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的变迁是一部历史,是一个时代发展的缩影
提到 Levi's® 的历史,首先不得不说的就是美国牛仔裤之父——Levi Strauss,美国LEVI STRAUSS & CO. 的创办人,美国牛仔文化历史的先驱。
犹太人 Levi Strauss 原籍为德国,1847年随淘金热发迹於美国旧金山市,当时以卖帆布维生。1850年左右,为了处理库存积压的制作帐篷用的帆布,试着制作了一批低腰、直筒、臀围小的的裤子,卖给了旧金山的淘金工人。由于这种裤子比当时淘金工人工作时用着的棉布裤更为结实耐磨而大受欢迎。1853,有了销路和资金的累积,Levi Strauss 在旧金山 Levi's® 广场设立公司,Levi's® 的百年传奇由此拉开了序幕。
在1873年,Jacob Davis 联系上表弟 Strauss,告知在口袋的角落打上铜铆钉,可以改善口袋的牢度,并注册了专利,随后,俗称的撞钉铜制铆钉被正式使用。同年,第一条“XX”问世(有解读“XX”意为extra extra strong)。
从1873年开始,鸥翼般的双弧线就标志性的缝在了 Levi’s 裤装的后口袋上,在100多年中虽有改变却一直延续至今。可以看到由于当时的工艺,有独有的“歪线”特征。
当 Levi Strauss 和 Jacob Davis 在1873年推出 XX 之后,到了1890年,501第一次作为批号被采用。
Levi Strauss&Co. 的铆钉服装专利于同年到期,这意味着其他公司现在也可以在服装上使用铆钉。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竞争,Levi Strauss&Co. 将 XX 工作服的强度和创意的信息印在了内袋上。1890年,501的号码首次被分配给裤装产品——这很可能是因为公司不再有独家专利,也因为这个时候公司已经有了成规模的服装系列。这么做也产生了相应的好处,零售商们更容易通过数字批号而不是简单的产品描述来订购他们的产品。诸如由501数字开头的工装裤、506数字开头的夹克都最高质量的面料制作。由于采用了当时 Amoskeag Manufacturing Company 生产的 9oz denim 面料,可以说501的裤子是顶级之作。
可惜的是,由于1906年的地震,位于旧金山的 Levi's 总部和工厂被震塌,一些珍贵的资料也随之佚散,其中包含了501的命名来源以及原始海鸥线的设计理念等。
1873年和1890年的裤型,都只有右边的一个名为“Guarantee Ticket”口袋,直到1901年,左后口袋才正式被用在501上,使得功能性得以最大化发挥。
受一战时的军装影响,裤袢开始普及,以方便使用者使用皮带来让裤子适配自己的腰围。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使用皮带穿上他们的牛仔裤,而不是像老一辈人一样使用巴黎扣收紧腰围或是背带扣住背带扣防止裤子滑落。为顺应趋势,当时一些Levi's经销商会店内放置剪刀,以便使用皮带的顾客剪掉巴黎扣和背带扣,剪后效果可见下图。
此款以后,背带扣在 501 XX 上消失。同时,面料供应商由 Amoskeag Manufacturing Company 转为了知名的 Cone Mills,其 denim 面料使用了经典的 red line 锁边工艺,众人追捧的赤耳也就出现在了501上。
由于销售的火爆,在当时,不论哪个厂商出产的牛仔裤,都被称作 Levi's。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Levi Strauss&Co. 将“Levi's®”注册为商标。同时,也将从1892年开始使用的原 SLOGAN “This is a pair of them”改为“This Is A Pair Of Levi’s”。在右后腰位置的商标皮牌下方缝上了小白布标签,上面印有蓝鹰和字母“NRA”。这个是美国全国工业复兴法案的标志,经济大萧条时期,《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凡遵守法规的企业在其产品上贴“蓝鹰”标志,以示守法和致力于复兴。
1937 501XX 是一个新旧融合的款式。1937年对于美国来言是充满困难与挑战的一年,经济大萧条席卷全国,各方面物资紧缺。所以 37 501XX 虽保留了巴黎扣,但是取消了背带扣。在右后口袋左沿上方,首次出现了现在 Levi's® 标志性的红标。这个设计元素首次出现是在1936年,为的是可以将 Levi's® 的牛仔裤与市场上的竞品区分开来。
与此同时,作为对那些抱怨牛仔裤擦伤家具和马鞍的消费者的回应,Levi's® 将后片布料——后口袋布料——缝合补强——铆钉补强的制作工艺,改为后片布料-铆钉-后口袋布料-缝合补强,以求兼顾牢固度与便利性。为了宣传和凸显隐藏铆钉的这一改变,Levi's® 制作了第一款袋卡,使用了沿用至今的鲑鱼色并放在右后口袋里,上面有箭头指向口袋的角落,写着“The Rivet's Still There.”。
二战来临,一切都发生了变化。美国政府通知所有服装制造商,他们必须从他们的服装中去除一定量的金属、织物和线材,以便为战争节省原材料。Levi Strauss&Co.竭力节省材料来满足符合相关的规定,移除了表袋铆钉,裆部补强铆钉以及后腰巴黎扣的扣环、两个固定铆钉和所需布料。门襟纽扣改为战时统一标准,纽扣表面铸有月桂树叶,也就是我们熟知的月桂扣。
但是由于战时的特殊环境,供应商交付的五金件并不统一,Levi Strauss&Co. 只能使用拿到的五金件制作501,所以元年版本的 44 S501XX 会出现门襟扣为平整扣、烙印扣而非月桂扣的情况。甚至是 Levi's® 用以与其他品牌区分开来的标志性的鸥翼袋花也被认为是无用的装饰且浪费棉线而被命令不得加工制作。Levi Strauss&Co. 想出了一个无奈的折中方案,就是开发了一个新工艺,在每条501出厂前用油漆印上鸥翼袋花。但是可想而知,在经年的用着过程中,油漆最终会自然剥落。
对于47年以前的产品而言,47501XX是全新的一代牛仔裤。二战结束以后,原材料供应逐步恢复,物资不再短缺,Levi's® 牛仔裤恢复了以前的标志性特征,并大量生产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牛仔裤由原先的单纯满足工装需求转为目标新兴中产阶级消费群体,所以 47501XX 的版型更为合身,也没有背带扣和巴黎扣这些老的细节。同时,表袋铆钉、裆部补强铆钉重新被使用,后袋袋花也由涂漆恢复为缝线,造型也经过了修改调整,采用新的双针技术批量生产,尺寸造型统一,不再受人工的缝纫技术限制。
54501 XX 最初以 501Z XX 的形式销售,“Z”为Zipper(拉链)之意。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Levi Strauss&Co. 开始在东海岸销售其商标 501® 牛仔裤。自1873年牛仔裤问世以来,西部各州一直是 Levi's® 主要的销售地区,在那里,人们成了牛仔裤的拥趸。
然而,东海岸却对这种纽扣门襟裤不是很感兴趣。为了使牛仔裤适应东海岸市场,Levi's®推出了一个新的版本。他们把原来的501的纽扣门襟换成拉链门襟,并命名为“501Z”。它保留了受众喜爱的所有其他细节:版型、铆钉和坚韧的 denim 面料。
55501XX 首次将以前 501XX 后腰处的牛皮牌改为牛皮纸牌。腿部剪裁稍显丰满以适应50年代青年群体中盛行的摩托车骑行风潮,让骑手穿着更加舒适。同时也保留了后袋隐藏铆钉和纽扣门襟的设计元素。
当 Levi Strauss&Co. 在1937款隐藏后口袋铆钉时,每个人都认为这能解决铆钉在他们坐下时刮伤家具的问题。但这些铜铆钉比表面的 denim 面料更耐磨更坚硬,长期用着以后,denim 面料磨损后,铆钉会露出并直接刮伤家具、座椅等。到1966年,随着技术的发展,线缝补强取代铆钉补强成为可能。Levi Strauss&Co. 便使用线缝取代了后口袋的铆钉。新商品右后口袋上的袋卡标注了这种变化。
朋克乐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性解放运动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这个时期里的 501XX 再次调整了版型。腿部更为修身,腰部基线也稍作降低,但依旧保留了纽扣门襟,但是后口袋袋花修改为橙色对比色线缝合工艺,更接近现在的普通 Levi's ® 牛仔裤。面料上也做出了改变,使用低油基的染料染制,整体呈现硫染靛蓝的明亮色调。值得一提的是,1971年,Levi's® 的红色标签从“LEVI’S®”的大“E”标志改为“LeVI’S®”,小写“e”。上世纪80年代后期,当老式 Levi's® 牛仔裤成为热门收藏品时,标签的设计的不同在日益稀缺的老品牛仔裤和现行品的牛仔裤之间形成了一条分界线:“大E”(老式牛仔裤)和“小e”(非老式牛仔裤)。如今,从70年代末生产的小“e”牛仔裤也很难找到,而且很有收藏价值。
至此,我们的浅谈告一段落,文中所涉及的并非 LVC 501XX 全部的历代款式,且基本上为新旧美产复刻,图片也仅供大家了解参考。1983年以后,Levi's 开始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加工与制法与之前大不相同,所有系列也不再使用成本较高的 Cone Mills 产 denim 面料。
但这并不意味着上文所述的 LEVI'S VINTAGE CLOTHING 501XX 系列的终结,期间经历的日本拿到 Levi's® Vintage Big E复刻权,到555老厂复产,再到555厂停产,日本拿到全线 LVC 生产和设计权后推出 2001/2002 VINTAGE 501 全线复刻系列这些故事,有机会我再给大家梳理参考。
在这里,我要感谢VINTAGE圈内资深大哥廖哥的指正,微博@老一點好一點,欢迎大家关注和学习,感受纯正的VINTAGE文化。
谢谢大家,如有疏漏、错误和不足,欢迎大家补充、纠正和批评。
(文中资料来源:LEVIS VINTAGE CLOTHING官网、WIKI百科、Lightning DENIM COMPLETE别册、Lightning DENIM ULTIMATE CATALOG别册、Instagram相关图片资料)
评论区
共 55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