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两岁了,很喜欢看小猪佩奇,有时候我也会和她一起看。
有一集小猪佩奇里,猪爸爸和猪小弟乔治拿了一本恐龙的立体书。她很喜欢,马上跑去自己的小书柜里找,有没有这样一本书。
“爸爸,去图书馆借一本嘛。”她这样和我说,但是我们翻遍了图书馆也没找到这种可以跃然纸上的书。
后来的几天她一直让我帮她找这本书,能看出来她是真的很喜欢,为了这件《最重要的小事》费了一番功夫,我还是找到了。
翻开第一页就给我震了一下,此刻我犹如变成了《侏罗纪公园》开篇里那只小羊,一只凶神恶煞的霸王龙正向我扑过来。
再翻开一页,一条长长的脖子慢慢矗立,是巨大的腕龙,连大象看到它犹如潜入孤山的比尔博,看到了史矛革一样的震撼。
书里除了这些大幅的立体折纸,就连各种恐龙介绍里也隐藏着小号的折纸,细节非常丰富。
看完这本书,想起去年年底《帕丁顿熊2》这部电影就是围绕着一本立体书隐藏的宝藏,展开的一系列喜剧的暖心故事。
而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也找到电影里那本立体书,我抑制住去寻宝的冲动,打开了这本书。
打开后我就傻了眼,原来这本是赝品,仿造的人把里面出迷的舞女都换成了可爱的帕丁顿小熊,带着自己亲爱的露西婶婶畅游伦敦。
从《小猪佩奇》和《帕丁顿熊》来看,英国人十分喜欢立体书。立体书在英国叫Pop-up Book,历史上第一本历史书也是英国人发明的。在1250年有一位本笃会修士,叫Matthew Paris,他平时需要记很多诸如宗教节日的东西。
于是他制作了一个圆盘,他把节日和日期等等各种资料的数据写在圆盘上,然后分为几个不同轨道旋转,这样到了某个日期对应的某个节日就会一目了然,没想到这样的机关圆盘就成了如今立体书的前身,后人称他为立体书的祖师爷,而他的机关圆盘被称作“volvelle”。
到了18世纪,同样是来自英国的Robert Sayer把"lift-the-flap"这种在中世纪经常用在教育领域的方法用在了儿童书上,也就是翻转。
Robert Sayer把运用了"lift-the-flap"的可动儿童书叫做"harlequinades"。就是书页分成上下几部分,比如一个卡通角色被分为头部身体和脚,但是翻一页就如同换了一件衣服或者发型,这种“纸娃娃”玩法也是如今很多角色扮演游戏的标配。
到了19世纪,来自德国慕尼黑的纸艺大师Lothar Meggendorfer不满足当时的可动书每页只有一种单一的动作,他开发出每页平均可以同时进行五个动作的可动书。他精妙的将每个可动的地方背面加上连接杆,再用铆钉将互相连接的连接杆结合到一起。这样一旦推或者拉连接杆之后,因为关联性不同而在各个部位的连接杆动作之间产生的动作顺延,这种顺延反而让可动部分的动作更加流畅,让书中的人物的动作显得惟妙惟肖。
最后给大家推荐的这本是出自美国老哥Robert Sabuda的《爱丽丝梦游仙境》,前面那本恐龙的立体书也是他设计的机关。毫不夸张的说,这本立体书的创意就是当今立体书所能呈现的极致。
最后这页真的是震惊我了,上百张纸牌定格在空中,如同看了一场华丽的魔术。
从小就喜欢每年元旦时,同学间互送的有趣的贺卡,长大后看到立体书,犹如又回到了那个踏着雪花,背着零食走向教室的时刻。
谢谢你喜欢这篇文章,喜欢立体书。(能看见这句话这也是机核的一种"lift-the-flap"吧)
评论区
共 73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