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未来的计划中,让玩家更多的去参与到顶部的话题区也是我们的一个目的(是的,机核2.0app上面已经有了很大的区域),故就有了这么个专栏,主要内容就是一些机核众们对新闻的一些看法或者一些最近想说的话。
xizongbu:不知从啥时候开始“杠精”一个词儿悄然在大家的网络生活中流传开来
最近有几件事挺逗的,针对一些东西自己表达了非常喜欢的态度,但身边的好友却持截然相反的观点,甚至言辞有些激烈表达着一些愤懑。这时候就有一位小兄弟跑出来问我:“xxx不是你朋友吗?”
我明白这位提问的小兄弟在意的点究竟在哪儿,但其实在一些环境中或者针对某一件事,大家持有不同、甚至是对立的态度,那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了,而我个人也并不觉得这种对立的态度能左右我和朋友之间的距离。
判断网络上的好友是否能发展成真实生活中的朋友,再到现实生活中我们慢慢地去摸索出有交集的部分,这其实是一个相当持久的过程,大家既然能因为某些缘由走到一起,那么自然说明这部分交际下我们彼此都处在一个舒适的状态下,那么又何必去拉扯不舒适的区域去证明什么呢。当然话也说回来了,如若真的在一些自认为大是大非问题上,对方的态度可能触及了自己的底线,那么明确地去和对方说清楚,再重新考虑自己与对方今后的相处方式,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不知从啥时候开始“杠精”一个词儿悄然在大家的网络生活中流传开来,有时候这种蜜汁气氛也确实是相互影响,你说了一个什么事儿,好像真的就有人恰巧出现在评论里跟你掰扯掰扯到底哪儿说的没道理,自己又是拿什么论据来反驳的,看我一记“反问”左勾拳,再吃我一记“含沙射影”铁山靠,有来有回的博弈里,最后终归会有人涨红了脸,不欢而散,闹得怪尴尬的。当然也有人很爱惜自己的羽毛,金V涨粉嗖嗖的,这部分咱就不展开讲了。
说回我自己呢,一是真不想整天疯狂输出自己浅薄的观点,我也并不打算什么事儿都要把自己的情感强加在别人之上,毕竟文化水平低;二也实在是没时间天天打字……互联网之下各位的交流全靠一个键盘一个屏幕,打电话有时候都能聊不痛快急眼了,更别提打字这种低效率的沟通方式了。所以既然自己玩儿不转,那么社交网络对我来说更像是一个寻找好玩儿内容的渠道,仅此而已。可能跟我不太熟的朋友却是无法通过这些平台了解到我什么,但这种距离能让我舒服,我也没指望有一天真的要当个啥玩意儿然后改变世界改变自己的,相信各位也会理解。
其实说到底,你我有时候难免会上头,就像之前自己在电台节目里也因为说了个什么事儿,又急着跟人理论就在评论里掰扯半天,但事后一想好像也蛮幼稚的,语境交代得不够清楚,听自己说话的人也并不一定对自己有多么充分的了解和认知,一来二去事儿都还没说明白呢就急眼了,浪费了时间和感情不说,最后好像双方也都没得到什么。你的观点和我的态度,有时候就是无法交换,一个娘胎里出来的还难免拌嘴呢,更何况屏幕前的各位,但起码我们可以选择略过,您说对吧?
新年的第一个月,有一些好的事值得庆祝,也有一些不好的事上演,不想挑起无意义、不必要的纷争,想了一下,我还是说一些自己身边的事好了,这种小事就不需要时刻注意客观了。
大概从上个周末开始,我陷入到了一种奇怪的状态中,每天晚上都会做梦。做梦其实还挺平常的,只要睡着大概就会做梦,就是醒来之后不一定还记得而已。我也挺喜欢做梦的,因为一般来说梦里发生的事都不合逻辑,而且还能拥有各种各样的超能力,尤其是能意识到自己在做梦的时候,那感觉可真是太奇妙了。
知道自己在做梦,而且还没有一瞬间醒过来,大概就和无意间卡bug进入“工程模式”、“上帝模式”一样。天地任你游,想要什么就能有什么,整个世界的物理法则都由你来决定,没有任何拘束。当然这种梦发生的概率很低,记忆中我好像只有过两三次这样的经历,但是当时也没有玩得特别天马行空,本能地满足了自己想飞起来的梦想。至今仍然对空中那冷飕飕的空气印象深刻,它不是冬日凛冽寒风刺骨的痛,而是夏天里空调吹出来的透心凉冷气。不过意念不集中而导致“法力”失效,从高空自由落体的速度感也很难忘,是恐惧、害怕的那种难忘,强烈的速度刺激让我立马醒了过来,发现自己整个后背都湿了。明明没有过自由落体的经历,但是大脑却凭空想象出了那种感觉,还骗过了我自己,这事我始终没想明白。
跑偏了,说回上个礼拜啊。一开始的几天我好开心,因为每天晚上梦到的故事都完全不一样,而且离奇古怪,像是自己每天拍一部《黑镜》给自己看。还记得第一天梦见了和不认识的姑娘去迪士尼乐园,但是梦里我和这个人很熟很熟,是那种会嫌弃她有些任性但可以原谅的熟悉程度。为了不知道是什么的游乐项目排队,聊着不知道什么话题的天,但就是很开心,说不上来为什么。
之后还梦到过和阿彬去(可能是欧洲某地)出差,但是行程将半,却猛然发现对方是Mafia。感觉形势不对,我们俩分头逃跑,在石头铺成的路上狂奔,在贡多拉一样的船上跳来跳,在有弗拉门戈吉他的咖啡馆躲藏。好像永远在逃,记不清有没有成功逃脱,但是记得枪声很刺耳。还梦到过和Nadya去热带爬山,空气里弥漫着大海的咸味,但是山上能滑雪,一点也不冷。
大概一周后吧,总是做梦的弊端也显现了出来。尽管做梦的时候特别爽,有时候开心愉快,有时候紧张刺激,但是醒来以后却特别特别疲惫。不是运动之后的劳累,而是期末考试前复习完的疲惫。睡觉的时长不少,白天却依旧没精神,这样影响还挺大的。但是身体状态没有因为内心的抵抗而改变,这周情况更严重,凌晨4点左右会梦醒,躺下之后早上起床就记不太清梦到了什么。这就没意义了啊,不记得梦到了什么,完全没了乐趣。
讽刺吧,有时候你特别想要什么东西,一股脑塞给你之后,你就害怕了。我和坐在旁边的Nadya说,感觉自己的大脑可能是特殊空间接口,就像《FLCL》中一样,说不定某一天会跑出奇怪的东西。
Nadya就回了我一句话:
你别傻了。
近期我看了好几部假面骑士剧集。空我、龙骑、Faiz、Kabuto、Kiva,其中有些是我之前看过的,有些则是初次接触。看了几部平成前期假面骑士作品后,我更肯定现如今的假面骑士作品实在是太看不起小孩子了。
《假面骑士空我》是平成假面骑士的开山之作,同时也是一部非常纯粹的假面骑士作品。主要讲述主角五代雄介获得空我之力后与复活的怪人战斗,保护人类的故事。空我里有许多感情戏,我不确定当时的孩子们能不能看懂,但我相信这些戏码应该会让初中生以上年纪的人产生思考。
《假面骑士龙骑》在我看来就是骑士界的《Fate/stay night》。龙骑里有数名假面骑士,因为价值观不同,总有那么几个相互之间看不上眼的人。龙骑比之前的空我和亚极陀多了一点点搞笑桥段,但只限于主角的插科打诨。第29集和第30集的风格比较无厘头,感觉像是全剧笑点的浓缩产物。主线剧情则严肃认真,最后两集更是把观众的情感拉至谷底,最后再完全释放。
近两年,假面骑士系列在国内越来越火,网上与假面骑士有关的梗也不少。但我还是要说,我不太喜欢《假面骑士 Decade》以后的假面骑士作品。这些作品我都看过,其中也不乏有我喜欢的作品,但这些作品越往后拍整体水准越趋于低龄向,作品中的无厘头桥段越来越多(且并不搞笑),有一种刻意告诉观众“假面骑士是给小孩子看的电视剧”的感觉。
假面骑士本就是面向儿童创作的剧集,这点毋庸置疑。但我觉得“不把孩子当孩子看待”才是对其最大的尊重,编剧没必要把情节拉到一个相对低的档次,深入浅出的水平或许正适合假面骑士。
P.S.东映、万代,假面骑士和偶像大师的联动要不要考虑一下?
《凯瑟琳》终于出中文版了,我的兴奋之情大概和《大神》要出NS版那时一样吧。这两款游戏都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游戏,却因为语言等种种原因在国内里显得稍稍有些小众。如今游戏要出中文了,更多人能体会到它的魅力了,这和我想为它录一期节目的动机是一样的。
好的游戏不应该藏着,应该让更多人了解并尝试。我当然也看不惯在B站的凯瑟琳视频里刷P5弹幕的人,不过回头想想,人家也就只知道这个,所以才会“先有P5后有天”,没必要愤怒,咱把《凯瑟琳》的节目做好了不也就有更多人知道这位先驱者了嘛。
人总是爱“炫耀”自己的知识的,相对的,“炫耀”自己的观点也是。因此不少人都会在社交空间上疯狂地展示自己的知识和想法,这也是这些网站存活的重要原因。同样的回头想一想,知识保有量在中间阶段的人才会乐于这么做,懂得越多了解越多的人越会意识到自己的渺小和不足。老师曾经说的“半桶水晃啊晃”真的是贴切,仅仅是学会了一点东西就以为自己懂了许多,急于去展示,想获得一点“我比你强”的认同感。喂,真正的高手都明白自己啥都不是,还是努力工作学习呢,哪有功夫想这想那的。
不说不代表你不懂,不做不代表你就不会。等到所有人都不会,只有你行的时候,才是你独自表现的舞台,尽情表演吧!
雪豆:喜欢游戏应该是进入这个行业最基本的门槛,不是么?
转眼从机核发文到现在也已经半年之久。其实我自己也没想到如今能成为机核的一员,所谓因缘际会也不过如此吧。
来到机核之前我还只是一个手游公司的系统策划,再之前做过一些二次元手游的运营。本来满怀对国内游戏产业的憧憬回国想要一展身手,然而结局则是被现实打击的体无完肤。
大公司做东西,总有部门之间沟通上的障碍,继而就会发现在游戏这行里面总有那么多根本不热爱游戏的混子。不知道其他行业是不是也是这样,但我个人总感觉游戏圈尤其多:上班有机会炒股也不会玩游戏的,玩了几部游戏就觉得自己特解了解游戏的,凭借着三寸不烂之舌爬上位但根本没啥服众本事的,真是大有人在。
说说某个因为受版号拖累的游戏吧。日本知名IP,版权方也比较宽容想做一些本地化的内容,国内运营也是一家有著名ip(武侠类)的大企业。结果不知怎么的就随便找了个挂着国内版制作人名字的哥们就上了。这哥们是个爱好者,然而爱好者跟游戏制作人并不是一类人,于是这哥们首先就在游戏里计划加入八竿子打不着的"孙悟空"作为本地化的第一个角色。
然而这个角色跟这游戏世界观八竿子打不着,为了本地化而本地化这种事情,我是没有料到真的能发生在身边。
之后还听说又加了那个武侠ip的几个角色,也不知道这事儿是不是最后真的已经拍板但是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都真的是太蠢了。没啥好说的,祝他们两开花吧。
因为玩游戏而想去做游戏,动机值得赞赏,然而自己却拎不清自己的位置和能力,恐怕这是目前很多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制作人"们的通病。
在寒潮褪去,版号复批的这个时候,想必又会有很多想要进入这个行业,或者捱过这个冬天的行业内部成员想要一展身手。然而时代在变化,对于从业人员的标准也不断提升。能掂量好自己的分量,做自己能做的事情,才是能在这个产业中贡献自己力量的不二法门
但喜欢游戏应该是进入这个行业最基本的门槛,不是么?
前段时间我终于凑够钱买了一台 Xbox One X,然后把 XGP 什么的都安排齐了,疯狂下游戏爽玩,或者说补课。
其实我真正能上手玩到主机游戏的时间并不长,拥有自己的第一台家用机已经是这个世代的后半段了,在此之前只能抱着一台中下水平的PC玩一些游戏,或是靠视频聊以自慰,360/PS3世代以及再往之前的游戏就几乎完全没接触过了。
所以我错过了无数的好游戏,我也一直感觉非常遗憾——我知道这些游戏有多牛逼,我知道其他人玩这些游戏玩得有多开心,但我就是错过了。不过重置、重制、复刻、向下兼容等等,让我这个接触主机游戏比较晚的人有了补课的机会。以前这些东西我只能看一眼或者听别人说,现在我也能和西总、天叔聊一些老的Xbox 360 游戏了。
大家平常肯定能看到不少人批评游戏厂商炒冷饭,这些批评里很多也挺有道理的,毕竟谁不想玩到更多的新游戏?这种期待之下看到厂商还在愉快地吃老本当然不爽——先不论厂商们是在为新作铺路还是为了扩大用户群又或是真的在吃老本。
但对很多人来说——比如我这样的——还有人去炒这些冷饭真的是一件好事,能给一个机会也尝一口你们以前吃得有多好。现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主机游戏玩家肯定是在增加的,经历过以前那几个世代的玩家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我可以肯定现在很多玩家甚至都不知道 PS2 手柄长什么样。如果没有这些被批评的“冷饭游戏”的话,可能很多两个世代以前的好游戏就没几个人记得了。
反正我是挺不希望老HALO、老忍龙、老生化、老最终幻想被人忘记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冷饭还是要炒得香才有人吃,搞个重置版毫无变化又卖的死贵换谁都会开喷。
所以我一直觉得微软弄向下兼容和 XGP 实在是一个伟大的壮举,还有像SE 这样的一直将以前经典游戏打包高清化重新卖的公司我也特别尊重。
转眼间,上一次的你怎么看更新已经是元旦的时候了,最近实在是比较忙,不仅我忙大家也忙..先是志愿者核聚变答谢活动,然后又是年会...转眼又要过年,我这一月份连续跑了三趟北京...
不过忙的时候也挺好的,有时候能多想想各种乱七八糟的事情。比如最近就在想网络喷子,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带带大师兄什么的,现在感觉喷子越来越丰富多彩了,原来脏字变成表情之后反而有一种蜜汁萌的感觉。
其实有的时候,比起喷子来,更让人不爽的是xizong所说的“杠精”,比如我个人有一段时间就特别受不了杠精。喷子你可以无视,但是杠精非要用自己的那一套理论来和你说,比如你说苹果好吃,他非说难道鸭梨就不好吃了吗?大概就是这种逻辑,很痛苦。
所以有的时候对待杠精,反而嘴臭是最好的方法,因为你和他讲道理只会越来越生气,还不如直接一句“你说你🐎呢”,扔过去来的有效。
原来的时候,我总觉得互联网上大家也都是人,所以如果在现实中我不会这么说话,那我在网络上也不应该说这些话,现在想想其实还是以前自己太天真了,当你真的如果这么想的时候,你遇到的很多事情会让你怀疑自己是不是哪里有问题。
当然,这也不是说就要随便喷人,只是有的时候嘴臭确实有用,你看剩饭先生,遇到傻x,直接嘴臭,根本不讲道理,很有效。嘴臭这件事情真的有的时候很爽,嘴臭一时爽,一直嘴臭一直爽。
评论区
共 150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