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完黄金国伊拉后,对XB2的那些个复杂的人物又有了更深的理解,有了符号化谈谈他们的想法。于是决定写写麦佩尼,真和灭三人,本文为第一篇麦佩尼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理解麦佩尼这个角色起到帮助。
麦佩尼幼年就经历了丧母之痛,如此早的就背负了杀人的罪孽,也因此,他被教廷所吸引,走上了救济世间人民,偿还罪孽的道路(这里有个有意思的细节,500年前阿卡狄亚的教义为“死亡不是终结,灵魂终将得到救赎”,500年后教义却变为了“犯错不是结束,活着就能赎罪”,其中反映了麦怎样的心境,大家不妨感受一下)。但他越是往教廷上层走去,就越是感受到教廷上层的糜烂、毫无信仰、只为私欲而活。
越是走在救济这条路上,就越是更深刻的感受到世间的残酷,而亲眼目睹自己所救士兵杀人抢劫的一幕,让他意识到了拯救与伤害如影随形。这在让他痛苦万分的同时,也让他得出了一个恐怖的结论——这个残酷的世界是错误的,人们在这个世界里终会扭曲痛苦,宛若地狱,所以死亡才是对人类的救赎,这也是神所希望的。
于是,为了证实自己的想法,他爬上了世界树,可惜的是,神并没有见他,他只得以拿走了光灭离开。回到幽界,为了确认神的想法的他唤醒了灭——却不曾想灭受到了自己想法的影响。见识到了灭的力量,灭的言行,又从斯塔尼夫那了解到了异刃,巨神兽的真相,认为核心水晶即为神谕后,麦佩尼的内心确定了天之圣杯即为真正的神谕,自己一直所想的并没有错,他要作为神的代行者毁灭这个残酷的世界,达成“神的意志”,带给在这个世界里扭曲了的人们“救赎”。这一刻,以此为自己存在意义的麦佩尼诞生了,也正是此时开始,追求“变化”的人变成了否定麦佩尼存在意义的“异端”,成为了必须被消灭的存在。
那么麦佩尼为什么还要委托阿德尔去打倒灭呢?直接任由灭毁灭世界不行吗?其中缘由还是和“存在的意义”有关:麦佩尼给予自己的存在意义是亲手达成神的意志——同样是要受到神的“救赎”,至少不是通过神的手,而是通过人类自己的手来达成,这是人(自)类(己)最后“证明自己”、让自己的存在“有意义”的机会了。
所以,脱离了人(自)类(己)控制而进行破坏的灭是不行的,这也同样是灭“死后”,麦佩尼进而想要将光一起消灭的原因(当时光在大战后元气大伤且受到心理创伤变成了焰,此事应有同在避难船的王弟和教廷联手时告知了麦佩尼,因而导致了麦上位后立刻抓住这个机会出兵攻打反抗军)。
圣杯大战之后,麦佩尼乘机除掉了教廷上层的毫无信仰的蛀虫成功上位,同时阿卡狄亚借着战后混乱进一步强化了力量,使得其拥有了绝对的话语权;于是麦开始了“人类亲手达成神旨”的计划:由教廷掌握了各国核心水晶的供给,为异刃带上了“枷锁”,这使得巨神兽的诞生越来越少,人类生存的资源越来越少,进而战乱不断,引发混乱的连锁,最终达成人类自己亲手灭亡自身的目的。
同时,他也没有忽视当年没能消灭光焰所留下的隐患,一直准备着对策——增幅自己的力量强制控制天杯和巨神兽以及通过核心水晶强化自己(神铠应该也是食刃种技术的体现),这是万一天杯再次出现他所可以使用的底牌。
计划稳步进行了近500年,但光焰的再度出现打乱了一切。麦佩尼表面上对此采取了怀柔政策,但却交给了莱克斯他们一个非常危险的任务:对于洛修利亚的情况和塞里希王的不满他不可能毫不知情,却仍让莱一行人以教廷的名义前去,并选择在亲笔信里采用威胁强迫的口气激怒塞里希王——如果洛修利亚因此动手成功消灭了光焰,那计划就回到正轨继续进行;如果光焰成功度过危机拿回核心,那么教廷也仍旧是站在帮助天杯的一侧,可以伺机而动。但因为伊拉(真)的行动,事态开始朝着失控的方向发展,原本的计划已然崩盘,此时的麦佩尼决心至少要由自己亲手完成“救济”,于是便有了教廷举行“仪式”、在世界树上强制控制光、巨神兽大战等一系列最后的大事件。
麦佩尼是一个充满矛盾的悲观主义者,他厌恶自己的软弱与傲慢,却又享受着自己作为“神之代行者”的一切;他珍惜人类真切的善,却又不认为这份光芒能够挣脱人类庞大恶的泥潭;他曾因在面对这残酷的世界时自己的无力而感到悲伤不已,却又义无反顾地选择走在了一条充满悲伤的路上,他的路和莱克斯的路才是真正“永不交汇的道路”——没有相互理解的可能,也没有相互理解的必要。而在最后功亏一篑之时,他的内心也没有一丝后悔,只有没能达成自己存在意义的无力与不甘,只能希望在他生命最后一刻来迎接他的母亲,能让他疲惫了500年的沧桑心灵获得一丝安宁吧。
评论区
共 25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