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Steam 闲逛,偶然发现了这款名为《KIDS》的游戏。第一反应就觉得很像几年前玩过的《Plug&Play》,一看还真是同一个开发商 Mario von Rickenbach、Michael Frei。虽然玩过他们之前的作品,大概知道这游戏是个什么尿性,但花了二十多分钟通关后我还是和下面这位一样。
当初玩《Plug&Play》(简称插拔)是被简洁又略微猎奇的画面风格所吸引,整个游戏(在商店页面自称为交互动画)是玩家通过鼠标对插头、插头人、手指等物品进行操作,达成一些不能算是目标的目标:插头的插拔、制作插头人体蜈蚣、两指相触等等。中间有一段对话,玩家可以在每次对话中的两个选项进行选择,但结果总让人怅然若失。
整个游戏过程十分简单,很多场景能让玩家本能地做出正确的反应,有时你会惊讶于自己的一些大胆想法和作者一拍即合。不少场景的开始是动画演出,初玩可能会盯着一个画面发呆很久才意识到自己该进行操作了,而这些能让演出片段恰恰是这个游戏能引发思考的关键点。
作者在整个作品中有极大的留白,你看到的画面、你进行的操作是如此的简单以至于你不得不开始思考作者在这段场景中想表达什么,不得不开始把一系列情境和自己亲身经历联系起来。于是你的想象越是丰富,整个体验越是斑斓。
你会犹豫,你会疑惑,你在想:这是什么东西?他们在干什么?作者在想什么?作者想让我干什么?我要干什么?我在干什么?
你会尝试,你会摸索,游戏会推进,会让你的犹豫、你的操作有一个反馈,最后给你一个结果,你看到了结果,你的脑海里只剩两个字:我艹
半个小时左右后你玩通了这个游戏,而你坐在椅子上,发呆,发呆,发着呆想我刚才经历了什么。
可能是玩过插拔的缘故让我对《Kids》有了些“不太妙”的期待,但期待常常会带给你失望(其实想想挺没道理的,作者在一个作品中加上了一些不太妙的强刺激因素,体验者就会希望在他的作品中找到更多不太妙的刺激点,全然不顾这些因素只作为一个表达载体与作品的主题有紧密的联系性,并不会作为表达的主体出现在作者全部作品。由此产生的失落感给了体验者“这作不如前作”的感觉。这也是为什么我会觉得Kids没有给我带来和“插拔”一样好的体验。)
《Kids》的交互场景和操作重复的次数很多,但带来的结果往往只是量级上的提升,这让本来就不长的流程变得枯燥冗长,没有了《插拔》中的灵性(哪怕排除不太妙的因素进行比较,插拔给玩家的反馈更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同时这次游戏的标题更具体,这就导致本应拥有与插拔中同样作用(引发联想)的演出片段,更有导向性地把玩家的联想指向了“孩子”的方向。这无疑能更好地帮助作者表达自己的主题,但同时在“经验联系”上失去了优势(这种优势是由作者方和体验方两者一同产生双向聚中的刺激,从而达到共鸣,较之于导向性产生于作者方的单向优势更能提升体验效果)
我并不完全认同在作品中功能至上,但事实达到的效果的确没有插拔来得有趣、惊艳,造成了最终除“我并不知道自己玩了什么”外也没有那些“一点点”。
很推荐大家去尝试下《Plug&Play》这款交互动画,但对于《Kids》,只能说我不会阻止,整个游戏的画面风格和配乐还都是我很喜欢的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味道(吾不知其名,强名曰“诗意”)感兴趣的话还是可以试试的。
再多说怕是露怯大发了,那就借用一下我很同意的一位大哥的评论吧。
很感谢各位能看完这些自言自语,同时希望能抛砖引玉,得到大家对于这两款游戏、这类游戏或者“吾不知其名”之物的看法。
最好还能有几发安利给我吃吃(笑)前几天才吃了哥斯拉的安利,真香!
评论区
共 24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