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译:《星际航舰》
发售年份:1986
登录平台:MS-DOS, C64, Amiga, Atari ST, Genesis, etc
Starflight(中译:《星际航舰》)可以说是非常巧妙地掌握了Star Trek(中译:《星际迷航》,经典的美国科幻影视作品系列)最抓人眼球的地方。
例如探索广阔的宇宙,或与外星种族交流谈判,再或者经历数场关乎性命的战役等等。而这些内容都被浓缩放进这个随机生成的开放式的星系当中,而你可以在此探索冒险数百小时,说真的,这对于一个64k的游戏来说相当的不错了。
*注:在那个两三个人花六到十二个月时间就能做完一款游戏的年代,《星际航舰》耗费了一个五人团队五年的时间才大功告成。
游戏大致讲的是:因为致命的太阳耀斑正在星系间各处爆发,有颗名叫“Arth”的星球正在面临一场浩劫,地面上的文明时刻受到被毁灭的威胁。
而玩家要做的正是为承载着幸存者的“方舟”找寻燃料,在星际旅行中通过扫描星球并且探索其表面以便找到可殖民的星球,与外星居民交谈来发掘太古的外星古物,最终找到耀斑爆发的真正原因。
一切的冒险都将要从星际太空港开始,在那里玩家可以带领着角色前往各个部门为路程做准备。在游戏中第一个“同行者菜单”当中玩家可以从五个种族中招募六位勇敢的船员伴自己同行,比如一个学习速度很快的植物类种族或者对一切有着高超技巧的机器人。
首发阵容中选择机器人作为船员会十分有趣,因为机器人虽然在一开始有着最高的基础个体数值,但永远无法像其他种族那样通过训练来提升数值。
起初玩家只有少量的启动资金可以用来武装自己的飞船、训练自己的队员。而这也就在初期造成了一个艰难的抉择,是要装备更好的武器与护盾还是训练科研人员让他们可以更精确地扫描星球表面,无论偏向那样都会顾此失彼。由于没有新手教程的关系,所以出发前忘装备货仓等类似的事情都很正常,但这样作等同于切断了你之后的资金来源。
等一切准备就绪,你就可以打开飞船的银河航行地图。此时此刻身处于星云、虫洞、数百颗恒星以及程序生成的800多颗等待被探索的行星当中,在这个充满着机遇但又让人感到渺小孤寂的星河中,能约束我们的估计也只有飞船的燃料了。
游戏中没有复杂的操作,飞船通过数字键或者十字键就可以轻易操作,也没有那些麻烦的物理效果。游戏中所有的行动展开都是通过在精简且极富代入感的UI界面中操作队伍成员进行的,例如,如果想要治疗一名船员,你就必须选择“队医”然后打开“功能菜单”选择“治疗”这一项。
一旦你到达一颗行星时,你就可以命令你的科研人员扫描整颗星球,根据他们的技能你甚至可以了解到星球的重力、平局温度等重要细节内容。如果你打算降落登陆地表,你只需要选择派遣人选然后点击一个确切地点,然游戏就会转换为第一人称视角然后就会精确地降落到你选择的地方。(要知道,这个功能在当时看来确实令人印象深刻。)
抵达地表后,派遣队员就会进入一形似坦克的探险车开始探索随机生成的星球表面,通过雷达扫描以及您的直觉搜寻可用资源。这时候你可能要问了:“我们应该去哪?”,我的回答是:“你看着办。”
你可以前往任何地方,但唯一要注意的是你的探险车燃料是有限的,所以千万不要离飞船太远。当然,这也引出了一个关键议题——“是适当地返回飞船还是为了遇到更好的资源以及外星生物而作死前往更远的地方”。
有一点需要大家知道,那就是在游戏你犯每一项错误都有可能是致命,“永久死亡”并不仅仅意味着你会因为伤亡而失去队员,而是游戏会弹出到DOS系统首页然后删除你的游戏存档。
虽然在探索外太空过程中与外星飞船接触都是在所难免的,但在有“即死删档”机制的游戏里突然显示那么一句:“侦测到不明物体。”,还是让人心里不免一惊。
所有的遭遇事件都是实时进行的,玩家可以停靠在外星飞船周围伺机而动、做出选择,比如启动护盾、子弹上膛、扫描对方或者尝试与其沟通。游戏中的射击操作就像敲击空格键一样简单,系统会根据你射程内的目标自动甄选武器,然后你只需按下“攻击”而已,当然了,这类的行为势必会对之后的交涉产生影响。
有意思的是,作者在游戏中还加入了实时对话系统,当你做出选择后需要等待对方做出反应,所以他们是在准备武器还是正在思考都存在可能性。这种紧张感在同时期的游戏中都很难展现的出来。
同时这款游戏还开创了“故事网络”系统,大概意思是即使你结束探索时,宇宙的时间仍在流逝,太阳耀斑爆发以及其他的事情仍会陆续地进行。当你回到太空港的船坞时,新的事件消息会根据目前时间以及你的行为推动剧情到下一阶段。
*注:《星际航舰》最初在DOS系统平台上取得了十万的销售成绩,后经移植多个平台最终累计销量超过了100万部,在1991年发布了高完成度的Mega Drive/Genesis版本。
1989年发售的续作Starflight 2: Trade Routes of the Cloud Nebula(中译:《星际航舰2:星河大亨》)采用了一个全新的故事,有着极大进步的画面,降低了游戏内对矿物开采的依赖度的同时更加重视了贸易以及同外星文明交流的作用,并对前作的众多缺点都进行了改进。
几年后的Protostar(中译:《原恒星》)原定作为《星际航舰3》在1993年发售,但由于版权合同问题就不得不另辟蹊径并。该系列启发了后续大量像Star Control(中译:《行星控制》,1990年发售)这样的游戏,并且在Mass Effect(中译《质量效应》)甚至Dwarf Fortress.(中译:《矮人要塞》)中都能看到它的影子
毫无疑问,《星际航舰》真正定义了一种游戏类型并为后人所用。正如著名科幻小说作家Orson Scott Card(《安德的游戏》的作者)所说的那样:“《星际航舰》是第一部能让人体验到漫游银河的科幻题材电脑游戏。”
依旧是S君的碎碎念:
我还是蛮喜欢《质量效应:仙女座》的……但我还是很难把它归为《质量效应》的续作中,不管怎样还是让我们日常各种问候EA祖宗。但好消息是在几年的复古热中Starflight3在前几年进行过一波众筹,但愿它能顺利发售。
“生生不息,繁荣昌盛”
评论区
共 4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