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要很明确的指出,这是一篇简单实用的推荐文章。我希望丹·奥班农和他的这本书能够给读者,尤其是已经初步学习过编剧体系的读者一些启发,让他们学会跳出自己的固定体系,用新思路把故事经营的更加漂亮。
在农历春节之前,我收到了一篇关于叙事的相关文章。文章在内容上,对于叙事和编剧的部分概念进行了简单的专业化介绍,为编剧和策划的入门提供了非常优秀的思路。
虽然游戏的高互动性导致其叙事基础与电影千差万别,但是我还是想通过推荐这本《剧本结构设计》,提供电影行业的思路,让读者对相关领域的概念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
在踏入影视行业之前,我们的奥班农老爷子最早是在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进行脱口秀表演的。除此之外他也负责校报的文字工作,甚至还要当校剧院的化妆师。这为他以后在特效、编剧和导演的多栖发展打下了基础。
后来他辗转求学,一路探索至影视人才圣地——南加州大学,他在这里遇到了未来的电影大师约翰·卡朋特,并且创作了他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电影《黑暗之星》。由于预算实在有限,他负责了编剧、剪辑、制片和主演等一系列职责。这也让他一度想投入特效行业。
在这之后他参加了《星球大战》的电脑动画制作,甚至还参与了《沙丘》的创作团队。但由于对科幻和恐怖题材的独特追求,他最终决定将主力工作放到编剧上(主要也是因为他破产了)。也是由于特殊的时代背景,他创作了《异形》的剧本,最终一炮而红。
在这之后他开始进行了一系列的创作探索,包括动作片《蓝霹雳》和科幻恐怖片《宇宙天魔》(这部电影继承了托比·霍珀诅咒,一路血亏)。兜兜转转之后,奥班农还是回到了自己更为擅长的领域,他负责的《全面回忆》和《活死人归来》也让他的事业再迎第二春,1995年,他担任了《异形终结》的编剧,为自己的编剧事业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作为业界大佬,丹·奥班农是十分经典的实用主义者。由于长期进行低成本以及科幻和恐怖领域电影的制作,他鼓励同行自主探索实用的编剧体系,也更倾向于用自己的体系讲一个精彩的故事。他的理论对于刚刚学习编剧体系的编剧而言,不但具有使用价值,也具有属于自己行业的创造性。
我习惯在文章中定义“三幕”的概念,这也是影视意义上的标准概念。从确定故事,到发展故事到最后解决故事。一套标准化的体系已经形成,似乎也没有什么可以详述的必要了。也因此很多人斥责这本书是一本“灌水书”,因为除非是非线性或者非三幕,这个体系似乎并没有继续强调的必要。
只不过“有脑袋,有屁股,有身子,并不能帮你拼出卡戴珊”,沉迷三幕结构可以让你拼凑出一个完整的故事,但是并不能保证故事的通顺。以《长安道》为例,由于故事可信力的严重滑坡,就算采用打乱传统结构的剪辑,观众也会采取传统三段式解构理解故事,最后发现疑点,从而拒绝整个故事。
一个理解故事体系结构的编剧,在整理出可以构成故事的主要矛盾之后,应该进一步考虑叙事如何顺利承接。这对新手编剧来说尤为重要——因为他们接手的项目,要先把故事讲通。
丹·奥班农作为体系的改良者(这里卖个关子),在原有的三幕体系上,进行了更为实用的改进:他将故事的中心定义为“冲突”,因此故事的发展条件就变成了“定义冲突——激化冲突——解决冲突”。这种相对简化的体系,更适合他创作的科幻和恐怖电影,因为这类电影的核心点在这个体系下比较突出,也能让创作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整理出自己需要什么样的手段发展故事。
丹·奥班农将传统的第二幕结尾,经过冲突定义的改良后,重新定义了不归点:不同于传统三幕的矛盾爆发,他尝试着让矛盾在第一幕发展并且持续激化,最终让角色之间的冲突在第二幕不可挽回。故事里面的人物也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是单纯的升华,也呈现动态化的发展。这样的故事架构,在他主导编剧的《异形》系列中展现的尤为突出。
叙事不光在故事之内,更在故事之外。编剧在创作过程中,面对的不光是自己的创作压力,还有来自导演、制片人、发行公司等一系列的外界压力。整个世界,甚至连同编剧自己都在拷问着编剧的作品。
丹·奥班农在本书的后半段,分享了一些诸如“一页1分钟”这样的行业趣闻,嬉笑怒骂间,展现了一个编剧的行业哲学 。与此同时,在本书的正文章节背后,都有着归纳章节要点的核心问题(其中关于不归点的问题尤为突出)。这些问题的背后往往跟随着相关案例,让初入行业的读者能够以最实用的角度,“行走在别人的路上,顺带看看自己的鞋合不合身”。
丹·奥班农作为好莱坞体系下的优等生,对于自己的本职工作,起到的更多是改良而不是突破。在他的《剧本结构设计》中,他选择改良传统的三幕体系,而并没有对反高潮以及多线交叉剪辑这种叙事“花活“进行详细的叙述。甚至在《公民凯恩》和《惊魂记》等案例的相关分析中,出现了被作品牵着鼻子走的情况。
这就又回到了规则体系的讨论:实际上奥班农核心的“冲突”概念并没有错误,但是冲突本身在电影里的位置,是十分值得琢磨的问题。
以我经常拿来举例的马丁·斯科塞斯的作品来说:《好家伙》和《华尔街之狼》选择的是不提供明确的冲突点,就是简单的多行不义必自毙,而不是《疤面煞星》式的轰轰烈烈的死亡。《爱尔兰人》则选择在冲突已经完结之后继续慢悠悠的叙事,也没有死板的遵守传统意义上的“三幕”准则。
因此,各种意义上来说,推荐使用“三幕”更多的是给你一个稳妥保险的选择。尤其是在游戏高强度互动的前提下,如果你有足够毒辣的故事(例如豪斯兄弟的《GTA》),或者是阴险的叙事技巧(小岛秀夫的“Fission mailed”假Game Over)。你依旧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才能,而不是受限于原有的体系,说书人讲的精彩的原因,是因为他们会以自己的方式讲故事。
本文仅作为书籍的相关推荐。由于本书内容的特殊性,相关评价较为分化,希望读者能够理性分析。
本文与机核其他技术性文章相比专业性较差,倾向于简单的科普和宣传,请勿用于策划和编剧的专业培训和内容推广。
本人不喜欢史蒂夫·麦基(不是开培训班那个,是丹讨厌罗伯特),我说的是《Betraying reasons》。
所以你为啥要点开这里?我设置了隐藏就代表我写啥不可告人的东西了吗?饺子吃了吗?《只狼》通关了吗?老白你审文章了吗?看啥呢?你又不评论,去看药荚、丧狗的文章吧。去听电台也行。
评论区
共 20 条评论热门最新