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招贴、漫画的形式作为宣传手段古已有之。这里的“古”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在上个世纪之初,日本侵略亚洲的血雨腥风之中,侵略者与反抗者都曾大量使用漫画作为教育和发动民众的武器。时至今日,“漫画征兵”也并非笑谈,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历史上发生的那些故事。
日本在19世纪侵略了其周边多个国家,并在这些地区进行经济上的剥夺和人力资源上的夺取,采用了各种手段征兵已满足其侵略的需求,1910年8月9日在朝鲜半岛上,大韩帝国与日本签订了《日韩合并条约》,自此日本在朝鲜半岛上统治了35年,在统治期间内通过在报纸上发布广告,推出桌面游戏,教科书,发布宣传海报等手段进行“皇民化教育”。
1910年以后亡国以后,朝鲜人并没有乖乖的听日本政府的话,他们武装起义,引爆炸弹,暗杀总督,朝鲜人民(现在好像也是)从来就不是一群听话的羊群。
1919年3月1日在为高宗举行国葬时,韩国民众借机在各地游行,韩国独立运动者在京城塔洞公园发表了独立宣言,要求韩国独立,是为三一运动。
三一运动后,日本政府改为文治主义为主的怀政策对待朝鲜民众,这次运动是独立运动的一个高潮,1919年4月11日,朝鲜独立人士于中国上海成立了大韩民国独立政府,正式中东带领独立运动。
在独立运动以镇压收场后,日本政府改变了统治策略。受到三一运动和大正民主的影响,军事政府被文人政府替代,容许有限出版自由;东亚日报和朝鲜日报在1920年创立。为了培养殖民地的人才,总督府在1924年成立了京城帝国大学。
1930年代起主要实行“同化政治”,韩国称为“民族抹杀统治期”(민족 말살 통치기)。作为皇民化运动的一部分,日本宣称“内鲜一体”“日鲜同祖”,向朝鲜人灌输日本精神,实行思想控制。1939年日本曾颁布“创氏改名”令,允许朝鲜人更改日式姓名。中国抗日战争以及太平洋战争期间,国民精神总动员也适用于朝鲜,日本军征召朝鲜籍日本兵。日本提出“大东亚共荣圈”,号召朝鲜人全身心投入“大东亚圣战”,加强对朝鲜的同化宣传。
内鲜一体指甲午战争至二战结束期间,大日本帝国政府以及学术界曾推动过的观点以及政策。该理论被日本帝国当局用于理证日本帝国政府在1890年代在朝鲜所执行的殖民政策,及其后兼并朝鲜的作为。
“内”指日本内地,即日本本土,“鲜”指朝鲜。日本在甲午战争中得胜后,朝鲜脱离中国清朝的藩属关系,更国名为“大韩帝国”,步步向日本靠拢。日本则觊觎彻底吞并朝鲜,并策动日本学者通过歪曲历史来论证朝鲜是日本的领土,如民间传说、习俗的趋同性交友等等。另外日语、朝鲜语都属于孤立语言,二者在语法和简要词汇方面有一些相似之处,所以又有学者从语言学角度来说明日韩民族实为一体。
“内鲜一体”政策努力的想从思想上统治朝鲜,寻求统一朝鲜的合法性,在舆论上对民众进行奴化教育,培植皇民派并方便军队进行征兵以及物资的掠夺。
自1938年起,日本在朝鲜征兵逐年递增,累积招募801697人,同时日本在朝还强征了许多劳工及慰安妇,其中不乏被日本的宣传洗脑的军国主义分子,其中被二战后日内瓦法庭判定有罪的战犯就有129人,日本对朝统治效果可见一斑。
日本在台湾同样实行了类似的政策,所谓“皇民化运动”该运动大倡台人於姓名、文化、语言等全面学习日本,并全面动员台人参加其战时工作,而这项运动一直持续到1945年二次大战结束为止。此种由台湾总督府主导,极力促成台湾人民成为忠诚于日本天皇下的各种措施,就是皇民化运动,终其言,为内地化的极端形式。
皇民化运动分成二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1936年底到1940年的“国民精神总动员”,重点在于“确立对时局的认识,强化国民意识”。第二阶段是1941年到1945年的“皇民奉公运动时期”,主旨在彻底落实日本皇民思想,强调挺身实践,驱使台湾人为日本帝国尽忠。
台湾总督府为推动皇民化运动,开始强力推广要求台湾人说国语(日语)、穿和服、住日式房子、放弃台湾民间信仰和烧毁祖先牌位、改信日本神道。由于因应卢沟桥事变之后,日军在中国战线的人力需求,在1937年首度征调台籍军夫做军需品运输工作,做为台湾军无搭配辎重部队的解决方案。此外,殖民政府也在1940年公布改姓名办法,推动废汉姓改日本姓名的运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由于战争规模不断扩大,所需兵员越来越多,日本当局也在1942年开始在台湾实施陆军特别志愿兵制度、高砂挺身报国队、1943年实施海军特别志愿兵制度、并于1945年全面实施征兵制。
由于太平洋战争吃紧,导致日本内陆征兵不足,日本天皇于1941年4月1日颁布诏书外地的朝鲜与台湾的居民拥有日本帝国议会的参政权,在此之前早已经开始下达征兵令。累积至二战结束,日本在台共征兵8万余人,而被征为军属的,更多达126,700多人,共20多万人。同时在校生也被强征为“学徒兵”,大多从事重体力劳动,只有部分充当翻译等文职角色,直至战争结束共战死总计3万余人。
日本对于东亚诸多国家的统治都采用了相似的政策,这些政策都是同一个理念的产物“大东亚共荣圈”。
早在福泽谕吉的《脱亚论》中便已有对于“大东亚共荣圈”的根源,起初只是“将亚洲诸国从西方殖民者的手中解放出来”的一种理想主义思想,因此受到日本民众的支持,也吸引了一部分亚洲诸国的独立运动者。但很快,这个想法就被日本军国主义者和极端民族主义者利用,成为日本侵略、殖民亚洲诸国的借口。
1938年11月3日,“第二次近卫声明”的发表,表达此政策的正式实施。其实早在声明之前,随着日本在东亚的逐步扩张在朝鲜,伪满,东南亚国家实施了。尤其在政治,军事,教育等方面有诸多具体措施。
1932年3月1日伪满洲国建立,1934年3月年改帝国。日本统治东北三省长达13年之久,在统治期间“皇民化教育”更是变本加厉。
我们从上图中看到了许多场景,这些场景展现了日本在文化,军事,教育,政治等方面的事件或场景。
起始图为纪念溥仪访日:溥仪曾前后两次访问;2号图为神道教祭拜,日本在伪满各级学校中以“民族协和”,“日满亲善”,“一德一心”为口号进行教育。同时将神道教的宗教仪式融入教育中,中小学每天早上徐向新京作“满洲帝宫遥拜”,再向日本东京方向作“日本天皇陛下摇拜”,规定学校每届春丁仪式和秋丁仪式举行祀孔,日本的祀孔是复杂的宗教仪式。
上图作者 嶺田弘明治33(1900) - 昭和40(1965)作画,插图画家。
对图片各小图指代的具体意义,可浏览下方的说明内容
起始图 长期建国
图1 千人针 是日本文化中的一种护身符 ;图2 出征;图3 举国一致;图4 通州事件 日军大举进犯南苑的战斗打响后,张庆宇知“战机已迫,不容坐观,遂与张砚田密议,决定于7月28日夜12时在通县起义”。;图5武运长久长胜祈愿;图6北京入城 ;图7渡洋轰炸;图8 陆战队的奋战;图9 阴膳 为死去的人祭祀;图10 旗舰出云 利用甲午海战赔款建造的日本战列舰;图11 长城线占据 长城抗战 长城抗战是中国抗日军民在长城沿线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是中国人民早期抗日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图12 献金 鼓励民众捐款;图13 炎热的战斗 日军在东南亚热带战斗图景;图14 吴淞口登陆;图15 断遮行航;图16 海外同胞捐款 鼓励在海外的日本殖民地进行捐款;图17 荒鹫的母亲 日本战死中尉山内达雄的母亲 鼓励为战争牺牲的士兵;图18 战斗新闻;图19 工兵队的牺牲;图20 后方的支援;图21 杭州登陆 1937年11月5日日军登陆杭州;图22 妇人爱国之歌;图23 捐献飞机 ;图24 大御心 是属于明治神宫自己 独特的签诗 ;图25 防空演习;图26 蒙古联盟自治政府 日本扶植的满洲独立政府;图27 从军记者;图28 日德共同防御协定;图29 白衣天使;图30 占领上海 1937年淞沪战役这里就是主战场之一,此后公共租界苏州河以北的北区,东区实际都被日军占据,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整个公共租界都被日军占领;图31 设置大本营;图32 战士无言;图33 爱国公债 日本政府发售的军债用以完成侵略他国的目的;图34 慰问文;图35 女性国民使节 和美国使节夫人的访问;图36 攻陷南京 南京大屠杀;图37 宣抚班;图38 阵中的正月 ;图39 严寒中的战斗;图40 慰问袋 ;图41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是抗日战争初期,日本在华北占领区建立的汉奸傀儡政权,又称“华北临时政府”、“北平临时政府”;图42 日中亲善;图43 徐州大会战 徐州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日双方在以江苏省徐州为中心的津浦(天津至浦口)、陇海(宝鸡至连云港)铁路地区进行的一次大规模防御战役,其中以1938年三四月间的台儿庄大战最为著名,因围歼日军一万余人,史称之为台儿庄大捷;图44 勤劳的贡献;图45 空中的军神男乡少佐;图46 宿将舰队;图47 少年少女爱国之歌;图48 战利品;图49 捐献废铁;图50 饭冢部队长;图51 慰问伤病员;图52 军人伤残奖章;图52 张古峰事变 1938年7月末8月初,日、苏两国之间围绕着张鼓峰、沙草峰这两个高地进行的一场军事冲突。 伪满军也卷入了这场冲突;图54 运送部队;图55 甲级勋章;图56 靖国神社 祭奠二战侵华战犯;图57 陆上战队;图58 大亚湾;占领广州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10月,在抗日战争中,中国第4战区部队在广东省广州湾地区与日军第21军进行的防御战役;图59 占领汉口;
从上图可见,日本的皇民化教育已经渗透至社会的各个阶级,儿童,妇女皆是他们的宣传对象,通过在日常娱乐,游戏等方面的垄断控制,可以说是完全的体现了“寓教于乐”,将文化价值进行强力输出,企图从根本思想上奴化被统治人民,甚至培养狂热的军国主义者,将东三省彻底分离出中国,这样的宣传与教育在征兵方面更是变本加厉。
由于太平洋战役,日本也从各个被侵略的国家进行征兵,在伪满同样进行了相同的操作。
七七事变后,日本在华开启全面侵华战争,同时在东北对苏也跳动战事,日军已经无法应付这样的军力调动,于是颁布了伪《国兵法》大肆进行募兵,疯狂的进行征兵宣传,企图在思想上彻底征服东北人民,泯灭东北人民的民族意识。
1938年12月,伪满以总务厅次长为委员长,成立了“满洲国兵役制度调查委员会”对伪满的兵役制度又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研究,1939年4月,该委员会向伪满政府提出了“答申书”,主要内容是“:依人民总服役主义采取绝对义务制”“,创立兵役及公役制度”。
1940年1月11日哈尔滨市署计划科联合第四军管区、协和会共同发表年度募兵细目。其中规定:“(一)检查日时场所;(二)宣传,欲得优良壮丁,必先使一般民众,尤其壮丁层,对于国军有深刻彻底之认识。(三)检查之准备,甲、于募兵之前,不无避地,希与警察方面协力,严重监视,而检查之。检查后受领入队命令者,于检查归乡后,不无逃亡或顶替之虞,其监视检查之道亦希区长与警察当局协力,以期万全对于此等受领入队命令者,希区长及分区长负责监视之等。”
1940年2月25日,由“人民总服役制度审议委员会”通过伪满的兵役制度即《国兵法》这个法在1940年4月5日,由伪国务院会议通过,9月由伪满皇帝溥仪参加的参议会议通过,15日付诸实施。伪满中央展开了大规模实施国兵法征兵的宣传活动。宣传中称:“国兵法征集国民当兵的目的是乡土防卫,适龄青年踊跃参加征兵是保卫国防,保卫家乡”。伪满方面在宣传国兵法的同时,还特别注意到东北人有“好人不当兵,好铁不打钉”的观念,大肆鼓吹“好人才当兵”“,良兵出良民”
日军在伪满的宣传,截止抗战结束总共募兵20余万人,初设6个军后期扩充至11个军,管理官员为司令,警备司令官,舰队司令官,统一有伪满执政即溥仪指挥,但这只是表面上,实质权利则由关东军支配,所有军需物资调配,军服样式确认均需关东军批准执行。
1937年之后,伪满军服逐步向日军日本陆军的昭五式军服靠拢,伪满军的大檐帽帽墙和帽顶同色,帽徽是五色星,日军帽墙是红色,帽徽是金色五星;战斗帽伪满军的相比日军的,向上收拢程度小,帽顶略平;军服伪满军是贴袋,日军是内挖袋,另外伪满军官外扎有肩带的皮质武装带,日军的军官外腰带是呢子的,没有肩带。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以南满铁路被炸毁为由,栽赃中国军队并以此为借口向北大营发起炮击,而张学良命令部队“不准抵抗,不准动,把枪放到库房里,挺着死,大家成仁,为国牺牲”,次日1931年9月19日张学良在协和医院对天津大公报记者谈话时再度说:“吾早下令我部士兵,对日兵挑衅,,不得抵抗。故北大营我军,早令收缴军械,存于库房”。自此日本侵华战争开启,国内民间抗日宣传也由此开始。
1937年7月7日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抗日战争由此开启,早在日本占领东三省期间国民政府抗日宣传便已经开始,征兵工作也同时在进行。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组图片窥视下当年的情势。
当时的国民党征兵宣传部分由军事委员会政调处负责,海报也多出自该处,宣传主题多以厚重的黑色红色为背景,配以粗线条的军人形象,宣传“打到日本帝国主义”,“抗战到底,决不投降”,“从军报国是国民的天职”,对于当时已被列强欺辱了许久的中国人民,也达到了应有效果,抗战时期中国国民政府军队最高500余万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60余万人。
1937年8月红军改编为八路军,下辖三个师,共计4.5万余人。新四军下辖四个只对,共计1.03万人。到1940年底,八路军新四军共计发展到50万人,还有许多地方武装和民兵。到抗战结束,中共正规军127万人。
由于中共军队有地方军和正规军的区别,所以参加地方军可以不用离开家乡,这也为征兵提供了便利条件。曾服役于国军的黄仁宇在回忆录中说道“能容纳各式各样军队并拥有加以扩充的能力是必要的......军队遵照毛泽东的指示,放弃形式,重视实质,只要能达成任务,有相同力量的不对可以不成为支队,团,旅或纵队。”这样的打破形式可以方便的建立根据地并在其基础上将武装部队与根据地发展到一体。
通过地方武装的发展,很快这些部队就能通过战斗逐步使其正规化,并最终成为正规部队。这也使征兵更加有效率,能最大限度的利用根据地的人民进行部队的发展。在征兵的同时,提高根据地人民的文化素质,创办通俗报纸,进行“抗战光荣”和“减租减息”等手段,提升民众的参战热情,同时中共采取志愿役,也使征兵工作更加方便进行减少民众的抵触情绪。
但到了1941年,根据地也无法满足兵源的供给,部队只得被动大量减员,逃兵也成为了部队的严重威胁。1942年,晋察冀根据地实行志愿义务兵役制,规定18~35岁男子均有服兵役的义务。当然我党也动用宣传、物质刺激等手段缓解这一问题。
有趣的是,共产党的一套做法,国民党也有类似的方法,但国民党政令执行能力低下,使效果与中共有差距。
假使我们不去打仗
敌人用刺刀
杀死了我们
还要用手指着我们的骨头说:
“看
这是奴隶!”
——田间,《假使我们不去打仗》,1938年
1945年8月18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日本在中国领土上的统治也由此终结,各种宣传文件,海报,游戏大多付之一炬。二战夺走了约7000万人生命,中国军人阵亡约350万人,不知有多少青年是看着报纸和贴满大街小巷的征兵广告,加入军队,最终走向了死亡。我们感叹宣传的力量,也叹息生命的脆弱。
下篇:“少子化,老龄化”的和平年代,征兵海报又有新招
21世纪的今天,东亚国家的“少子化,老龄化”已经是普遍现象。在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大陆与台湾,各种二次元手段逐渐变得丰富起来。究其根本,还是要将那些并无具体去处的青年人们吸引到军队里来。
以日本为例,2015年7月3日开启播放第一季的《GET奇幻自卫队》,以伊丹二等陆尉为主角,描写了自卫队穿越门来到异世界的奇幻故事,其中主角更是一个宅文化重度爱好者,同时也是自卫队中的精英,他在异世界开后宫,打怪升级,解决政治斗争,获得公主的爱。满满的福利让宅男们欣喜若狂,“加入自卫队吧,去冒险”。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轻改作品越来越多,更有别于早期(次元战舰)等作品以写实为主,现在宣传自卫队作品多以奇幻风格为主,正是为了符合当下年轻人的审美。
2013年10月3日开始播放,全12话的《萌萌侵略者》,讲述了一个宅男被自卫队招募(骗)来文化侵略异世界的故事,在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自卫队的伪善,当然被我们的主角巧妙的解决了。
这样的做法是否有用处呢?我们看下面的2017年(平成29年)日本国防白皮书中的数据。
图表所述,我们好像没有发现正面的作用,募兵人口还是在逐年下降中,可见在一个和平的时代,想要征募到士兵,单独有宣传手段还是不足以完成的。还有许多日本二次元作品在帮助自卫队募兵,用以更多的吸引年轻人来参军。解决日益艰难的日本国防政策。
漫画《自卫的工作》发表在冈山地方合作本部的官方主页上,描写的是自卫队员向高中三年级的男女主人公介绍自卫队的情况。这个漫画走卖萌路线,语言十分浅显,传递自卫队工作令人自豪的信息。
清水敏光创作的漫画《青空少女队》,描写的是以F-15战斗机女飞行员的故事;和泉兼好创作的少女漫画《爆裂!大和抚子》,描写了陆上自卫队的女性自卫官入伍后的故事。
前自卫官藤原聪的漫画《RISINGSUN》,描写对生活感到迷茫的高中生偶遇一名自卫官,受到后者“比起为一名社长工作、为国家(1亿人)工作更有意义”的劝诱,进入了自卫队。
我们看到了日本对征兵的宣传方法,下面看下也曾被日据,同时又是国民政府退守地的中国台湾是如何进行征兵宣传的。
自2009年(民98年)开始制作漫画版的白皮书借以宣传军队,我们可以看到把白皮书用作漫画这样的二次元形式推出,就是为了符合当下年轻人的胃口,拉近与年轻人的距离,让加入军队更有吸引力。
为什么要这么卖力的进行宣传?那是因为政府提出2018年起不再采用征兵制,转而采用募兵制。有鉴于岛内只有2300万人的情况,所谓的募兵制是极其不现实的,根本满足不了军队需求。
除了大量使用漫画形象之外,“国军”为募兵所做的其他努力更是花样百出,有的已经完全超越了界限而不自知,不知当年那些浴血抗战的先辈们看到如今“喝水喝水300cc”的草莓兵们会作何感想。
“国军”美女士官在FB上po文“我想找个人陪,你愿意吗”
这些奇奇怪怪的募兵现象,无非是台上的政客们互相叫价,争夺政权的手法而已,真正的后果和对军队形象的影响,完全不在这种文宣考虑的范围之内。军队是国之重器,也是保卫和平的最重要砝码,完全将其娱乐化、形式化,可能只能满足一时之需,最终却并未见得能够达成“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效果。
下期的内容,我们会介绍下二战中西方战场中的二次元文化,感谢各位的阅读!
评论区
共 144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