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Jonatan Söderström 和Dennis Wedin双人成立的独立游戏开发小组Dennaton Games分别在2012年和2015年发布了《火线迈阿密》以及其续作《火线迈阿密2:错误号码》。由于游戏出色且独特的画面风格以及手感,在国内外获得一致好评,移植并发布到包括安卓和IOS的多个平台。但是对于中国玩家来说,对于这个游戏最为直观的感觉有可能只是他表现出来的一些暴力美学。作为支撑起整个游戏内涵的新复古潮流,《火线迈阿密》也在不同的方面表现出了对新复古文化的理解。
《Drive》在保留了noir电影暴力冷峻的黑色美学之外,加入了大量以声光构成的新复古元素,打造了一个独特的neo noir风格,是近几年难得的Clut戏。整个《火线迈阿密》的灵感来源都是来自于电影《Drive》,两者相似的地方不计其数。Jonatan Söderström也在游戏的特别名单中感谢了这个电影的导演尼古拉斯·温丁·雷弗恩。
Jonatan Söderström,或者说“CACTUS”在独立游戏界可不算是个小人物。此人以开发游戏的速度奇快(曾经发表演讲《如何在四小时内做出一款游戏》),产量超高(在五年时间内做了四十来个游戏),制作风格诡异奇特而闻名。或许是觉得无聊,也或许是想到了个好点子,有天他决定开发一款制作周期更长、内容更充实饱满的游戏,于是他找到了他的好友兼艺术家Dennis Wedin成立了以二人姓名合成为名的Dennaton Games游戏开发小组,开始了《火线迈阿密》的制作。
我们先来聊聊历史,作为佛罗里达州第二大城市,迈阿密的人口超过559万人,是美国人口最为稠密的城市之一,其人口构成有超过一半的人是拉丁裔移民及其后代。如此庞大的拉丁裔移民最早是在1980年,由于卡斯特罗政府大量驱逐国内的犯罪人员以及政治犯,许多人只好偷渡来到美国。由于是被驱逐处境,这批贫穷的移民素质良莠不齐,其中又有大量留有案底的犯罪人员,这使得迈阿密从80年代开始犯罪率不断上升。这个当时以性、暴力和毒品闻名的城市可谓是创作缪斯的大本营,特别是在动作电影齐出不穷的80、90年代,各种媒体制作了一大批以迈阿密为原型的作品。
受到这些文化熏陶的孩子们(说的就是我和你们这种无聊人),总会对那个年代纸醉金迷的故事发生兴趣。再说了,霓虹灯、豪车、美女、性、毒品、暴力这些元素永远也不会过时,谁没有想过开着法拉利带着金发大波的美人在海边兜风呢?享受着湿热的海风,带着比基尼美人在沙滩上的棕榈树旁边喝着多彩的鸡尾酒,晚上再去城中最热闹的Club好好潇洒一晚。除去现实中罪恶的部分,这实在是一个让人遐想的幻境。
对于新复古主义来说,迈阿密这个坐落在美国南部的海湾城市本身就是80年代元素的最好诠释——充满了各种新兴事物却仍然不断发生那些由古典时期就流传下来的恩怨情仇。
或许是LSD等软性毒品的泛滥,也或许是霓虹灯制作工艺的日加成熟,80年代的夜间对视觉冲击性最大的东西或许就是街头巷尾的各种霓虹招牌。以氖气为基础构成的强烈荧光系光线,在经过文化媒体的不断传播之后,开始带有了超出其简单照明意味以外的内涵。
刚刚兴起的家用计算机视乎再一次点燃了人类对高科技未来的兴趣,而科幻黄金年代的余韵仿佛还未消退。在人们的想象中,电子网络世界仿佛充满了各种闪亮的犹如霓虹灯一般蜿蜒的线条。
Synthwave,chillwave and vaporwave
《火线迈阿密》的BGM基本上遵守了synthwave的标准,大量的对80年代流行曲和电影配乐的元素的再利用,加上欢快跳跃的电子鼓点和如同摇滚音墙一般的模拟合成器音效。配合着游戏不断闪烁晃荡的画面,造就了一个没心没肺的在舞厅边蹦迪边拿棒球棍爆头的邪点效果。可以说,《火线迈阿密》毫不腻味的BGM是支持我打穿这个难度颇高的游戏的动力之一。
同样大量使用了synthwave配乐的作品还有今年刚刚上映的独立电影《Kung-Fury》,作为一款在更加geek角度上向80年代复古的作品,电影充满了游戏、漫画、电视广告等等死宅要素,当然还有大家期待的“上网冲浪”。
如果说大量使用80年代美国流行元素的synthwave是对于那个时代美国泛滥的商品文化的追忆的话。Chillwave和vaporwave这两个在同一时期诞生的同胞兄弟则是整个新复古流行浪潮的另外两面。
Chillwave通过对于80年代兴起的独立音乐运动的解析,深受自赏、后摇的影响,在使用大量氛围配乐的同时加入解构后带有流行舞曲风格的鼓点。在编曲上轻松明快,是有如其名寒潮一般的适合在湿热夏夜听来放松的音乐。
而Vaporwave是三者中受互联网文化影响最深的,通过对采样的乐曲进行放慢处理(多半是日本六七十年代的流行金曲或者是商场音乐),通常会进行拼贴画一般粗暴处理的分段与回响,或者是宛如嘲讽一般的直接使用各种电视广告配乐。
作为某种形式上的后现代主义运动,新复古浪潮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对过去曾经流行过的文化的解析再构建,用主流文化反抗主流文化,以空洞虚无的内容嘲弄枯燥无味的流行文化。
从音乐上来说,对于饱受EDM和hiphop等激烈粗暴音乐风格的人们,似乎又回想起小时候在沙发上一遍又一遍的看着垃圾肥皂泡电视剧以及无聊的电视广告打发时间的情景。几种在新复古浪潮中大放异彩的音乐风格无一例外的带有让人放松的听感;而对于像《火线迈阿密》这种打折复古旗号的游戏,与其说是对小时候游玩街机游戏的回忆,不如说是对于种种非3A毋宁死的大型游戏的的反抗。
简单来说,新复古浪潮其实是以我们这代人在孩童时期记忆为基础,从人类保留美好回忆的被动本能中提取出来的事物的再创作。在出于对当代的流行文化的厌恶,我们自然而然的就会想起那些曾经带给我们快乐的东西。它们可能是某个下午逃课后花两个钢蹦打的一把游戏;可能是在超市里等着爸妈给你的雪糕付钱时候的背景音乐;也可能是你和你的小女朋友第一次看电影时牵着的汗津津的手。无论如何,回忆一个愉快的记忆片段总会带给人快乐不是吗?
评论区
共 21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