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经授权转载自维塔工作室微信公众号:WetaWorkshopNZ,且已经过导演组审核。
《流浪地球》作为中国自己的、真正意义上的硬科幻电影,在中国乃至全球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部电影也是新西兰Weta Workshop维塔工作室第一部真正意义上参与制作部分的纯中国电影。
Weta Workshop维塔工作室坐落于新西兰首都惠灵顿,至今已经成立二十余年,主要服务于电影及实体娱乐行业。在联合创始人及CEO理查德·泰勒爵士的领导下,公司已经获得包括5枚奥斯卡金奖在内的50余项国际大奖,享誉全球。维塔工作室参与世界经典影视作品60余部,包括家喻户晓的《指环王》三部曲,《霍比特人》三部曲,《金刚》,《阿凡达》,《纳尼亚》,《魔兽世界》电影,《攻壳机动队》电影等等,擅长于电影的概念设计、世界观架构及实体特效。
《流浪地球》是Weta Workshop非常享受制作过程的项目类型,概念设定复杂、高级、有创意,同时又具有现实的厚重感。在电影的实体道具方面,我们一直致力于把最特别的想法,用最真实可信的手法去表现。就像我们30年来为好莱坞制作的其他电影道具一样,盔甲内部的铭文里衬亦或是机械体的精细内部结构,皆可给演员以最直观的代入感,给观众以最深刻的信服感。
在《流浪地球》整个电影中,Weta Workshop制作了5套外骨骼装置,12套防护罩,以及19套防护服。这些内容在整个电影的庞大体量中,可能仅占5%~10%,但是也是实体特效道具使用最频繁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流浪地球》电影世界观设定为地球表面在零下80度以下的冰冻废土,人类被迫只能居住在地表以下,一切地面作业只能依靠载具或厚重的防护服、防护面罩。军人等需要武装/重工作业的人员更是需要依靠外骨骼装甲等设备进行活动。为了使观众信服这样的设定,除了依靠大量的冻土雪海和冰封城市场景以外,最令能给予演员/观众切身之感的就是这些防护服了。Weta Workshop在接下这一项目的同时,也接下了帮助电影更具备说服力的这一使命。
Weta Workshop在制作外骨骼方面,具有世界一流水平和经验。我们参与制作过电影《极乐空间》以及《明日边缘》的前期概念设计,设计、开发和处理过两种极端的外骨骼装备。《极乐空间》的难度是开发完全可动并贴身的外骨骼装备,因为电影里设定为外骨骼链接这人类的脊椎及神经,所以制作时不但要尽量体现轻便,而且要尽可能贴合皮肤。
而《明日边缘》则截然相反,外骨骼需要非常厚重、笨拙来体现残酷激烈的战场环境。因为过于沉重(在200斤以上),只能用吊威亚像操纵木偶一样操纵演员。
《流浪地球》的装备刚刚类似处于中间的状态,既要满足足够的厚重感,又要满足足够的可动性,这样的需求也成为了该项目的最大挑战。
Weta Workshop制作道具往往先会经过概念设计阶段。有的项目会由我们自己设计,而流浪地球项目是由中方提供的概念设计。这些设计非常精美,令我们十分欣赏,一拿到设计就已经开始雀跃于这些装备实现后的样子了。我们会根据我们的经验,调整一定的细节,以增强其合理性和可动性。
往往在美国电影的制作流程中,我们会很早拿到演员身材的3D数据,根据数据来量体裁衣。剧组还会根据剧本和动态分镜(preview)的演员表演分析,发给我们整套的动作范围需求,比如是否需要演员吊威亚,是否需要演员飞扑打斗爬梯子等等。但是流浪地球项目在筹备期一直没有确认下来演员,实际表演的情况也远远超出了最初的动作范围。
应对这样的特殊情况,我们设计了可以调节尺寸的衣服结构,并不断测试其可行性,我们用综合材料经过上百次的调试,来实现极其复杂又可信的联动机械装置,保证演员活动的可行性。
带外骨骼的装备大约70多斤,为了使重量尽量均匀的分部在演员身上而不至于被某部分重量压垮,我们在服装的内部制作设计上,也是下足了功夫。这种“隐形”的设计,可使拍戏环节进行的更为顺利。
为了使主角户口、朵朵等无外骨骼的防护服同样真实可信,我需要用对待外骨骼一样的态度去对待这些布制的防护服,无论是版型还是布料材质,甚至是缝纫针角都经过反复推敲,来实现最后的表现效果。
完成测试和服装基础后,我们会进入3D工程阶段,全部的数据会再次细化,并且在3D软件中进行更细致的可动测试,然后进入3D打印、模具制作、翻模、清理等一系列工作。
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涂装和做旧工作,让所有的“假”的材料都变成“真”的。由于很多材料必须用比金属更轻便,更富有弹性的硬化树脂来制作,所以就必须用金属颜料来增加其质感,然后再进行做旧处理。由于地球表面覆盖大量冰雪,不是盖满泥浆的那种脏,而是会有很多灰尘磨损或者机油锈蚀,给人一种已经使用过很多年的感觉。
最后就剩下数控装置的安装,这些包括面罩的风扇,以及面罩内、肩上、手臂、背包等露出的LED灯光效果。风扇不仅仅为了演员在面罩中可以保持良好的通风,而且也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积储哈气的可能性。LED的设定也是直观的表现了外骨骼装甲的不同状态,比如状态良好,缺乏氧气或者缺乏电源等等。
组装不但要测试各个零件直接的磨合度,而且要最后测试整套服装的可动性等。
《流浪地球》作为中国自己的、真正意义上的硬科幻电影,有着媲美好莱坞特效的大制作,但是却只有非常中国国情化的预算。为了最大限度的预算合理化,剧组不得不每一分花在刀刃上,而Weta Workshop也全力的支持着导演和剧组,全面向中国实体特效合作公司MDI开放我们的研发技术/材料,这家物理特效公司同时也制作了电影中的枪械,加特林、太空站宇航服、火种等众多实体特效道具。剧组派造型指导王熙雨和MDI总监黄天禹以及其团队,一同来到新西兰惠灵顿与我们进行了一个多星期的现场交流,把每一个技术细节都尽可能沟通,并且Weta Workshop提供了整套的模种和部分关键磨具,以确保中国工作室最大化质量保证。这也是第一次Weta Workshop向其他工作室传授技术和交流经验。
Weta Workshop一句不成文的宗旨是“Be Creative and Make Cool Stuff”(有创意,做酷事),也热心于为有同样情怀的伙伴提供尽可能多的帮助。
不得不说的是我们的防护服在现场拍摄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导演电话过来说,你们这个不行啊,老掉零件啊,我们派总监到现场后分析如下:
1. Weta Workshop坐落在新西兰这一岛屿国家,最靠近的陆地除了澳大利亚就是南极。Weta Workshop经常进行国际上的项目合作,我们的特殊道具在海外使用非常频繁,应对这样的情况,我们都会向项目组提供现场道具指导总监。但是遗憾的是,流浪地球项目组没有这笔预算……如果当初预算资金再多一些,现场有我们的总监指导,会避免很多问题。
2. 前文提过,道具服装制作于选角之前,这就要求在选定演员后,必须进行服装关键部位的锁死,任何位置在稍有疏忽并使用时间过长的情况下,就会出现影响其他零件的可能。
3. 角色动作方面,我们在制作时已经考虑了最大限度的活动范围,但是片场会出现很多临时的极端动作,类似垂直攀爬等动作,都是最开始没有设计的,这给骨骼的关节/零件的锁死都造成了很大极限挑战。
4. 按我们之前的经验,服装道具一般分为Hero Suit(英雄级别套装,仅供拍摄特效镜头),Stand Suit(武行替身套装,制作没有英雄套装漂亮,但更注重强度,活动范围和耐久度),Background Suit(群主演员套装,用于群众演员和远景,特点是便宜)。我们负责的是Hero Suit,也是理论上不能参与极限动作,但是中国实际的片场就像战场一样,什么都得上。
5. 地狱般的拍摄时间,国外一般拍摄时间在8-15小时左右,给演员和道具都有足够的休息和保养时间,技术人员也有足够的时间在演员休息时间修整这些道具。但是国内拍摄时间基本是20小时,据说最长镜头达到37个小时不停歇,所以留给照顾道具的技术人员的只有抢修时间。
我们的总监和中国同事共同解决了片场出现的意外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中方向我们学习了更多技术上的细节,我们也学习了很多中方的502、大力胶等武林绝技。
在这个事情上,最令人欣慰的是,没有人把注意力集中在抱怨上,而是共同专注在如何解决问题上。就像《流浪地球》电影剧情一样,众志成城度过难关,所有人尽其所能,把完成拍摄目标当成第一使命。
Weta Workshop非常荣幸参与了这样一部带有重要意义的中国电影。这是中国第一部好莱坞工业级别的电影,是中国科幻电影的里程碑,也是Weta Workshop第一次参与中国电影特殊道具服装制作。国际化的交流学习,我们分享了多年的经验和技术,同时也收获了巨大的和中国合作的经验,为未来进行更多更大的中新国际合作项目奠定了宝贵的合作基础。Weta Workshop上上下下都十分喜欢与中国项目合作,虽然面对着文化不同的挑战,但是中国项目给予了我们意外之喜。虽然有很多不同于成熟的美国项目的工作方式,但其热情、其真诚都非常打动人心!
评论区
共 85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