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1 月播出的《比宇宙更远的地方》,依靠等身大的人物塑造和坚实的设定取材,有声有色地讲述了一个“高中女生去南极”的崭新故事。
在主人公一行的旅途结束之后,《Febri》杂志 2018 年 7 月号制作了足足 36 页的《比宇宙更远的地方》专题,通过对各位主创人员的采访,回顾这部给我们带来众多难忘回忆的作品。
系列构成花田十辉从立项策划的阶段便开始参与作品,对故事的构筑做出了贡献。他是怎样贴近角色的内心,写出这部作品的剧本的?
在与监督石冢敦子(いしづかあつこ)合作的前一部作品《No Game, No Life》制作刚刚告一段落时,角川的制片人田中翔对花田发出了邀请:“接下来,要不要和石冢监督一起做一部原创动画?”
在这个时间点,项目已经确立了“主人公是女孩子”“加入稍许的科幻要素”等核心要素,可是作品内容却仍然飘忽不定。花田和田中 P、石冢监督一起做了几个科幻企划,推敲内容。
在这些企划当中,有一个是时间穿越题材的,花田已经写了 3 集左右的脚本。可是就在这时,石冢监督却说:“既然我们要做的是原创作品,如果花田老师自己写得不来劲,那就没有意义了。”花田听了,如醍醐灌顶:这个脚本,我自己写得并不开心啊。
时间穿越题材的脚本,要先确定整个故事的框架和结局,然后再填上从头到尾的事件,就像拼拼图一样。花田意识到,当时的他,对于按照设计图写脚本,并没有感受到乐趣。难得写一部原创作品,与其这么写,他更想每集每集像是开拓未知领域一样,思考“写完这集,接下来写什么剧情会更好看呢?”。
于是,企划回到了白纸一张的状态,他们重新开始思考选题。
三人反复提出企划,反复否决。就在制作剧场版《No Game, No Life: Zero》的时候,石冢监督提出:“我想画南极,想在动画里画极光。”
旅行片一直是花田想写的题材之一,他当即回应:“那,我想写成主角一路旅行到南极,最后看到极光的故事。”女孩子是主人公,是从立项之初就订好的,所以,花田就想要写出一部女孩子踏上旅途、在抵达目的地时给观众带来强烈成就感的作品。他自己早就想要写公路片了,相信这个故事一定可以写得来劲。
一开始,花田构思的主人公,是“母亲是失踪的南极科考队,自己也无论如何都想去南极的女孩子”——也就是现在的小渊泽报濑。这个角色当初的设定是活泼开朗的女孩子,可是让主人公来背负“母亲失踪”这个设定,有些沉重了。他想写的明明是女孩子们的羁绊和友情的故事,这么沉重的设定就会拖故事的后腿,主线难免会变成报濑和母亲的故事。于是,花田想要自己撤回这个提案。
就在这时,石冢监督阻止了他。石冢监督说:“这个角色自己并没有问题。比如说,如果在主人公身边放这么一个角色,一定会很有魅力。”于是,他们决定保留报濑的设定,创造一个新的主人公。
这个新主人公,就是小决了。实际上,小决原本是半中央被否决的科幻企划的主人公,但是因为这个角色很有意思,就让她在这部作品里重新登场了。
在设计小决的时候,花田有意让她稍微偏离现实路线,把她写成一个有些“飘”的开心果角色。而另一方面,她和好友高桥惠的关系,却又微妙地写实生动。
回顾《比宇宙更远的地方》,这部动画一直在现实和幻想的边界上漂浮不定。现实里确有南极科考队,但是片中描写的那种民间科考队却并不存在。再进一步说,高中女生参加南极科考队这种剧情,在现实里想来也很难发生。包括这种设定在内,这部作品有意识地模糊了现实和幻想的界线。
而主人公小决的设定,也包含了作品的这种特性。她就好比是“胶水”,巧妙包容起最初的主人公报濑的沉重背景和麻烦性格,把她和作品世界连接起来。不仅仅是报濑,日向不上高中的背景和结月内心的孤独,其实都比较沉重。而处于这些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的角色中心的小决,用温暖的氛围包容了她们所有人。
特别是在第 4 集,大家接受去往南极的训练那一段,小决的存在感体现得非常明显。在这种含义上,可以断言,如果没有小决做主角,《比宇宙更远的地方》这部作品就不会成立。
小决和报濑都有着强烈的个性,第三位主要人物三宅日向的角色性也不能输给她们两个。于是,主创团队在设计日向时,有意和前两名角色有所区别。日向的精神年龄比小决和报濑稍微大一点,平时可以有意地开玩笑。但是,光是这么写,会缺乏说服力,花田想要一个“为什么她的内心这么成熟”的理由。于是,他又给日向加上了自己一直想写的“不上高中的孩子”的设定。花田在某偶像动画里也曾经提议过这个设定,可是遭到了否决,这次可算是实现了心愿。
“不上高中”这个设定,很容易让剧情变得沉重。很多人都觉得,“不上学”=“社会中的弱者”。可是花田自己却完全不这么认为。有很多人,就算从学校生活中掉队了,也能在别的道路上努力活得精彩。花田确信,这个设定能够得到观众的共鸣。
关于第四名主要人物,花田想要安排一个像是“大家的妹妹”、让小决可以疼爱的角色,就写出了年龄比较小的白石结月。因为报濑和日向的背景都比较沉重,所以他想要给结月稍微加点幻想色彩的设定,中和一下氛围,就把她设定成了人气艺人。
最初,花田想要让结月在旅途中唱歌跳舞,描写结月作为偶像的一面。可是,写着写着,他觉得已经充分塑造出了结月自己的魅力,就决定不再把剧情转到偶像的方向上去。如果太强调这一点,作品可能就会脱轨转到萌系动画的路线。
石冢监督的方针很明确,“不做成萌片”。所以在《比宇宙更远的地方》里,花田想要既保留“萌系动画”的优点,像是聚焦于人物、注重描写人物间的有趣交流等;同时又带给观众不能归类于“萌系动画”的感触。虽然他没有明确和石冢监督说过这一点,但觉得两人之间已经心有灵犀,不点就通了。
关于作品的构成,作为一部“女孩子去南极”的动画,主人公抵达南极的进度却比较缓慢。在构成会议上,也曾经有人提意见,说让主人公们第 3 集就抵达南极,着力描写她们在南极的特别生活。花田觉得,对方想要的,大概是“南极版《白箱》”那种描写女孩子们在特殊的职场奋斗的作品。
但是,主创团队越是调查南极观测队,就越觉得从事这个工作太需要专业知识,不是高中女生从事得来的。所以,花田回应说:如果要详细描写南极科考队,那要么把主人公们设定成社会人,要么把科考队队员全都设定成高中女生。不然的话,让高中女生在科考队的中心工作,是不会有说服力的。要在写实的框架写高中女生从事南极科考队的工作,实在太难了。
还有人提出比较极端的意见,说干脆不要让主人公乘坐南极科考船,让她们从阿根廷出发,想尽办法换乘各种各样的船,最终抵达南极。
最终,虽然动画选择了现在的路线,但花田也绞尽了脑汁,来写小决她们和科考队里的大人们的关系。《比宇宙更远的地方》的主轴虽然是去南极的旅程,但最重要的却是“通过旅途描写出的她们的成长和友情的故事”。所以片中要写的,必须只能是“她们眼中的”南极科考队的大人们、在船上的生活、还有在南极大陆的所见所闻。不能因为大人们登场了,就毁掉作品前 6 集构建出的那个只属于她们的世界。他非常注意这一点,直到最后都没有动摇。
在描写科考队员的时候,花田着重表现他们心理坚强、身体健壮,可以高效完成艰难的工作。主创团队曾经向现实中的科考队员取材,听他们讲述去南极的航海、在基地的轶事、还有工作的内容。当时,花田感受到,这些人的坚强远超自己的想象。于是,在站在小决她们的视角描写队员时,他也注重还原自己的这一印象。
同时,南极科考队必须在严酷的环境下长时间齐心协力团结如一。花田认为,就算对方是高中女生,既然同在科考队,其他队员们应该也会把她当做同等的战友来对待。而从小决她们的角度思考,也是一样,她们应该也不希望被科考队员们当成小孩子,而是想被当做科考队的一员对待。再加上对观众来说,也是后者更有看头。所以,在第 7 集,花田让前川香苗明确说出了这一点。
报濑想要去南极的动机,是想要弥补母亲失踪带来的失落感。然而,当她踏上南极的土地时,说出的第一句台词却是“活该”。当时为什么会这么写,花田自己都不是很理解。
《比宇宙更远的地方》剧情的核心是“报濑怎样接受母亲的死”。在制作初期,就已经决定“报濑打开母亲的电脑,收到自己发给母亲的无数封邮件,从而释怀”。然而,在写第 9 集的脚本时,踏出前往南极的第一步的报濑的第一句话会是“活该”,几乎是他在无意识中写出来的。
花田觉得,一直发自内心地想要去南极的报濑,应该会对所有之前看不起她的人说“活该”。但是,事后回头再读,他才觉得不对:报濑对母亲的心结怎么样了?为什么实现了去南极这个大目标之际,报濑想到的却不是母亲?
花田自己都觉得奇怪,冥思苦想之际,第 12 集开头报濑的独白中的感情变得鲜明了起来。报濑不可能只因为抵达了南极就接受了母亲的死。如果自己是报濑,一定也是这样的。她做着母亲没有回来的梦,一直没有醒来。虽然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这个梦还一直在延续。这种感觉,不可能说只因为她到了南极,就消失了。所以,才有必要让报濑看到邮件。花田确信,自己这么写并没有错。
花田不是为了剧情的推进而选择台词,而是根据角色的所思所想设计台词。在脚本会议上,每当他无计可施的时候,石冢监督总是会说:“我们问问角色吧。”这句话渗透进了花田的内心。不论是他还是石冢监督,比起在作品里写出自己的主义主张,更多的是“想要守望这些孩子”的念头。只要能看着小决她们的旅途,见到她们高兴的样子,就足够了。
最终集,小惠前去北极,也是花田贴近角色内心的结果。小决之所以决定前往南极,是因为她想要和小惠成为真正的朋友。那么,要给这两个人的关系安排一个什么样的结局?考虑到小惠的性格,她应该不会平平常常地对从南极回来的小决说“欢迎回来”。那要怎样让她接受小决的心情,并且和去过南极的小决对等?华田觉得,只能让她去北极了。而且,这也是最符合小惠性格的做法。
当花田写出小惠给从南极回到家里的小决发消息说“遗憾!我现在在北极”这段对话时,自己的眼眶都湿了。他后来又听说“南极看得到极光的时候,北极也能看得到”,觉得这真是太妙了。小决和小惠分别在南极和北极、地球的两个极端,看着同样的极光。
被问起作品中最中意的场景时,花田回答说,有很多场景,成片都比他想象中做得更好。特别是第 12 集的最后,南极落日一幕,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在脚本里提到了开头的南极的景色,可是在最后的那一幕却并没有指定。看到实际完成的画面之时,他深受感动。
另外,第 2 集在歌舞伎町的追逐戏,是基于花田自己的亲身经历写出来的。1987 年 3 月 31 日,日本国营铁道运行的最后一天,曾经发行过“谢恩免费车票”,可以在那一天里凭这一张车票称作国铁全线的所有列车的自由座位。他用这张车票和朋友一起从故乡仙台来到东京旅行,到了歌舞伎町,不知道为什么得罪了可怕的人,被追着跑。虽然当时他觉得很害怕,但是现在回想,那也是他青春中的一页。小决她们被追着跑的一幕作画非常好,让花田的心里充满了对制作组的谢意。
回顾《比宇宙更远的地方》从立项至今,花田对作中的每一个角色都有很深的感情。如果非要说他感情最深的一个角色,应该是报濑了。他大学毕业时完全不去找工作,而是给自己制定了一个计划:通过打工积攒 100 万日元的存款,然后成为脚本家。他下定决心,如果这 100 万日元花完了,自己的脚本家之梦也就到此为止了。所以同样为了自己的目的存下 100 万日元的报濑,让他深有同感。
《比宇宙更远的地方》里有不少剧情,都来自花田自己的经验。这并不是他在写脚本的时候有意要这么做,而是等播出后再回头看,才意识到:“说起来,这一出是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啊。”他原本是尽量不在作品里反映自己,但或许是为了要倾尽自己所有写脚本,必然会加入过去的体验。从这种含义上来讲,也可以说,他一边写着脚本,一边也和小决她们一起去了一趟南极。
本文仅供Anitama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本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官方微博:@AnimeTamashii
微信公众号:Anitama0815
合作邮箱:bd@anitama.cn
评论区
共 15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