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回家只带了个笔记本没带鼠标,看到《杀戮尖塔》出了新角色想重新玩玩,于是求助老妈帮忙找找鼠标,结果就翻出了一大箱子童年的玩物,有游戏机有卡带还有光盘,这些游戏是继小霸王游戏机之后我的单机和网络游戏启蒙,包括了游戏经历上的诸多第一次,就想写篇文章整理和分享一下它们的照片与玩这些游戏时的感受和回忆,会尽量按照入手的时间顺序整理,当然有些也记不清先后了。多图预警~
这个是黑白GB,2002年左右买的,当时还是小学五年级,价格是500左右,现在握在手里感觉很小。用它玩了经典的口袋红、口袋金以及很多不出名的游戏,那个时候还不知道任天堂是什么。
那个时候精灵宝可梦并没有官方的译名,游戏翻译为口袋妖怪。《口袋红》是同GB一起买的第一盘卡带,那个年纪不会挑游戏,听店员说这个好玩就买了。至今难以忘记GB的画面对于我这个只玩过FC游戏的孩子的冲击。经典的初代御三家,因为第一个是石系道馆,所以偏爱选择妙蛙种子和杰尼龟,后来熟练了也敢小火龙起手了。小时候游戏少时间多,而且还很完美主义,所以经常是觉得哪里不爽了就删档重开。
《口袋黄》是过了一段时间才买的了,记得是在一个类似书报亭的地方。主角初始精灵是皮卡丘,在地图上能跟在主角后面走动。游戏过程中能随剧情入手全部御三家,但好像因为卡带质量较差有BUG,并没有通关过。
这两个是国产的水浒故事背景的类宝可梦游戏,网上查了下也叫《水浒神兽》。108将对应着108个神兽,玩家需要收集和培养这些神兽并战斗。现在来看完全属于抄袭宝可梦之作,但如前所述,小时候并没有版权意识,只觉得游戏还是很好玩的,神兽设计得都很符合水浒角色的特点,游戏剧情也基本参考原著,所以还不错。
对这个游戏的印象比较模糊,可能是因为机制较复杂也可能是因为汉化不完全玩不懂,总之肯定是没通关。游戏类型也记不太清,应该是战棋或者回合制吧。从说明书来看是很典型的日漫改编中国名著的风格。
口袋金、银这一代实在是太经典了,新御三家都很有趣,个人还是偏爱草系和水系。刚上手时不爱抓精灵,一只初始精灵怼天下,仗着等级高即使是属性相克的对手也硬抗,但打到后期就不行了,所以直接删档重来,并给自己定下规矩:6只主力都必须比野怪高出5级再继续前进,否则就原地刷怪升级。等级上来了,属性搭配也合理,最终就是一路碾压通关。
通关后回家右转渡海,直接傻眼了,竟然还有一整张初代地图等着我探索,当时的兴奋劲现在还记得。初代地图很多地方都与前作呼应,最终还能在一个隐蔽的山洞遇到初代主角,6主力全部80级,可惜这部分没有汉化,至今也不知道开战前的对话说了些什么。
这是我玩过的第一款生存类RPG,不论卡带盗版与否,质量如何,游戏本身的素质非常高,给我带来的惊喜不亚于口袋妖怪系列,后来还在电脑的GBA模拟器上玩过,可惜网上无法找到完整汉化版,许多关键信息都是日文。
游戏主角是两兄弟,开场动画他们坐着直升机飞往某处,中途好像是遇到什么组织的袭击飞机坠落到海里了,兄弟俩一个被组织抓走,一个掉到海里被冲到孤岛的岸边。游戏的精妙之处在于你可以选择扮演2人中的1个,如果玩被抓走的那个那么开场是被关在组织基地里,你需要在基地内搜集物资,制造工具来越狱;如果玩坠海的那个则是经典的荒岛求生体验,你从岸边醒来,从捡木棍开始,采集各种资源,制造求生需要的工具和武器,探索荒岛。
游戏的制造系统颇有难度,没有图纸配方一类,全靠玩家凭着常识去尝试,比如做火把需要木棍+布+松油,外加不完整的汉化,劝退了我多次。最终也没能通关,甚至我估计都没玩到30%的进度,但心里一直惦记着这是个好游戏,也很想知道后续剧情,已知基地就在那座孤岛上,所以很想知道两兄弟能否重聚,重聚后玩法是怎样的,可能等有时间会再在模拟器上试试吧。
《吞食天地》、《爆走战记》、《DQ怪兽》以及忘了名字的三国游戏
这几个游戏都是没有包装盒没有说明书的散卡,来源已不记得了。《吞食天地》和《爆走战记》因为汉化不全及机制复杂的原因当时没有很吸引我。《DQ怪兽》我在网上查了一下又叫《勇者斗恶龙怪兽仙境》,并不是传统DQ的玩法,而是主打宠物养成、战斗、合成的游戏,可玩性不错,宠物合成系统很有意思,合出来个牛逼的宠物然后从零培养会很有成就感。
那个三国的游戏具体名字忘了,卡带上也没写,但确实玩了很长时间。剧情就是按照《三国演义》改编的,玩家扮演刘备,原著中的经典故事都会经历到,让当时尚未读过三国的我提前了解到了很多典故。
这是在路边小亭听摊主推荐买的卡带,应该是二手的,回家玩得爱不释手,直到很多年之后才了解到这款游戏的历史地位。《牧场物语矿石镇》实在太经典,可爱的画风,丰富到爆的游玩内容,还有众多隐藏要素,主角每天要干的事排得满满当当,举着收获物往出货箱塞的那一下让人极其满足。记得有湖中仙女和电视抽奖都是需要拼运气的,用掌机玩比较难,后来在电脑上用模拟器可以即时S/L就简单很多了。回想一下直到现在我玩过的农场经营类游戏也就只有这个和《星露谷物语》吧。
应该是小学快毕业的时候吧,听同学说有款GB是彩色的叫GBC,但是老妈下班去到电子市场问只有GBA,就买了,因为和我描述的不一样,她买之前还给家里打电话问我这个对不对。买回来的只有机器本体和一份纯日文的说明书,没有其他包装,也不知道是什么渠道来源,但确实是崭新的。随机器买的游戏也是听店员推荐买的,你们猜是什么?是《黄金的太阳》!是的,店员太Pro了,叕一次为我在游戏品味上掌了舵。
《黄金的太阳》,第一款3D游戏,掌机时代最大的震撼
《黄金的太阳》是一部完美的作品,配得上所有的溢美之词。无论是画面、音乐、关卡设计还是战斗都是那个时代的巅峰。依托GBA的机能,它的3D场景极其精美,色彩丰富细腻。4属性精灵各具特点,还能互相配合攻击,效果既华丽又实用,即使是跑图过程中的小怪战斗也是场视觉盛宴。
游戏的音乐悠扬动听,当年我还一边把GBA公放声音,一边用随身听把BGM录到磁带里反复听,算是自制了整个游戏的“原声大碟”。关卡解谜难度适中,需要思考但也不会卡住玩家很久,整体的心流体验极佳。
至此就是我掌机时代玩的所有游戏,GBA平台的游戏只玩了《黄金的太阳》1款,之后有电脑了又在电脑上用模拟器玩了《马里奥与路易基RPG》《塞尔达传说缩小帽》等经典游戏。由于其他的GB卡带大多是支持彩色的,所以买了GBA后又把之前的卡带拿出来玩了好久。这次刚翻出GBA时,有3盘卡带是跟机器放在同一个袋子里的,没有和其他卡带放在一起,分别是《黄金的太阳》《口袋金》和《牧场物语》,可见这3个游戏是当时最常玩的。
小学毕业后家里买了电脑,是一台联想品牌机,记得那时的电脑硬盘总共只有80G。作为90年生人,初中时代流行什么呢?当然是《传奇》,对于那时的玩家,盛大网络和陈天桥人尽皆知。那时还没有宽带,玩《传奇》时就是直接把电话线插到电脑主机上然后拨号上网,上着网就不能打电话了,网速记得只有32kb/s左右,但玩传奇还是够的。
《传奇》对于80、90后来说是一个现象级的网络游戏,那个年代媒体视游戏为洪水猛兽也与它的风靡有很大的关系。《传奇》的游戏体验在现在来看其实很枯燥,基本就是单纯的刷怪-升级-爆装备的循环,但对于尚未接处过能直接扮演“自己”的游戏的我还是很有吸引力的。而且说实话《传奇》的打击感是很出色的,虽然角色没有多少动作,但是恰到好处的特效配合上饱满的音效与敌人的被击反馈,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游戏机制的匮乏。当时是玩了个道士,而且在没看过周星驰的《功夫》的前提下硬是想出了“火云圣仙”这么个名,也是服了我自己。不过玩的时间并不长,AFK时也就26级。
后来出现的《传奇世界》和《传奇3.0》也都有玩过,不过都是玩一阵就弃了,那时已经迈入了单机游戏的世界,玩《传奇》只是出于怀念了。图中的光盘并不是单卖的,都是在书报亭买攻略杂志赠送的,可以直接安装客户端,攻略的内容已经不记得了,当时主要是被里面的配图所吸引。
《魔兽争霸3:混乱之治》,第一款PC单机游戏&第一款RTS
混乱之治(ROC)是我玩的《WAR3》第一个版本,游戏是在书店买的盒装正版,每次玩都必须插入光盘来启动,而且是可以上战网对战的。那个时候还不了解RTS,不知道电子竞技这些概念,所以刚买时主要是玩单人战役,很长一段时间都没进过战网。作为“暴雪电影制片厂”,单人战役的CG过场品质都极高,最终战役里在抵挡住燃烧军团一波又一波的攻击,步步退守至世界树下后,无数小精灵共同击败阿克蒙德的过场演出令人印象深刻,回味无穷。
西山居出品的单机武侠RPG游戏,印象中游戏机制挺复杂的,在现在来看是优点,但对于那个年龄的我来说就是缺点了。那时RPG类游戏经验不足,只接触过少数JRPG,《新剑侠情缘》相比那时的JRPG要更开放一些,而且剧情也更复杂,所以并没有通关过,对这款游戏的记忆也比较模糊。
这款游戏集合了贸易、海战、模拟经营等要素,品质很高,画面在那个时代也很棒。通过这个游戏我认识了经商的本质:低买高卖。游戏里你作为一个船长需要雇佣船员,升级船只,可以选择经商路线,即到处航行,低价购进当地特产再到其他地区高价卖掉;也可以选择升起骷髅旗当一名海盗。游戏里也包括情报收集相关的内容,比如与政要一起泡澡套近乎,通过贿赂打探情报等。总之自由度挺高,能充分感受那个大航海时代的特点。
那时是听初中一起玩魔兽的同学说魔兽出新版本了,每个族都有了新的英雄,还有中立英雄什么的。好奇之下就又去书店的音像区转了转,发现了这个冰封王座资料片。不过刚回来还是先从单人战役玩起,一路见证了阿尔萨斯的堕落和伊利丹(游戏里翻译成尤迪安)的崛起,过场CG一如既往地惊艳,阿尔萨斯弑父的那段时至今日也是经典:城堡的钟声,落在掌心的花瓣,散发寒气的霜之哀伤,延台阶滚落的沾血王冠...
忘了什么时候偶然看到了电视上的电子竞技世界节目,段暄主持的,里面讲到一些电子竞技比赛赛况,我一下发现唉他们玩的不是魔兽么。这才了解到魔兽争霸的竞技性,从此开始看一些选手的比赛录像,学习操作和战术,也像很多少年一样做起了电竞梦。经历过视APM为一切的时期,巅峰时甚至到过200,后来开始研究战术后稳定在140左右。那段时间也有上过战网与别人连机,不过由于家里网络不好,能流畅打完的次数不多。记得有一次在战网2v2,队友是外国人,而当时的我英语还不好,他和我说You go air让我转空军,然而我看不懂,只能打了一长串英语说我英语不好很抱歉,最后输了心里也比较在意。
WAR3陪伴了我很长时间,初中高中打对战,本科时玩RPG地图和打DOTA,其间也沉迷过魔兽世界和DNF等网游。其实我对这段时期游戏经历的感情是比较矛盾的:如果能重来我一定会更早地去做人生和职业规划,把更多时间放在读书和学习编程等技能上,但回想这段时光却又感觉这才叫青春,既然现在已经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了,那就没什么可后悔的。
这个游戏可太好玩了,如果让我从这批老游戏里挑一个重新玩一下那我会选它。游戏画风很Q,剧情很轻松恶搞,装备、道具、法术等系统按当时的标准做得很不错,不过印象中难度还是挺大的,可能是初次接触战棋类游戏的原因,也是没有通关过。
其实会买《英雄无敌》还挺机缘巧合的,当时忘了从哪听说了《战锤》系列的大名,也不知道是什么样的游戏,只知道应该挺好玩的,于是问店员有没有《战锤》,店员说没有《战锤》但这个《英雄无敌》也很好玩,我就叕听从安利买下了它。可能另一条时间线里的我正津津有味地听着战锤电台节目呢吧......
但不管怎么说英雄无敌也是相当经典的系列了,刚上手时比较不适应,不会玩,慢慢地就品尝到了探索地图、获取宝物、增强部队、赢得战斗、推进剧情这个loop的快感了,也第一次感受到了一款好游戏能让时间流逝得多快。
初次接触《大富翁》系列是在小霸王游戏机上,买了一盘大富翁的卡带,带存档功能。只能使用阿土伯与电脑竞争,在初期资金劣势的情况下赢过钱夫人、大老千这些大佬还挺有成就感的。这个《大富翁7》是在有电脑以后为了回忆一下之前的感觉买的,不过虽然人物多了,画面精美了,还有角色语音,但不知怎的曾经的味儿没了。其实游戏本身还是蛮好的。附赠了一个钱夫人的纸模一直也没拼过。
这是本文的最后一款游戏了,也是我最残念的一款游戏。初次在电脑上接触第三人称美式RPG游戏,在现在看来再正常不过的WASD移动、E键交互、ctrl潜行等操作弄得我一头雾水,以至于连夏尔都没出就放弃了。看游戏介绍玩家在流程中可以扮演弗罗多、阿拉贡和甘道夫,每个角色有不同的行动方式,剧情就是魔戒原著第一部护戒使者的故事。有时间了一定要重新体验一次。
我的童年生活和42很相似,从小就是个安静、内向的孩子,不哭不闹,上学以后成绩也一直不错。在其他孩子出门逮人玩泥巴的年龄我更喜欢在家里看童话书,听磁带里的童话故事和画画。在其他孩子去网吧打CS和星际的年龄我更喜欢在家里读世界名著。所以在游戏方面长辈也没有严格禁止,上学期间周六日和寒暑假每天写完作业都可以适度玩玩。现在想想可能也是读书的爱好使我偏爱剧情向的RPG游戏,而对多人对抗类游戏没什么兴趣,即使玩网游也没什么好胜心,相比烂大街的极品装备更喜欢自己搭配得个性一点然后磨炼技术。
回顾一下这些启蒙游戏会发现里面几乎没有我自己挑选的游戏,大多都是听说好玩就买了,但也要感谢这些游戏让我对几个主要的游戏类型有了了解,助我形成了自己现在的“游戏观”。这之后从育碧的《波斯王子》开始我正式踏入了单机游戏的世界,体验了一段段或恢宏、或感人的故事。几年前开始听机核电台节目让我意识到了游戏所蕴含的深层次意义,也让我重拾了阅读的习惯。马上就要30岁了,从3、4岁在小霸王上玩马里奥开始也有二十多年“游龄”了,可以说游戏就是一直陪伴我人生起伏的老友。虽然怀念儿时无忧无虑玩游戏的时光,但现在能用自己赚的钱攒电脑买游戏也挺知足的,只要还能玩游戏就还有梦想,所以我现在可以自豪地对那个十几岁的少年说,我已经成为了更好的你。
值此佳节之际,祝机核全体成员及广大玩家朋友新春快乐,鼠年大吉!注意身体,勤洗手,戴口罩。多宅在家里玩玩游戏,开开心心比啥都强!
评论区
共 33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