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近日玩到了一款叫做《Graveyard Keeper》,中文译为《守墓人》或者《牧场物语》的像素风经营模拟游戏。玩家在游戏中一方面需要管理墓园,修缮教堂,另一方面要种地,酿酒,给旅店送货,甚至还要在修桥铺路的同时为村民驱赶各种怪物,更可怕的是繁重的工作之后往往只有微薄的薪酬。看起来这就是一个带有神秘元素的经营模拟游戏。然而故事并不只是主角做好事这么简单。
事实上主角是一位因为炼金术实验造成的穿越者,他需要通过研究炼金术回到自己的世界,可是他不但一无所知而且一文不名,首先需要的是先完成资金和技术的原始积累,于是在一个会说话的骷髅和各个居心叵测的人物的引导下盯上的墓园里的尸体……
教堂的下面是炼金实验室,研究炼金术必须从尸体上提取各种器官,切下来的肉可以卖给旅店老板…..就算玩家不忍心对尸体下手为了进行剧情也会提取一个头骨交给NPC。
看到这里可能已经引起了一部分读者的不适。毕竟在中国人们对于死亡的联想或是恐怖,或是肃穆,或是悲痛,很少有黑色幽默。虽然高龄去世被称为喜丧,但是那不过是为了避讳讨个口彩,跟许多忌讳一样,人们认为不说就不会倒霉。不过现在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中国人民似乎也不再忌讳用死亡元素来开玩笑。
游戏和电影里里会出现骷髅、幽灵、食尸鬼和吸血鬼。鬼屋里可能会有贞子、牛头马面和黑白无常。可是在娱乐之外整个社会对这些可能引起有关死亡联想的元素的容忍度仍然偏低。
在传统观念中中国人对死亡抱有一种”子不语怪力乱神”的态度,一方面人们非常重视身后之事,即使再穷苦的人家也要把仪式做足——狗饼纸钱要带上,冥府鬼差得打点,甚至有些地方墓地价格比阳宅还高,活脱脱就是现世的翻版,这就是视死如视生的哲学。
可是另一方面人们在生活中又非常忌讳谈论死亡的话题。按照传统的说法过去不管唱戏还是开庙会都要先演打鬼的戏来讨个好彩头。大家都愿意扮演捉鬼的神将,没什么人愿意演鬼,就是怕倒霉。他们大概是无法理解为什么在西方会有人愿意扮成妖魔鬼怪在大街上抛头露面。大家都是会死的难道他们就不怕晦气吗?
其实这个概念在中文中的概念非常模糊,有时指除去东亚和东南亚的所有国家,有时日本和韩国也算西方国家,有时则单指发达国家。在这篇文章中西方国家包括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主要由盎格鲁-撒克逊人建立的国家和欧洲部分国家以及地区。其特点是基督教文化为主流文化并且受美国文化较深。可能有些读者认为美国没有什么文化,这一观点并不正确,美国这一概念确实存在的历史比起欧亚大路上的其他文明较短,但是最早的殖民者确实自带英国文化。现代英国文化的传播其实很大程度上借助了美国的巨大影响力。万圣节就是其中的代表。
按照目前最流行的说法万圣节其实起源于苏格兰高地一带,原本是当地人纪念夏天结束的,冬天即将开始的节日。因为冬天万物凋零容易让人联想到死亡。可能不是所有人都知道的是十一月一日才是万圣节,十月三十一日其实是万圣节前夜。
相传在万圣节前夜各种妖魔鬼怪会来到人间进行“夺舍”,所以最初人们会在这一天聚在一起,打扮成妖魔鬼怪的同类让他们无法找到人类。可见万圣节最初还是一个神圣的节日,人们在节日期间的行为也有趋吉避凶的目的。不过渐渐的万圣节变成了一个充满娱乐气息的节日。
第一,在文艺复兴之后神权遭到打压,人性重新得到宣扬,既然神圣的不再神圣,那么维护这种神圣的可怕的东西也就不那么可怕了。相反人们在对其解构的过程中可以得到某种满足。
第二,就是商业运作。毕竟资本总是擅长制造需求,万圣节是一个特别适合进行商业化改造的节日。人们躲在面具后面时行为会比平时更放纵,聚集在一起会消费更多的食品和饮料。父母也更愿意给孩子们花钱,而孩子和喜好折腾的年轻人恰恰是庆祝万圣节的主力。
以上一切造就了人们今天看到的万圣节,一个以鬼怪和死亡为主题的节日。这么看这个日子有些像中国的七月半。不同的是在中国七月半乃至整个七月里大家都会尽量减少夜间出行,唯恐遭遇奇异之事,而在西方这个节日则充满了调侃和娱乐的味道。
上面说了一个日子,下面笔者将说一个地点,就是墓地。说起墓地我们脑海中想到的是什么呢?昏暗的树林里散落着零星的坟包,阵阵阴风夹杂纸钱着刮过带来一股腐物酸臭混合着纸燃烧后的味道,树林的深处传出若有若无的蛇嘶狐叫?这种地方恐怕一般人白天都不愿意去。
请再想想如下场景——修剪整齐的草坪上点缀着各色鲜花,精致的雕像坐落其间,清脆的鸟鸣环绕在耳旁,如果定睛去看墓碑可能看到如下墓志铭:
这里是托宾的安息之所
他相信万物本善
而去向僵尸问路后就死了
底下躺着罗柏的尸体
如果不是,请通知葬仪社
这底下躺着葛瑞斯
如果您想要钱
很少也没关系
请挖到四尺深
可找到一毛钱
(以上墓志铭均出自博德之门不过现实中确实有很多人在墓碑上还幽默的了一把,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搜索一下千奇百怪的俄罗斯墓碑。)
墓地的本质并没有改变,可是在进行了美化之后是不是就变得不那么不可接受了?事实上上面提到的墓地正是位于笔者在德国期间租住的房屋窗外。每天一起床就要先和“大家”道早安。这也是一个笔者观察到的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德国很多墓地旁边就是居民区甚至市中心,大家进进出出似乎也没有什么忌讳。既不见哭丧的的,也不见放炮的,整体环境处于一种“静谧的追思”中。
在上一篇文章中笔者认为东亚是一个“人鬼杂居”的社会,鬼怪就生活在人们身边,人们对于趋吉避凶的忌讳也非常多,地上的硬币,垃圾箱旁的旧衣服,一块破镜子都能让人们避之不及。但是在西方人们就住在墓地旁边生活却和鬼怪没有什么关系。难道真是是“天庭管不了天堂”?这里还要提到一个现象,笔者称之为“坟头蹦迪”,当然并不是真蹦迪,而是笔者发现在一些活动中人们会聚集在教堂周围的墓地里奏乐和举行酒会,不过大体还是保持了一种“哀而不伤”的静谧气氛。
不管是用恐怖片来展示死亡,还是用游戏来调侃死亡,大抵表达了一种直面死亡的态度。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听一下耶鲁大学免费公开课中有关死亡的那一部分,这种“说破无毒”的态度是笔者比较赞赏的。
既然在现阶段无可避免不如从科学理性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从上文中我们可以看出西方对待死亡的的态度是一个从恐惧到直面的过程,是逐渐去除其中迷信的成分变成纯粹对亲人的怀念的过程。现在中国也兴起的网上祭扫,不再搞血祭的新型纪念方式,虽然同时也出现了纸豪车和纸电脑这些东西,不过总体来说与其为逝者举办盛大的葬礼不如在他们还活着的时候对生者好一些。
马上就要到万圣节了,虽然这个节日并不是公休日,也不是中国传统节日,但是只要去除杂质幸福和快乐是不分国界的,祝大家万圣节快乐。
评论区
共 10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