厅里就深受好评。
但是在亙重郎看来,《VR战士》虽然使用了3D建模,但本质依然还是2D格斗的一套东西。亙重郎想要做的,是如同1993年《毁灭战士》(DOOM)那样,真正利用3D空间进行操作的游戏作品。
一个只靠口头说明的企划,一个充满佛心的程序开发,以及天才机设角木肇
虽然亙重郎想法很多,但是全部只能进行口头说明,《电脑战机》能顺利诞生,与这位充满佛心的开发程序大哥,确实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当时负责这个实验性项目游戏开发的,是刚刚结束《星球大战》街机游戏工作的苑田良博。虽然也都得到了一些帮助,不过主要还是两个人的孤军奋战。
但这个时候机器人的机设还没完成呢!亙重郎试着联系了当时已经经验丰富的机械设计师角木肇(カトキハジメ),作为一个实验性质的游戏企划,亙重郎希望角木肇能先来两个机设,没想到越聊越尽兴,在这个2D到3D的转型期,角木肇对机器人的3D化十分感兴趣。
如今的Ver.ka自然不必多说,当时的角木肇已经参加过了《高达ZZ》、《高达0083》、《V高达》等多部作品的设计。
最初的《电脑战机》街机版拥有一个摇杆与3个按键,游戏内容上也是仅仅能操作机器人在3D空间开枪射击的程度,总而言之,一团糟。但是已经到了94年5月下旬,是必须在公司内部展示的时候。
在关于《电脑战机》的讨论会上,主要分为2派,一派是以小口部长为代表,支持《电脑战机》的开发,另一派则是以铃木常务为代表,坚决反对《电脑战机》的继续进行。
“笨蛋!我已经在游戏业干了30年!小口,你才干了几年啊!?”
毫无危机感的亙重郎这个时候拿出准备好的企划案,“还是先请看看企划书吧。”
“那种东西不看都明白!我懂的很!行得通的企划和不行的企划一下就能明白!你这个就是不行的企划!”
此时在面前的,不仅仅是一位普通的常务,已经是一个能看穿企划案未来的超能力者了。90年代的世嘉,天才与怪人云集,无论是有奇怪发型的大哥、社交超人、顽固的超能力者,还是幽灵、豪杰,在世嘉里见到什么怪人,都不奇怪。
94年7月,在《电脑战机》的演示会议上,支持的、反对的,两派依然如同吵架般乱作一团。
94年,一个2D游戏时代跨入3D游戏时代的转型期,一款3D动作机器人游戏根本找不到参照的对象,更不存在同类游戏的先例。这时候,中山社长终于发话了,“每年都有很多年轻人提出各式各样的机器人游戏企划,总说不行不行,所以全部不给通过,但是年轻人们依然会提出新的机器人游戏的企划,不行的话就不行,到最后无论怎么都会失败,让你们失败一回就会明白。”
社长最后一句话,“话就说到这里,你们的实机测试做得到吧?”
此时对于亙重郎来说,除了回答“做得到”,已经没有其他的选项了。
顺带一提,这个时候,《电脑战机》组已经补充了新的人手,但是作为开发主力的苑田大哥依然被消耗的很厉害,经常处于疲劳状态。
能够拿出测试用的游戏确实了不起,不过你们也就到此为止了!
虽然社长已经发话了,但是小口部长与铃木常务的争执,还在进行。
“总之,这样的东西绝对不可能成功!我拿我常务的位子打赌!”
“那,我也赌上我的职位!”小口部长没怕过什么,顺着常务的气话硬接了下去。
小口部长冷静后,叫来亙重郎,“来周末怎么说也要拿出些成果,不然就完蛋了!”,而说着话的时候,已经是周五了。
终于到了《电脑战机》街机第一次实机测试的时候,地址选择了池袋,时间则是94年12月平安夜。总算将街机的框体装好,铃木常务再次出现在亙重郎与小口部长面前,“2万日元,在这之下的话,就没得谈了”
“这次实机测试的目的并不是取得取得具体的投币数据啊?只是测试机器人游戏能否被玩家接受······”
当时人气格斗游戏《VR战士》一台一天的投币金额在10万日元左右,而对于完成度不高的《电脑战机》来说,想要拿到一台一天2万日元的投币金额非常困难。考虑到平均游戏时长与营业时间,亙重郎自己觉得投币金额应该在1万日元上下。
“现在开始就是第一关了,2万日元哟,明白吧?没问题,2万日元能行。”小口部长显得还比较乐观。
而在现场对完成度一清二楚的人,现在心中却充满罪恶感。这个时候游戏还很不完善,虽然机器人勉强能动起来,但机器人也是只用一堆三角形与四边形组合起来的粗糙状态。
“当然了,这可是工作啊,自然是严苛的。”铃木常务加重了些语气。
意料之外的追加条件出现了,当时世嘉在台湾准备搭建新的工厂,但是负责人还没确定。
“怎么一下就说到台湾了!”小口部长因为预料之外的情况,声音大了起来。
“当然了!你让自己的部下肆意妄为,不给其他部门做个表率可不行。”铃木常务强硬的很。
“那好,台湾,去就去!”小口部长也和之前一样硬气,接受了常务的条件。
但走出常务的办公室,小口部长还和之前一样,转身就对亙重郎说,“听好了,我是不会去台湾的,要去也是你去!”
去了台湾就等于“认输”,对于《电脑战机》,对于亙重郎,都已经没有后退的余地了。
情况很严峻,形势很紧张,在通宵调试过测试用框体后,《电脑战机》小队抱着悲壮的心态,静静地将框体搬运至目的地——池袋。
池袋GIGO ,世嘉的娱乐中心,地下一层地上七层,各个公司的街机游戏发售前,都会选择将新的街机框体摆在这里,进行实机投币测试。
常务策划让亙重郎去台湾计划总算没有成功,虽然在测试过程中出现过故障,《电脑战机》平均一台机器的投币,也能达到4万日元左右,不断有玩家体验这个机器人3D动作对战游戏。尤其在测试的第二天即将关店前的几小时,《电脑战机》的对战气氛打到了高潮,望着热情高涨的玩家,看着超过目标的投币金额,亙重郎与开发组的大家也松了一口气。
95年年初,《电脑战机》从一个实验性质的企划,变成了一个正式的街机游戏企划,基本的操作已经确定,角木肇也在不断的追加新的参战机体。1995年夏季,第二次实机测试,依然是测试前的通宵达旦,不一样的是,《电脑战机》带来了更为热烈的游戏气氛,投币也打到了首日9万日元,第二日过10万日元的好成绩。
炎热的夏季,《电脑战机》前的长队,兴奋的玩家们,世嘉的《电脑战机》街机框体,终于在1995年12月正式出现在了各大街机厅里。
不算最新发售的《魔法电脑战机》以及各类移植作品,《电脑战机》系列只有1995年的《电脑战机》初代、1998年的第二代《电脑战机 ORATORIO TANGRAM》、2001年的第三代《电脑战机 FORCE》与2003年的《电脑战机 MARZ》,这之后整整过了15年,才有了《魔法电脑战机》这款最新作。
在这空白的15年间,电脑战机》我们只能在《超级机器人大战》系列、其他平台的移植作、或是一些外传作品里见到《电脑战机》的身影。
其实在这15年间,《电脑战机》的正统续作企划还在不断的提交,但想要通过,几乎是不可能了。
无论是机器人游戏的市场规模,还是《电脑战机》新作的开发成本,从调研数据来看都不容乐观。世嘉认为包括《电脑战机》等机器人游戏市场的规模,约在12~15万人左右,在考虑到如今时代游戏必备的高清画质、丰富的细节与稳定的网络服务器,一款新的《电脑战机》并不会带来多少利润。
随着时代的变迁,3D对战游戏类的玩家总数在不断减少,街机行业再也无法回到90年代鼎盛时期了。
与此同时,3D对战游戏在众多对战类游戏中,也属于门槛高的硬派游戏类型,而《电脑战机》就是在硬派3D对战中更为硬派的一款,可谓是“硬中硬”。位置变幻的高机动战斗、方向键与按键搭配组合的连招、跳跃取消等等操作,如果不通过《电脑战机》的操作门槛,意味着将很难享受到对战的乐趣与系列的故事剧情。
市场规模、开发费用、游戏类型带来的壁垒赫然屹立,再也不可能如同过去一般2~3个人花一年就能开发出一款热卖的3D动作游戏。
一个巧合,著名轻小说编辑三木一马与亙重郎还有机械设计师角木肇相遇,三人就《某科学的超电磁炮》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在活跃的文化交流间,再次提到了《电脑战机》的话题。
于是《魔法禁书目录》与《电脑战机》的联动企划就从2014年5月开始筹备,2016年电击文库版轻小说《某魔法的电脑战机》出版,小说销量大获成功,立刻重版可见人气非同一般。
两年后3D动作对战游戏《某魔法的电脑战机》登录PS4、PSV平台,2月15日日版发售,3月1日繁体中文版发售。《电脑战机》的22年的时光,能让一个小男孩变成大男孩,也能让一个大男孩变成沧桑大叔。
终于,《电脑战机》时隔15年的新作游戏,以联动作品的形式,出现在了那些为此等待许久的人的面前。
评论区
共 44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