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有一段时间十分痴迷于观看伪纪录片。这是一类贩卖理念的影片,最早可能可以追溯到1957年BBC拍摄的三分钟愚人节短片“Spaghetti-tree hoax”,最出名的《女巫布莱尔》因其夸张的投资回报比为人津津乐道(最近还改编成了游戏)。
其实我的一位好友对我的这种痴迷颇为不解,认为我只是被其低保真的质感所吸引,与近来的蒸汽波风潮无异。在很多人眼中,伪纪录片属于那种看了第一部感觉非常新鲜非常有趣,但看几部之后就会因其实际内容的匮乏与重复而厌烦的类型,形式大于内容。
现在回想来可能确实也是如此,其中我能记得住的影片已经寥寥无几——尤其是恐怖片。但是在这之中不乏有能将形式与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作品。在这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1992年由 Rémy Belvaux 、André Bonzel 与 Benoît Poelvoorde 导演的比利时影片:《人咬狗》。
虽然不是全部,但伪纪录片是一类最常见的“第一人称视角”影片。作为观众,一般会被默认代入到一个拍摄者的角色,即使这个拍摄者是影片中给出的一个角色。用第一人称的游戏打个比方,即使主角并不是“你”,不是一个自定角色,但你实际上默认“被扮演”这样一个角色。
形式上,他让你站在荧幕之中,更近地去体会影片中发生的事情。这也就是恐怖片成为这一类型常客的原因:他就是存在你手机中的一段影像,就是实际上发生过的事情,就发生在你的身边。这种代入式的恐怖无疑比单纯的jump scare要高到不知哪里去了。但不可否认的是,只是单纯地复刻这一类型就像是把第一人称作为自己卖点的游戏一样,会让人觉得有点无语。到今天只是单纯的伪纪录片形式已经无法撑起一部恐怖片了。
另外还有一类伪纪录片是全片使用纪录片的形式,内容则是虚虚实实;往往带有一些调侃甚至讽刺地意味。
而《人咬狗》这部作品表现的则是纪录片的拍摄组,也就是具象化的观众(同时也是创作者)这一群体从旁观,到介入,最后成为“纪录片”的一部分的过程。再加上作品中“杀手”这一角色穿插在杀人之中的对艺术与美学的侃侃而谈(相信昆汀的粉丝们可以理解到这种“话痨”式演出的魅力)以及优秀的质感,使其一举获得了 1992年戛纳电影节SACD奖最佳影片和青年特别奖等众多奖项。
现在让我们回到影片本身,详细地聊聊它到底是怎样的一部作品。如果你看了之前我的介绍,不想被剧透可以先看了影片再回来;但我必须提醒大家的是,这部影片表现的内容非常的暴力与残忍;虽然无疑这会让很大一部分同学怀着猎奇的心理更想去观看原片,我依然不推荐对于暴力影片、B级片不是十分了解的朋友去观看这部电影。另外这部电影在只言片语之中暗藏着一种虚无感,同样不适于心理比较脆弱的朋友观看。 但对于能够承受这些内容,能够比较平静的看完这部影片的朋友们,这是一部从主题,形式,再到细节上都非常可圈可点的作品。
本片的英语片名 "man bite dog" 源于《纽约太阳报》编辑John B. Bogart的一句名言
“‘ When a dog bites a man, that is not news, because it happens so o- -ften. But if a man bites a dog, that is news. ”
相信学新闻的同学并不会陌生:狗咬人不算新闻,人咬狗才算的上新闻。更简单的讲,新闻以奇字致胜(你非常熟悉的西方的那一套理论)。一件没有发生过的事情最有报道的价值,这也是本片主视角团队的一个出发点:从来没有人做过一个讲述真实的连环杀手生活的纪录片,那我们就拍出来给大家看,一定会大卖。这种猎奇的属性当然也是本片的特征之一,但这并非影片想表达的全部内容。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的法语标题为“ C'est arrivé près de chez vous ”,意为发生在你家附近的事情。因为本片的大多数场景发生在相当寻常的生活场景之中:火车、小巷、平常人的家中,偏远一些的无非也就是荒废的厂房或者水坝这种地方,在大多数时候杀手也看上去只是像是一个很有自己想法的普通年轻人,出现在酒吧里你可能也不会多看他一眼。这个标题则像是这个团队拍摄的“纪录片”会取的名字,带有一种耸人听闻的意味,同样也增强了这一部“纪录片”的猎奇属性。
这也是一部全程黑白的电影,可能是为了契合伪纪录片的形式,也可能因为其中有太多血腥的画面,不过实际呈现出来的是用专业摄影设备拍摄的质感,在大量手机拍摄或者室内录像形式的伪纪录片中更接近于一部实际拍出来的“纪录片”。
影片的整体剧情说起来并不复杂。一个小组找到了一名“连环杀手”班诺特,跟拍他的杀人过程,同时听他对自己杀人的技巧,以及各种各样的话题的“独到见解”侃侃而谈,也跟随他拜访他的家人和情人们。
当然,视角不仅仅锁定在这位颇具活力的杀手身上,很快剧组的成员也出现在了镜头内。
通过班诺特之口我们得知剧组其实在拍摄时经费比较紧张,我想很可能是几个人拍脑门想到这个绝妙主意之后并没有太考虑经费的问题,拍着拍着才发现还是要花去不少钱的。而班则非常热情地表示愿意承担这一部分经费,使得原本似乎对班有些恐惧的剧组对他亲近了不少。
但是随着进一步的拍摄,事情逐渐超出了摄制组的控制,而且他们作为旁观者的立场也逐渐失控。从纯粹的倾听旁观,到在镜头中与班对话,再到帮助班寻找他丢失的纪念品。而后录音师在他们追踪目标时突然被射杀,摄像通过变焦帮助班寻找他的目标,剧组第一次真正意义上介入到了班诺特的工作之中。这时他们的立场从在与班诺特的沟通中在记录层面的缓慢的相互介入急转直下,变成了班诺特的协助者。
他们帮助班处理尸体,甚至亲自出手杀人。主创雷米从一开始的羞涩逐渐与班诺特亲密无间,话语间也更为轻松。几人在圣诞夜喝的酩酊大醉,闯入到普通人家中,当着丈夫的面对妻子宣泄兽欲,同时放声歌唱一同狂欢。班诺特也将他们看成自己杀人团队而非摄影团队的一员,更多的要求他们帮助自己“工作”。最终班被来寻仇的意大利黑帮杀害,整个剧组也为他赔了葬,镜头最终静止在了一位没能逃出门口的剧组成员上。
影片有很多方面其实非常的细致而有趣,但因为和本文主要想要探讨的内容关系不大,这里只聊一聊简单的几个点。
毫无疑问,作为本片的主角,班诺特是一位非常有趣的角色,令人胆寒,但十分有趣。杀人对于班而言是乐趣所在。
我们知道他从杀死老人并抢走他们的钱开始自己的生涯,而到现在他依然会去做这种勾当。他喜欢通过观察去改变去优化自己的杀人手法,他将自己处理尸体等等的方法作为小知识开心地传授给剧组的成员。他杀死自己的同行,他闯入富人的家中残忍地杀害一家人,孩子也不放过。虽然很多杀戮都是为了能够抢到钱或者是有一些别的生意在其中,但总体来看班杀人的类型与杀人的方法都非常的随机。
同时班诺特是一位非常热爱生活的人,他爱诗,会在追击别人的过程中因为突然看到顶棚的鸽子有感而发,吟诗一首;他也爱美食与酒,喜爱艺术,喜爱拳击;他爱这些生机勃勃的东西,经常会发表自己的高谈阔论,每次讲述的时候都带着从容的笑容,眼中充满了激情。
班诺特无疑非常自恋,他维持着一种如同希腊神明一般的表象,似乎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但随着他在练习场上被一拳K.O.,我们也了解到实际上他也并非全能,他的世界也会轻易失控。他的人格魅力影响着剧组的成员,逐渐将他们拉向自己这一边。他像父亲一样安慰主创雷米,劝说他不要再诉诸暴力,冤冤相报何时了,但随即又让他帮自己处理尸体。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塑造的非常成功的变态杀人狂形象,残忍而优雅,虽然可能在智略和风度上比不上汉尼拔,但在对于杀人的热情之上甚至还要过之。
值得一提的是班诺特也是演员兼片子导演的真名,剧组其他成员也同样是真名出演。
虽然有着大量的“班诺特谈艺术”环节,以及生活画面,实际上本片的剧情是相当紧凑,安排合理的。事情的因果非常的明了,一些细节上的内容经常也会随后给出解释。
比如班诺特在影片中段杀死了一名绰号“夜莺”的意大利杀手,而后面就出现了意大利黑帮前来寻仇,盯上了他的情人和母亲(送出了用木棍串起来的死老鼠);前面说了有关拳击的内容,后面就以一种黑色幽默的形式让班在练习场上被人K.O.,导致了他受伤躺进了医院,也正是因为颈部的伤势使得其在行凶过程中不小心失了手结果被抓了起来。
在他在监狱中到后来越狱出来的空当,事情失去了控制,他的母亲与情人惨死在了黑帮手中(对应死老鼠),使得他不得不躲起来,最终可能中了埋伏,自己也被黑帮击毙,联系非常紧密。
同样的还有我们已经提到的剧组成员的身份的转变,有一个明显的由浅入深的滑入过程。
另外影片还有很多前后呼应的桥段,比如前面说到了儿童沉尸的不同之处,后面班就通过自己发明的“杀死小孩”鸡尾酒考了剧组成员这一知识。前面说到情人和母亲都收到了威胁,后面发现情人尸体之后班很快就想到了给母亲打电话等等。
电影中有大量的舒缓的画面,随着班诺特歌颂着生活,经常会进入到一副很有诗意的舒缓的画面,也应和着班诺特本人的艺术追求;但同时片中的枪声收音非常的粗犷,像是子弹就从你身边飞过一样,伴随着不加掩饰的死亡画面,与舒缓的部分形成鲜明的反差,而且经常二者之间突然切换。这也正如阴晴不定的班诺特本人一般。
片中其实有很多黑色幽默的桥段以至于在一些地方这部电影甚至有喜剧的标签。比如在第一名录音师死后团队找到了一名替补的录音师,但这名新的录音师也很快中枪身亡;主创雷米在两个人死后录了内容差不多的悼念词,不知道是想要煽情还是记忆出了问题,都同样提到了二人有怀孕的同居女友,而且都叫玛丽波尔,说什么“这部影片是献给你的”,颇为讽刺。还有当班诺特杀死“夜莺”的时候,对面居然也有一个同样的录像组在出于同样的主意录制VHS,也是很有喜感。
再比如我最喜欢的一个片段,班诺特带着剧组的人去吃海鲜,席上有感而发,起身吟诗。此时画面变成了颇有诗意的蒙太奇,从港口的班与海鸥,到班在沙滩上遛鸟。但就当他歌颂起大海之时,美丽的画面戛然而止,酒桌上的他一下吐了出来,可能是被不新鲜的海鲜害了......如果你的心理承受能力能让你比较冷静地看完这一部电影,你会发现其中有很多恶趣味的黑色幽默桥段,但与一般黑色喜剧不同的是,其他内容的赤裸与残忍并不是那么容易忍受。
从最简单最浅层的角度看,抛去纪录片形式的表达,这可以是一个普通人非常迅速地从旁观者滑向施暴者的故事。班诺特的迷人气质吸引了剧组的成员,使他们从旁观到跟随到如信徒般被控制住,是一个“我们与恶的距离”的故事。但影片包含的很多有趣的设计使其还有更多的含义在其中。
如果媒体,无论是新闻、电影抑或是游戏,更多的将收益作为考量的话,媚俗毫无疑问是正常的。“人咬狗”绝非独是新闻媒体的选择,新闻媒体的圣经,力求迎合观众的猎奇心理,这是当今很大一部分的媒体想要达到的效果。尤其到了互联网时代,为了保证传播能力和快人一步的速度,极端化的刺激和碎片化标签化的内容都是在竞争中必不可少的。
《人咬狗》的标题便展现了其非常重要的特征:猎奇,这种猎奇被嵌入在纪录片的形式中。作为主创的雷米,想要搞个大新闻,就想到了一个从来没有人实现过的点子,以一名连环杀手为主角创作一部纪录片。
我们可以看到这部所谓的纪录片非常的简陋,几乎看不到主创想要通过作品表达什么想法,整个作品被杀手本人牵着鼻子走,甚至连资金都要依靠杀手本人来支持,所以说猎奇几乎是这部“作品”唯一的卖点。而当我们讨论猎奇的时候,我们讨论的是满足观众的猎奇心理。这部伪纪录片本身B级片的气质与新颖的内容(以及与之紧密联系的结构)多多少少也满足着观看者的猎奇心理。这种猎奇作品的出发点,及其延伸,就是这部影片本身讨论的主要话题。
影片中的另一个讨论相信喜欢含有meta元素的ACGN的观众们应该也会非常熟悉,那就是观众在作品中所处的并非单纯旁观的地位。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再考察一下观众在影片中的立场。正如我最初提到的,伪纪录片的一个特点就是有比较强的代入感,这也是这种形式往往追求的效果;大家也可以用一种更为众所周知的形式:第一人称游戏来类比,区别就是在电影中你的选择权利会被完全剥夺。实际上影片中很多场景,比如餐桌,在工厂中追逐都很接近第一人称游戏的效果。
无论是有一个预设的角色,还是由你自己“捏出来”的人物,第一人称都增强了代入感,希望你将自己理解,定位成角色本身,带入到他本人的立场中,和他一起做出选择。但在《人咬狗》之中,这样的一种预设的立场,一种形式的追求本身又被导演利用,成为了一种诡计。
在最开始,整个剧组都是在旁观的状态,就像一个普通的影片一样,你看着一名杀手展示着纯粹而赤裸的暴力,你看着他对镜头侃侃而谈。就像是很多B级片一样,亦像是一部昆汀的电影,只不过其中的暴力比较的粗糙,很难说这是一种暴力美学。但是随后你看到雷米进入到镜头,询问你要不要接受班诺特的邀请,这时你确定了一个代入的角色,一个第一视角的立场:你是拍摄班诺特的一名摄影师,是刚刚这些暴行确实的旁观者。但是很快,情况进一步恶化,你的一名伙伴被枪杀了,你帮助班诺特找到了枪手的位置,同时雷米逐渐失控,成为了班诺特追随者一样的角色。但到目前为止情况还不算特别的糟,你帮助班找到枪手的位置是因为同伴死去了,因为你的生命也遭受着威胁。雷米从一开始就可以认定为你的伙伴一样的角色,虽然是这个剧组的主创,但对你来说把他当成一个其他的NPC似乎也并不困难。
真正让这个视角失控的是圣诞夜的暴行,当雷米“完事”以后直向你走来,“摄影师”的角色突然从视角中剥离出来,解开裤带开始自己的兽行。从两个角度来说“你”都失去了人性:“摄影师”变成了和班诺特一样的禽兽,而“观众”变成了没有取向的摄影机。这个时候观众的立场就变得暧昧起来,虽然很快之后的内容中导演又将观众拉回到了和摄影师共同的位置,但通过中间这一段“出戏”,毫无疑问地将一种疑问甩给了观众。
虽然如同刚才所说,第一视角的伪纪录片实际上剥夺了观众实际选择的权利;也许在这个瞬间你觉得,虽然我一直是罪行的旁观者,虽然我可能是因为猎奇的心理想要找到这部影片,但像这种事,我是绝不会去做的。且实际上作品中也给予了醉酒这一个前提作为缓冲,并没有将矛头直直地对准每一个观众。
但毫无疑问,影片给出了这样一个关于界限的问题,他告诉你作为一名旁观者,一名猎奇的人,也许你与共谋者的距离并不是那么远。在观众的“帮助”之下,猎奇的形式一步又一步地向更深处推进。
《人咬狗》作为1992年的作品现在看来十分具有前瞻性,如今他不是唯一一部提出这种问题的作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新闻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无论真伪),猎奇的水准也越推越高。人咬狗恐怕已不足以当成新闻的标杆。传统意义上的猎奇作品也不再是对观众不断迎合的代表,“大势”迅速地扩张并进入了每一个角落。
随着这种情况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更关键的是业界人士为了满足观众的各种要求越来越绞尽脑汁,越来压力越大,尤其是在动漫游戏产业发达日本,提出这种问题的作品也就变多了起来(笑)。
《少女歌剧》相信我也不需要过多的介绍,就算没有实际看过这部作品或多或少也听说过。实际上这部作品想要表达的内容是比较杂的,可以说什么都有一点,每一组“fly me to the star”都有那么点解读的空间,包括为人津津乐道的蕉哥哥等等。我想从哪个点被触动的人也都会有,外加上非常魔性的结构,使得其毫无疑问成为了一代话题作。在这些旁支的内容中有一个相信大家都会印象深刻,那就是动不动就“我知”的长颈鹿先生。因为作品比较大众我也就不加掩饰了,如果没看过还对这部作品感兴趣的同学请自行跳过之后的内容。
在第一周目观看的时候,长颈鹿说我懂了的环节就和少女装备的机械制造过程差不多,很多人可能只是把他归到对于汤浅的模仿这一个门类之中去,或者认为长颈鹿是一个如同神明般存在的组织者,这样一个语句是在强化他全知全能的地位。
但随着剧情一步步的展开,随着“Banana”的故事的揭晓,随着真相逐渐明了,长颈鹿的存在意义也进一步进行了铺垫。而更重要的,随着你投入更多的感情,随着你愈发的依恋这个故事,随着你对这些安排的拍案叫绝,你也进入了作品的设计之中。到最后一刻,当长颈鹿穿透了这一面墙,面对你问你“你懂了吗?”的时候,这一部分的设计完成了一个精妙的闭环。
你真的懂了的时候,这个starlight就是为了你而存在的,长颈鹿就是将这一个光辉而美丽的过程重复了多次,为之入迷,为之投入的观众。当你再二周目这部作品的时候,你也可以笑着说“我day到了”,你就更轻松地理解了长颈鹿的存在。
至于为什么是长颈鹿,监督只是说长颈鹿比较可爱而已。
将观众这样划入作品之中,暗示着观众的作用,这一点毫无疑问与《人咬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日系的作品没有欧洲的独立作品那么离经叛道,放飞自我。
二者相同的点就是在这一部分做出了一些缓冲,不同的是《人咬狗》所展现的“罪行”实在是太过可怖使得很多观众或愤而离席,或不忍直视;而《少女歌剧》虽然也有夺取光芒这种设定,但更多时候人们理解的“歌剧”是一个整体上积极的,励志的活动,会确实地喜爱上这个过程。监督似乎并不想在猎奇上走得像业界某些人一样那么远。
其实以我个人的角度这两部作品都是可以接受的:就像我之前所说的一样,《人咬狗》是一部考虑的比较周到也很聪明的电影,他既有独立电影以奇特和尖锐吸引人的一面,同时也有科班出身的学生进行设计的时候很有规矩的一面。我仔细思考整个过程的时候,因为理解了这样一种有阶梯也有缓冲的设计,所以并不觉得这部作品是为了“侮辱”观众而存在的,它只是很有前瞻性地为大家敲响警钟。
实际上作为一名制作人,如果你指出某些乱象,并且委婉地对造成这种情况的大众作品的媚俗与观众群体不加节制的猎奇心理的共谋做出批评,相信大多数人是能够接受的。因为对于社会道德能够接受的标准,很多人都能有客观的认知。即使主观上对于猎奇有很多的追求,大多数人还是能在权衡后对跨越社会道德的猎奇行为加以反省。更主要的一点是,指出这是一种“共谋”是双方对于这样一种责任认知的调和与妥协。
当然也不是所有吐槽这一点的作品都像《少女歌剧》一样得到认同。
《弹丸论破》系列虽然可以说是一个小众系列,但也算是比较有知名度的作品了。因为奇葩的时间线和动画改编安排,从整体上来看“弹丸”系列并算不上很成功。我非常喜欢在PSP上的第二部(同时也是最成功的一部),也可以说是弹丸的老粉了,但第二部之后的作品都多多少少让弹丸的粉丝群体有一些怨言。种种因素使得“弹丸”系列游戏线上的最终作(如无意外)《新弹丸论破V3》发售后便饱受争议。
《新弹丸论破V3》的争议是多方面造成的,而实际上它并不像动画的终结篇落得野心勃勃却黯然退场的下场,但也比不上游戏前两部,尤其是吸粉无数的第二部的水准。但从根源上来讲,这种结果也可以说是一开始便确定了的。
弹丸论破系列在剧本和演出上非常得益于他的极端和猎奇,“超高校级”的设计一方面是为了能够使得推理设计更加的新颖,在最优秀的几个案件中极为突出,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极端的人设吸引玩家。整个作品表现出一种癫狂的气质:一个学校的精英被和国家乃至世界的希望直接挂钩。无论究竟事件能不能编好,先要冠以一个“最大最绝望”的名号,更不要说大家所津津乐道的“处刑CG”。
这种癫狂与华丽即造就了“弹丸”,同时也限制了“弹丸”。猎奇只能每次再进一步,很难停留在某一种“合适的程度”,更不要说系列的案件设计的精彩程度也与这种猎奇息息相关。 二代的第五章将这个系列推上神坛,同时这种辉煌也是基于“超高校级”的极端人设。
大家对于《新弹丸论破V3》的批评我想很大一部分是基于对于内容进一步增强的心理预期没有得到满足。序章的诡计也许还不错,但可能也就只是如此了。小高不再能带给这个系列粉丝他们追求的突破,我想他自己对此也是非常明了的,因此才会有《新弹丸论破V3》有点像是吐槽一样的结局。但比起不满小高“甩锅”,我想更多人是不满结局在逻辑上与系列作品的不协调。
出于作品的传播度考虑在这里我并不会讲《新弹丸论破V3》的具体剧情,希望大家可以亲自体验一下从第一部到第三部的整个过程,相必也就能理解我所说的整个系列的走向问题。但单从小高在第三部末尾抛出的观众梗而言,我觉得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这部作品确实被束缚在对猎奇元素的追逐之中,甚至动画的失利也有这一层原因。
猎奇一直在所谓的大众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地位,同时对因为不断地追求新奇刺激而忽视道德忽视真相等等的批判与反思也相伴而行。这种反思并不仅仅是对于从业者而言的,实际上也有一部分是指向大众的。你可以提升到人类的秉性的层面来讨论这些问题,但毫无疑问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成为过这样一个运动过程的一份子,每个人都需要直面这个过程,选择自己所在的刻度,而不是大而化之。
除去猎奇这一点不谈,毫无疑问在现在的文艺作品中观众在扮演更强势的角色而且要承担比传统的意义的观众更重的责任。而本质上是当今社会在给予消费者更多的权利的时候要求消费者肩负更多的义务,可以说影视、媒体等等领域的现象是这个整体要求的缩影,只是因为作品中还往往含有作者表达的意愿,因此在文艺作品中对于双方的调和也就尤为重要。而从同样的起点衍生出的还有从平衡商业性和艺术性的角度出发的讨论,比如斯科塞斯与漫威之争等等。你很难从“供”与“求”的怪圈中找出那个线头,但我想大家都逐渐意识到你贡献的票房,你点开每一个视频,每一条新闻,每一个网站的动作都比以前更有分量了。
我想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升级,会有更多的商业作品尝试画一个大圈下去,让观众用手上无形的投票决定作品的“走向”。忽视对作品的义务当然很轻松,但久而久之你的选择可能也会变得无关紧要,无论接受与否,商业价值考量都已经成为一个无法避免的过程。
评论区
共 9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