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听了印象东北的节目,我不由地感叹独独缺一个大连人啊!大连文化在东北地位之特别,实应该独立占据一个席位。moby 虽然举了不少在大连生活的例子,但没有表现出大连处于东北文化边缘而自成一派的终极特点。
对,就是潮,不是白山黑水冰雪消融的那种潮,是呼啸海风咸腥扑面的潮;不是三江平原土到极致的那种潮,是源于胶东兼容东亚的潮。
大连的城市文化大概就是一个混合了山东底蕴,东北气质,日俄特色的奇行种吧。
在大连话中“潮”是个贬义词,“你怎么潮乎乎的”相当于说你脑子进了5L海水。这种张嘴就相对湿度90%以上的语言体系,不说在东北,在全国也算独树一帜了。从火爆全网的“‘倒鸭子’就是路边的石头”到微博上操着“海蛎子味”的红人“老湿王博文”,无一不彰显着大连口音不同于东北文化的潮流魅力。
大连话属于胶辽官话,起源于浩克山东,最明显的特征是没有普通话阴平的55调,而替代为31或311.5(一种带拖音的降调),流行面仅在黄渤两岸,包括辽宁的大连,丹东营口部分,山东的烟台,青岛威海部分。这显然与人口组成关系密切。闯关东而来的绿巨人后裔在20世纪中期一度占大连人口数量的80%。
不请自来的洋流和季风同样是关键。为什么同样是胶东半岛而来的老乡到了更北的广阔天地就难承乡音?因为冷。大连相较东北其他地方更温润的气候让人说话不用为了少呼哈气而言简意赅,却也同时失去了东北方言短促有力掷地有声的气势。但如同潮起潮落一样的节奏和声调,让大连人骂起街来一样不输旁人:
“你看你个biǎng样(你看看你这个傻敷敷的样纸)”
“nǎn妈了个大裤衩子(你母亲的贴身短裤)”
“你个臭biǎo ě,xiě biǎo(你怎么这么傻,太傻了啊)”
但大连话的潮不止于这些。很多年后,当我在樱花国际日语知道了ワイシャツ(白衬衫)和ガス(煤气)的读法后,我才明白那个母亲让我换完瓦斯罐再洗挽霞子的下午,就是大连话新潮和洋气的高光时刻。
至于老辈人指着柜台上的长裙说"布拉吉(Платье)"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与奉天这种做过帝都的底蕴城市无法相比,大连建市不过百年出头,但从沙俄筑城时起,“潮”这种文化就深埋在大连的城市基因里了。那么多城市号称东方巴黎,又有哪个城市像大连一样实打实照着巴黎图纸建的?
但颠沛流离才是潮汐的本来面目,毛子的达尔尼很快成了岛国的关东洲厅。于是你可以在同一条街看到西洋古典、折衷主义风格与日式和风建筑并排而立。
日据时的大连作为自由港辉煌一时,1931年,大连在中国总出口的比重高达23%,城市化水平甚至高于同期的北平和南京。文化吸纳上也向着国际化大都市迈进,吸引着英美学者、朝鲜移民来这里游学居住。这种兼容并蓄海纳东亚的文化现在依然深深影响着这个城市,虽然已经不比南粤吴楚风采依旧,但他们的待客之道从未有丝毫退化。
当最后一班电车驶入,中俄日韩四国语言的到站提示响起,一下子把就人拉回到那个大连既不属于东北,也不属于山东的时代。
而大概正是这种北方鲜有的气质,让大连在改革开放东北显颓后,打算甩开土弟兄成为“北方香港”。提起这一段,就不得不说那位78级北大历史系毕业的老市长了,熟读史书深知品牌公关之重的他,为大连打造了一系列城市名片。他的继任者更在此基础上喊出了“浪漫之都,时尚大连”这句沿用至今的slogan ,成为根正苗红的东北大地上一朵小布尔乔亚的奇葩。
随着奥林匹克广场、星海广场等地标的建成,乘着甲A夺冠,服装狂欢节的东风,大连人民的城市认同感也达到了最高峰。在当时学者对东北城市形象满意度的调查中,大连人的满意程度远超阵痛中的省会沈阳。这恰恰印证了大连人更多认同的是大连的城市本体而非东北这片广袤土地,文化的割裂显而易见。
同时也宣告着宏观上以文明为主题,绿化为切口,广场为串联,足球为手段的现代城市新文化在这个曾被多种文化洗礼过的城市开花结果。最平常也最显著的例子就是大连市区街道的整洁程度现在依然甩了其他东北城市几十条街。
城市形象的提升和影响力的扩大,大连人民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虽然腰包没多鼓,但出门在外依旧按首挺胸。而外来居民的大量涌入,则引起了土著的微微不满。无奈危机总是在鼎盛时就已经埋下,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
从进入新世纪头10年的震荡转向到第二个十年避无可避的土崩瓦解,大连作为山海关外的城市,迎来了东北整体经济衰退的时代。尽管gdp依然高居三省第一,但仍挡不住被佛山东莞等小老弟逐一超越。
经济上行时某种被压抑的感情在此时开始无声蔓延。多数新千年长大的大连孩子都或多或少听过家里人“北边人穷,南蛮子坏”的论调。
曾经开放包容的心态逐渐消弥,优越感取代认同感成了死鸭子嘴硬般的遮羞布。面对游客,大连人民仍能找出人情冷漠社会中一条释放好客热情的通道,但你要是来工作定居,可能很难真正看到渤海之滨滚烫的内核。直到09年末才取消的暂住证制度就是这种排外情绪最好的证明。
这种虚无的优越感,让大连人同其他经济衰落地区的人民一样热爱怀旧,甚至犹有过之。20年前是“北方明珠”,60年前有大连化学工业公司、东北特钢厂和大连石油七厂,90年前日韩都以闺女嫁到大连为荣。人们总能找到百年里的种种荣光,企图抵挡现实生活的种种凄凉,结果最好的无外乎接住了巴掌,没躲过耳光。
马上要站在新世纪第三个十年的大连大概也是心中慌张,眼中迷茫。
本应是北方工业体系的里昂,却只能眼巴巴看着对岸鲁省双子星熠熠生光。这怎么能不让人绝望。
黑吉辽在外铁板一块的紧密团结永远都是刨了大连之后,你说不上是大连人主动抛弃还是被东北各处嫌弃,反正据说90%出门在外的大连人自我介绍时总是自称“大连人”而非“东北人”。
东北文艺甭说复兴,烧得火热的时候也从来没有大连的事。当文学界的班宇双雪涛,影视界的耿军李想和音乐界的二手玫瑰宝石老舅,在文化圈掀起一阵东北风暴时,大连就不是略显尴尬了。曾经的工厂文化在之前的现代城市文化建设中根基尽毁,挖到最近也就是一个大机车。没有二人转,没有天寒地冻,没有绿底红绣大花袄,没有乡与土。
以为领先的现代城市文化,在失去经济基础后逐渐旁落。引以为豪的城市面貌,在全国的基建和环保潮流中越发显得平平无奇;八星足球王也成绝响,险些没了顶级联赛球队。大连在地理位置上是东北亚十字枢纽,现在就停在了这个十字路口,不知路在何方。
因为不曾感受过在冰天雪地里从零开始建城筑寨,所以大连的氛围里少了一些黑土的踏实和爽快;因为曾是北方关税同盟对外贸易的核心所在,所以大连的气质里多了一丝海派的计较和克制。就像节目里重轻老师说的,不上不下,不土不洋,恐怕这就是大连处在东北文化边缘的真实状态。
想想能代表大连的,真的就是“潮”——黄渤交汇,伴月盈缺。
最后再问一句,机核啥时候来大连办核聚变啊,moby 大连银民想你啊!
评论区
共 87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