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感受这支乐队的魅力,请务必在wifi环境下戴上耳机欣赏文章中挑选出的音乐。重低音耳机最好,调大音量做好准备,因为您即将走进他们的黑暗世界。还有请听完一支暂停一支,播放新曲目居然不会自动停止旧曲目,音乐插件的锅。
Ninja:"Zef is our flavour, our style. It means fucking cool. But even more cool than fucking cool. No one can fuck with your shit. Zef’s the ultimate style, basically.“
Yolandi Vi$$or:"It's associated with people who soup their cars up and rock gold and shit. Zef is, you're poor but you're fancy. You're poor but you're sexy, you've got style."
回答乐队( Die Antwoord )是一支来自南非的Zef风格说唱组合,他们创造了被称为 Zef 的一场世界上最性感的反文化运动。在舞台上闪耀了10余年,即将于2018年发行他们的最后一张正式专辑。
“什么鬼?没听说过,不知道,滚” 也许您对这支乐队并不熟悉,但谈论到查派,和它的匪帮父母亲,您一定有非常深刻的印象吧。
第九区的导演尼尔.布洛姆坎普也是这支乐队的疯狂粉丝,说查派这部电影是为了他们量身打造的粉丝向大型MV也不为过。
接下来的这篇文章将占据您的碎片时间,像一只寄生虫般榨取你的生命精华...嗯...介绍这支来自南非的hip pop组合。
1984年12月1日,一个小女孩诞生在南非阿尔佛雷德港。现实很残酷,却也很美好。出生后不久,生母就把小女孩抛弃在当地的孤儿院里,好在当地的一户牧师夫妇收养了她,待她如亲生女儿,还供小女孩上了一所天主教女子学校。小女孩当时住的房子隔壁有个小男孩,因为住得近,小男孩经常和她在一起玩。他们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两人形影不离,女孩叫 Yolandi ( Anri.du.Toit ) ,男孩叫 Ninja ( Watkin.Tudor.Jones ) 。和其他诞生在那个时代的孩子一样,他们一起见证了南非的种族隔离与反抗种族隔离的自由斗争,也见证了自己的祖国在新世纪一步一步缓缓地走向衰败。
枪支,毒品,帮派火拼。两人的生活环境说不上美好,但也这样跌跌撞撞的终于长大成人。Ninja曾经是一名小公司的雇员,千篇一律的枯燥生活却完全无法满足他。Ninja很喜欢音乐,嘻哈,电子乐,他也很擅长这些音乐,经历与感悟就是最好的导师。所以Ninja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递交了辞职书,毅然选择了自己的音乐梦想。
在回答乐队之前,Ninja先后做了3次尝试。2001年成立的 Max Normal ,2002年建立的 The Constructus Corporation 以及自Max Normal时期就已建立,直至日后蜕变为Die Antwoord的 Max Normal.TV。 可惜的是这一时期的音乐,除了The Constructus Corporation,其余如不翻墙都很难在国内网站找到。
在3年的音乐尝试之后,小男孩与小女孩终于找到了他们渴求的答案,而 Die Antwoord ,就是这个答案的名字。
值得一提的是Max Normal的最后一场演出,是在2002年无信念乐队( Faithless )南非开普顿演出时担任助演嘉宾;然而日后Lady Gaga邀请回答乐队担当巡回演唱会南非场开场嘉宾时却遭到拒绝,还被迫“参演”他们的MV惨遭羞辱。(不厚道的笑出声)
如果您并不熟悉无信念乐队,本人强烈建议您搜找他们的Insomnia听听,8分钟版本还是3分钟版本都行,它绝对值得您付出一点时间。
2010年是里程碑式的一年,8月放出的单曲《 Enter The Ninja》 和LP的《 One Step Closer》 地位一般,紧接着发售的首张专辑《 $O$》 ,回答乐队正式向世界宣告自己的到来。
结合了锐舞及hip pop;狂放的歌词和略带些许疯癫的MV;英语、布尔语、祖鲁语交叉混杂,这些要素糅合在一起共同组成了回答乐队独一无二的音乐风格。没有多少词汇可以准确的形容他们,最恰当的或许就是他们自己的“Zef style”。除开Yolandi独特的声线和Ninja的说唱,回答乐队的音乐令人如此耳目一新,同样归功他们的幕后制作人Hi-Tek和彼时的DJ Leon.Botha。
Hi-Tek是一位资深DJ(DJ hi-tek现在已经改名叫DJ God了),在回答乐队之前就已经出过不少唱片,当然同样也是不翻墙就找不着...无论MV或是现场演出,Hi-Tek总是带着一副怪异的面具示人。回答乐队首张专辑中的MV《 Beat Boy 》,大概是他唯一次在媒体前脱下面具露出真容。带着诡异的面具赤裸上体,鼓点声中扭动肢体,为回答乐队的风格增添了更多怪异的同时,也成为了日后Hi-Tek标志性的个人特征。
彼时Hi-Tek还只是回答乐队的音乐制作人,而乐队DJ则是Leon.Botha(现在的乐队DJ已经换成Hi-Tek)。天妒英才用在Botha身上并不为过。他是一位音乐家,同时也是一位画家,出生时就已患有早衰症,经管经过多次治疗,最终还是因为早衰症的并发症而英年早逝。Botha和Ninja“臭味相投”,不知是谁受到对方的影响,总之两人都对东方哲学,阴阳,武士,忍者,功夫这些概念相当上头。
"I am a spiritual being, the same as you, primarily. Then, I'm a human being and this part of the human being is the body, which has a condition."
“首先,和你一样,在精神上我是一个完整的人。其次,在肉体层面,我的身体的确有一些问题存在。”(请原谅个人拙劣的翻译水平不能完全表达Botha的原意)
这是在回答乐队首张专辑发布同年的Botha个人艺术展会上他说的话。逝者已矣,生者如斯。自出生时就伴随他的病痛,歧视与自卑并没有击垮这位勇敢的开普敦人,他的自强与勇气,以及宝贵的反抗精神早已融入进回答乐队的血液,并在回答乐队接下来的专辑中得到绽放。
经过两年的准备,2012年回答乐队 发布了它们的第二张正式专辑《 TEN$ION》。 对于这张专辑没有什么多余的词汇可以用来形容,就两字 牛.逼, 流批炸了,个人排行最佳。这一次精良的制作,甚至让特立独行的回答乐队来到了大卫.莱特曼的脱口秀上进行现场演出。而滚石杂志则将这张专辑描述为“一次令人神经紧张的马拉松,一只笨拙大狗高声宣扬的反叛宣言。”
主打曲目《 I Fink U Freeky 》的MV导演及摄影由罗杰.巴伦担任,巴伦个人特点十足的镜头和回答乐队本身诡吊的风格完美结合,最终产物就是这支 牛.逼 炸了的 MV。当然,为了完成这只MV也没少折腾,拍摄取景地横跨东西,从南非的废弃建筑,直到切尔诺贝利,没错,这群疯子为了几个镜头还专门跑了趟切尔诺贝利。
《 Donker Mag (黑暗力量)》是回答乐队的第三张正式专辑,发行于2014年。在《 TEN$ION 》中形成的阴暗风格传承了下来,并得到了衍生。
相较前两张专辑,《 Donker Mag 》应该算是主流化程度最高的一张专辑。编曲中新注入的Techno元素,以及相对之前更便于传唱的歌词简化;从《 TEN$ION 》开始的尝试终于在《 Donker Mag 》中达到了微妙的平衡。
也许只有像南非这样有着错综复杂的历史,以及破碎文化的碰撞冲突才能催生出如此独特的乐队,就像Ninja在访谈节目中所说:“如果你不想死在南非,你的音乐就必须直观,必须有足够的冲击力,必须一刻不停地工作工作,直到你取得成绩获得了认可,然后你就可以胡搞乱搞了。这就是Die Antwoord,我们努力工作来获得乱搞的机会。”
无论是在自己的音乐中,还是在现实生活,Ninja都很完美的践行了自己独特的观念,然后就发生了这档破事。Ninja在拍摄查派时曾经给剧组里的女同志们发自己的淫秽照,还在“自己的角色是应该更匪帮一些,还是更父亲一些”这一点上和导演布洛姆坎普频繁发生争吵,即使有Yolandi劝解也没能缓和二位爷的关系。电影拍完尼尔.布洛姆坎普也和Ninja友尽了,莫名其妙的偶像粉丝间关系发展。
回答乐队身上寄生有怎样神奇的魔力,居然可以让人如此疯狂,不要走开,广告之后更加精彩
《Mount Ninji and da Nice Time Kid》
如果把《 Donker Mag 》形容成凶狠残暴的斗牛梗,那 《Mount Ninji and da Nice Time Kid》 大概就是甜美得该死的香蕉女孩了。当然,是相对而言。流动在回答乐队血管中的毕竟不是人类的血液,而是生猛的黑暗力量,哪怕是甜美的情歌也要包裹上蓄意谋杀的外壳。
“我们想做的是就是制造麻烦,然后接受驱逐。”
虽然从质量上看 《Mount Ninji and da Nice Time Kid》 和之前的专辑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差异,但Die Antwoord的名字却不及之前如此醒目了。当然也可能是之前攻击Lady Gaga的行为和查派上映过于耀眼。
依然精良的制作,和延续一贯风格的爽快说唱,依旧可以让人情不自禁的跟着节拍摇头晃脑。 《Mount Ninji and da Nice Time Kid》 的整体风格却又与前几张专辑有所不同,不像《 TEN$ION》 与 《Donker Mag》 中如此具有侵略性,而更多地回归到《 Enter The Ninja 》时的少女童话。
只不过这回是黑暗少女童话。经过了6年时间,那个向往忍者保护自己的小女孩已经长大成人,情窦初开的她为了和自己心爱的残疾男孩私会不惜毒杀自己的双亲。也有母亲唱给女儿听的摇篮曲,虽然不太确定哼唱的曲子到底应该定性为摇篮曲还是邪教颂唱。以及害怕老鼠的汤米无法入睡,想着成千上万只老鼠寄生在自己的房子里,最后却也变成一只老鼠的诡异睡前故事。
上一秒动人的女孩拖着长裙向你款款走来,下一秒女孩就从裙子里抽出电锯开始大杀四方,回答乐队用音乐证明他们依然还是那只骨子里抗拒主流反传统的诡吊组合。
《27》 but also known as The Book of Zef
最后一张正式专辑,这次他们打算玩票大的。27首歌曲,由他们和不同艺术家、音乐人合作完成。
Ninja:“ Zef 对我来说真是太他妈极端了,就像动画片里的语言,很诡异,像一种病菌。也许因为 Zef 不仅仅是一种语言,而是一种文化。我们只是喜欢它,进入它,然后创造属于自己的东西。”
“ Zef 就是自己的腔调,自己的风格。它意味着酷毙了,但是他妈的比酷毙了还要酷。站在顶点没人敢惹你。 Zef 就是终极,差不多吧。”
Yolandi:“它把穷人,富人还有各种衰人、烂事搅和在一起。 Zef 就是你很穷却讨人喜欢,你很穷却足够性感、你有你自己的风格。”
就和gopnik、punk一样,Zef最初只是一个脏词,用来指代那些像苍蝇般活着毫无目标,只是在消耗生命的南非年轻人。
反基督,巫毒教,匪帮文化,这些都是回答乐队音乐中的常见元素。赤裸裸的性与暴力则是歌词的保留主题。过时的西方元素与非洲文化相结合,生殖崇拜和只停留在表层的东方哲学,这些玩意搅和在一起孕育出的怪胎就是回答乐队 Die antwoord 。他们诡异的音乐中并不只是弱肉强食,荒诞的主题与露骨的歌词透露出的却是不满和对未来的迷惘
“在南非,跟美国完全相反,简直是另一个极端,它的文化支离破碎,环境也是残破不堪。我想知道这两种文化底线在哪。”通过拼接糅合破碎的文化, Zef 得以诞生;通过 Zef, 诞生了回答乐队 Die Antwoord。 作为这场反文化运动的代表者,扛旗人,回答乐队虽无意领导这场运动,却指明了方向。
Die fokken antwoord.
The answer.
What ever man, fuck.
评论区
共 30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