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衣人:全球追缉》已于本周五登陆国内院线了,借机回顾了一下之前几部影片,惊觉此系电影最吸引人之处,或许不在于设定与剧情,而在片中那些天马行空的外星人形象与独具匠心的小道具。事实上,这些配角配饰构成的惊异感、角色与之互动形成的幽默感,才是片中胡逼特质的真正来源。
1997至2012年的三部《黑衣人》,全部由特效化妆大师里克·贝克经手,后经工业光魔修饰、改造,贝克带领着团队,共为影片设计了300余外星人形象。
如果您对这个名字感到陌生,那么容我叨叨两句,贝克早年从师迪克·史密斯,后创办自己的工作室,曾七次斩获奥斯卡最佳化妆奖,参与包括 《驱魔人》、《美国狼人在伦敦》、《艾德·伍德》 、《圣诞怪杰》等一系电影的特效化妆工作,每一部,都对特效化妆史有着无比重要的意义。
他(里克·贝克)被委托的任务,不是设计一个星球的外星人,而是制作一整个银河系的外星人。
《黑衣人》的诞生也正处在“特效史”上的一个特殊年代:仅靠传统手艺支撑的化妆技术已发展至顶峰,以工业光魔为代表的数字特效正在崛起。1993年的《侏罗纪公园》鼓舞了一批电影人,2001年《指环王》诞生后,大制作电影的特效基本被CGI取代。
1997年首部《黑衣人》中的大部分外星人角色,依然依靠纯手工的特效化妆与机械装置操控,工业光魔负责在后期润色,为角色细节添加逼真感。这在1997年的好莱坞,算是一种“既先锋又老派”的做法,同时相当耗费人力、财力。不过,也正因如此,我们才能够看到片中那些天真、浪漫,处处充满奇思妙想的角色吧。20年后再看,仍然想为那些想象与工艺拍案叫绝。
有一种说法是,类型电影必须在开场十分钟内就牢牢抓住观众,如果不能,那么基本就预告了电影的失败。外星人 Mikey 亮相于影片第三分钟:当汤米·李·琼斯饰演的“特工K”奉令搜查一辆移民车时,被戳破身份的外星人 Mikey,被迫从自己的人形皮囊里钻了出来。
前文说了,片中外星人是传统特效化妆与CGI配合的结果,那么让我们以 Mikey 的创作过程为例,看看这些角色是如何制造出来的。
在八个月的准备时间里,里克·贝克先是带领着团队,按照概念图为 Mikey 打造了一套可以拆卸的泡沫乳胶衣。
由于角色身长比例问题,特技演员需要在腿部装上一对特制的“高跷”,当然,在开拍之前,还得踩着它们先练习个一两个月:
但光把演员往皮套子里一塞是不够的,Mikey 头顶的眼睛、背部的“小触手”,需要一些灵活的抖动以增加逼真感,于是机械师为它打造了一套精密机械——这套装置需要由10人共同操作。
不过,在这场戏后半段,导演还为 Mikey 设计了一段“出逃”戏份,特技演员曾经试着拍过这段戏,但“真人”的移动速度太慢了,导演认为这并不能突出外星人的特质,这时,工业光魔便上场了。我们可以看到,Mikey 冲着镜头发飙的镜头,基本还以实体演员为主,而当它开始在荒野中奔跑时,完全是电脑特效做出来的。
第三组镜头,当特工举枪,Mikey 再次张开血口大嘴,随即被击毙,这时,电影又回到了现实场景,蓝色“血液”喷了移民局小哥一身。
说真的,这段戏在今天看来也绝对不low,而且以当时的技术来说,镜头排布得非常聪明。
当威尔·史密斯与汤米·李·琼斯来到停尸房,两人从一位被害者的尸体中发现了奄奄一息的“Rosenberg”。这位寄居在“人类大脑”中的外星人,是来自 Arquilian 星球的友好使者,它们身形矮小,非常擅长操作精密机械。
关于这位“脑中使者”的诞生,有个可以一说的小段子。在最初的剧本里,这幕戏发生在酒吧,目的是汤米向史密斯揭示“地球存在外星人”的事实。汤米向吧台的调酒师指了指,让史密斯看到那人脖子上不经意射出的一道蓝光——导演向特效人员讲戏时,觉得这是个蛮不错的点子,但贝克却觉得它逊爆了。“没人想要看一道蓝光。”
于是他们自己重新设计了 Rosenberg,让史密斯在打开被害者头颅的一瞬间,看到里面的小外星人。显然,观众与史密斯一样被震惊了,这幕戏效果好得惊人。
落实到制作层面,有一个问题是,Rosenberg 需要在这段戏里开口说话,告诉两位特工“银河能源 ”的真正下落。可是它的身体太小了,装不下机械师设计的那些复杂器械,也就是说,角色无法对的上“口型”。为此,贝克与团队制造了两个 Rosenberg——
大的可以转动眼睛、对口型,专门用来拍特写。仔细观察,你甚至能看到在机械师的操作下,Rosenberg 缓慢起伏的胸腔——因为在那场戏中,这个小家伙已经奄奄一息。
另外在查资料过程中,我所搜集到的最不可思议的一条信息是...Rosenberg 驾驶舱里的“显示器”,竟然而是真的....根据机械师 Mark Setrakian(后来又做了《环太平洋》、《怪奇物语》)所说:
“那个显示屏可能是这部电影里最酷炫的东西...当时我的工作主要是要把这些东西严丝合缝地拼接到一起,因此经常在其他部门走了以后才开始工作。深夜的时候,我经常用 Rosenberg 驾驶舱里的那个小屏幕看《辛普森一家》。你知道,在无线电视仍旧存在的日子里,你想要什么都能看得到。”
无论是在原版漫画还是电影,身形矮小、通体湿滑的 Worm Guys 都是人气相当高的角色。这群供职于 MiB 的家伙极度奉行享乐主义,喜欢抽烟喝酒泡澡喝咖啡,以及在茶水间里疯狂说同事坏话。
里克·贝克为电影做了好几版模型,最小的与片中呈现的等高,由木偶师操控:
拥有“蟑螂”基因体的 Edgar the Bug 是第一部电影中的终极反派,起先以超烂的伪装技巧化身“农夫”在地球寻找银河能源的下落,被识破后蜕变成超级巨蟑,与K&J在结尾大战一气。
在成片中,我们看到的 Bug 基本上都是电脑制作的,但其实,这段戏原本是打算用实体怪物拍摄的。不知各位还记不记得结尾打斗戏中有这么一段,眼看汤米被吞了,飞船马上就开走了,史密斯望着身边的垃圾桶顿生一计:他踩死了几只蟑螂,疯狂调侃这是 Bug 的亲戚,于是 Bug 回过头来又跟史皇大战了几轮。
实际上,在电影最初的脚本中,这段戏本来该以“史皇不停调侃侮辱蟑螂”,“后者无法承受辱骂哭着自爆”而结束。然而在试拍过后,剧组认为这个结局过于反高潮了,于是又让 Bug 与二人组大战了几番——并用CGI加大了它的体型和行动速度,又加了些当年看着很酷炫、现在看很套路的镜头....
下面是里克·贝克为这场戏设计的Bug模型,耗时三个月,因为成片没用上,贝克后来伤心了好久...
由于资料与篇幅所限,还有很多天马行空的外星人没被列入文内。比如第二部里被汤米爆了下巴的“屌面男”:
2015年5月,64岁的里克·贝克宣布退休,他关闭了6000平米的工作室,拍卖了400多件著名道具作品,当谈到退休原因时,贝克说道:
“首先,我不排斥电脑,我自己也从很早就开始学习软件,事实上,二者的结合会让画面变得更棒。但你不能为了便宜省事儿就完全让CG代替特效化妆,那样画面会看起来很怪,演员也找不到表演的乐趣。
年轻的时候,我开始接触到一些业内人士,那时我常碰到一些满腹牢骚、脾气差劲的老行家,我就纳闷:你为什么要这样?你可是身处一个棒呆了的产业,在做一些了不起的工作啊。是的,CGI注定要代替特效化妆,可我不想变成他们那样牢骚满腹。”
《黑衣人:全球追缉》虽然无法把贝克请回来,幸运的是,影片也动用了不少特效化妆技术,在一份有关影片的采访中,制片人 Walter Parkes 表示,为了还原此前系列物理特效的辉煌,他们请来不少贝克工作室的旧成员,“这是之前几部电影的核心,你不能因为图省事儿就抛弃了它们”。 至于这些工作的成果如何,就让我们去影院检验一下吧!
有关特效化妆、定格动画的一些拓展阅读,请参看大尉老师此前所撰的一系文章:
评论区
共 59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