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今天闲来无事逛Youtube的时候,无意中看到了下面这个视频,来自 Slasherstreet Boys 的《I'll Kill You That Way》,戏仿自Backstreet Boys的经典名曲《I Want It That Way》。封面五鬼可以说是 slasher film 中当之无愧的四大天王(四天王有五个人不是常识么),常年霸占着各种 slasher 榜单的Top5。
下面就结合个人的观影经历,聊一聊 slasher film 和这些经典杀人魔们。
作为恐怖电影的其中一个子类型,slasher film 的经典配置是一群青年男女(必须至少有一对couple,男的必须要帅,女的必须要浪;一个处女,作为最后生还者;一个阿宅,通常作为处女的协助者出现),来到林中小屋度假,或在车子在途中抛锚。
然后出现一个或一群杀人狂,手持冷兵器(电锯怎么算??)将青年男女们依次砍杀,血溅五步。首杀通常为正在行房的靓仔,标准杀法是背后一个透心凉,然后浪女惊声尖叫,杀人魔们手起刀落,拿到两血。
林中小屋类的鼻祖是《十三号星期五》系列,后继模仿者包括《血腥死亡营》系列、《短柄斧》系列、《非礼勿视》系列等;途中抛锚类的鼻祖是《德州链锯杀人狂》系列,后继模仿者包括《致命弯道》系列、《千尸屋》系列、《隔山有眼》系列等。
除此之外的另一大原初类型为“就是跟你过不去”系列,代表作品包括《月光光心慌慌》系列、《鬼娃回魂》系列、《猛鬼街》系列等。如果说上面遭到屠杀的青年男女们,面对的还是“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自来投”的山大王的话,那本系列的各位大神们可谓是百折不挠,誓要杀你全家、断你血脉的催命判官。
最后是以1996年《惊声尖叫》为开端的“杀手就在我们中间”系列。该系列的成功不仅得益于与青春片的嫁接,还有其对传统 slasher film 的解构与颠覆。除了《惊声尖叫》系列,还有1997年的《我知道你去年夏天干了什么》系列和1998年的《下一个就是你》系列等。
任何类型片往上追溯的话,都能找到其原点,slasher film 也不例外。通常业界公认的 slasher film 源头就是大名鼎鼎的《惊魂记》(希区柯克,1960年)。它不仅第一次直观的把血与刀带进了主流院线,那个留名后世的浴室杀人镜头也就此开创了一个新的电影类型。
之后是以1963年为起始点的 Giallo (对70年代以前世界影史知之甚少的我,只知道达里奥·阿基多)。Giallo 从表现形式到镜头运用,都深刻的影响了之后 slasher film 的走向。 随着磨房电影和汽车影院的崛起,越来越多的 B 级片为了吸引观众,开始了对政治正确和保守主义宣战,观众也因此有幸见到了如1974年《德州链锯杀人狂》、1977年《隔山有眼》这样,充满了暴力杀戮的前 slasher film。
关于谁是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 slasher film,争论主要在两部电影之间,即1974年的《黑色圣诞节》和1978年的第一部《月光光心慌慌》。《黑色圣诞节》作为一部加拿大电影,虽然在题材和镜头表现上都无愧是第一部 slasher film,但碍于其制片地区和发行规模,并没能在当年进入主流视野。而《月光光心慌慌》的导演约翰·卡朋特,虽然在当年还没有如今的江湖地位,但也已凭借其先前的两部电影《黑星球》与《血溅十三号警署》,积累了相当的经验与人望,《月光光心慌慌》的成功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虽然《月光光心慌慌》以开拓者的姿态打开了好莱坞 slasher film 的大门,但真正让 slasher film 名扬世界的,还要等到两年后的《十三号星期五》。不同于《月光光心慌慌》对杀人镜头相对的传统隐晦表现,《十三号星期五》直接把肢体被切断的全过程呈现在了观众面前,这是那个年代的观众不曾见到的。
既然《十三号星期五》让观众一时爽了一把,那观众就想要一直爽,slasher film 也就此井喷了。但也因为《十三号星期五》的出现,激活了臭名昭著 MPAA。从此,毁在审查制度之下的 slasher film 无以计数。
作为四天王中第一个登上历史舞台的角色,《德州链锯杀人狂》中的 Leatherface 可以说是为日后的变态杀人魔大军奠下了一个基调,那就是终局之前不能露脸。这种继承于 Giallo 时代的传统,到了 Leatherface 这里,已经不是单纯用来隐藏身份的工具,而是成了第一层的恐吓手段。因为惊悚面具之下的,通常是更加扭曲残缺的面孔,而这也内化成了他们的杀戮动机之一。
为什么业界没把同年度,且早于《黑色圣诞节》上映的《德州链锯杀人狂》当作 slasher film 的起点呢?下面讲讲我的个人理解。
不同于延续自 Giallo film 的追踪+直接杀戮的正统 slash 模式,70年代的《德州链锯杀人狂》和《隔山有眼》中的杀人魔们,通常会把猎物们先抓起来,再依次杀掉。不论是作为食物还是装饰品,杀戮过程往往伴随着难以忍受的折磨,有着清晰的 splatter film 特点。
不同于 slasher film,作为恐怖电影的另一个子类别,splatter film 专注于呈现血腥的画面表现,或者说是凄惨的折磨与死亡镜头,乔治·A·罗梅罗开启的僵尸电影即是本类型的一个大的分支。另一个分支就是像《德州链锯杀人狂》和《隔山有眼》这样的绑架+折磨杀戮,本分支近年来的大宗是《电锯惊魂》系列和《人皮客栈》系列。
《德州链锯杀人狂》和《隔山有眼》的另一个特点是,最后的幸存者往往会反杀施暴者,因而施暴者往往是一个群体(不然不够杀的)。《隔山有眼》是一个变异者家族,Leatherface 也有着自己的变态家人们。这种被杀反杀型恐怖片可以追溯到1972年的《杀人不分左右》,该片与《隔山有眼》一样为韦斯·克雷文执导,大佬日后还开启了《猛鬼街》系列和《惊声尖叫》系列,可以说是次次走在了时代的先端,江湖地位不输卡朋特。
1972年的《杀人不分左右》和1978年的《我唾弃你的坟墓》同样有着先祖,那就是1971年由西部片大佬萨姆·佩金帕拍摄,达斯汀·霍夫曼主演的《稻草狗》。此类电影主角群们面对的不再是形容扭曲,一眼就能认出的变态杀人魔们,而是和我们无异的普通人。不论是《杀人不分左右》和《我唾弃你的坟墓》里的天生坏种,还是《稻草狗》和《伊甸湖》中的“穷山恶水养刁民”,他们发泄着包括性欲在内的一切人性恶。
话题说回到 Leatherface,原版的《德州链锯杀人狂》分别在1986、1990、1994年推出过3部续集。之后是2003年的重启作,这也是我当年看的第一部 Leatherface,然后是2006年的前传,2013年的3D,还有2017年直接以 Leatherface 为名的前前传,总共有8部电影。
Leatherface 除了被后辈们纷纷效仿的人面头套,还贡献了砍人砍僵尸两不误的居家旅行常备利器——电锯,它也成了宇宙第一老不正经,鬼玩人系列 Ash 的爱刀。恶魔图腾成了正义化身,是正是邪还是要看谁来用,砍的是谁。
恐怖片向来是大明星们初出茅庐、崭露头角的第一站。而且暴力与暴露相伴,也吸引了无数好莱坞性感标识的加盟,《德州链锯杀人狂》系列自然也不能免俗。现在回过头来看,其星光与性福时光简直冠绝于任何 slasher film 系列,这是我写作本文前没有意识到的。
1974年的原作因为是小成本制作,所以并没有吸引到什么有名气的演员。第二部继续蛰伏。直到1990年的第三部,男主角是维戈·蒙坦森,这是他主演的第二部好莱坞电影。1994年的第四部更加没人性,男女主角是日后的好莱坞影帝影后(配),马修·麦康纳和芮妮·齐薇格。
旧时代的星光至此结束,之后是新时代的性福时光。2003年贡献了杰西·卡贝尔,2006年有我的最爱之一迪奥拉·拜尔德,此外还有《速度与激情》系列的乔丹娜·布鲁斯特和孔雀马特·波莫。2013年有我的最爱没有之一的亚历珊德拉·达达里奥。2017年的请忽略,非要说的话,有“百花骑士”or最屎“铁拳”菲恩·琼斯。
作为 Leatherface 和 Jason 之间承前启后的角色,Michael Myers 没有 Leatherface 一样的原生家庭问题,也不像 Jason 天生有身体缺陷,他身上更多的是一种宿命的色彩,被宿命驱使的对自己家族直系血亲的肃清,其原因在第六部有做出解答。
不得不承认,Michael Myers 是四天王中我看得最少,也是最无感的一位。因为比起手持电锯、狂野西部的 Leatherface,和手握砍刀、假面呆萌的 Jason,主力武器是把小西瓜刀的 Michael Myers 实在是有辱斯文。
和上述两位一样,Michael Myers 也是攻高血厚的主,但比起 Leatherface 的血肉之躯,Michael Myers 还多了一招金蝉脱壳,经常利用别人假扮自己来诈死延命。另一个比较有名的就是他有自己专属的 BGM(在他的BGM里,你懂的……),各位可曾还记得约翰·卡朋特在IGN演奏这首 Theme 时,怒骂 Nintendo Labo 的视频。
Michael Myers开启的这派“追杀你到天涯海角”系列,可谓是影响深远,因为他把继承自giallo的追踪杀戮模式给系列量产化了。从这棵树上结出来的果实无愧是slasher film里最有想象力的一批,如梦魔弗莱迪和人小鬼大的Chucky。在他们手里,血腥不再是暴力唯一的展现方式,创意杀法成了他们的主打品牌。
继1978年的原版之后,《月光光心慌慌》分别于1981、1982、1988、1989、1995、1998和2002年拍摄了7部续集,再加上2007和2009年由罗伯·佐姆比拍摄的两部前传,和2018年杰米·李·柯蒂斯再次回归拍摄的重启作,《月光光心慌慌》系列一共有11部电影。
关于《月光光心慌慌》和《惊魂记》师承关系,这里只提戏外的两点。系列女主角杰米·李·柯蒂斯的母亲就是《惊魂记》中在浴室被杀掉的珍妮特·李;系列男主角精神科医生名叫 Loomis,而《惊魂记》中珍妮特·李的男友就叫 Sam Loomis。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幕后故事,Michael Myers 的面具来自于《星际迷航:初代》的威廉·夏特纳的头模。
除了共出演过5部《月光光心慌慌》的杰米·李·柯蒂斯,1995年的系列第六部主演者是保罗·路德,这是他主演的第一部全面上映的好莱坞电影。前面这几部都星光黯淡,直到1998年的第七部井喷,共出现了男主乔什·哈奈德(生涯第一作)、女配米歇尔·威廉姆斯、男配“说唱界的刘德华”LL Cool J和路人甲囧瑟夫(当年十六七)。不过也就仅此而已了,比起 Leatherface 来说,实在是不性福。
杰森是四天王中当之无愧的坦和主力输出。特点是打不死,打死了还能活,堪称是变态杀人魔里面的奎秃子(真的都是秃子),上天入地,进出宇宙,无所不能。不像弗莱迪,很难说清他到底是人是鬼。身世凄惨,虽然不能为他的杀戮行为辩护,但也多少博得了观众的一丝同情。
《十三号星期五》开创的林中小屋套路不仅在 slasher film 界开山立派,还深刻的影响了包括山姆·雷米的《鬼玩人》系列,《尸骨无存》系列等在内的一大批其他子类型的恐怖片。
以系列作来说,《短柄斧》系列是对《十三号星期五》最直接且拙劣的模仿,简直是师门败类。《血腥死亡营》系列虽然在另一方面模仿也很直接,但还算是动脑子,且第一部最后一个镜头相当诡异惊悚(可以载入影史级别的)。
作为我观影史早年就买过全套精装盗版 DVD 的 slasher film 系列作之一(另两部是《猛鬼街》系列和《鬼娃回魂》系列),《十三号星期五》系列在我心中无疑有着特殊的地位。正如2012年,北村龙平的《无人生还》,对《德州链锯杀人狂》开辟的途中抛锚类 slasher film 的颠覆。同样是2012年的《林中小屋》也为《十三号星期五》这一脉做了最完美的总结。
诞生于1980年的《十三号星期五》在此后分别于1981、1982、1984、1985、1986、1988、1989、1993和2001年,几乎像年货一样的共推出了9部续集(主要是80年代)。加上2003年和弗莱迪的 crossover,和2009年的翻拍版,一共有12部电影,是四大天王之最。
系列作中最值得一提,也是最异样的,自然是由香港导演于仁泰,于2003年拍摄的《杰森大战弗莱迪》。它不仅是 slasher film 里第一也是唯一一部 crossover,也带起了的那几年的 crossover 大潮,包括同年度的《非常绅士联盟》、下一年的《异形大战铁血战士》系列、《范海辛》和2005年的《格林兄弟》等。
《佛莱迪大战杰森》作为将我领进 slasher film 大门的电影,我很庆幸能在那个时候能遇到它,真的是出道即巅峰。于仁泰带给我的,不只有吊着威亚、打的眼花缭乱的杰森和弗莱迪,还有香港鬼片一以贯之的超绝想象力,和与以往的 slasher film 不一样的镜头语言。Kyle Labine 双手拿针筒扎杰森,然后被腰斩的那个镜头帅疯了。
本片里的人类角色基本和《哥斯拉》系列中的无异,属于神仙打架,百姓遭殃。杰森扮演的基本算是哥斯拉的角色,弗莱迪是基多拉。呆萌的杰森果然是变态杀人魔中光明磊落的正派人物。
SP:1998年的《鬼娃回魂》系列第四部《鬼娃新娘》也是由于仁泰导演,同样也是《鬼娃回魂》系列中的最佳作品。
1980年的首部《十三号星期五》就贡献了凯文·贝肯(couple里的靓仔,杰森拿到的第二滴血)。但也仅止于此,剩下的都是些只识其人、不知其名的演员。老系列中相对出名的只有1984年第四部的 Crispin Glover,2009年的新版有 Danielle Panabaker(美剧《闪电侠》)、和 Jared Padalecki(美剧《邪恶力量》)。
终于到了时隔已久的真福利 slasher film 女郎环节,当年的最爱之一凯瑟琳·伊莎贝尔,出自于于仁泰2003年的《佛莱迪大战杰森》。
和自带 BGM 的 Michael Myers 一样,弗莱迪也是自带童谣型 BGM 的天选之人。
弗莱迪的出现打破了由傻大憨粗一统变态杀人魔界的传统,可谓是剑出奇招。无论是武器剃刀手(灵感可能来自《诺斯费拉图》),还是梦中杀人的各种创意杀法,都为 slasher film 注入了一剂强心剂,至今无人敢于模仿,遑论超越(2000年的《入侵脑细胞》是不同类型)。
弗莱迪作为《盗梦空间》中梦境设计师的老前辈,在梦中可以说是为所欲为。也正因为没有了现实世界的约束,各种金·凯瑞《变相怪杰》一样的漫画式镜头表达,充斥着该系列的几乎每一部影片。当然恐怖化之后就成了约翰·卡朋特《怪形》一样的东西,特别是从主打身体恐怖的第二部开始,各种扭曲异变、嫁接融合的身体,在刺激着观众感官的同时,也忙坏了特效化妆师。
区别于前面三位物理系选手,弗莱迪在真实世界是无力的,是名副其实的魔法系。他的力量来源于人们的恐惧。在梦境中被杀死,另一个层面上意味着真实世界的你相信了这一切,是在心理层面上先输了,和被吓死无异。在这一点上,他倒是和日系的贞子之流殊途同归。当然港式鬼片也是这一路数,一提到弗莱迪,就想到周星驰的《回魂夜》。
Leatherface 的恐怖之源是折磨与虐杀,Michael Myers 和杰森对绝大部分的受害者而言都是速杀,并不留给他们恐惧的时间。而弗莱迪会慢慢进到你的脑中,让你的恐惧大到足以杀死自己。除了一开始的受害者,剩下的人都知道,只要保持清醒,弗莱迪就不能把你怎么样。可就算依靠药物,那也维持不了多久。所以这看似掌控在自己手中,但却早已定下,无从改变终末结局才是最渗人的。
《猛鬼街》不仅在电影界启迪了众多后辈,弗莱迪的经典造型也引来无数模仿者。最有意思的是在首部中被杀掉的约翰尼·德普,6年后化身为剪刀手爱德华。作为那个时代的流行标志,弗莱迪也和电子游戏界有着不解之缘,其形象被SNK拿来,用到了诸如《拳皇》系列的蔡宝健,和《侍魂》系列的不知火幻庵身上。
1984年的《猛鬼街》,在1985、1987、1988、1989、1991、1994年共推出了6部续集。加上2003年的 crossover 和2010年的重启作,一共有9部电影,也是80年代后半的年货片。
当然,说起弗莱迪,就不能不提罗伯特·英格兰,这位恐怖片界的大神级 Icon。不像上面那几位,别说不能一以贯之的出演同一个角色,就是在同一部电影中,也会由好几个不同的人扮演。毕竟戴着面具,面具才是他们的本体(像新吧唧一样)。而罗伯特·英格兰从1984到2003年,演了20年的弗莱迪,可以说弗莱迪就等于罗伯特·英格兰。
果不其然,2010年新版最为人所诟病的就是由杰基·厄尔·哈利所扮演的弗莱迪。“罗夏”杰出的演技毋庸置疑,但对看了20年罗伯特·英格兰版弗莱迪的观众来说,改变就等于是自绝于观众。考虑到罗伯特·英格兰年事已高,如果新线还想重启《猛鬼街》系列的话,可以考虑长相和罗伯特·英格兰完全一致的埃里克·拉丁。
很遗憾,弗莱迪不送福利。是的,各种性骚扰无下限的弗莱迪其实是个 Cherry boy。
除了上面提到的,于第一部惨死的约翰尼·德普之外,初登银幕的还有1987年第三部的帕特丽夏·阿奎特,和1979年《现代启示录》中就已登场,但彼时仍然青涩的劳伦斯·费舍伯恩。2010年的重拍版有龙纹身之前的鲁妮·玛拉和 Katie Cassidy(美剧《绿箭侠》)。
对鬼脸(Ghostface)的感想看来要留待下一篇了。其他特别想回顾的,还有只是因为身高,才没入选四天王的 Chucky。以及那些不计其数的银牌选手。
作为90年代后半,开创了 slasher film 新天地的《惊声尖叫》系列,此时的导演韦斯·克雷文早已通过《猛鬼街》等影片的成功,建立起了足够高的业内声望,因而每一部《惊声尖叫》都是那样的星光熠熠。而且得益于精良的制作和缜密的剧情逻辑结构,首部便以1600万的成本,在全球范围攫取了1亿7300万的票房。本系列也是上述唯一的,全系列皆由同一位导演,和同一套演员班底拍摄的系列影片,因而剧情的连续性得到了保障。
同时本系列的成功,也催生出了以韦恩斯兄弟的《惊声尖笑》系列为代表的,山寨恶搞大电影系列,成了新世纪第一个十年的年货影片。如果有机会的话,要另开一个新的篇章聊一聊。当然在那之前,我必须要把那些电影重新看过才行。毕竟已经过去了十多年,现在的我连《惊声尖叫》后几部的剧情都记不得了。
变态杀人魔四天王不仅在恐怖片领域呼风唤雨,自诞生伊始便与电子游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比如南梦宫发售于1988年的《Splatterhouse》系列,主角便完全采用了杰森的形象。《黎明杀机》更是不用多说,人皮脸、麦克·迈尔斯和弗莱迪悉数登场,唯一缺席的杰森也有自己专属的恐怖生存游戏《Friday the 13th: The Game》。
《真人快打》系列也是与变态杀人魔们有着绝佳的相性。弗莱迪作为客串角色与奎爷一同登场于2011年的9代,杰森和人皮脸携手异形与铁血战士登场于2015年的10代。
评论区
共 88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