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在亚历山大大帝的军队抵达杰赫勒姆河,直指印度的时候,诸位将领和士兵再也不愿继续前进,纷纷消极避战,劝告他们的国王早日班师。亚历山大无可奈何,派密使急忙赶回希腊,求教著名的贤者亚里士多德,自己的老师。亚里士多德带着使者来到后花园,让他根深叶茂的大树砍掉,再重新种上几棵新芽。使者回见大帝,报告说亚里士多德没有给出建议,亚历山大摇了摇头:“他已经说出来了,只是你没听懂。”
但最终,亚历山大也没有对跟随自己南征北战的部下大开杀戒,在《亚历山大东征记》的记载里,他把高级将领聚在一起,讲了大段诚恳的话,希望能有人自愿跟他继续进兵,却无人响应。亚历山大“回到自己的帐篷,第二天、第三天,整天不接见任何人,希望马其顿人和联军同事回心转意”。但最终我们都知道,这个过去十年未尝败绩的帝王失败了,他下令班师。时年公元前326年10月。
开头的传说出现在拉施特的《史集》中,他是14世纪伊尔汗国的首相,这个国家恰好与塞琉古王国的疆域极为相似。而蒙古人则对曾经征服这片区域的亚历山大与波斯诸王极为崇敬,将自己视为他们的继承者。亚历山大大帝的丰功伟绩,就此铭刻在西亚以东人们的记录里。但其实,他的帝国早就对西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就像是掠过兴都库什山脉的苍鹰,虽不曾长久停留,却给这片天地留下无法抹消的背影。
时至今日,马其顿-希腊文化在中亚的痕迹已经随着千年来的战乱不复存在,所剩者也不过吉光片羽。但我们又总能在人们的生活中发现亚历山大和希腊化王国统治的影子。例如在阿富汗战争中山地武装的小毡帽,就是马其顿人所传。现如今,阿富汗仍留有一座阿伊·哈努姆城,也就是阿姆河畔亚历山大,完美保留下了希腊式建筑的风格。而它的首都坎大哈,和大帝的名字伊斯坎达尔似乎也颇有渊源。没错,这座城市也是以亚历山大命名的。
在大帝的东征途中,据说相继建立了18座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城市,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到高加索的亚历山大,无不体现着他老糟糕的命名水平。让我们首先从亚历山大东征讲起,纵向检视几百年来希腊文化在西域的生根和交融。
值得一提的是,笔者最近恰好有缘参观了曾经错过的阿富汗国家文物展。整个展藏从公元前21世纪直到帕提亚与贵霜时代。然而,这个丝路中枢的国家近代的命运却如此多舛,经年累月的战争也将千年来文明交融的瑰宝几乎毁灭殆尽。望着玻璃柜中静默的国宝,你是否会想到它们背后那炮火连天的和音呢?
说回历史。对于这位马其顿的国王,从地中海直抵印度的征服者,他的传奇故事实在是汗牛充栋。我们今天的主题并不是叙述他的征程,因此直接将镜头放到公元前329年春的兴都库什山麓。在这里,国王建立了高加索山亚历山大城。即未来贵霜王朝的夏都,丝绸之路心脏,贝格拉姆。
亚历山大大帝领兵翻越兴都库什山,主要是为了击败波斯帝国的东部残余势力,尤其是巴克特里亚总督博苏斯。他绑架并杀害了波斯末代君主大流士三世,引兵七千,大搞焦土政策,却还是被手下依葫芦画瓢,抓起来送给了亚历山大。他质问这个波斯的“逆贼”:大流士既是你的王上,又是亲戚和恩人,为什么将他戴上镣铐四处奔波,最后还把他杀死呢?博苏斯最终被扒光衣服,公开处决,大流士被亚历山大以帝王之礼下葬。
又经过两年对当地部落与西徐亚人的交战,整个波斯帝国彻底被收入囊中。亚历山大更加以波斯的继承人,新“万王之王”自居。他进入埃及时宣传自己是阿蒙之子,征服波斯则把自己看作阿契美尼德王朝的继承人。滑稽的是,后来的某些史书真的把他和大流士三世两位冤家当成哥俩,硬说亚历山大是私生子,被马其顿的腓力二世接盘云云。不过这倒也能体现一件事,那就是他对东方专制文化的痴迷。不光是占有波斯宫殿、波斯服饰、波斯器具乃至波斯老婆,亚历山大还效仿波斯皇帝,让手下对他匍匐在地,给他磕头。但是马其顿与希腊人却反唇相讥,坚决不同意向东方的专制习俗屈服。正当亚历山大气得要命也无可奈何时,原波斯与米底亚的官员主动给新主子磕头了。大帝一高兴,就在晚会上同他们先干杯庆祝,还将自己的吻赏赐给了这些识相的人们。这是其中一段小插曲。
不管怎样,所有人觉得他们的国王应当已经满足于征服,该回国巩固自己的统治。可他们或许忘了这位青年在先王开疆辟土的时候曾经抱怨:难道父亲没有给我留一块地去征服?现在,波斯已定,新的征服目标悄然出现,那就是印度。公元前327年夏,他从兴都库什山脉一路南下,经开伯尔山口进军印度河流域。在这里,他进行了人生中最后一场大会战:海达斯佩斯河会战。运用娴熟的马其顿伙伴骑兵包围敌军后,印度人被自己引以为傲的象兵困住,终于惨败。亚历山大俘获了对方的国王波拉斯,大度地宣布他依然是印度国王,并将自己打下的土地还给他,这就换来波拉斯死心塌地的忠诚。但印度诸部族依然奋起反抗马其顿军,亚历山大大帝感到自己有必要继续进兵,于是就有了文章开头那一幕。
亚历山大对自己的东征还有一个很理想化的期许,那就是打通欧亚内陆,亲自看到传说中世界最东方的那片海。当然我们现在都知道即使是打下印度他还差得远。除此之外,隐藏在马其顿和希腊人“传播文明”“将战火燃烧到亚洲”旗号下的,还有更赤裸裸的利益。早年的希腊雇佣军从小亚细亚返回故乡,就拼命鼓吹亚洲的富庶,同一千多年后的马可波罗有点相像。但希腊人是真的相信了。不仅笃信财富源自东方,他们还竭力踏上殖民道路,去真正拥抱这片处女地,就像在欧洲与非洲的殖民地所做的那样。如此,我们才能理解每一座亚历山大城那数量庞大的希腊移民为何而来。
正当希腊与马其顿人在新征服的土地上建立秩序时,亚历山大大帝在巴比伦突然病倒,于公元前323年6月突然离世。传说他曾经打算下次征服意大利与迦太基,或是再次进军印度。马其顿人厌恶国王的波斯式举止和统一欧亚民族的野心,亚历山大的忠心部下也逐渐死去。但不管怎样,帝国的政治疆域已经达到极限,马上就要分崩离析了。
当伙伴骑兵的长官询问大帝,由谁来继承王位时,只得到了一句含混不清的回答:让好的人来。可惜帝国内部并没有能力最为突出的继承者,这句遗言不幸一语成谶。将领佩尔狄卡斯先拥立大帝的哥哥腓力三世,一个智力有问题的傀儡。随后便是长达二十年的继业者战争。几位继业者中,托勒密割据埃及,塞琉古接收了东部帝国的领土。马其顿本土的卡山德和色雷斯的利西马科斯两大军阀,在伊普苏斯之战瓜分了百战名将安提柯的小亚细亚属地,前者不久又将王位输给了后者。而最有希望统一帝国的安提柯一世也这样消失在历史舞台,只因为他的对手也同样十分强力。可能这就是亚历山大遗言的应验吧。
当年亚历山大东征硕果仅存的老将利西马科斯去世后,马其顿再次易主。打成一地鸡毛后,这场争夺战终究由安提柯的孙子胜出,直到一百年后被罗马征服为止。但在亚洲,马其顿王国本土的争斗已经无关紧要,我们把目光赶紧投到中亚的第一个主角,塞琉古王朝。
塞琉古在罗马2里应该说是上下限很大的势力。作为剧本开局继业者里的老大(至少地很大),军力和经济都相当不错。但是新手不太容易破局,刚不过埃及还有可能被东方敌人打爆。历史上的确如此,塞琉古一世屡败屡战,终于在第三次继业者战争后跑到东方称王。很不幸,他对印度西北部的侵略被刚刚兴起的孔雀王朝打了个粉碎。月护王旃陀罗笈多的出身在种姓制度的印度算不得多高贵,养孔雀的家族而已。然而这个曾经亚历山大看不上的小伙子,却把他的老部下塞琉古打得落花流水,双方握手言和,塞琉古将一部分印度-阿富汗土地让给孔雀王朝,换来联姻和500头大象的协定。之后,赶紧调转矛头去西方参与瓜分安提柯的领土。当小亚细亚再无威胁后,塞琉古王朝与埃及的托勒密王朝围绕叙利亚展开了三十年的争霸。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但屡战屡败对王国来说肯定不是好兆头。塞琉古的家底三世而斩,在公元前255年,又是巴克特里亚总督掀起反旗,宣告独立,在兴都库什山脉建立了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也就是中国史书里出现的第一个大夏。与此同时,伊朗高原东北部的帕提亚地区,安息人也建立自己的国家。你愿意叫他安息帝国还是帕提亚帝国都没有问题,因为在东方,汉朝管它叫安息;在西方,罗马又管它叫帕提亚。两大帝国中间夹着的小帝国能在两边都留下名字,也足见它在丝绸之路上的地位了。这个王国基本继承了波斯帝国的文化,包括宗教也是妹控福音的波斯特色祆教。鉴于它在这些文明中活得最长,我们往后还要讲到它。
从这里,相信大家也能意识到塞琉古的统治难度有多么大。一方面它要在小亚细亚重兵把守,另一面还要与埃及作战,东方更得提防来自伊朗和阿富汗的叛乱。所以王国东部的崩解乃至灭亡也顺理成章。但它也有许多值得一提的成就,例如全盘采纳了巴比伦文化,包括历法、祭祀等等,又在无力改变东部居民文明的基础上,大规模将希腊移民安置在那里。虽然王国重心在叙利亚,可被帕提亚拦腰截断的巴克特里亚地区也依然存留着数以万计的希腊移民。往后独立的巴克特里亚王国更是在兴都库什山下完善了一批希腊特色的卫城。包括王国后来营建的巴克塔拉都城(在今天阿富汗巴尔赫省,魏书中的薄知),以及上文提到的阿伊·哈努姆。帕提亚人也不傻,他们允许一批希腊城市自治来为自己带来持续的收益。我们的上篇就先到这里,关于巴克特里亚其后的盛衰,它又在西域留下什么遗产,我们下期再叙。
评论区
共 23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