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很高兴在这里见到各位!
但如果待会能在那面墙后再相见,那就更好不过了!
现在,让我们来教教那些北约狗怎样打仗!
他们认为可以逼迫我们乖乖就范!
他们以为我们会不战而降!
但是今天,我们将告诉他们,红军永不低头!
但是今天,我们将向他们展示,苏维埃的力量!
全体上车,开赴战场!“
————尼古莱·马拉申科上尉于勃兰登堡门前所作的战前动员
《World In Conflict》 中文译名又叫做《冲突世界》( 以下简称为WIC) ,是一款由Massive Entertainment开发,Vivendi Games for Microsoft Windows于2007年9月发布的即时战略类型游戏,主要以美苏两国在冷战末期交锋所引发的第三次世界大战为背景,讲述了一支美军合成营大队在欧洲战场和美国本土所经历的大小战事,单人战役包含14个美军任务,通关整个战役时长在10小时左右。
该游戏在2009年3月发布了扩展包《Soviet Assualt》,其中新增以苏军方面视角来描述整场世界大战的6个任务,使得游戏剧情在添加了此扩展包的基础上更加完整丰满,成为了当时一部整体游戏水准极高的即时战略佳作。
WIC媒体评分皆在9.0以上( Eurogamer 9/10、Game Informer 9.25/10、GameSpot 9.5/10 IGN 9.3/10 )且揽获2007年 E3 最佳游戏、最佳策略游戏等多个奖项,并被 PC GAMER US 命名为2007年度 RTS 游戏。从其游戏发售的质量和水准来看,这款游戏在当年所获如此殊荣确是实至名归的。
那么WIC这款游戏到底是凭借怎样的游戏品质成为一部优秀的RTS佳作的呢?请允许笔者带领各位一起重回冷战末期,感受制作组精心刻画的那个时代的庞大战争格局和作为一名连队指挥官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所经历的起起落落。
RTS(Real-Time Strategy Game) 又叫做即时战略游戏,玩家在其中将不再扮演单独的个体单位,而是扮演一位总揽全局,调兵遣将的将军或指挥官。通过鼠标与键盘的精妙配合,在宏观层面上给你手下的人马下达各种指令,达到战略或者战术上的各种阶段性目的,达成击垮对手的终极目标。这种设定极大程度上满足了玩家们举手投足间就能决定一支部队或者一座城市命运的征服感和成就感,这也是为什么从90年代开始,即时战略游戏就成为玩家群体中倍受关注的一种游戏模式。
即时战略游戏的玩法在狭义层面上即包含了”采集-建造-生产-搜寻-摧毁目标“的一系列过程,代表作有玩家们耳熟能详,奉为经典的《命令与征服》《星际争霸》《帝国时代》《魔兽争霸》等一系列的口碑名作。这些作品都遵循了前文提到的一系列基本范式,使得玩家能够按部就班的进行一系列细微操作,一步步执行自己的战术目的,从而取得最后的胜利。
但是在2000年后兴起了另一批即时战略类游戏,如《突袭》、《战争之貌》、《终结战争》等,它们不需要进行采集作业,甚至不能生产单位,每一个单位都是宝贵的,玩家需要仔细考量,将有限的单位利用最大化,累积战略战术上的优势,如果双方在一场正面较量后互有损失,那么损失较小的一方便拥有了战略上的主动权,因为单位损失后不能及时补充,弱势一方便很难反败为胜,那么这局游戏基本上也可以宣告结束。
在WIC中,“建造” 、“采集”、 “生产”的要素被取消,仅保留住了最为核心和爽快的“搜寻”、“摧毁”这两个部分,为了使玩家能够更快的进入战斗节奏和状态,专注于对手的动向而非自家基地的生产建造。因此WIC在游戏中取消了资源这一设定,转而以”增援点数“代之;玩家在游戏开始时持有一定数量的增援点数,可以在右上角的增援选单中呼叫所需的各种单位,随后大型运输机会将你所选择的单位通过集装箱伞降的方式投送到指定位置。
但是更有特点的是当玩家所拥有的单位被击毁时,并非代表着永久损失掉这一单位,你会在之后的游戏进行过程中缓慢回复呼叫这一单位的点数,可以理解为每个单位都拥有了一份”人身保险“所以在博弈过程中单纯惋惜单位的损失是不适合的,玩家所应该注重的是各个单位的互相搭配,以达到最大的火力投射量,抑或是最高的防御强度,抑或是最佳的机动性。
正如前文所提道的,WIC不仅在要求玩家合理利用手中的增援点数,已到达优势最大化的效果;也同时考验玩家对战局的分析和把控能力。如果你的对手是一个拥有重装甲的坦克部队,那么选择用轻步兵和轻型装甲单位去迎击是不明智的。如果你的对手拥有完善的防空体系,那么你的直升机部队只会成为猎火鸡大赛的最大标靶。
对此,WIC中有着明确的四种兵种划分,分别为”步兵单位“ ”装甲单位“ ”空军单位“ ”支援单位“,每个兵种都有着自己体系下的特色作战单位,他们代表着这个体系下最核心的玩法和乐趣所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玩家只能使用单一的兵种单位作战,因为现代化的作战体系中各个兵种皆须要相互配合,才可能达到一系列的战术目标。
举个例子,当玩家选择了“步兵”这一兵种时,其余三个兵种中皆有一部分单位可进行招募 (招募价格会小幅上升且不可招募核心单位) ,如果玩家崇尚斩首行动,可以在“空军”中招募运输直升机,通过空中机动的方式深入敌后,摧毁对方的支援火炮或者快速到达所需要占领的目标点,建立防御工事;但如果玩家崇尚步坦协同的作战方式,则可以在”装甲“兵种中招募步兵战车或者运输卡车,通过步兵战车的机动性和良好的火力掩护步步推进到目标地点;抑或是玩家指挥着一支重型炮兵单位,这时候你便需要一架快速灵活的侦察直升机前往交战区,侦测敌军动向,从而实现精确的火力分配任务。所以如何合理高效的分配所拥有的点数又是一门值得钻研的话题。
因此,WIC为玩家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战术选择,无论你是一个崇尚大就是好,多就是美亿万炮塔亿万荣光的钢铁洪流永向前的坦克指挥官;还是一个继承我军优良传统,有着火力不足恐惧症的炸逼玩家;又或者是充分发扬步兵灵活性和性价比高的特点,采用“人海战术”或者是连打带跑的”游击战“玩家,相信都可以在WIC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作战方式。
现代体系的作战,除开各个兵种间的相互配合以外,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因素,火力支援,无论是好莱坞的战争大片还是真实的历史纪录,单一体系的作战单位是没有办法兼顾海陆空三个方面的作战任务的。我们每每看到电影中的美国大兵拿着大块头的无线电台,对着后方的152炮兵爸爸和航空兵爷爷大喊大叫时,玩家们就会明白一次及时的火力支援对前线作战单位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在WIC中,制作组显然考虑到了现代战争体系下的火力支援系统的构成,制作出了一个精妙有趣的支援系统,找到了拟真中带有娱乐的平衡点。玩家在战斗中所击毁的任何敌方单位,都将换算成火力支援点数回馈给玩家,为玩家达到各种战术目的提供帮助。所以在战斗中玩家不需要过多的关注单位的损伤情况,当你杀伤足够多的敌方单位后,得到了足够的火力支援点数时,哪怕玩家最后只剩下了一辆轮式装甲车,都可以担任火炮观测员这一角色,向地图上任意一点疯狂倾泻火力,让敌方在死亡的火雨中瑟瑟发抖吧。由此可见,实现战场动态平衡的并非一兵一卒的得失,双方的兵力差距并不会太过于巨大,但是一旦玩家拥有了大量的的火力支援点数,便能在分秒间决定一场战斗的胜负,那么对于战场节奏的把控将被掌握在玩家手中。
在这个系统中,火力支援被划分成了三个体系;分别是:
通过大型运输机 伞降一队步兵 到敌方的大后方区域,侦察出敌方的重型火炮单位;
通过直升机 吊运轻型载具 抵达战场,及时支援被围困的步兵;
或者是 重新架设被敌军损坏的桥梁 ,达到攻其不意,出其不备的效果。
如果发现敌方大量步兵朝你运动,而你的反步兵单位远在千里之外,怎么办?呼叫空军弟兄,给他们来一发 凝固汽油弹 ,用上千度的高温覆盖一片区域阻止敌方经过;
遇到敌方步兵躲藏在坚固的掩体中向你的车队开火,你却只能看着他们被全歼?别担心,一枚 激光制导导弹 足以摧毁任何坚固的火力掩体,就让残存的废墟掩盖你这次所犯下的错误吧;
敌方重装甲部队气势汹汹的向你扑来,然而你手中只有一堆可怜的轻型装甲和步兵单位,呼叫陆军航空兵吧,他们所携带的大口径机炮和火箭弹将为敌方降下死亡火雨。
战争没有道德可言,无所不用其极的战胜对手就是最好的解决方式,使用 化学武器 杀伤对面有生力量,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我不是,我没有;
装甲单位被敌方的重型武装直升机压制的抬不起头,而你又缺乏有效的制空手段?来!一个小队的空优战机随时等你调遣,请求 空优战机 对特定区域的直升机进行拦截;
上述手段你都觉得太缺乏效率?想要个一条龙服务,没问题!呼叫一个小队的空军对地攻击机搭配空优战机对你所标注的区域进行一次全方位多角度的 重型火力扫荡 ,让敌军引以为傲的武装力量变成一堆破铜烂铁吧!
无差别毁灭性轰击: (注:以下火力支援杀伤效果过于凶残,请酌情使用)
俗话说得好,比敌方炮火更精准的永远是友方炮火,当你的单位正在和敌军纠缠鏖战时,炮兵观测员已为你准备好了包括“ 轻型,重型,精确式火炮打击” 在内的三种火炮弹幕来供你挑选,没有一个火力基数解决不了的事情,如果有,那就再打他三个基数;
如果有那么一小撮敌军龟缩在一个易守难攻的地方,他们具备多种反制你的部队的武器装备,那么别犹豫,士兵的生命是宝贵的,直接请求空军投送“ 子母炸弹” 覆盖区域,能用钱解决的事情,就不要用人去;
你的对手实在是令人恨得牙痒痒,常规的火力打击已经不能一解心头之恨,那么使用 ”炸弹之母“ 或者 ”云爆弹“ 吧,(燃料空气炸弹)让对手在感受窒息的痛苦和化为灰烬的绝望中挣扎,从物质和精神层面进行彻底的人道主义毁灭:
如果你和战略轰炸机编队的飞行员一样闲的发慌的话,那么为何不邀请他们来你的主场做做客,顺便带一点“伴手礼”呢?请求战略轰炸机部队来一次 地毯式轰炸 ,我们保证不放过任何一个死角;
”警告:侦测到在途的战术核打击!“如果你的无线电通讯频道中出现了这句留言,那么,请闭上双眼,低声咒骂你能想到的任何脏话,双眼闪过一道白光,随后万籁俱寂,无人生还;作为孤注一掷或者乘胜追击的最后方案—— 请求实施战术核打击 ,那个区域内将不会留存任何活物,希望你拥有就近避难所的入选资格。
除开精妙的火力支援以外,每个作战单位都具备符合自身和现实题材特点的主动技能,当玩家运用得当时,便能够大大增加单位的作战效率,增加杀伤效果或者提高自身存活率,为获取更多的火力支援点数而打下基础。
以装甲单位为例,主战坦克单位( 美军为M1A1艾布拉姆斯,苏军为T-80U )的主动技能为发射一发HEAT高爆榴弹,可以对敌方轻型载具和步兵进行有效杀伤,但是对重装甲载具效果较弱。
中型坦克单位(美军为 M60 ,具有发射白磷弹杀伤敌方步兵的范围性技能;苏军为 T-62 ,发射高爆破片弹,同样是对步兵具有杀伤效果)
美军轻型坦克和步兵战车 (M551谢里登 M2A2布雷德利) 配备了”陶氏“线控导弹和橡树棍反坦导弹的主动技能;苏军轻型坦克和步兵战车 (PT-76 BTR-80) 则是AT-4导弹和高爆燃烧弹。
而在空军单位中,重型武装直升机( 美军为AH-64阿帕奇 苏军为 MI-24雌鹿 )配备了”地狱火“反坦克导弹和”蝇拍“导弹,可以从较远的距离外对敌方重型载具进行击杀。
中型直升机( 美军为AH-1W 超级眼镜蛇 苏军为MI-28 )则配备了短距离空对空导弹,以便应付半路杀出的敌方飞行载具
运输直升机( 美军为UH-60 黑鹰 苏军为MI-17 ) 可以搭载一个步兵班组,具备中等装甲防护和快速机动性,适用搭载反坦克步兵班潜入敌军大后方火力阵地进行骚扰,使得敌军不得不抽调一部分兵力回防,从而达到理想的战术目的。
除此之外步兵班组的装备也符合当时的时代标准,每个步兵班组配备有一名下挂枪榴弹发射器的医疗兵( 美军为M203 苏军为GP-25 ),一名装备肩扛式防空导弹发射器的步兵( 美军为FIM-92毒刺 苏军为SA-18 ),一名配备了班用自动武器的步兵( 美军为M249 苏军为PKM ),一名配备了轻型反坦克武器的步兵( 美军为M72LAW 苏军为RPG-7 ),以及另外一名同时装备枪榴弹发射器的普通步兵(也可能是班组领队)。步兵因为其高泛用性和高性价比而颇受欢迎,玩家可以寻找战场中的一栋坚固的大楼,一片茂密的树林,甚至是一个被炮火覆盖过的弹坑或者残檐断壁,你的步兵都可以依靠这些作为火力掩体,对来往的敌军部队进行有效杀伤。
( 以下内容包含对战役部分的讲解和人物介绍,剧透内容较多,请读者朋友们酌情观看)
WIC的故事背景在当时的年代并不算太过新颖,甚至可以说有点俗套,在各种小说,电影和游戏中都反复出现过这一桥段。据称设计师参考了1984年的《红色黎明》,苏联出其不意的大举进攻欧洲和美国本土,美国和北约仓促应战,被迫节节败退,最后在英勇顽强的主人公带领下,展开反击,将侵略者们驱逐出去。
WIC巧妙地运用插叙和倒叙的手法,从不同时间点的不同视角为玩家还原了一场波及大半个世界的伟大战争。在此一系列的过程中,玩家将遍历欧洲各国和美国各州:柏林墙;勃兰登堡门;自由女神像;法国葡萄庄园;挪威北极风光;西雅图巨蛋;太空针塔等,这些地方将见证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也将见证第三次世界大战的落幕,留下的只是满目苍夷的废墟和挣扎求生的平民。
那么WIC是依靠怎样的剧情来带动玩家深入游玩呢?下面将会为各位简要分析一下游戏中的背景故事和出场人物,以帮助各位玩家来理解这个宏大背景下发生的一系列战役是怎样爆发和收场的。
在《苏联进攻》这部扩展包中,新增的6个苏联战役终于让玩家有机会亲身参与到打响“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第一枪的任务中去,玩家将扮演苏联红军突击部队的一名中尉,和你的战友一起碾过柏林墙,解放西柏林,从而挺进全欧洲。
苏联进攻欧洲的原因在游戏中只有片头动画可知一二,结合网友们的推测来看,苏联在当时迫切需要通过战争的方式来转嫁国内日益增长的经济和政治危机,而当时的情况下,战争对象无非只有两个,欧洲和美国。
在苏联任务的第一关“解放”中,玩家将扮演名为 罗曼诺夫 的苏军中尉连长,在 奥洛夫斯基上校 的指挥下,和 马拉申科上尉 一起突破柏林墙,挺进西柏林,解放全欧洲。在你指挥下的阿尔法特种部队成功破坏了驻西德美军的防空阵地后,代号为“红色黎明”的正式战斗打响了。
游戏中第一段实时演算的CG动画便是马拉申科上尉在勃兰登堡门前所做的一番令人热血沸腾,鼓舞士气的战前动员讲话,配合出色的背景音乐(草原骑兵歌)和陆军航空兵低飞掠过勃兰登堡门向前推进的身影,一瞬间就将玩家带入到大战一触即发,而“我”将成为这段人类历史上最大浩劫的书写者和见证者的使命感中去,相信没有多少人能够拒绝这份诱惑。
在西德的失利导致欧洲的防御体系被彻底破坏,驻德美军的惨重损失使得北约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防御,苏军势如破竹,很快占领了整个西柏林,随后将战线推进至以福尔达峡谷为中心的西德-奥地利境内。在此地北约终于勉强阻挡下了苏军的攻势,由此两军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为了打破僵局苏军决定从法国南部登陆,从马赛向内陆推进,逼迫北约部队回防,从而缓解前线对峙的压力,由此开始法国也卷入了这场战争。美军为了弥补在欧洲战场上大范围的人员和装备损失,征召了一批退役的老兵和军校毕业生,组成一支联合特遣队前往法国南部抵挡苏军的攻势。由此出发,美军的故事线便展开,玩家在游戏中经历的大部分战役也都集中在这几个月。
由于WIC采用的插叙和倒叙手法,欧洲战场的战役和美国本土战役任务是交叉进行的,而苏联战役也穿插其中,所以玩家可能在游戏流程走过了一半的时候才能找到整个故事的起因。
在欧洲战场上,玩家所扮演的是一名来自军校的毕业生—— 帕克中尉 ,在 杰瑞米·索耶上校 带领的北约-美国联合特遣队(合成营大队编制)中担任步兵连长一职,和你一同共事的有装甲连队指挥官 马克·班农上尉 和支援连队指挥官 詹姆斯·韦伯上尉 。在苏联入侵美国之前,战火就已经在欧洲蔓延了几个月之久。玩家首先需要在法国南部的战斗中阻止了苏军对马赛的登陆,并且和法军方面的联络人赛伯泰指挥官接上了头。
在成功阻止了苏军的登陆计划后,合成营大队打开了一个进攻缺口并且发现了苏军在法国南部的指挥部所在,玩家需要在北约军队的掩护下端掉这个前线指挥部,瓦解苏军指挥体系,为北约军队的反攻创造机会。
法国南部的战役结束后,整支部队又被军方派往北欧挪威,组成“渡鸦”特遣队,负责营救被击落的隐形轰炸机飞行员并摧毁失事战机残骸。
根据失事飞机上所侦察到的情报,需要玩家突袭苏军在摩尔曼斯克的军港,摧毁停泊在那的核动力潜艇,避免其威胁已经元气大伤的太平洋舰队和地中海舰队。
完成了在俄国领土上的任务后,军方一纸调令又将玩家从欧洲前线调派回美国本土,因为苏军特种部队渗透进纽约并且控制了重要的岛屿和VIP人物,你需要和陆军游骑兵的弟兄通力合作,夺回岛屿。
随后便是游戏中大肆渲染的苏联登陆西雅图场景,通过货船的掩护和潜艇的有效杀伤,大批苏军成功从西雅图港口上岸。由于欧洲战事吃紧,大批美军部队被调往欧洲支援北约作战,西雅图现在只有少量的国民警卫队和海岸警卫队驻守,玩家在这里与班农上尉第二次相遇,组织起所有在西雅图还有战斗力的部队,打开一条掩护平民撤离的安全道路。
随后玩家将在撤退途中见到前来支援的索耶上校,玩家需要在大桥上阻止苏军的追兵,并且炸毁桥梁延缓进攻速度,然后便和剩余的部队一同向内陆撤退。
在且战且退的过程中玩家将需要在松谷镇(Pine Vally)和卡斯卡德瀑布(Cascade Fall)等地点进行抵抗,延缓苏军攻势,为后方泰勒堡(Fort Teller)的布防争取时间。但是真正的战略核心目的则是在卡斯卡德瀑布这里吸引足够多的苏军部队,随后在由美国人自己对美国本土上的侵略者发射战术核弹,以此重创敌军,希望能够震慑住苏军的浩大攻势。
在卡斯卡德战役后,合成营大队迅速转进来到了清水溪(ClearWater Creek)外围,这里是西雅图郊外的必经一处由苏军把守的战略要地,如果不能拿下此地,那么反攻西雅图的计划将无从谈起。
在拿下清水溪之后,美军部队终于能够抵达西雅图外围,并对西雅图内的苏军形成了合围之势。但是有消息称中国最后也加入了苏军阵营并派遣了一支庞大舰队准备依靠苏联建立的桥头堡登陆美国本土。于是合成营大队被要求前往沙鱼岛(Sandfish Island)占领那里的苏军反舰导弹阵地并用它来对付舰队。
然后便是最终的决战,合成营大队将参与反攻西雅图的行动,孤军突入西雅图,夺回港口,迫使敌军返航,突破外围防线进入市中心,随后将侵略者彻底消灭,把他们赶回老家去。
在同一条时间线内,苏军战役部分中的玩家所在团部在成功突破柏林墙后一鼓作气的前进,推进到了福达峡口一侧,但在北约军队和前来增援的美军的激烈抵抗下,苏军的攻势被迫迟缓下来。
东部进攻失利后,苏军决定从地中海一侧发起进攻,在歼灭了美军地中海舰队后,苏军成功在法国南部的马赛港口建立起桥头堡。但这更加引起了北约联军的疯狂反扑,苏军在马赛的战略据点被一个个拔除掉。
为了打开局面,减少苏军在马赛的防守压力,政治委员会决定派遣一支部队前往挪威摧毁北约防空系统,为战略轰炸机部队开辟空中走廊,从而支援法国战场的攻势。
在成功瘫痪了北约的防空设施后,玩家将得知一支北约部队渗透进了摩尔曼斯克军港并造成了一定量的破坏,震惊之余玩家所在的部队因为距离最近,被调派返回国内清除掉这一小股敌人,用以保证大后方的安全。
在这之后又回到了美国本土的战役剧情,玩家作为先头部队在西雅图登陆后向内陆进发,沿途需要消灭前来阻挡的国民警卫队和警惕不断骚扰的游击队。
在一路高歌猛进下,苏联红军已经抵达了一个叫做卡斯卡德瀑布的地方,就在他们将要胜利的时刻,美国对其实施了战术核打击,先头部队彻底丧失了前进能力,许多连队的通讯被中断,部队被分割开来,大批伤员需要后撤。
因此,苏联战役的最后一关中,玩家需要沿着XX号公路护送运输伤员的车队后撤回附近的一个港口,将他们护送回国,由此苏军战役结束,但三战仍在继续,战争的最后走向到底如何,我们不得而知。
WIC的剧情线是基于一个庞大的战争格局下,几个连队在战争间所经历的各种故事汇聚而成。得益于编剧和制作组的强大叙事手法和人物塑造,那个年代没有其他以美苏之争为主题的游戏能在人物感情和叙事节奏的氛围烘托上超越WIC。在WIC中处处都体现出人文关怀和生活情感,这里就不得不提到WIC非常创新的在每次战役载入过程中用正好符合那个时代的油画风格的插画来描写战争,那种朦胧和疏离感带来的战争阴云笼罩下的肃杀和苍凉比任何CG所带来效果更为直接和震撼。
如果光是搭好一个庞大的世界观,但是却缺乏置身于其中的形形色色的人物的话,那么整个游戏的剧情也将只能是浮于表面的。正如在前文中提到的几位主要角色,他们在游戏进行过程中,自身的性格和背景故事也将被一一展现在玩家面前。
制作组别有新意的为每位角色在每场战役开场前制作了一个个温情动人的小故事,用浓烈的生活感和情感与迫在眉睫的战争形成强烈对比。在大战之下的士兵不再是一台永不停止的杀戮机器,他们也有家人,他们也有感情,美军故事线中的几个重要角色都会在临上战场前给自己的父母,爱人,孩子打上一通 亲情电话 ,或是爱人之间轻言细语的相互体贴,又或者是父女之间充满爱意的思念,甚至是父子之间的大吵大闹。而苏军故事线中的人物则是采用 战地邮件 的方式来了解彼此,配合上绘制精美的插画和配音演员富有感情的对白,你会觉得在钢铁与硝烟弥漫的战场上,这也许是一名普通士兵最后的心里慰藉。
首先介绍的是美军故事线中的我认为的一号男配角, 马克·班农上尉 。班农上尉与主角第一次相见是在欧洲战区的法国南部,在索耶上校的带领下负责阻挡苏军登陆,关卡开场的CG中便能看出班农上尉一开始是一个做事懒散随性的人,他在马上就要上战场的紧张时刻居然有心情和村子里的女孩打情骂俏,以至于参加战前简报迟到了一个小时。而在突袭苏军指挥部的过程中,班农上尉抱怨为什么自己的连队不担任主攻,又体现出他追求战功,不注重团队配合的个性。果然,在之后的行动过程中班农上尉擅离职守,离开了预定位置,导致法国方面军的指挥官赛伯泰中校的战死。
之后再在挪威的行动中,班农又一次把事情搞砸,误杀了躲藏在房屋中的挪威平民,还在苏联的渗透行动中放跑了一艘核潜艇。班农嘴边经常挂着的两个词便是“撤退”“需要支援”,一见战事不妙时就会带着自己的连队抛下友军后撤,这又体现了他懦弱胆小的一面。因此在回国的飞机上被索耶上校破口大骂:”接下来的行动不关你的事,我甚至不知道应该怎么打发你,这样吧,一降落我就把你调到鸟不拉屎地区的部队去,你根本就是一个彻底无用的废物!“
因此当玩家在西雅图休假时,第二次遇到了班农,他恰好在西雅图担任国民警卫队后勤部队的指挥官,在撤退过程中一边大骂“死老百姓”会拖慢自己的撤退速度,一边又担心收到索耶上校的斥责。在一次战斗开始前马克和家里人通了一通电话,接电话的是自己的继父厄尔,原来班农的生父在越战中身亡,而继父厄尔也是生父在越战中的老战友,他破口大骂班农就是一个娘们,在他们那个年代才不会让俄国佬踏上美国的领土,他们会战至一兵一卒,甚至用刺刀去拼杀,他觉得班农不应该参军,这样只会让他战死的生父蒙羞。
在被继父狠狠教育一番后,班农的心境似乎发生了一些变化,变得沉默寡言起来,也许他正在试图战胜自己内心的恐惧,所以在卡斯卡德瀑布一战前的开场动画”救赎“中,他给自己的母亲留下了一通语音留言,他坦言说自己参军只是为了让身为继父的厄尔满意,然而在明天将有一场大战,”我会好好表现的,母亲,我知道自己曾经搞砸过许多事,但我明天会做好自己,无论将付出什么代价,照顾好自己,妈妈,再见,我爱您“。
之后在卡斯卡德瀑布的战斗中,班农上尉没有逃避,他指挥着自己的装甲连队坚守在自己的阵地上,成功吸引住了大量的敌军部队,当得知军方决定用战术核武器一劳永逸的解决战斗之时,班农主动申请进行断后并引导战术核打击的任务,因为大量美军一旦开始有序撤离的话必定会引起敌方的警觉,在最后时刻,车组成员也很恐惧:”上尉,我很害怕“”我也很害怕,但我们必须去做,人们会因此而铭记我们“所以班农的连队在最后没能逃离出核爆炸,联想到在和母亲通话时的朴实话语,结合班农在生命最后时刻突然爆发出的英勇行为,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有时候英雄只是比普通人多勇敢了几分钟。这让人联想起了黑鹰坠落里的经典台词:”没有人想当英雄,只是时势造就英雄“
”我..我只是想说,我很抱歉,上校“
”没必要道歉,上尉,我很荣幸与你共同服役“
”谢谢你,上校,班农通话完毕“
第二个为带给玩家震撼大于感动的便可能就是苏军故事线中的少壮派军官, 尼古莱·马拉申科上尉 ,他大胆,冲动,热爱祖国,富有理想和激情,是一个纯粹的社会主义红军战士,也是奥洛夫斯基上校的侄子。在进攻西柏林的战役打响前,通过富有激情的讲话带动了士气,也是第一个带头冲锋的连队指挥官。奥洛夫斯基上校和瓦列里上校都对这位有志青年十分赞赏:”战斗将在数周内结束,如果我们能再多有一些像马拉申科一样的同志的话。“
马拉申科上尉在战斗间隙收到了国内爱妻的来信,信中告诉他将要当爸爸了,得到这一消息的马拉申科迫切希望赢得这场战争,从而满载荣誉回到祖国与亲人团聚。
但是人终究是会改变的,在登陆西雅图,踏上美国的土地后,马拉申科上尉所率领的连队不断遭受到游击队的袭扰。这让爱兵如子的上尉十分恼火,甚至说出了”我们每损失一位战士,就将枪毙十个平民作为惩罚,这样才能让那些美国人安静下来“。然而他的叔叔奥洛夫斯基上校则认为战争与平民无关,避免将他们卷入进无谓的战争中。从此叔侄二人之间的矛盾不断升级,也为最后的爆发埋下了导火索。
苏军在美军的反攻行动中节节败退,在一次突袭行动前夕,马拉申科上尉突然收到了来自国内的一封急件,信上说他的妻子和年仅三岁的女儿在美军的一次报复轰炸行动中身亡,这成为了压垮马拉申科的最后一根稻草,当他听到奥洛夫斯基上校决定放弃这场毫无意义的战争带领部下回国时,失去理智的他认为上校这是叛国,坚持要向西雅图挺进,哪怕战死在途中。”我不需要任何形式的哀悼和道歉,我只要他们血债血偿!“随即他掏出武器对准了自己的叔叔并扣动了扳机...
马拉申科上尉带走了第二连,独自踏上了前往西雅图的道路,很难想象一个连队面对潮水般的敌军如何能够杀出一条血路,。整个苏军战役就这样以悲剧结尾,令人唏嘘不已。”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成为恶龙“。马拉申科上尉从一位理想蓬勃的青年军官转变为一个嗜杀疯狂的刽子手,善与恶的界限在当你被愤怒填满之时,就早已不复存在。
除开这两个塑造的特别形象的主要角色外,制作组也在各个故事中或多或少的着笔描写了一个个普通士兵在战争中的内心故事。
例如在西雅图沦陷之时被紧急征召的国民警卫队下士麦克·汤普森,他曾致电给国民兵薪水官希望获得薪水用来付给前妻抚养费,但是却被告知需要准备一份451-A表格和法院的声明。
”我们的国家被入侵了耶,我他妈在前线和俄国佬血战,你还找我要法院的声明,我没有听错吧?“
对官僚作风感到愤怒的麦克狠狠的说到“当我杀掉挡路的俄国佬之后,我就过来杀掉你,你觉得如何?”
“别忘了带上451-A档案来杀我,下士,一式三份”
西班牙裔的美军士兵,安东。他在和女儿的通话中撒了一个善意的谎言”爸爸正在山上钓鱼,到处都是雪,我都能看到自己的呼吸啦“
还有就是帕克上尉的好友,每次战斗中都对帕克关照有加,时刻提醒他注意安全的 詹姆斯·韦伯少校 。在经历了卡斯卡德的核爆后给自己的女友尼科尔打电话安慰。 “如果连蘑菇云都不能阻止我奔向你,那就没有任何东西能阻止我们在一起了” 这可能是一位士兵对自己爱人最为真挚的告白了吧。
最后一位则是上等兵 汤姆森 ,在反攻西雅图的战斗即将打响之时,汤姆森曾乘着战斗间歇给在西雅图的母亲打了一个电话,因为无法直接说出军方的最后预案,便只能催促母亲立刻离开西雅图“无论用什么方法,哪怕钻下水道,快离开那里,妈妈”
当玩家最终打败苏军,夺回西雅图之时。最后的实时CG中我们能看到麦克和安东这两个从一开始就倒霉不断的新兵逐渐成长为了坚毅的战士并再次相聚,麦克还发现了一副便携式随声听并找到了可以用的电池,两位经历了战争洗礼的好友就这样倚靠在残垣断壁下,一边听着依然坚持播放的“抵抗之声”电台传来的悠扬入耳的音乐,一边喝着热咖啡。在和平年代的我们看来已经习以为常的生活习惯,在战争年代也许就是最能够让人感到幸福的事情了。忘掉曾经经历的血雨腥风,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然后看向充满希望的明天。
除去美军故事线中的几位角色,苏军故事线中的另外两位角色也有着可圈可点之处。
瓦列里·列别捷夫少校 ,一位来自第二区的克格勃第三主管,也是国防部长克拉夫琴科的女婿。理智,处事冷静,为人浪漫,来到奥洛夫斯基上校的团部作为监察政委负责监视战役的执行情况,但是同时也是上校的知心好友,在最后苏军被美军击溃,上校被射杀,上尉负气离队的情况下,接管了指挥权,只为了带士兵回家。
弗拉基米尔·奥洛夫斯基上校 玩家所在部队的总指挥官,曾参加过阿富汗战争,被视为战争英雄,为人处事温和,作战经验丰富,厌恶战争,深爱着自己的妻子,从战争初始阶段便明白双线作战的苏军将会遭遇失败,随后一心想减少士兵伤亡,在和侄子的冲突中被射杀,是一个典型的悲情人物。
《冲突世界:苏联进攻》是一部诞生于十多年前的作品,一个充满人情味和生活感的RTS佳作,在RTS中玩家普遍习惯以上帝视角去看待游戏里的一切生物,只是将他们当作可重复利用的工具和棋子,他们可以被毫无意义的大批量消耗掉,可能只是为了满足玩家感官上的一些刺激。
但在WIC中,玩家麾下的每一个单位都可能是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当你将视角拉到最近时,可以听到他们或是在抱怨这场该死的战争,又或是和同伴们吹牛打屁,这也使得玩家更能够重视手下本就不多的一兵一卒,努力在完成目标的前提下确保他们的存活。这也许就是制作组想侧面传达给我们的信息,让我们融入进战争中去,去感受普通士兵的生死情愁,去直面战争带来的可怕伤痛。
也许在现在看来,在一部RTS的作品中体验到RPG FPS游戏中的人文关怀不是一件稀奇的事情,但在十多年前的作品中我们能感受到这种兼具游戏性和故事性的作品,应该说是一件值得为之高兴的事情。
《冲突世界:苏联进攻》在STEAM平台和UPLAY平台皆因各种不明原因下架,读者朋友们如果想体验这款即时战略佳作的话,可以前往GOG.COM进行购买,国区完整版本包含扩展包《苏联进攻》价格折合RMB为42元,希望大家有机会都能去体验一下这部富有“人情味”的即时战略佳作。
评论区
共 53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