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的女武神4》正式开卖,而这款游戏在我心目中就是某种“浪漫游戏”的典型——无论是对战争的描绘、对战场的刻画、对战斗中士兵的表现,《战场的女武神》从来都不是严肃、准确、客观和具体的,但它很浪漫。
不知怎么的,那种战争的宏大,战场的残酷,战士之间的羁绊,总能以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传达到玩家这里。不管你是为了什么打开这款游戏,是十分不一样的回合制战斗、非常有特色的画面风格,或者仅仅只是女性人物(或者男性人物)的胸和屁股(以及坂本真绫),玩起来这款游戏的那种浪漫的气息总能扑面而来。
那种感觉硬要说的话,就是战争的美感——把这人类极致邪恶极致愚蠢的行为中的一切丑都剔除,以一种绝对幼稚的角度去看待它得到的东西,一种朦胧而宏大,不清不楚却十分有力的感受。
所以我一直觉得《战场的女武神》这个游戏本身是不需要多说的。没必要分析其中的剧情(尤其别深究那些战斗相关的细节),也不必细细掰扯那些明显致敬一战与二战的军服、枪械和造型,至于BLITZ战斗系统本身有多精妙,能不能投入其中也是随缘,《战场的女武神》是个重视感受的系列,只要那种感受打动了你,就够了。
因此这次借着《战场女武神4》的发售,我想跟你聊聊女武神本身。只是一些非常粗浅的知识,权作抛砖引玉之用,如有谬误烦请各位不吝赐教,非常感谢!
虽然《战场的女武神》其实跟女武神没有特别直接的关系,你把女武神叫武装魔法少女似乎也行,但其实就和这个系列对武备同样并不重视逻辑关系的表现一样,女武神的意象本身,也成为了《战场的女武神》系列的朦胧美感的重要部分。
女武神(Valkyire)在中文语境中通常还有“瓦尔基里”、“瓦尔齐(基)丽雅”、“瓦格雷”、“华尔齐丽雅”之类的说法。根据维基的说法,这个名字的在古诺斯语中由两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名词valr,指战场上战死的死者,以及kjósa,意味“前去筛选”。合在一起就是瓦尔基里的核心意思——甄选战死的战士的人。
这就是女武神最核心的作用和职能,从战场上的死者中选出那些最英勇的战士,引领他们进入瓦尔哈拉,即英灵殿。
在这里小小地偏题一下做一些注释。正如瓦尔基里名字的代表战死者的词缀valr所表达的那样,瓦尔哈拉的意思就是“战死者之殿”,hall of the slain,它是奥丁的宫殿。
这些战士的灵魂会得到奥丁的致敬和嘉奖,之后他们在宽广华美英灵殿中,与他们敬仰的战神奥丁以及奥丁的儿子一起饱尝美味的猪肉和蜜酒,吃饱喝足之余,这些强如神明一般的战士们还会互相切磋战斗技艺,因为这些至强的战士之所以能升入英灵殿,正是为了迎接诸神之黄昏时的决战,对于渴求荣耀醉心战斗的人们来说,诸神黄昏的战斗将会是战斗的极致,投入其中带来的也是无上的荣耀。
永不止息的豪饮然后酣战,伴着荣光与欢笑,这种纯粹的生活就是北欧文明中的战士们渴求的天堂。
与这些战士共饮的,除了奥丁的儿子,也有他的女儿们。相传女武神中有奥丁的女儿、地上国王的女儿和信奉奥丁的女战士,她们除了飞越战场选择英勇战死的战士,这些绝美而善战的女士们还会在英灵殿中侍奉被筛选出来的英灵们。
所以总的来说,在北欧神话中,瓦尔基里是无上的筛选者,是杰出的战士,也是神圣的侍女。她们联结神的领域与人间的战场,代行奥丁的意志,并且她们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满足愿望的幸运使者,让战士们如愿以偿,进入英灵殿获得主神的认同。
现在我们心目中非常经典的女武神形象通常是用翅膀在空中飞行的女性,不过在古诗传奇中会吧女武神描绘成骑着马飞跃战场的女性战士。由于和奥丁的联系,她们通常手持长矛与盾牌,此外你可以在一些古典画作上看到她们身披红色战袍,头戴金色或者银色的战盔。
我相信《战场的女武神》1代中女武神的造型在一定程度上照应了这个传统形象。而荣耀战魂中女武神完完全全就是按照这个设计的。
另外在《尼亚尔斯沙加(Njáls saga)》中还提到过另外一种女武神的形象,把这些从天而降的女战士描述成狂野、嗜血而骠悍的杀戮者,她们策马高歌,横扫战场、肢解敌人,带来恐惧与毁灭——而这一形象则与我们熟知的那种优雅浪漫的形象相差甚远,但也的确可以提醒我们,女武神不仅仅美丽,而且致命——战士的引路人,没有理由不是同样强大的战士。
无论是怎样的形象,瓦尔基里都受人尊敬。北欧人认为她们就是降临战场的云雾,认为霜露都是她们所骑白马经过的证明,而每当天边极光闪耀,正是瓦尔基里自神之领域降临之时。
在很多沙加中有这样的描写,那就是女武神并不只是奥丁的牵线玩偶,也不完全是被动的领路人。似乎奥丁她们的职能就是选择最优秀战士的英灵,或者当自己很中意的人间战士战死时,女武神要好好地把他们接来,但具体怎么接到英灵殿奥丁很少横加干涉。所以在北欧史诗中常有这样的桥段,女武神从天而降,主动加入战斗,主动改编战争的结果——对于很多个功勋卓著的战士,奥丁似乎并不急于让他们早早战死沙场,甚至更愿意让女武神帮助他们取得更多的胜利。
由于在执行层面女武神拥有相当大的自主权,北欧神话中甚至还出现过女武神违背奥丁的意愿行事的故事。在北欧英雄齐格弗里德(也就是齐格菲)的故事中,他曾在冒险途中唤醒了一位沉睡的战士,去下头盔之时发现竟是一位绝美的女性。这位名叫希格德里法/希格德里芙(Sigrdrífumál)的女性就是一位女武神,因为违背奥丁的意愿篡改了一场决斗的结果而被降下诅咒,若不是齐格菲出手相救,将永世沉睡。在瓦格纳的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中保留了这一英雄救美的桥段,只不过女武神换成了布伦希尔德——也有一说布伦希尔德与希格德里芙正是同一位女武神。
同时也有很多人认为,这一故事代代相传之后,成为了著名的童话故事《睡美人》。
一共有多少位女武神呢?一直都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你会在中文维基页面上看到一个大致的表格,列举将近30位女武神的名字和其名字背后的含义。
在上文我们提到的《诗体埃达》中,在奥丁唤女武神斟酒的段落,他提到了很多位女武神的名字:
“They bring me horn,
my Valkyries! Hrist and Mist , Skeggjold and Skogul ,
Hild and Thruth ,
Hlokk and Herfjot ,
Goll and Geirolul ,
Randgrith , Rathgrith
and Reginleif
they bring the Einhergar bear.”
在这里的女武神的名字依次为(我查到的版本跟维基略有出入):
另外,在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中出现了九位女武神,不过除了布伦希尔德以外,其他都是瓦格纳杜撰的,但和史诗中的女武神们一样,瓦格纳依然赋予了每一位女武神的名字一种特殊的意义,用来表现战争的不同侧面。
至于布伦希尔德呢,相传她的形象来自于古时的一位公主。而在传说中,她的身份包括奥丁的女儿、国王的女儿和冰岛的女王等等...
女武神是一个影响极其深远的文化符号。维京时代结束后,基督教文明对北欧本土宗教异教化处理使得女武神产生了很多新变化(有很多可能相当的丑陋和粗鄙),但她的迷人形象依然伴随着文明的发展一直延续下来,直到现代社会,女武神依然在流行文化中保有自己固定的位置,并且一直在微妙地变化,承载更多的东西。
这是一个把“美丽“、“神圣”、“死亡”、“荣耀”、“战争”、“救赎”、“爱”和“永恒”联结在一起的概念,它甚至能把最血腥最残暴、最色情与最纯粹最优雅、最圣洁的概念统一起来。在战场上巡行的女武神本身是一个完美的审美对象,同时,她又是我们内心中战斗与杀戮欲望的映照,是战斗者无上荣光的见证。
倒不如说,女武神作为一个先天地美化战争、提供有距离感的战争审美的文化符号,与现代的大众娱乐文化产品契合度太高了。划过长空的战机,造型飒爽的武器,美丽英勇又温柔可人的女性,为理想战斗至死的组织...它们都能映出女武神的一样子,无论是救苦救难的齐格菲博士、陪伴希尔瓦纳斯左右的死亡天使、星战前夜中不朽的舰载机驾驶员还是能变形成机器人的酷似F-14的战斗机、莱因哈特的旗舰,女武神之名赋予了它们一种无名的壮美与豪迈。
即使是在不直接表现女武神的《战场的女武神》中,我们依然体会到这种魅力——也许这就是女武神所承载的“模因”,正如带向战场的雾气一样,存在于我们对信息世界认知的每个角落。这个词的发音仿佛有种奇怪的魔力,唤起我们心底某些不常显现的冲动。
我已听见女武神呼唤声声,
引我前往奥丁金厅。
评论区
共 96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