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年,大卫·格里菲斯(D.W. Griffith)的影片“一个国家的诞生”上映,在大获成功的同时也让其本人遭受大量非议,在此契机之下,他决定拍摄这部 “党同伐异” 来表现他对于宽容的渴求和对于“党同伐异”这个行为的批判。不管以上这则流言是真是假,我们这次先单独谈电影本身。作为“平行蒙太奇”这项技术的开篇之作,《党同伐异》借助其优秀得超越时代的剪辑技巧,配合颜色,音乐,以及默片时代特有的演员的夸张动作的运用,成功地将将四个涉及了神话,圣经,历史,当代小说的故事串在一起,当然,至于它们之间的关联度和与主题的联系,就见仁见智了。
作为影片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这个半历史半神话的剧情线应该是让导演开销最大的地方了。神殿,王宫,战车,城墙,塔楼,宴会…我自己充其量也就是靠育碧和gaydio pro学历史的业余爱好者,但通篇看下来,不管是士兵的穿着,还是战车的样式,抑或是建筑里的雕塑,基本和我在博物馆里看到的与书中绘图所见是没什么大问题的,也就是说,这也许是在“宾虚”上映之前,历史内容最为考究的电影。而考虑到这是1916年上映的片子,不论其表现方式和前半段剧情多么让你昏昏欲睡,笔者还是希望对历史内容感兴趣的各位,能够在被电影里的“中国传统板甲”轰炸之余,给这部电影一个尝试。
回到剧情上。基本这条线所讲述的故事就是两部分,前半部分是巴比伦城遭遇牛逼的波斯人-居鲁士大帝的进攻,但在同样牛逼的国王-贝尔啥咋儿(Belshazzar,以下统称国王或巴比伦国王)的守卫下失败了;与此同时,由于国王崇尚信仰自由和婚姻自由(历史上是否如此有待考证),新信仰的发展和新神像的入城导致了原本大祭司至高无上的位置受到了威胁,因此他便私通了居鲁士大帝,让其趁巴比伦城进行酒神狂欢节庆祝的时候攻入城中,此间女主(山中女孩)虽然发现了这个阴谋,却依然没能阻止巴比伦的陷落。
考虑到1916年有声电影还没有出现,配台词和和音效很多时候是不现实或者使用起来很不理想的,在这种情况下,一幕画面,一幕文字(有时是台词,有时是文字描述,有时是抒情句子)的搭配就是非常必要的。与此同时,导演的对于某一帧画面的意图就会在这个过程中清楚明白的揭露出来(岛学家和魂学家们可以歇一歇了),因此对于影片的的解读就颇为单一了,在这一段里,所展现的即是:“因个人对权力挑战者的不宽容所导致的 “伟大的城池的覆灭,曾经国际通用的楔形文字成为无人理解的密码” 。当然,鉴于影片中表现的国王是信仰自由和婚姻自由的倡导者,这里也可以理解成 “对信仰的不包容招致的毁灭”,不过这样看起来就和第二条线有些重合了。
第二条线:圣巴托洛谬大屠杀 (Massacre de la Saint-Barthelemy)
这部分的故事发生于历史上16世纪末的法国,美第奇家最后的风云人物,信奉天主教的凯瑟琳太后逼迫其子查理九世展开对新教成员(加尔文宗的胡格诺教)的大屠杀。和第一个故事里的巴比伦国王一样,这条线里也存在包容(tolerance)的内容—凯瑟琳的女儿(天主教徒)马戈被嫁给了法国胡格诺教的领军人物,纳瓦拉的亨利。但和巴比伦不一样的地方是,这次婚礼仅仅是一个诱骗胡格诺教贵族到固定地区的幌子,为的只是方便一网打尽。当然,作为主角的人物,依然只是普通的市民(女主被叫做“the brown eyes”)而非能影响大局政治的王公贵族。这位即将结婚的年轻人没有意识到未婚妻的房子上已经被打上了白色的叉号,而在圣巴托洛谬的前夜,准确的说是凌晨,当屠杀的钟声响起,从东城杀到西城的男主推开门依然只能找到一具未婚妻的尸体,在出门的时候身中数枪,在片中和历史上结束了属于他们两个的戏份。
相比于第一条线里存在的“权力斗争”的心理,这部分关于宗教冲突的内容就把“intolerance” 这个主题表现的非常明显。诚然,历史上吉斯家族和波旁家族的权力斗争不容忽视,但不要忘了法国刚刚从宗教内战的阴影里走出来,说圣巴托洛谬大屠杀是宗教不宽容导致的也并非没有道理。而明显的,即便没有导演特意的文字标注,这两个年轻人的惨死已经足够表现出大环境下的组织对抗会对单个个体造成的伤害而这种情况即便到了21世纪也在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着。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影片中的这一情节以悲剧收场(不管是广义上的悲剧还是希腊式的“小人物挑战命运却惨败的悲剧”),但之前和凯瑟琳的女儿马戈结婚的纳瓦拉的亨利,却成了终结法国内战和持续数年的大屠杀的英雄,并以“亨利大帝”的名号,为法国开拓了一个光明的未来。
之所以没有按照时间顺序讲,是因为耶稣的故事在影片中所占的比例实在太小了。没记错的话,一共只选取了三到四个知名片段,我印象里比较清楚的只有“犹太人的迫害”“水变酒的奇迹”,“无罪者投石”以及在宾虚里看过的“耶稣受难记”。这些所选用的桥段是如此知名,以至于我这样少数没读过圣经的人也了解来龙去脉,导演更像是将其作为一种文字性的表达嵌入其中,而非作为剧情的一部分,让观影者猜测发展,其作用,更像是为了衬托当时所表现的三者之一的主线剧情的一部分,起到一个让观众觉得“这二者是如此之像”的想法。自然,这部分圣经故事所要表现的内容,也就是(抛开替世人赎罪的观点不讲)耶稣,作为一个年轻的牧羊人,是如何因为宗教的缺乏包容而遭受折磨的。
对于这第三条线百度上给予的名称叫做“母与法”,但站在个人观影的视角,作为唯一一段现代部分的内容,实际上是涵盖了两条紧密相连的剧情线的,因此这里先讲述的即是第一部分。老实说,这部分的内容可以说是最为复杂曲折的一段:富有工厂主的单身妹妹加入了一个号称“人道主义”的单身女性团体,而这个打着进步主义旗号的组织在禁止了工人们的交际舞活动之后不知为何就陷入了财政困境,这大笔捐款自然从工厂主的那里获得。讽刺的是,这样的过度“善行”导致了工厂的财政赤字,随之而来的减薪也就导致了罢工和流血冲突,在这次事件中,男主“小伙子”(the boy)失去了父亲,被迫随着大批失业工人入城,这其中也包括女主角“小可爱”(the dear one)。省略了一万字以后,二人的孩子出生了。
如果说对于历史生圣经故事,巴比伦和法国宗教战争都耳熟能详的话,到这里就是真正的剧透预警了。
先前提到的单身女性组织,在获得了让一个工厂倒闭的经费以后,打起了育儿的主意。她们发现许多母亲在用类似迷信的不科学的方法对待他们生病的孩子(虽然灌威士忌这个确实得制止),因此决定剥夺包括小可爱在内的一众母亲的抚养权,方法就是冲进家里抢出来,宣告一下自己的权力,然后扔进靠先前捐款建起来的新生儿看护室里。讽刺的是,看护室里的护士正是之前下岗的工人,正借着没人监管的机会在看护室里跳交际舞。
接下来,便是我个人所分的第四部分:“情与法”。不要误会,这不是在讨论是否该法外开恩的东西,而仅仅是事情的起因和发展而已。紧接着先前的内容,当地的黑帮老大(用的竟然是musketeer)通过承诺可以帮助找回孩子而借机闯进女主房间行卑鄙之事,但恰好此时,我们的“小伙子”回来了,而窗外埋伏着意识到不对的一路跟踪过来的黑帮老大的情人,手里拿着曾经“小伙子”用过的枪。接下来的剧情各位也许就不难猜到了,恼羞成怒之下的枪击,扔枪,嫁祸,一位男性躺下了,一位男性被抓了,两位女性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如坐针毡,虽然是出于不同的原因。
至此,影片的高潮部分才真正开始,如果说导演的在前半部分的比例分配上有些不均衡,且前半段电影让人看了想睡觉的话,最后这40分钟里(不算演职员表)导演将平行剪辑发挥到了极致,每一条线的结局都集中在了这个地方,不管是死刑宣判,耶稣背负十字架,还是巴比伦的12勇士,屠杀的开始,文字叙述的画面开始逐渐减少,音乐逐渐变得紧凑而激昂,用于不同时代剧情转场的“母亲和摇篮”的画面也在这里逐渐拉近,摇篮晃动的速度逐渐加快,而用于表达情绪和时间点的画面颜色(之前有偏红色和偏蓝色的变化)也基本偏向于较为令人焦躁的深红。这种不同于当代动作片的紧张感是完全由影片剧情和导演所调动的元素导致的,就个人来说,上一次产生这种紧张感,还是电影《活埋》的结尾,至于这部将近100年后上映的片子是否深受影响,就按下不表了。
整部电影下来,导演给这些主角的代号,不管是“山中女孩”,“棕色眼睛”还是我们的“小可爱”,基本上和名字是无关的,其目的自然是为了表现这种“因大环境中集体面对另一个集体的敌意所导致的个体受到的苦难”,因此,格里菲斯将剧情和角色都排在了次要位置上,而总体的目的在强调一个“爱与宽容”的精神。
总体来说,格里菲斯导演的功力是令我惊叹的。不管是对于电影的考究程度,极大量的戏份不少的群演的调度,每一幕所选的画面视角,还是依靠画面色调,平行蒙太奇剪辑以及演员带点舞台剧夸张性质却令人不排斥的表现来弥补的影片流畅度,都已经达到了跨时代的高度,而对于不同故事的拿捏和类比,其复杂难度也远非将同一个故事多线进行能够比拟的(当然这不是说昆丁不牛逼)。因此,不管是看过的没看过的,在这儿,我都向各位再推荐一次这个能被翻拍成四部电影的,总是入围“十部最伟大电影”评选名单的片子。
但站在一个现代人的视角重新审视,个人感觉其四条线似乎有些“被强行塞到一起”的感觉。自然,耶稣的片段和圣巴托洛谬大屠杀的片段能够非常好的嵌入到“不宽容”这个主题里,但巴比伦的覆灭却是个典型的内部权力斗争导致外部威胁趁虚而入的二五仔的故事,而且在历史上也屡见不鲜。从这个角度讲,倒不如不恰当地引用一下毛主席的话,即“没有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当然,如果将“包容”与“排外”简单的区分成两个派别的话,前三个故事里,不管是耶稣,巴比伦国王,还是一开始不愿屠杀自己臣民的查理九世,这些代表着“自由平等博爱”的势力都被击败了。
而在最后一个,或者说“情与法”这个故事里,导演却放入了一个有些类似后来的《十二怒汉》的,与“不包容”这个主题不那么相关的剧情,这种皆大欢喜式的结尾自然是褒扬了美利坚的法治精神,似乎在向世人阐明“任何前代人做不到事情,我们这种当代进步的法治社会可以做到,哪怕耶稣遭受了苦难,哪怕法国人曾自相残杀,我们建造的是山上的城,我们是世上的盐”。但就在前一个“母与子”的故事里,格里菲斯才刚刚对“行善事”的资本家进行讽刺,作为导致“the boy”的父亲的死亡和工人被迫进城谋生的罪魁祸首,工厂主却因其(克扣工人工资)得来的捐款,深受世人称赞。而那个被赞助了的“单身女性进步组织”,到影片结尾,也没注意到自己员工的怠工状态,更没有放下她们对“小可爱”的偏见,允许她们母子相见。
因此,严格来说,我对于最后这条“母与法”线中导演想表达什么是有些困惑的,一方面他批判了这些不切实际的“进步组织”,为了一小部分他们所关心,先要做成的“好事”而造成更大量人群的损失,这种对于类似“捅人之前关心刀是否消毒是否会造成感染”的心理的讽刺我个人认为在当下社会面对过度的政治正确是极为值得深思的。但另一方面,前三个故事里代表“自由平等开放包容”的一方都被轻易的击败了,仿佛在预示这类思想的脆弱和在极端分子面前的不堪一击,而第四幕里表现的,故意和前面所选择的悲剧结局有所差异的现代故事又反映了格里菲斯对于20世纪初美国法制公正性的过度乐观。
在最后一幕,格里菲斯导演描绘了几幅幻想中的乌托邦场面,包括将监狱的高墙变为花田,正在交战的双方因头顶出现的天使而放下武器,所配的文字画面是“当枪炮和监狱的围墙因为不宽容而出现,完美的爱会带来永久的和平”。
讽刺的是,这片子在1916年上映,一战的怒火用低票房烧毁了他的反战理想,而一年之后的另一块大陆上的革命和十三年后的大萧条所导致的一系列结果,才真正用整个20世纪的鲜血,比影片中残酷百倍的描绘了“不宽容”所带来的结果。
当然,在圣诞节和新年的时候,也是可以打开电视重温一遍,再舒舒服服的喝一杯的,敬自己,机核,格里菲斯,和人类黑暗与光荣的历史,以及或存在或不存在的未来乌托邦。
评论区
共 60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