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自从被卢米埃尔兄弟搬上历史舞台已然百年之久,作为一门艺术,它的历史短暂的几乎不足一提,而作为商品,它却是如今文艺界最炙手可热的排头兵。一直以来,绝大多数人对电影的了解只是居于表面,国内院线的资本垄断也让非类型电影的推广举步维艰。不过我们仍欣喜地看到随着时代的发展,文艺片,或所谓非类型电影在国内已经走出了“文艺青年”的小圈子,向着普罗大众的视野前进。不管是审美出问题且抢票体验差强人意的北京电影节,还是刚刚闭幕的的 FIRST 青年影展,我们都欣喜地看见有更多非业内或铁杆(我不喜欢用资深这个词)影迷参与其中了。
电影,本该就是一门供人们消遣娱乐的艺术。作为影像,它并不如绘画、雕刻那样晦涩难懂,却应当是充满活力的,我希望我接下来的推荐能让普通观众大消除对非类型片的隔阂,也让那些专注于文艺片的朋友能换换口味,发现类型/商业电影当中的发光点。
“浪潮回声”这个单元将会是观影推荐的常驻栏目,我将会主要挑选诞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新浪潮电影运动背景下所诞生的佳片,包括但不限于:法国、意大利、瑞典、英国,以及日本(苏联还未开拓,抱歉)。
《精疲力尽》 ,是我的第一部法国新浪潮电影,也是戈达尔视听语言上较为温和,贴近传统电影的作品。初看它,会觉得十分类似于大岛渚的《青春残酷物语》,同样是一男一女的情愫瓜葛,同样是迎来死亡的悲惨结局,但我们在镜头上看到的掉帧、跳切,以及虚无空洞的对话,却将我们带入了另一种奇异的碎片化世界当中。
彼时的戈达尔,还未将自己的政治抱负在电影上付出实践,电影的故事的构架在现在看起来极为简单:
一个带有痞气的男人米歇尔在躲避追捕的途中杀了巡警,之后畏罪潜逃到巴黎找自己的恋人帕特莉夏,却在这场亡命游戏中因爱丢失了生命。
戈达尔并没有着墨于剧情上繁杂的戏剧冲突设计,这类故事其实已在三十年前的诗意现实主义电影中就司空见惯。那时电影中的人物绝大多数仍被剧情所推动,特别是绝大多数女性角色只被赋予了“爱,或不爱”的功能,她们的形象在电影中是男性欲望的延伸,看不到一个独立且圆满人物的存在。我们在戈达尔,或在新浪潮当中所看到的女性形象,却是完全独立的。她们的决定同样能左右剧情的发展,特别在另一位左岸派导演瓦尔达的镜头下表现的酣畅淋漓,不过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真要为这部电影写推荐的话,我觉得它虽是一部五十多年前的影片,但从中仍能看到现代都市年轻一代的现状:我们不曾有父母一代的机遇,改革开放的第一股春风与我们擦肩而过。我们当中的有些人离开自己熟悉的故乡,去首都、去上海,或是一个代表“机遇”的它乡,在那里,社会将我们囚禁在宿舍与教室、出租屋与单位的三点一线当中,用网络和购物麻痹自己。可我们很清楚,梦一定会醒。我们究竟能不能闯出固有的社会规则,且面对风险呢?
电影中女主人公帕特莉夏面临的与其说是选择“爱,或不爱”,不如说是选择社会约定俗成的生活,还是和浪子米歇尔一样浪迹天涯。现实将帕特莉夏夹在代表着社会秩序的警察与反社会的通缉犯米歇尔之间,她所选择的已经不是“爱”,甚至称不上一种情绪,而是赌上了自己的全部。她若真的选择米歇尔,和他反反复复提到的“到意大利生活!”,她未来所处的世界将会与她当下的认知截然相反,她这是一个普通人,没人能在这样天差地别的选择下坚挺屹立,她最终向社会缴械——出卖了米歇尔。当然,这又要与戈达尔的另外一部电影《狂人皮埃罗》有关了。
帕特里夏不该背负骂名,她只是选了最安全、熟悉的生活方式,也是我们绝大部分人都会走的一条路。
似乎每年都有一段时间,有几部韩国商业电影会刷遍你目力所及的影视公众号,不管质量好坏,他们只负责吹就完事,且言语中夹杂着对国片的变相讽刺批判。其实我想说:“我受够了。”韩国商业电影的确到达了一个成熟完善的高度,但同质化作品和刻板的视听语言同样让人提不起精神。
比如前几天我刚看的《恶人传》就是这类作品,脸谱化的韩国警察与黑帮一齐办案,拍烂的题材却又能席卷那些公众号的头条推荐榜。我只想表达一种审美上的无奈。
话说回来,刚听到 《寄生虫》 获奖时的确还挺震惊,震惊之中便埋下了期待的种子。我自问:难道 奉俊昊 大叔终于捡起《杀人回忆》时的荣光啦?
奉俊昊导演近几年的电影其实在国内并没有引起多大的话题,除13年的《雪国列车》之外,对于一个不太关注韩国电影的小影迷来说,我甚至都不知道他还在拍片,且保持着两年一部的规律计划。奉俊昊最大的特点便是无边的创作想象力,以及把现有题材转化为隐喻故事的导演操控力,这也是我最喜欢他的一点。在他自《杀人回忆》以后的作品里,我至今最喜欢的仍是《汉江怪物》(除去裴斗娜姐姐美貌的加持外)。
儿时第一次在CCTV6看到那只丑陋无比的变异怪物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除了全片点到为止的镜头语言和在当时优秀的特效水平,我最欣赏的就是奉俊昊对于矛盾点/事件设置。商业片,或者说类型片最精密的地方就在他的剧本上,诸如开场五分钟就需要激励事件来推动剧情发展。而我们一般观众俗称的“节奏”,便是这些激励事件和人物境遇(人物情绪或矛盾引发的)积累形成的大情节带给我们的感觉(可能讲的不对)有。些电影之所以会形成“套路感”,列如我上文所提及的韩国类型片整体的同质化问题,便是这种节奏是基于一套标准的工业化创作上诞生的。当我们看《恶人传》,会提前预知坏人和警察必将联手;当我们看《寄生虫》,也会迅速猜出主角一家会以各种方式干掉原雇员,挤进富豪家里中做工。
但实际上在奉俊昊的早期作品中,我们几乎没法一眼看出套路化的节奏(不是没有,只是隐藏的非常好)。我们和片中人物追寻凶手的途中希望一次次落空,又一次次重燃,有一条无形弦撑起我们对剧情的渴望。而维持这条弦的紧绷则是奉俊昊个人风格的功劳,他会在人物创作时就把他们赋予幽默色彩( 宋康昊 出演的角色总富含喜剧感),这就为全片的搞笑桥段做好了铺垫。以至于很多时候我都分不清他到底是在拍剧情片,还是喜剧片。 说回《寄生虫》这部片本身,我看到电影海报时本以为它是一部冷色调、倚重现实主义的作品。所以当主角一家人以蜗居的形式一齐亮相时,我欣喜地看到奉俊昊又做回那个成熟的商业片导演了,然而他之后一系列套路化的处理(一家人如何挤进富豪家中),又让我感觉到缺乏新意。诚然富豪家中还住着一家穷人让我感受到了震惊,但之后的男人暴走捅死家主又显得缺乏情感上的铺垫,好在奉俊昊再次使用了他最爱的关键情节慢动作处理,让暂时提到嗓子眼的紧张感盖过了我们对角色的质疑。在视听语言方面上,他在这部商业片里穷尽了电影批评中讨巧的手法,列如多次使用镜子/窗户来表示人物内心与立场,以及上帝镜头和“最后一分钟”的巧妙运用,使它注入了作者本人的思考。之所以能获奖,大概靠的就是奉俊昊如此工整的得分点吧。
阶级隔阂本就是个大命题,新浪潮早已在六十年前用烂的题材,自然在一部商业片中难以看到更多的见解,我自然也不敢在新片速递这种小环节班门弄斧去评价什么。奉俊昊导演想讲的大概是阶级固化大背景下的人无论有多少能力,若没有名门望族这个敲门砖,就无法享有致富的机遇。片子里也探讨了一下是先致富后行善,还是先行善后致富。我个人认为是先善后富,当然反例也比比皆是,如果想讨论的也请大家在评论区友善交流。
整体看来这部片子的观感明显弱于《杀人回忆》,勉强与《汉江怪物》持平。
年近九十的东木仍然放不下他毕生所从事的电影事业,又亲力亲为地将一部电影带上院线荧幕。这位贯穿半个世纪好莱坞电影史的传奇演员、导演的地位自然不必过多叙说,实属罕见的是这个年岁的他仍能出演主要角色,且距离上次主演《老爷车》已有十年之久,可见老爷子的的身体依旧硬朗,而一个人电影人都对事业的追求是无法被任何条件阻碍的。我真心佩服他。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饰演厄尔·斯通,一个破产且独居的八旬老人。当房产因资不抵债被扣押拍卖时,厄尔得到一份只需要他开车的工作——这份工作足够简单,但厄尔不知道的是,他成为了墨西哥贩毒集团的一名运毒者。他完成的非常出色,事实上经由他运输的毒品越来越多,以至于后来贩毒集团专门给他配备了一名对接人。但是,暗中盯上厄尔的并不只有贩毒集团,这位神秘的新晋运毒者也吸引了美国缉毒局特工科林·贝茨的注意。虽然厄尔的财务问题就此得到解决,但他曾经犯下的种种人生错误也逐渐开始带来沉重的压力。在被执法部门逮捕归案,或者被贩毒集团下毒手之前,厄尔还有足够的时间来纠正错误吗?
这是一个能从剧情简介就一眼望到底的普通故事,相比于其他的“缉毒片”,全片几乎没有大段有关于枪战的高潮场面,只是为了缓解单线叙事的薄弱加上了联邦缉毒警和黑帮内斗的附线。东木借片子所要讲的,并不是毒品的罪与恶,更多所要表述的是“家庭与事业”这个困扰无数人的取舍问题,就像《心灵猎人》第二季里的比尔在患有心理问题的儿子与亚特兰大凶杀案之间的犹豫不决。
在影片中,东木饰演的厄尔选择完全倾向于事业,他忽视家庭,就更别提参加女儿的婚礼,或是记得哪个家庭纪念日。在厄尔的大半辈子里,他都与只会绽放一天的黄花为伴,参加各种比赛与庆典,接受台下群众的瞻仰与夸赞。来自社会的认同感填满了他的情欲,以至于不是互联网冲击了厄尔赖以为生的鲜花产业,很难说他还会不会像片中一样重新用贩毒挣来的钱来换取家庭的重新接纳。
厄尔希望用罪恶带来的金钱弥补时间中的缺憾。但当故事临近终局,他因疾病即将过世的妻子告诫他“其实不用那些钱,你也可以弥补”的时候,厄尔才真正理解到家庭,更直白讲是亲情/爱情建立的基础是陪伴,物质上的满足不过是附加品而已。厄尔终难逃法网被捕,在法庭的审判庭上,他承认了所有的罪过,这一带有存在主义的结局为厄尔的“愧疚与忏悔”画上了句号。厄尔选择了与家庭、现实达成和解,现在他只需要等待,让时间把死而无憾的他带回到上帝身边。
《骡子》说实话是一部非常简朴、冷静的作品,作为一部院线片来说缺乏起伏和惊喜,我能看到影像背后的东木——一个希望把自身情感投射到荧幕上的老电影人。进一步说,这部电影不过是他退休生活中的又一件个wan人piao作品。在放弃了摄影和剪辑上的突破的基础上,他用稳定的节奏和不动声色的煽情去烘托表演上的魅力(也就是他自己)。本片不乏对政治正确和网络时代的探讨,东木老爷子做到了把其不显突兀地稀释到了主线当中。
“话剧皇帝”石挥导演兼主演作品《 关连长 》,根据朱定同名小说改编。这部讲述部队生活的主旋律电影,凝结了石挥对投身新生活的真诚热爱。
第一次看到《关连长》,是在中国电影史的课堂上。经历了30年代左派电影运动的熏陶,又看到了40年代文华、昆仑电影公司催生的一系列国产佳作,我忽地对国片产生了一种悲哀的惋惜之情。民国三十五年爆发的内战在西元一九四九年终结,我们千疮百孔的祖国迎来了渴望已久的和平与安宁。作为左翼文艺阵线先锋队的电影界又怎么不欣喜、愉悦,并想用自己最熟悉的技术为新中国表达热爱呢?
于是我们看到了一系列建立在中华民国电影工业基础上诞生的电影:《关连长》《武训传》《宋景诗》《我这一辈子》《姐姐妹妹站起来》......这些电影人对于共产主义的认识或许还停留在萌芽阶段,可他们对这老迈、悲苦国家的热爱不落后于任何人。可惜历史无法改变,曾经在十里洋场叱咤风云的他们也不过是亟待改造的旧国民。而他们创造出的作品,大多数无法与新中国所倡导的思想合流。
从民国十一年《劳工之爱情》公开放映为起点,中国电影产业二十多年自然积累的经验与成就在西元一九五零年被迫画上了句号。可回味起那一时期的作品,抛去政治这一敏感话题,哪一部算不上佳作呢?《关连长》便是在它们当中我想提及的第一部作品。
关连长(石挥 饰)领导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八连,为了投入到保卫祖国解放人民的战斗中去而进行着艰苦的训练。然而,关连长和他手下的士兵们都没有接受过太多正规的教育,因此在训练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和挫折,幸运的是文化教员(俞仲英 饰)一直都在耐心的向他们提供帮助。
残酷的战争拉开了序幕,八连的上上下下都做好了准备投身到了激烈的战斗中去。在一场战役中,关连长震惊的发现敌方的驻守点竟然是一间孤儿院,里面有数百名无辜孤苦的孩子。为了保证孩子们的生命安全,关连长毅然放弃了使用枪炮,手持大刀同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
这就是《关连长》所讲的故事,他的第一次出场是在孩子的簇拥之下。作为军事主官的关连长既不在连部,也没有和战士们一起训练,而是和一群饱受战争苦难的孩子玩闹。这乍看充满温馨的开场却是整部电影遭受批评的起点,例如:为了真实地呈现当时我军指战员的实貌,石挥所饰演的角色特意操着一口山东国语,且自农村而来,对许多事物缺乏正确、现代的理解。这本想讨喜观众、致敬子弟兵的人物形象,却成为了石挥和这部电影主要的受批判原因——“丑化”解放军指战员。
本片当中文化教员的设置也十分有趣,他在连队当中完全是以“局外人”的着力点去描写的。虽石挥有把他塑造为一个旁观者的可能,是新中国绝大知识分子的缩影,片中前半段把他塑造成一个空有理论没有经验的“书呆子”形象,但当关连长和教员夜晚促膝长谈之后,他们二人的信任感便建立了。但当我们把视角都侧重于军事主官和教员之时,有没有想过真正该负责此项工作的连指导员去哪里了呢?
《关连长》的故事和画面放到今天来讲或许是单薄的,它是战后国片过渡到新中国电影的一个标杆,见证了中国电影人自模仿好莱坞到师从苏联的节点,也是研究革命年代真实军民形象最具代表性的影像资料。以至于当我看到《我和我的祖国》中的《前夜》时,我会暗自哀叹道:或许故事很感人,但里面的技术人员、解放军与北平市民都过于标签化。1949年的解放军,应当是由许多关连长组成的,他们质朴、友善,且超乎想象的可爱。
这篇文章自八月末以“暑假推荐”为由写作,已经过去两三个月了。每当写到《关连长》那部分就下不去笔,似乎想说点什么,却发现想讲的东西无法表达出来,仔细想想,全是情绪。以后的推荐单元我尽量省省剧透和废话,就把认为不错的电影列出来就得。谢谢大家观看!
评论区
共 18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