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认识这个世界吗?
购买前:主打反乌托邦世界观的国产之光?bilibili出的,买来支持买来支持。
刚食用:op好听~立绘好看!老婆!噢感觉会埋很多伏笔,有、期待了
食用进度单线20%:噢……可能是想同时吸纳男性和女性向两类用户群体吧所以这么设计……
食用进度单线50%:养成不足,养成不足,养成不足……
食用进度单线80%:噢噢,这里那里都是伏笔!(开始脑内脑洞伏笔剧情)
食用完毕:???通篇才一章,后续剧情dlc??挖坑不填???这就完儿了???说好的……(脑内脑洞全部miss)
(小声bb)
认不认识这个世界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你别圆不回来了就机械将神!
总结而言,从游玩者的角度去评价《妄想破绽》的剧情,能总结出的回答只有一个:中庸。不乏新奇的脑洞亮点,却也抛不开过量的平庸甚至俗套的设计。剧情前期抛出了一个玩家可以自己捏造角色并进行养成培养的设定,并在剧情高潮中令这个角色转化为现实,这个看似自由度很高然则可玩性极低的设计十分鸡肋,仅仅只能在前期吊起部分玩家的好奇(这其中也包含了笔者本人……),然而随着故事的深入,僵硬的剧情节奏、乏味的日常和套路化的剧情都难以避免地开始磨耗玩家的耐心和代入感。
然而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本篇尝试梳理《妄想破绽》剧本想表达的世界观和剧情,也意在分享和应用一下最近学到的世界观架构的新思路。
在展开分析《妄想破绽》世界观和剧情大纲之前,想分享一下最近从一个很厉害的巨佬那里新学到的世界观的构思方法。他的见解和观点都远比我已有的理解深刻,非常在理,对我来说也非常有教导意义。
主题——角色,阵营——世界的规则。
这我认为就是,世界的一个雏形。
这句真的是太喜欢太帅了,忍不住直接就作为摘抄引用了……
谈及构架世界观,肯定会有人想问世界观有几个部分,其中最重要的又是哪个部分。对这类问题我第一反应曾是措手不及,毕竟在我自己的认知见解里,从历史维度角度,世界观可以包含创世、现世、发展轨迹和近未来,到人文角度,包含社会制度、政治体系、经济形势、阶层等级、宗教信仰、饮食生活文化等。世界观在我看来是具有延展性的,可以铺垫展开地很宽广、很深厚,也可以根据内容需要限制在一个特定的维度和范围。
而事实上,这些思考其实仍然停留在世界观核心的外层,是辅助世界观构成核心而形成的概念和方法论,那么世界观的核心,能根据它延展出世界的规则和存在的这个核心,是什么呢?
这里巨佬给我举的是《死亡搁浅》的例子,十分有教育作用,这部分以后我会在《死亡搁浅》相关的考据中展开叙述,本篇就不多提及。
主题,一般是最简单的,可以用几个字或者一句话来概括总结的。一个合适的主题,都是存在多角度的思考的,比如爱(《紫罗兰永恒花园》),比如死亡(《艾迪芬奇的记忆》),比如真相(逆转和大逆转系列),比如联系(“connect”,是的,就是《死亡搁浅》)。这里一旦找到了合适的主题,那么,相关的阵营、角色、构成、对立面,都顺势地形成了。
主题直接关联人的某个重点共鸣,并非单一小共鸣。以此衍生角色阵营,塑造对立面,形成最初最原始的冲突。
对比一下我以前对世界观构架的理解(感兴趣的大大们可以点击此处 ),去年的时候虽然也在努力去研究怎么架构游戏世界观,但显然还没有形成这么深的见解和方法论,对比起来,真的非常相形见绌了。 明智的作家会尽量推迟对白的写作,因为未成熟的对白写作会很窒息创造力。
从外到里的写作——写完对白再去寻找场景,写了场景再去寻找故是最没有创造力的方法。
——罗伯特·麦基
在解析世界观之前,先简单理解下所谓“反乌托邦”的概念。
反乌托邦,顾名思义,是与乌托邦相对立的概念,即充满丑恶和不幸之地。其在创作层面上一般引申讽刺的是那种看似表面和平、内在却充斥着各类阶级矛盾、犯罪迫害、贫富差距等诟病的病态社会景象。
而为了能够在通过在描述社会表层富裕景象的同时去刻画和雕琢这种隐藏在理想殿堂下令人绝望的未来,反乌托邦的构想会将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放到对立面来进行讽刺描写。在反乌托邦社会中,通常可见的设定是人类科技的泛滥,表层上看来人类的生活水平得以提高,但本质上虚弱空洞的精神世界却随着剧情推进而暴露出来。
而推至本篇,将故事构架在超现实未来的理由也呼之欲出。
在《妄想破绽》构思的故事舞台上,世界被简单划分为新区和旧区,新区内人类的物质文明已经几乎泛滥地达到了某种高度,民众通过批准使用的“分子重构技术”,可以最大化地提升物质生活水平,而瑞恩梅克生物科技公司撤离后的旧区则作为犯罪分子聚集的危险地带。
当新区的居民享受着免费的社会服务时,旧区却连最基本的治安都无法保证。
仰仗物质的精神依赖,矛盾几乎白热化的贫富差距,在高度发达的技术社会中没有真正自由的人类精神,这几点反乌托邦社会的要素已经隐约可以从世界观框架中看出端倪了。
新区居民的生活资源和公共服务是由大公司瑞恩梅克提供并统一管辖,无忧无虑如同圈养一样的生活成为新区居民的习惯,他们已经无法想象和理解旧时代的人们生存和自保所必需经历的生活。在瑞恩梅克的管辖下,新人类早已习惯和依赖分子重构技术,旧区人类为了生存所掌握的生活技能和常识以经被他们逐渐遗忘。
只有接受财产检测并滤除非必要财产物资的人类才能进入新区生活。新旧两区的人类已然如同种族隔离一般无法正确认知对方,隔阂和矛盾就此形成。
修正局的存在在设定上类似于维护社会秩序的存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认为是政府管理基层人民的末端机构。
所有进入新区的居民都会被注册一个瑞恩梅克公司颁发的专属识别码,新区的衣食住行都要用到识别码,除了娱乐以外的多数服务甚至可使用识别ID免费领取。
新区居民在此享有福利保障的同时,也意味个人隐私的透明和外露——瑞恩梅克只需调用居民的识别码使用记录就可以轻松达成对目标的监视。
纳什法则 第一定律:人造人不得伤害人类个体,或者目睹人类个体遭受危害而袖手旁观
第二定律:人造人必须服从给予它的使命,当该命令与第一定律冲突时例外
第三定律:人造人在不违反第一、第二定律的情况下要尽可能保护自己的生存
为了维护统治,修正局听从瑞恩梅克的指示承担执法机关的职责,保护居民安全的同时负责排除影响新区安定的因素,这其中就包含窃取瑞恩梅克情报的黑客——404,也即是本游戏的主角。
404监控新区居民的精神状况,并根据数据筛选的结果向可能需要帮助的居民推送404的求援主页,收到推送的居民可以向404发送请求。
——打碎剥开完美的空壳,内里只残留下逐渐分崩离析的灵魂。
源琉璃作为较早登场的角色,丰满(划掉)美好的身材、温柔体贴的班长人设和完美的千金大小姐形象都给人塑造了非常良好的形象,她初登场时的剧情便是给通宵当黑客的主角塞便当,给班级同学分发自己在家烤好的小饼干。
她的表层人设是完美的女神,不仅家里富裕、举止得体,而且毫无大小姐的架子,待人体贴,学习成绩也十分优异,担任班长管理班级事宜,事无巨细一样办妥。
然而随着主线中源琉璃故事线的推进,这位大小姐完美外表下的裂痕也逐渐显现,其家庭与旧区的密切关系也引起玩家的注意,然而可惜的是本作目前并未完结,所以后续的谜题还有待解开。
总体来说,源琉璃的黑化人设揭露地十分突然,从完美到黑化的铺垫事件过少,以至于给玩家一种突兀而不真实的感觉,何况源琉璃本身的人物真相设计就非常有即视感,她这位与海带头外形酷似甚至连发色都有那么点接近的兄长更是即视感满满,而后再回头看看源琉璃的立绘人设,一股难言的俗套感便油然而生……
相比于源琉璃给人的惊艳,柴柴留给我的第一印象并没有源琉璃那样惹眼。外形上的狗子特征过于明显,再加上柴柴本身的名字和性格都让人想到柴犬,所以我曾经真的一度以为她是通过分子重构技术改造的人类,本体其实本来就是狗子……
柴柴的表层人设十分简单,基本上是个单纯、无知、满脑子只有甜品和小狗狗的傻白甜(蠢)少女,也许这个角色的设计是为了突出表达瑞恩梅克管辖下新区人类的无知和天真,但由于柴柴的人物塑造过于傻白蠢,以至于代入感和共鸣感不强。
柴柴的无知和不谙世事某种原因上可能是因为双重人格(?)的存在,她在向404求助的时候曾说过“如果有姐姐在就好了”这样的话,显然当遇到困难的时候,姐姐的“人格”就会挺身而出,替代现有的妹妹“人格”。
目前柴柴姐姐的存在是否为双重人格还未得到剧情核实,按现有的伏笔推断,很可能有更深层次的故事。
柴柴的人物真相相较于源琉璃,已经有明显的剧情铺垫和伏笔,其实作者在游玩过程中曾经设想过柴柴真的是二哈分子合成的产物,甚至有想过柴柴是否是二哈和她所谓的“姐姐”的分子合成产物……但显然这个想法有些与钢炼似曾相识了。甚至还设想过主角是柴柴用分子合成技术制造的的哥哥/姐姐,毕竟柴柴这个角色白得过分,还非常亲近依赖主角。最后玩到人格分裂的剧情时,由于之前已经有了更加疯sang狂bing的脑洞,所以老实说柴柴的人物真相也没有带来多大的惊喜……
——卑微、痛苦隐忍却努力活着并深爱着这个世界的残缺者。
白却的人设从立绘就可以看出,是个身体孱弱多病的纤细美少年,为人十分温柔谦逊,话语间透露着一丝难以令人察觉的卑微和伤感,随着剧情的发展,可以知道他非常喜欢研究食物,有一本手绘的笔记,绘制记录着学校食堂每周的美食餐点和口感描述,而他本人则因生病切除了所有消化器官,无法进食,只能靠注射维持基本营养摄入,而显然他的身体情况也不容乐观。
白却线剧情的多数内容是围绕着校园霸凌展开的,这些霸凌者由毫无同理心和同情观念的享乐派激进分子组成,他们视占用过多医疗资源的病患为社会垃圾,主张瑞恩梅克降低医疗设施的免费供应,将资源投放在娱乐设施。
另一方面,在霸凌者持续迫害的同时,白却作为受害者却选择了忍耐、默许甚至包容和原谅这种霸凌行为,在扭曲的社会观念和环境影响下,他认为自己没有任何存在意义,也无法为社会提供任何价值,只是消耗着巨量的医疗资源残缺地活着而已。
没有任何自身存活意义和价值的情况下依然渴望着活着,喜欢并深爱着这个世界,即使明白作为残缺人类不被这个社会待见,依然向往着公平活着的权利——这是白却人物真相揭开时留给我的印象。
在体现反乌托邦社会的世界观主题中,白却的人设相较而言是最为犀利映射社会现实和弱势群体的形象,他的人物真相剖开时所带来的震撼也是最为让人印象深刻的。
这个角色作为玩家的cp角色,和galgame的设定套路差不多,可能是为里同时吸纳两个圈子的用户,所以可选角色为两男两女。虽说cp角色的性格和背景是由玩家来培养设定的,但基本上为已有的模版角色,这里作者选的少爷线,人物设定就是玛丽苏小说里常见的那种军事重工龙头公司的天才总裁少爷,毒舌但本质是个死傲娇。其他线的角色虽然在主线剧情上有所差异,但最后的剧情都会揭示假人,即人造人的真相。
作为攻略目标以及串联主线的角色,由主角一时起兴在互联网上创造的虚假形象通过分子合成技术而合成,最后在现实中出现。
随着剧情的推进,在主角意识到少爷是通过分子合成技术制造出来的同时,少爷也会逐渐发现主角是人造人,并为了保护主角采取过激行为,比如抓到自己家塞笼子里(突然Toma附体)。
在最后的TE剧情中,主角这个傻孩子会向修正局举报自己这个cp,而少爷(其他线角色剧情相同)会为了保住主角秘密杀掉前来调查的修正员。
主角初次遇到凛凛是在配柴柴去甜品店的时候,当时主角以为凛凛是和父母走失的小女孩,请她吃糕点还送她回家。后续凛凛又出现在甜品店,和主角打赌玩猜谜游戏,也是趁着这个机会,凛凛询问主角对人造人的看法。那时候的傻孩子主角还秉持着人造人不算人类的观点,凛凛听到回答之后露出了悲伤的表情。
这里的伏笔已经令人猜到凛凛的身份与人造人的关联,作者一开始也以为凛凛是人造人,没想到凛凛的真相藏得这么深。
当主角决定逃离一切回到自己家时,这个傻孩子才意识到自己记忆里的家庭住址是虚假的,原先记忆里应该是家的地方是一座歌剧院,而正是在这里,主角再一次遇到了凛凛——她正是制造了主角的人。
值得一提的是,主角一行在旧区遭遇绑匪时,被绑架的学生中有凛凛的身影。目前剧情并没有完全交代清楚这部分内容,我盲猜凛凛是在意自己家孩(主角)的情况才跟过去的,并假装自己被绑架。
在官方宣传pv里,凛凛出现的时候伴随着黑白棋子和天平,这里作者猜测是想说明主角对凛凛而言是一枚棋子,而她自己则把控着天平的平衡,一端是人类,另一端则是人造人。目前猜测凛凛和瑞恩梅克一样掌管人造人的技术,但双方对此完全不同主张,显然瑞恩梅克是工具人派,这点通过佚名线的剧情和纳什法则都可以看出,而凛凛则主张假人作为人类平等的权利。
缺乏常识、似乎永远在寻找着什么、本能地保护人类,但本能行为之外会有意识地进行反常行动,比起普通人类的设定,其形象和性格更接近于模式化的机器。
佚名线的剧情很容易让人猜到他作为人造人的真相,而根据主角在修正局搜到的日记,相关的故事也便以此揭开。
目前《妄想破绽》放出的版本只包含第一章的内容,虽然TE和NE都有所交代,但仍留下许多尚无答案的真相等待着后续去揭开,也许是因为内容尚不完整的原因,通篇撇开创意新颖的设定之外,预留下的难免是支离破碎的体验。充满尼尔感的小游戏玩法,是尚还单薄且似曾相识的人设,强调“反乌托邦社会”但目前看来矛盾依然没有揭开且不够犀利。
希望这些逃不开套路、模板化和似曾相识的设计是因为剧情尚未完整铺垫开,我们尚未触及到角色闪光之处的人物真相。
养成不足,糖分缺乏,还算大胆的脑洞和新颖设计的开篇都令人非常期待后续的进展,由衷地希望后续的结局是非机械降神似的合理解释。
这篇文章是在假期凭借着pad和蓝牙键盘艰难敲出来的,不得不说自从换了新编辑器之后修改图片和文字顺序真的超级崩溃……外加上村里刚通网日常存稿失败……总之,十分感激大家看完本篇!
评论区
共 9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