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最近这几年里,人工智能都是一个热门的话题。不论是Alpha GO在棋场上的风采,还是微软小冰的读心术和诗歌等各类操作,都赚足了群众的眼球,使这一颇具未来感的科技成为了许多可能对人工智能的全部了解都只来源于几篇微博微信推送的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不过,或许对于大多数普通人,人工智能背后的原理即使能够理解一二也意义不大。我们更应该知道的,是人工智能如何被应用,如何影响、干预甚至控制我们的日常生活。而这款最近正在打折的游戏,就是一份很好的教材。
《假如我是人工智能》,这个标题可能略为隐晦。但是一旦看到该游戏的英文名称,我们就不难管窥作者的态度和意图:“Big Brother Is Shaping You”.
游戏不大,只有几十MB,作者在配置区的介绍是,五年内生产的电脑都可以玩。的确,游戏本身很简单,我只花了一小时左右就基本通关(8想收集成就)。界面也是很朴素的黑白色调,操作基本靠鼠标单击。游戏分为三章,分别介绍了人工智能在文章推送、广告推送,乃至分析整个人、干预其思想方面扮演的角色。
正如同上一节结尾的称呼,“教材”,是我想对该游戏作出的界定。因为事实上,这个游戏本身可玩性并不高。游戏内容基本是根据电脑提示对一些选项作出很简单的选择。并且,尤其在第三章中,需要阅读的内容非常多。整个游戏,其实更像那种给小孩准备的简单交互式绘本软件。不过看了一些评论以后,我也很能理解作者的用意了:许多人在这些方面,的确可以称作孩子。
就像前面所言,前两章的内容,主要是模拟AI进行内容推送的筛选,需要根据特定用户的浏览、评论、点赞甚至消费记录等“大数据”,推送相关的内容。比如一位经常转发各地旅游信息,在诸如“开一家放着自己喜欢的音乐的咖啡店”的文章下用各种羡慕与赞美之词发表评论的女生,我们就需要进一步推送有关旅行与文艺的文章。而对于一个在支付记录里给各种女生红包的学生会长,推送的广告自然是有着“好男人说话技巧”、“三分钟要到女生手机号秘诀”之类标题的链接。玩家要做的,就是跟着提示,分析用户行为后选择推送内容——虽然我承认,我没有很搞懂广告部分的算法,有些标题中的区别我实在难以辨识。
其实我们应该都不对这一切感到陌生。前段时间我想买一块硬盘,在手机淘宝里随便搜索了一下,之后无论是首页推荐商品还是搜索栏的建议短语,都无一例外地包含“移动硬盘”四个字。甚至连电脑上一些网页侧边广告里,都赫然出现“移动硬盘”字样!其实细心人必然会发现,这些广告的关键词,往往与我们最近百度过,甚至只是浏览过的内容有密切关联。在我们浏览时,人工智能无时无刻不收集着使用数据,并且分析汇总,以决定什么样的内容会出现在我们面前。
但是,我们或许从未以人工智能的视角体验过这些现象,也未曾从这一角度思索过这些现象。很多人甚至只是感到巧合——最近看过的东西正好会频繁出现。或者甚至是方便——不需要主动搜索,想要的东西就会来到面前。可是,游戏在熟悉的场景中营造了一种陌生感,通过把我们从前台带到幕后,迫使玩家把注意力转移到这一切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之上。这可能是一个略显粗糙的游戏,但同时也是一个引人反思的游戏,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尤其是对于那些从未进行过此种反思的人来说。
而在第三章中,作者更是把交互性降到最低。文字部分完全是对AI工作方式的介绍,其中偶尔出现的选项,也就和许多大学网课那种为了防止学生空放视频而设置的随机题目一样几乎毫无意义。不过这也可能是作者为了防止习惯于碎片化浅阅读的当代人忽略那些重要的文字描述而刻意设置的考核。
不得不说,作者的介绍很详细,所用的例子更是十分真实,比如“情感聚焦”博主某条伤感动态下海啸般的“是我”“是本人”“哭了”之流的评论,和现在极为流行的短视频软件。
对于那些不爱阅读的玩家,作者也早已划好了重点。时刻注意文字框中的蓝色部分!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突出的显示方式是有意为之,就好像AI的筛选那样,有着鲜明的目的性。人工智能通过对不同的兴趣标签提供不同难度的内容,塑造着读者的兴趣;同时,它们也用流量、曝光度来诱使作者写出它们想要的内容。
而即使是我也发现过,有时候一些动态好久都没有人点赞,对文字截图以后再发送情况就明显改善了。这一点在游戏中也有所体现,人工智能会根据关键字过滤内容不适宜的文章。当然,许多人早已被训练得不对这些内容感兴趣;而那些感兴趣的人,看了也不会怎样,反正他们本来就是这么想的,敲几下键盘也不会对整个现状有什么显著影响,只不过他们转发评论的内容别人也看不见。
科学研究表明,人们的既有观点往往是很难改变的。因为人们会自动从一系列信息中筛选能为自己辩护的,忽略那些对自己不利的。而一旦我们的观点被塑造(尤其是很容易被一些似是而非的“名言警句”塑造)之后,我们就更难接受那些实际上有助于打破困境的观点。这样,我们就陷入了一种负面的正反馈,一种恶性循环。
而悲惨的事实或许是,不仅仅在社交平台上,只要接入了网络,我们就难逃监视风险。各种输入法既然能联想我们要输入的东西,为什么就不能把输入数据记录并共享给一些机构呢?而单纯的办公软件,为了用户方便或者其他目的,顺便多收集一点数据似乎也无可厚非。至于这些数据给谁用,那可能就不是我们能控制、追问的了。
在最后,游戏还有一个附加章节,直接对社交软件各种“别出心裁”的设计做出了说明。作者还是很好心的,把许多大实话毫无保留的加以呈现,甚至还留下了微信公众号以便感兴趣的玩家进一步了解现状。我也衷心期望,这个游戏能让更多的玩家有所启发。
从游戏名里的“Big Brother”中,我们就能感觉到作者应该深受《1984》这部小说的影响。而在蔡小川、好康之类亚文化梗的中间,一个名为“奥布莱恩”的账号也依然显眼。作者借袁野树打出的“只要多一个人了解AI,了解它被滥用的可能性,就能多一分对我们的未来的保障”,或许也是在有意模仿那句可以说被用滥的《1984》推荐语。
这一切,我认为说到底还是话语权。
过去的数十年,原本说话没法被人听到的人们借助新事物互联网短暂的从原本拥有话语权的人手里夺过了话语权。
但随着他们逐渐驾驭了互联网,又重新夺回了话语权。
在我们开始接触互联网的时候,搜索什么就能得到什么,所以我们认为这是互联网的正常形式。
那么从一开始接触互联网就是智能推荐,就是AI筛选的孩子们,他们是否觉得这样才是互联网的正常形式呢?
那时候的未来会是什么样的呢?
《我是AI》想讲讲这些,一个真的可以做到但绝对没必要的1984。
希望我是AI能让大家一边玩,一边有所收获。
作者的分析无疑是有道理的。话语权尤为重要,游戏的一大特色,也是通过各种实际的操作让大家看到,人工智能如何掩埋那些反对的声音,如何塑造他们想要的“主流”——直到“主流”真的变成了主流。可是作者似乎停留于此,正如同奥威尔也停留在了一幅作为表现形式的广泛监控图景上,在往书中的无产者身上安放了颇为空泛的期望之后,转而继续描写一个人的抗争。
话语权固然重要。但是为什么话语权会如此几易其主?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里尖锐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正因为那些互联网公司在经济上占据着优势,它们也就能同时主导精神资料的生产,运用一切技术手段,赋予它们想要的话语以压倒性地位。但同时我也认为,这不是技术本身的错。读过《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的话我们会认识到,机器只是机器,只有当它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一定作用时,它才成为“固定资本”。同样,人工智能也只是一种新的工具,只有在大型企业手中,它才成为监视普通人生活的鹰犬。
我们需要担忧的或许不是人工智能本身,而是它被谁掌控。
但我的观点仍然是,我们不必对整个前景过于悲观。“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最近互联网企业内部的反抗事件也说明,在同样作为普通劳动者的码农群体中,有着不少温斯顿式的人物,他们并不是无条件忠于公司的傀儡。并且他们的所作所为,远远不止徒劳的思想反抗。如果我们真的对人民创造历史这一点抱有坚定信念,那么我们就必须相信,人们终究会由于说辞与现实的巨大落差认识到AI筛选的真相,终究会因为通过自己的生活逐渐领会无法被完全扼杀的真理。大多数人或许在被智能推荐的网络媒体上依然难以形成主流的声音,而一旦团结达成,现实行动的力量就会远远凌驾于一切资本控制的媒体之上。
当然,这也只是我粗浅的个人观点。如果去玩玩这款游戏,相信大家会产生自己的看法。总之,但愿我们终有一日,能够摆脱流水线上纵使定制仍是量产的虚假自由,能够把思考的权利重新收归己有,能够自己掌控自己的生活。那时,人工智能除了可以让我们从更多琐事中解脱,又能做什么呢?
评论区
共 16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